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在孩子6個月~10個月齡的時候,他們會熱衷於一些怪異的行為:抓媽媽的頭髮,親吻媽媽的時候順便咬一咬媽媽,總是希望掙脫媽媽的懷抱。

總而言之,此階段的孩子,並不像6個月前那麼安靜聽話了,他們好像“背叛”了媽媽,一些動作會被視為“攻擊”媽媽。

如果我們用成年人的認知去解讀孩子的這種狀態,那麼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同時如果我們的處理方式不當,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無意的傷害,阻礙孩子的正常健康發展,而實際上孩子僅僅是因為進入了一個名為“孵化期”的心理發展狀態。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孵化期”是什麼?

在心理學上有一門學說,名為“自我發展心理學”,這門學說裡面有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專家:瑪格麗特·馬勒。

馬勒提出的理論讓我們知道,人是怎麼在心理上誕生的,誕生之後是怎麼正常健康發展的,而她提出的理論有兩個關鍵的作用:

意義二:如何去指導哺養和培養一個孩子的原則和方向。這是精神分析最大的貢獻。

馬勒將3歲前孩子的心理發展分為3個區間:自閉期、共生期、分離期、客體永恆性階段,在分離期又具體分為3個亞型區間。

第一個亞型:6~10個月,孵化期;

第二個亞型:10~16個月,實踐期;

第三個亞型:16~24個月,整合期;

上述任何一個階段,要了解清楚都需要花費一定的篇幅去進行闡述,這一章,育兒充電樁要帶新手父母們進入第一個“神秘區間”:孵化期。(自閉期和共生期在前面的文章已有描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到我的主頁翻閱前面的文章)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 孵化期是什麼?

自閉期(0~1個月)的時候,嬰兒處於自我世界,尚未認知自己已經出生了;

共生期(2~6個月)的時候,嬰兒明白自己出生了,但仍未明白自己和母親是兩個獨立個體,兩個不同的人;

但孩子始終會認識這一點,與共生期明白自己已經離開了母親溫暖的子宮一樣,意識到自己和母親分離同樣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時間更久,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分離期;

從意識分離到完成分離,所涉及的年齡段從6個月開始,一直持續到36個月(3歲),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十分漫長,而且比之共生期更為複雜,而且孩子需要經歷一個認知分離、面對分離、驗證分離到完成分離的過程,這四個過程被分化為四個區間:孵化期、和解期、整合期(又稱實踐期)、個體永恆性階段。

每一個時期孩子都要完成不同的成長目標,而孵化期就是分離期孩子第一個需要經歷的成長區間,

這個區間的任務,就是認知分離,內化母親的形象形成初步自我。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 孵化期的孩子有什麼表現?

【任務一:認知分離】

孵化期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和母親分離了,他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可讓孩子高興壞了,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很強大的、操控一切的存在,他非常期盼能儘快展現自己的強大。

孩子開始不聽話,拼命想掙脫媽媽的懷抱,想探索更多的東西,就好像背叛母親這一親密關係一般,但是顯然他是做不到的。

一方面媽媽的力氣比他大太多,另一個方面,他處於練習坐立、爬行、站立乃至初步邁步的過程---他還沒有自主行動的能力。

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他開始轉移目標--探索自己的母親。

他會抓母親的頭髮,並往嘴巴里塞;親吻媽媽的時候會伸出舌頭舔一舔媽媽,咬一咬媽媽;抓媽媽的鼻子、耳朵、眼睛...

孩子的這些行為,並不是想攻擊媽媽,而是在探索媽媽與自己的差異、差別。孩子從這些動作中,認知和知覺在不斷髮育,同時也察覺到“我”和母親不同,這是逐漸讓他的心理產生獨立和分化的過程。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任務二:初步建立“自我”】

孩子在母親懷裡掙扎的意圖,除了想自證獨立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想換一個位置以方便觀察母親的模樣。

而此時母親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當孩子看到母親的時候,他會從母親的臉色上開始找到自己的形象(即內化母親的形象為自我的過程),這也是孩子的第一次“鏡像反應”;

如果媽媽的的表情是負面的(憂鬱、痛苦、壓抑、婚姻關係不好),那麼就會給孩子的內心留下很多陰影;

相反,如果媽媽的表情是積極的(開心、穩定、幸福、婚姻關係好),那麼就會給孩子的內心種下相應特質的種子;

