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


两首 《送瘟神》为“联章体”,前者写旧时代,后者写新社会,既独立成章,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首着重描写旧社会血吸虫给中国人民,尤其是南方农民所带来的灾难。此诗作为下一首诗的铺垫,着意描摹、渲染旧中国血吸虫病所带来的灾难。前四句,诗人先用夸张的笔法描写惨状。接着以奇特的想象,表达旧社会百姓的悲哀与无奈。


第二首描写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赞美广大人民群众消灭血吸虫病的壮举和改天换地的气魄。这首诗以主要笔墨描写新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改造自然、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壮美图景,不仅为“送瘟神”这一必然结果的出现作了最好的诠释,而且对普通百姓在崭新社会环境里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讴歌和赞许。


两首《送瘟神》虽独立成章,但一脉相连。前者情绪低沉,色彩灰暗(薜荔、遗矢);后者热烈亢奋,色彩亮丽(红雨、青山、春风杨柳)。作者成功运用新旧对比的手法,倾向明显,强化了表达效果。同时,充分发挥诗人大胆的想象,成功运用夸张手法,理想与现实巧妙结合,神话传说与科学常识浑然一体,显示出浪漫主义的豪迈风格,极富感染力。即使诗人创作的具体背景已不存在,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读之仍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中国一定会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而经历“战疫”洗礼的中国将浴火重生。中国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