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汉末群雄系列之李傕(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李傕重大事件之八——铲除樊稠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讲到以李傕为首的凉州军阀掌控朝廷,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按实力大小进行排序。李傕实力最强,但又不具备绝对优势,所以权力由上述几个人共同行使。这些人都是武人出身,既不懂治国之道又毫无长远规划,加上野蛮成性,如此不稳定的权力结构势必不能持久。打破四巨头共处局面的导火索,则在于凉州的另两股势力:韩遂、马腾。

兴平元年(194),驻扎在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因某件私事求于李傕,因遭到拒绝而发怒,准备起兵攻打长安。李傕见状,以汉献帝名义派出使者请求和解,这回轮到马腾耍大牌拒绝,表示坚决要跟李傕比个高低。韩遂听说此事,赶紧从金城赶过去居中斡旋,结果这个镇西将军韩遂不愧是造反专家,调停工作没有进展,反而被马腾说服,合兵一处向长安进发。

《资治通鉴》载:马腾私有求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韩遂率众来和腾、傕,既而复与腾合。

简单说一下,虽然韩遂、马腾也是凉州军阀,但与董卓及其部属并无隶属关系。董卓及其部属残暴归残暴,论出身则始终是东汉国家军队序列,而韩遂马腾二人真正起家则是在叛军中不断壮大,属于叛乱招安的性质。


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樊稠


且说韩遂、马腾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等对李傕、郭汜痛恨不已的官员们密谋联合韩马二人,在城中做内应。要知道当年韩遂率领的叛军曾经进军关中,打到皇家陵园附近,与皇甫嵩在美阳爆发过激战。朝廷官员现在连这种叛军都愿意去联合,也要除掉李傕等人,着实是一种黑色幽默,简直分不清韩遂、李傕那一边更黑。

韩遂、马腾进兵至长平观,结果城中密谋泄露,种邵、刘范等人慌忙出逃,李傕则派出樊稠、郭汜以及侄子李利追击。事实证明,李傕这帮人确实能打,一战就把韩遂、马腾击退,接着追击到槐里,把种邵、刘范等人全部杀死。值得一提的是左中郎将刘范,他正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实际上刘焉是准备联合起兵的,但韩遂、马腾败得太快,益州兵根本来不及支援。

且说韩遂与马腾分头逃跑,韩遂更倒霉,被樊稠紧盯不放,一路追到陈仓还没甩掉。筋疲力尽的韩遂停下马来,试图说服樊稠放一条生路。韩遂对樊稠喊道:“樊将军!如今天下局势混乱,尚不知鹿死谁手。我们之间没有私人恩怨,都是为了国家而已。我跟您都是凉州人,今天虽然有点小矛盾,但也有很多共同利益。我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说说,万一以后您可能有用到我的地方呢!”

樊稠转念一想:“也对,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今天我杀了韩遂,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不如送韩遂这个人情,以后说不准有帮助。”于是跟韩遂两个人骑在马上,两个人单独交谈好久,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的,外人听不见说话,只看这两人肢体语言,就好像两个交情匪浅的好友一般。

樊稠击杀种邵、刘范,击退韩遂、马腾得胜而回。此次重大军功使郭汜、樊稠的权力有所增加,之前说过四巨头中仅李傕有开府权力,此次郭汜、樊稠也获得开府权力,这三人与三公合称六府,都拥有选拔官员的权力。

《资治通鉴》载:李傕等各欲用其所举,若一违之,便忿愤喜怒,主者患之,乃以次第用其所举。先从傕起,汜次之,稠次之,三公所举,终不见用。

简单来说,朝廷以李傕、郭汜、樊稠的先后顺序来任用被推荐的官员,而三公推举的人选,根本得不到任用。然而表面上樊稠的权力得到增加,殊不知,李傕对其已有防备之心。

之前提到,随樊稠出征的将领中有李傕的侄子李利。李利战场上吃了瘪,被樊稠毫不客气地一顿痛骂:“人家要的是你叔叔的脑袋,你怎么敢如此大意?是觉得我不敢宰了你?”


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樊稠这边骂得过瘾,转过头却又跟韩遂聊得火热,实在太欠考虑,如此不把李傕放在眼里,也不能怪李傕发怒了。李利回到长安当然把樊稠跟韩遂当众密谈的事情告诉给李傕,而且很可能因私愤而进行一番添油加醋。李傕能忍吗?还真能。史书原文“傕亦以稠勇而得众,忌之。”连吕布都不怕的李傕,却对樊稠忌惮不已,看来樊稠的军事能力确实非常强,无怪乎能挤掉张济,与李傕、郭汜三分权力了。

之前笔者讲过,李傕四人中,樊稠的出身与其他三人不同,李傕、郭汜、张济是原牛辅部下,而樊稠、李蒙、王方是董卓家臣、部曲将。这也是四人之中樊稠最先被排挤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此时的长安城中原董卓部属也是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李傕为首,另一个就是以樊稠为首。

