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守護了無數人藏在心底的潔白和童真,這種說法你覺得對嗎?

風亂語


宮崎駿的影像世界是夢與歲月的映畫。

評價他的作品,還要從宮崎駿本人說起,他生於二戰中,為逃避戰亂,舉家出逃,最後寄居在伯父家,寄人籬下的陌生環境,弱不禁風的身體素質,加上永遠忙碌的父親,身染肺結核的母親,他的童年是孤獨的,也正是這些外在因素,讓他對童真,對潔白充滿了愛與歌頌。

他的作品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反映了“童年與成長”的《龍貓》《魔女宅急便》《千與千尋》,反映了“反戰與飛行夢”的《哈爾的移動城堡》《紅豬》《起風了》。

在面對採訪時,他說到“創作漫畫就是在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那個世界能夠撫慰受現實壓迫的心靈,激勵萎靡的意志,能化解紊亂的情感,使觀者擁有平緩輕快的心情,以及受到淨化後的澄明心境。”

宮崎駿是個矛盾的悲觀主義者,悲憤於逝去,絕望於未來,卻用動漫喚醒著人對真、善、美的堅定信仰。他就像一顆蚌,用痛苦磨礪著自己的肉體和精神,然後把最美的夢想與歲月作為珍珠獻給世界。





果茶木子


提起宮崎駿先生,我想大多數人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千與千尋》吧。
我也不例外。時間過的太久,如今記憶已經模糊了,只記得認識宮崎駿先生是從千尋和琥珀川開始的。

那時我還年幼,並不懂得電影中蘊含的深意,只是覺得畫風很棒,故事情節挺吸引人,千尋和琥珀川的種種遭遇也令我向往,當然更多的是心中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我暫且稱其為“少年的憂鬱”。少年的憂鬱中有淡淡的失落和義憤填膺的衝動,也有小心翼翼的羞澀和簡單強烈的歡樂......猶記得電影結尾琥珀川送千尋離開時的場景,一句“千尋,別回頭,不然你永遠也回不去了!”令我鼻子一酸,接著鏡頭一轉,片尾曲《永遠同在》迴響在破敗的車站大廳裡,給這個神秘的奇幻故事畫上了一個並不圓滿的句號。

《永遠同在》我聽了好多年,他們最後的對話也在我腦海裡遲遲不能散去。我看過無數關於故事結局的猜想,卻總是覺得缺少些什麼。後來我成年了,才發現其實最後無論琥珀川和千尋是否真的再次相遇,《永遠同在》都已經告訴了我們故事最好的結局——那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內心中的希望。

少年時代的美好憧憬往往不都是朦朧又不切實際的嗎?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和青澀的感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被歲月沖淡,甚至消失,可是每當你再次邂逅《千與千尋》時,你又是否回想起你青澀時代的少年憂鬱呢?我記得在《永遠同在》的評論裡有這麼一段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人生終點的列車,沿途會有很多站口,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卻沒有一個人可以自始至終陪你走完全程。如果幸運的話,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這個人要下車的時候,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而下一站,說不定會有另外一個人陪你走的更遠。”


宮崎駿先生不能決定誰出現在我們生命的列車上,他只給了我們一個錄音機,而磁帶便是屬於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最獨特的潔白和童真。

少年男女青澀朦朧的愛情,對真善美的追求,孩童時代玩的過家家,它們其實都沒有消失,只是被藏在了我們內心的深處。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宮崎駿,可能千尋和琥珀川在藍房子外相擁;可能希達、巴魯的世界裡沒有過海盜;可能哈爾和蘇菲環遊了世界;可能羅森學會了開遊艇......


所以宮崎駿先生到底是否守護了無數人藏在心底的潔白和童真呢?我猜,你心中一定已經有答案了。

賑早見琥珀川和千尋還在原地,而列車上,前方的風景依舊值得期待。起風了,不去看看窗外麼?


