商誉减值能够不影响当期业绩吗?只是减总资产可以吗?

用户681673848366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上没有会计准则会允许。


会计上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换句话说,你记录了一个数字,肯定要在另外一个地方记录一个数字。


比如说你收了钱


除了增加钱以外,还要增加另一个东西,可以是债务(借钱了)


可以是收入(赚钱了)


也可以是净资产(老板投资进来了)


但是永远要有两笔。


那么商誉从资产负债表拿掉了,要在哪里记录上对应的一笔呢?


现有的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换句话说,你必须影响到期业绩。


当然,如果有人能影响到美国的FASB,中国财政部的话,那么原理上可以要求商誉减计对应的可以是企业的净资产,比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那么就不会影响到当企业及了。


财经多知道


商誉一般不单独算减值,一般放在资产组里减值测试,但是现在商誉用的是母公司理论,合表上的商誉只是按母公司持股比例反应的,减值测试时要算出全部的商誉,然后和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加在一起和可收回金额去比,发生减值了,先扣商誉,扣完再扣资产组里的资产,没扣完的话,按持股比例计算分摊的商誉减值,分摊的这部分提减值损失。

股市散淡人


商誉减值,肯定会影响会计当期业绩,同时总资产也会相应减少。

发生了并购的企业,通常都会形成商誉资产。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每个会计年度都要对商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熟悉财务工作的人都应当清楚,在每年度的年末,即12月份,公司财务都要对当年经营资产进行年终财务决算。这个决算过程,也包括对商誉减值进行测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影响会计期间财年损益的因素,作出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客观的评估计量,以正确反映一个财年公司经营资产的期末值。



因此,在12月份测试的商誉减值,会被计入12月份利润表,从而反映在12月份的经营成果里,也会累计反映在当年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报表上。

在资产负债表上,商誉是一项资产,记录在负债表的左方,当发生减值时,会被记入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最后的利润形成“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在负债表的左方,即所有者权益项目。商誉减值由于是抵减项目,经科目分录结算,总资产就相应减少了被计提的商誉减值额。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8号_资产减值》,第十五条:……减计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账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 贷:商誉减值准备,所以商誉减值是必然影响当时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比如众泰汽车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0亿元左右,导致本年归属净利润大额亏损。

至于商誉减值不影响损益有一些例外,如下:《企业会计准则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三条……首次执行日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并调整留存收益。这个是不影响损益的。

如果对商誉减值进行追溯处理,也是不影响损益的,比如,非同一控制合并中,购买日公允未确定(12个月内)暂估商誉:上年度未确认商誉减值,由于目前可获得更详细信息,并确定本应上年度减值额很可能不同于上年度未确定的暂估减值,因此购买方应当追溯调整上一年度减值损失。

所以,一般商誉减值都是通过损益处理的,一些例外事项应用起来都有特定的要求,不然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随随便便调整上年度权益,这不就能很轻易的调节本年度利润了么。


大佬说得对


我专门写了一篇长文,详细介绍了投资过程中,不得不了解的商誉问题。

先说结论:商誉减值肯定要影响当期业绩,且商誉需要每年评估一次,这是会计合适的基本原则。

商誉是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有关的无形资产。公司的品牌价值、坚实的客户基础、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员工关系以及任何专利或专有技术都是商誉的代表。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上市公司的商誉价值做一个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投资过程中,避免踩坑。

按2019年三季度末披露的数据,A股共有2138家公司存在商誉,两市商誉总规模达到1.39万亿元,商誉总额占两市上市公司总净资产的比重为3.11%。

商誉的基本概念

  •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基于另一家公司的所有权或知识产权、品牌认知度、专利等而产生的超额购买价,是一种难以量化的资产。
  • 商誉是用一家公司的收购价格减去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平市场价值来计算的。
  • 商誉不同于其他无形资产,商誉的使用寿命是不确定的,而其他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确定的。

商誉减损

当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就会发生资产减值,如现金流下降,竞争环境增强,或经济萧条,或在其他等方面。公司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来评估是否需要减值。

两种常用的测试减值的方法是收入法和市场法。使用收入法,估计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为现值。运用市场分析法,对同行业中同类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减值导致资产负债表上商誉账户的减少。费用也被确认为损益表上的损失,直接减少了当年的净收入。反过来,每股收益(EPS)和公司股价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关注旁解君,了解更多硬核财经。

旁解生活与投资


商誉计提减值是一定要计入当期损益的


商誉减值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不属于,因此商誉减值既影响实际利润,也影响扣非利润。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因并购重组产生的商誉,其减值与企业的其他长期资产(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性质相同,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应作为企业的经常性损益。

商誉的减值一旦发生后续不得转回

大家都知道通过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和转回,企业可以进行一定的盈利管理,但商誉的减值一旦发生后续不得转回,换言之企业可以通过商誉减值降低当期利润,但不能后续通过转回商誉减值再增加利润了。


当然是不可以只减总资产


安如广子


商誉减值不能够不影响当期收益,只是减总资产是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第五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商誉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中国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损失的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趋同,商誉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商誉减值损失还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详细的原因,减值金额和说明等。

具体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可以参考中国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五章的第二十二条,第六章商誉减值的处理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二十五条的具体明确规定。

第五章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第二十二条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总部资产和商誉分摊至某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应当包括相关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分摊额),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和零。

商誉的形成因为企业溢价收购合并形成的,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无论减值迹象是否存在,每年都应该的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

第六章 商誉减值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

第二十四条 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

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时,应当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

企业因重组等原因改变了其报告结构,从而影响到已分摊商誉的一个或者若干个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构成的,应当按照与本条前款规定相似的分摊方法,将商誉重新分摊至受影响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第二十五条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按照本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粉紫鎏


商誉因企业合并产生,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商誉减值列入当期损益,不可能不影响当期业绩。如果直接冲减资本公积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违法行为。


财税知识搬运工


肯定影响业绩,商誉占比大的别玩!


韭菜大人


不可以,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都要求商誉减值必须体现在利润表的当期损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