孩子從一次又一次的觀察母親中,把母親的形象內化成最初的“自我”,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育兒專家都強調3歲前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孵化期的傷害】

在孵化期的時候,孩子的目標是那麼簡單而單純,他們不過是想更好的認識媽媽,同時完成“自我”的建立。

如果媽媽拒絕讓孩子探索,甚至因為被抓頭髮而罵孩子,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探索機會和時間,那麼孩子就會轉移目標,他的探索需求始終存在。

這份目標可以是一個床單、毛毯、玩具等等一切他觸手即得的東西,這些東西代替了母親這個客體,另一位客體關係理論家溫妮科特把它們稱之為“過渡客體”。

過渡客體是必要的,是對母親的補充,但如果孩子太依賴過渡客體,那就不是一件好事情了,這意味著母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和機會太少了,而且陪伴的質量也不好,沒有給與孩子足夠的親密接觸機會。

怎麼樣去判斷孩子是否過度依賴過渡客體?

當吃飯、睡覺、母親把他抱到外面時,孩子仍一直抓著某一過渡客體,就證明了過渡客體的替代作用多了。那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母親的補充,而是替代了母親了,換言之,他們從這些過渡客體中獲得的安全感要多於從母親身上獲取的安全感。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另一個傷害是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退行支持。

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區分媽媽和陌生人,陌生人能引起孩子的關注,同樣陌生人也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恐懼,但是孩子會依賴父母來探索。

當面對陌生人,孩子會經歷一個困惑的過程,他在通過觀察和對比確認對面這個人是不是他的媽媽或者爸爸,當確認對方並不是父母之後,孩子會退回父母的懷抱,因為孩子遇到陌生人的時候是焦慮的(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我、媽媽和爸爸),在心理上也是如肢體動作般退行的。

這份退行,是孩子在此時想退回到共生期,即遇到不安的時候,他希望回到那個和媽媽一體共生的時候,他認為那個時期自己很安全。

而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退行的支持非常簡單,就是適時的抱緊他,安撫他。

給與孩子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完成孵化期的任務

前文所述,每一個心理發展區間孩子都有自己必須完成的任務目標,而孵化期的任務我們已經明確:認知媽媽、內化並建立自我。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樣幫助寶寶,讓他順利度過孵化期呢?

一、正確引導寶寶認識媽媽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被寶寶抓頭髮是很讓人著急,他們並不會注意力氣的大小,能使勁就堅決不留力氣。但這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好探索的方式而已。

當寶寶抓媽媽頭髮的時候,我們可以拍拍孩子的小手,抓住他的小手教會孩子撫摸。當然,記得保持愉快的表情,給孩子一個積極正面的媽媽形象。

hmmm...如果你不想被孩子“叉眼、戳鼻孔、咬舌頭”的話,個人建議還是手把手教會孩子摸摸媽媽的眼睛、鼻孔,以及教會孩子正確的親吻動作。

二、儘可能做一個正能量媽媽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一直保持著正面積極的狀態,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但至少我們要保持多數時候,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的時候是一個積極的狀態,沒有父母希望培養出一個“苦瓜臉”的孩子,不是麼?

如果你有不順心的事情,那麼除了運動和抱住愛人大哭一場之外,也可以私信我為你排憂哦!

新手父母充電:寶寶抓母親頭髮,別生氣,孩子是進入“孵化期”了

三、陪伴質量重於陪伴數量

有些母親在享受完產假後,不得不在孩子這個重要發展時期離開孩子,投身於工作中。

那麼請注重於孩子的陪伴質量,數量不夠質量來湊;還記的此時期孩子需要什麼嗎?往上翻翻覆習一下。

而另一個方面,如果媽媽缺乏陪伴孩子的時間,爸爸要及時彌補,同樣包括其他家人(如爺爺奶奶)也可以彌補上這一時期。

但當需要其他人彌補的時候,請不要突然就把孩子交給對方,雖然是親人,但如果孩子沒有接觸對方或者比較少接觸,那麼這些親人對孩子來說還是“陌生人”的範疇。要給與孩子一個過度的時間。


育兒充電樁,兩個孩子的父親,育兒經驗豐富,熟悉幼兒心理,同時也是為新手父母排憂解難的好幫手,歡迎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