碧雯Sunny


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不敢說宮崎駿守護了無數人藏在心底的潔白和童真。但至少對我而言,深深擊中了內心很柔軟的部分,衍生出一種美好的希望和嚮往。

做為一個資深的宮粉,始終覺得結合他的動畫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一、《天空之城》

同樣出彩的還有久石讓的音樂。每每在宮崎駿的電影裡響起久石讓的音樂,都讓人有流淚的衝動。“天空之城”尤是。純淨空靈,旋律優美,直達耳膜,熨貼心靈,讓人久久不忘。

宮崎駿,開創性地把動畫的娛樂性和深邃不可言的思想,毫無違和地融合在一起。將對戰爭的深惡痛絕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地淋漓盡致。

片裡勇敢的少年,和執著的希達之間單純而美好的感情;貌似兇殘的海盜媽媽,張開雙臂擁抱希達的那聲感慨讓人淚目;看起來無比粗魯的海盜們,害羞地躲進希達的廚房,盡心盡力地幫她一起勞作…

在他的動畫裡,似乎沒有純粹的壞人,處處流動著溫暖和柔情,不禁讓人心生美好。

二、《千與千尋》

我最喜歡的動畫片。沒有之一。

尤其喜歡裡面的無臉男,那麼孤獨寂寞無助的樣子。一直不遠不近地跟著千尋,目光是那麼眷戀又那麼深情。只遠遠地跟著,靜靜地默默地注視著守護著。不言不語,所有深情掩於眼藏於心。

當知道千尋要走的時候,他喃喃地說“我好寂寞我好寂寞”。但其實他是一直孤單的,只不過被千尋溫柔以待,嚐到世間溫暖和愛意,瞬間就失落空虛。

畏懼寂寞,又害怕傷害,只得用厚厚的面具層層包裹自己。一旦感受到溫暖和善良,天真和柔情,彷彿一道光,不由自主地緊緊跟隨。就像走夜路的人,千尋就是他的引路人,唯有順著光,才能找到光明找到歸宿。

宮老爺子似乎對所有的女孩都特別鍾情,特別偏愛。善良、熱情、努力、上進,她們身上的這種特性,能感染身邊的所有人。慢慢地,這世界就明亮而美好。

三、《起風了》

宮崎駿的家族有點不一樣。經營飛機工廠,所以他對飛機有著不一樣的情懷。該片是宮的封山之作,是寫實的作品。比如零式戰鬥機,就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宮崎駿的作品裡充滿著戰爭、汙染等內容,但其實他是對戰爭深惡痛絕的一個人。曾公開反對當年日本的侵華戰爭,就這點而言,還是非常難得的。

少年二郎的執著、堅韌、向上的秉性,深深地吸引了每個人。他眼神中的義無反顧和清澈善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曾說,製造飛機是我的夢想,但我傾盡所有制造的飛機,卻被人利用,成為殺人的工具。宮崎駿的反戰觀念,由此可見一斑。

他和他的吉卜力,創造了太多經典的童話。內容涉及人類和自然,戰爭與和平,以及對女性的肯定。美出天界的動畫設計,藍天白雲綠草地,童話般世界,都給人非常美妙的視覺享受。

宮崎駿一直用很溫和的語言,溫柔的腔調,告訴人們,要愛護自然,維護和平,要相信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

“龍貓”裡有句話:當你無法再擁有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忘記。宮崎駿用他的動畫,構築了現代社會慢慢消失、漸漸淡忘的珍貴記憶,喚起人們對美好純真的嚮往,太難能可貴。