兴平二年(195),樊稠准备率兵东出函谷关,出发前向李傕提出增兵要求。李傕表示同意,并为其设宴送行。

《献帝纪》载:傕见稠果勇而得众心,疾害之,醉酒,潜使外生骑都尉胡封于坐中拉杀稠。

一同被杀的还有同属樊稠派的李蒙,而王方史料没有交代下落。总之,由于樊稠自己举止不当,受到李傕猜忌而丧命,部队也被李傕兼并,这样掌控朝廷的就只剩下李傕一派。然而,由于李傕以阴谋的方式谋害樊稠,这就导致李傕派系内部也出现了裂痕。

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郭汜


李傕重大事件之九——内斗郭汜,迎献帝至军营

樊稠死后,李傕与郭汜共掌朝政。同出一派的两人关系自然比樊稠亲近许多,心情大好的李傕便常常宴请郭汜,喝多了就留郭汜在自己家留宿。太平无事的日子里,这两人似乎也没有别的事可做,就是整日喝酒吃肉。然而,郭汜去李傕家总是夜不归宿,使得郭汜之妻非常不满。郭妻觉得,李傕总是留郭汜住宿,肯定不光喝酒吃肉,指不定是李傕府中有哪个美女丫鬟,才让郭汜流连忘返。

女人的嫉妒心实在可怕,郭妻越想越气,决定离间郭汜跟李傕,让丈夫不再天天去别人家睡觉。怎么办呢?

有一天李傕派人送了些美食给郭汜,郭妻指着食盒里的豆豉说:“这是毒药啊!如今您与李公双雄并立,势必不可长久,所以将军防人之心不可无。”郭汜半信半疑,没敢吃送来的菜。李傕并不知情,改日又请郭汜喝酒,又喝得大醉。受心理作用影响,回家后郭汜总觉得这酒感觉不正常。郭汜越想越怕,疑心酒里有毒,竟然给自己灌了一大口粪汤催吐解毒。

酒里到底有没有毒无证可考,笔者认为多半没有,毕竟喝多了再发觉,真有毒早就发作了,不可能靠喝粪汤解毒。然而在郭汜之妻的添油加醋下,郭汜粪汤也喝下肚了,没毒也得说有毒,不然面子往哪搁?于是双方就此爆发冲突。

李傕、郭汜二人固然不会一直维持和平共处,但打破局面的直接因素却是女人的嫉妒心,不知当目睹严重后果时,郭汜之妻心中是否后悔呢。

《献帝起居注》载:初,汜谋迎天子幸其营,夜有亡告傕者,傕使兄子暹将数千兵围宫,以车三乘迎天子。

下毒疑云过后,郭汜决定采取行动。掌握权力当然要控制皇帝,于是郭汜决定把天子抢到手,自己一个人控制,把李傕踢出局。结果有人向李傕告密,李傕赶紧派侄子李暹抢先把献帝迎到自己的军营中,同时把皇宫一把火烧掉,将皇宫仓库中的财物都搬进自己家里。

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李傕重大事件之十——李郭相争,朝廷荒废

被李傕一同迎进军营的还有很多大臣,李傕对他们并不尊重,所以大臣们常常吃不饱饭。汉献帝请求李傕发放五斛米、五具牛骨以分给左右,结果李傕只给了牛骨头而没有给米。当时正值盛夏,这些牛骨也不是新鲜的,而是腐烂发臭的,根本没法吃。汉献帝刘协大怒,要找李傕责问。

当初董卓虽然也杀人如麻、暴虐无度,但有一点还比李傕强,就是汉献帝是董卓自己扶持上位,所以表面上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尊重,待遇方面能得到保证。李傕可不管那么多,简直没有基本的君臣之道,要是汉献帝真的责备一番,李傕发起怒来会做什么事谁也没底。

侍中杨琦赶紧劝汉献帝,说李傕边地乡下长大,深受蛮夷之风影响,做事就那样,如今已经知道惹了皇帝不高兴,内心其实很不安,打算移驾到黄白城再向陛下表达歉意,希望陛下暂且忍耐云云。既然有大臣给台阶,汉献帝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不敢责备李傕。

李傕并不想跟郭汜彻底闹翻,于是派一些公卿大臣到郭汜那边议和。但郭汜已经不再相信李傕,不仅拒绝和解,反而把过来的公卿大臣都扣留下来,并让他们给自己出主意。

李傕、郭汜双方交战数月,死者数以万计,然而并未分出胜负。这期间被郭汜扣押的大臣中,极有名望的汉末名将朱儁也在其中,因觉得备受屈辱而气愤发兵死去。四世三公的太尉杨彪也气得大骂:“你们两个家伙,一人劫持天子,一人劫持公卿,有这么干的吗?”郭汜大怒,打算手刃杨彪,被中郎将杨密等人拦下。经过众官员多次劝说,郭汜才释放公卿们回到皇帝身边。


李傕与樊稠的派系之争,以及李傕与郭汜冲突的直接起因

李傕、郭汜


郭汜释放了公卿百官,表明虽然没有分出最终的胜负,但李傕还是占了上风。凭借皇帝掌握在手,李傕还获封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官职再次晋升,与郭汜也已经和解,貌似李傕这次平稳渡过危机,然而,更大的危机正等待着李傕。樊稠一派虽然已被清除,但别忘记四巨头还有一人,外镇弘农的张济该登场了。

张济的出现不仅对李傕、郭汜有重要影响,还将引出其他派系加入争端,使这场争夺皇帝的大戏进入更加混乱的走向。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