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人也都該有三個“家”。

從出生開始,你就有了個家。這是父母給予的一個家,是一個安全、舒適、快樂的家。這個家裡裝著你的童年,你的少年和你的青年。孕育了你的懵懂、夢想和希望。是你嬉戲、學習、成長的搖籃。

當你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體魄增強了,你的知識增長了,你對世界的瞭解增多了,也就增長了你的獨立意識和更多的瞭解外面世界的慾望。於是你對異性有了興趣,慢慢的找到了屬於你的愛情。當你們走進婚姻殿堂的時候。你就和你心愛的人親手締造了屬於你們自己的“新家”。加入到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洪流之中。

這是一個嶄新的家。新成員,新房子,新傢俱,新用品,一切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這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雙方父母的家就變成了你們的“老家”。再回去的時候就說是“回孃家”。

建新家,你們是用真心、付真情。用你們對家庭和情感的理解去詮釋和演繹你們的愛情。家是愛巢、是港灣、又是新生命的搖籃。新家裡無處不展現著你們的勞動智慧和藝術品格。

“回孃家”,那是一種感恩和牽掛。父母的養育,兄弟姐妹的情誼以及從小到大的全部的記憶都從一個“歸”字中流淌出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雖然是世間體現母愛的千古絕唱。但那僅僅是幾十年生活中的一個精彩的瞬間。要知道父愛天高,母愛無邊啊。

這個“家”從概念上說是舊的,但是它孕育出的卻都是新的。父母在完成了全部的給予過程後留在了家裡,可兒女結束了成長蛻變振翅高飛了。哪一個的父母不是帶著孤獨和憂傷看著自己親手養大的兒女的離去,但這同時又是他們畢生渴望見到的。這就是“老家”裡裝著的大愛。

父母的給予是慷慨無私的,他們沒有想著要你的回報。但正是因為這種慷慨和無私卻鑄就了兒女們一心想著回報養育之恩的思想品格。時刻將父母的安康掛在心上,這就是你畢生牽掛著“老家”的緣由。

“新家”“老家”有愛有情有牽掛。但說到底畢竟都是“小家”。每個人都不可忘記還有一個“大家”是國家。一個人是渺小的,滄海一粟,微不足道。但是由每一個有責任感有建設性的人組成的國家就會很了不起,十分偉大。只有一個偉大的國家,才會像雨天撐起的傘、雪天搭起的屋、駭浪中浮起的大船,給與他全部的子民以強有力的庇護。雖然這是一個又大又遠的“家”,但他是確保“小家”幸福美滿的前提要件。建設國家也別扔了“小家”。建設“小家”一定要有益於國家。

這就是我們一生之中的關於“家”的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