我之煙臺


最近跟幾歲的小朋友重新看了好幾遍《千與千尋》、《龍貓》,這些畫面那麼和諧美好,充滿童真童趣,時刻勾起童年的無限美好回憶。

小朋友才4歲多,但是已經看了不下10遍,一有時間就鬧著要看。開始還不能說出完整的片名,也記不清片子裡的人名,通過一次次的記憶加深和稍加提醒,現在基本上能說出片名和人名了。有一次問他你喜歡《千與千尋》裡的誰,他說:小千(千尋)、白龍、無臉男,還有很多手的鍋爐爺爺。他很喜歡看千尋初遇鍋爐爺爺和無臉男吃胖的那一段,你問他為什麼,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是覺得鍋爐爺爺好多手呀,無臉男怎麼沒有臉呢,還那麼能吃,還有金子。看得他又害怕又驚奇,後面越看越歡喜。《龍貓》裡就喜歡大龍貓,大龍貓太可愛了,還有個大車,關鍵時候還能坐大車去找妹妹,去看媽媽。反正大龍貓就是那麼可愛,胖乎乎的,但是又無所不能,讓內心小小的世界充滿了驚喜與歡樂,誰能不愛?

以前接觸國外動畫比較少,是上大學的時候才知道宮崎駿,進一步去看了他很多動畫,每一部都有不同的驚喜。最喜歡的還是龍貓,還特意買了一隻大龍貓,有時候買東西也會留意有沒有龍貓圖案的,就是現在家裡也還有一個龍貓的抱枕。

總有一種說不清的童年的美好,但是自己的童年並不那麼美好吧。也許就是為了彌補一下內心的缺憾,重溫童年的點點滴滴。


希希158440323


宮崎駿在他活躍的年代,是有代表性的日本極左人士,曾不止一次當著媒體的面說,自己討厭現代社會,如果現代城市毀滅就好了。宮崎駿是一個典型的左派鬥士,他的動畫可以守護童真,但也有他激進的一面,如《風之谷》原作中,對人類註定滅亡之命題的討論,也因此逆轉了著名的女權女主角娜烏西卡的人設。宮崎駿的部分動畫有很明顯的廢土風,是經歷過20世紀初的日本人一種普遍的文學想象。關於體現他童真的那些作品,其實更多是為了維持吉卜力的商業運營,到了最後,連他自己也討厭工作室裡氾濫的龍貓吉祥物。


Cerptcte


喜歡宮崎駿老師始於他的名字覺得好聽~動情於他的手繪漫畫覺得好看~愛上他的作品覺得都能探究到內心深處~喚醒我們的童真~(千與千尋)寫的是~不知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的追尋~始於每一部作品豐富多彩的漫畫~總能觸動我們柔軟而美好的那一部分~對的呀~喜歡宮崎駿~將一直喜歡他帶給我們那部分美好的細膩~不言而喻



AY艾語


題主你好,我覺得宮崎駿守護了無數人藏在心裡的潔白和童真是對的,因為在看宮崎駿的動漫的過程中確實感受到了那種純潔無瑕的境界,但是宮崎駿的動漫卻也不止是童真和潔白,更多的可以反應出當今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呼籲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動漫幸運天


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作品內容涉及反戰,環保,女權主義,夢想,人性等與現實相關的幾大主題,作品中並深刻的揭示出了很多現實社會問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將宮崎駿作品背後隱含的深遠思想分析總結,並給予讀者一些作品中的現實意義。現實意義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宮崎駿作品中的反戰思想 二、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觀,提倡環保 三、科技是中性的,批判科技的負面作用 四、提倡女性的重要,倡導女權 五、用溫馨的內容給悲觀者希望,提倡純潔美好的人性,治癒人心。

文章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楠風故人


宮老爺子的動漫電影是能夠讓人一刷再刷的!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發現,與其說是守護著心底的童真,倒不如說是給這快節奏的生活一點釋放!





宮崎駿的動漫世界


日本導演宮崎駿是深受日本古典文化影響,賦予了其作品以民族風格與人文內涵,將動畫電影提升到了人文的精神高度,改變了以往人們對動畫電影的淺薄的認識與膚淺定位。宮崎駿作為“一代動漫大師”,在其電影創作中體現出了他對生命、存在、人生、永恆、人性、環境和夢想的不施粉黛的“詩意表達”和“理性思考”,同時也更加深刻地體現出宮崎駿在電影創作中表現出的對現實的深刻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