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國風·鄘(yōng)風

《國風·墉風》,《詩經》篇章之總名。"十五國風"之一。共十篇。為墉地漢族民歌。周武王克商,分商都朝歌以北為邶,南為墉,東為衛。故地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境內。

柏舟

彼柏舟,在彼中河(dàn)彼兩髦(máo),實之死矢靡它。母也天!不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維我

。之死矢靡(t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注】

:浮行。這裡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樣子。中河:河中。:頭髮下垂狀。兩髦:男子未行冠禮前,頭髮齊眉,分向兩邊狀。:乃,是。: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沒有其他。矢,通“誓”,發誓。靡它,無他心。:語助詞。:相信。:配偶。:通“忒”,變更,差錯,變動。也指邪惡,惡念,引申為變心。

【譯】

柏木小船在漂盪,漂泊盪漾河中央。垂髮齊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對象。至死不會變心腸。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柏木小船在漂盪,漂泊盪漾河岸旁。垂髮齊眉少年郎,是我傾慕的對象。至死不會變主張。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析】

此詩的主人公可能是一個待嫁的姑娘,她選中的對象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選擇未能得到母親的同意,所以她滿腔怨恨,發誓要和母親對抗到底。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牆有茨(cí)

牆有,不可(sǎo)也。中冓(gòu)之言,不可也。所可也,言之醜也。

牆有茨,不可也。中冓之言,不可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牆有茨,不可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也,言之辱也。

【注】

: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刺。

:同‘’掃‘’。中冓:內室,宮中齷齪之事。:說。:若。:除去,掃除。:借作“揚”,傳揚。:捆走。這裡是打掃乾淨的意思。:宣揚。

【譯】

牆上長滿了蒺藜,無論如何掃不掉。你們宮中私房話,實在沒法說出口。如果真要說出來,那話就難聽死啦。

牆上長滿了蒺藜,無論如何除不掉。你們宮中私房話,實在沒法詳細說。如果真要說詳細,那話說來可長啦。

牆上長滿了蒺藜,沒有辦法打捆走。你們宮中私房話,實在不能對人說。如果真的傳開來,簡直就是羞辱啊。

【析】

這首詩內容與《邶風·新臺》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諷刺宣姜(齊女)不守婦道,和庶子通姦,其事醜不可言。詩以牆上長滿蒺藜起興,給人的感覺,衛公子頑與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樣痛刺著衛國的國體以及衛國人民的顏面與心靈。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jī)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之不,雲如之何?兮玼兮,其之也。鬒(zhěn發如雲,不屑髢(也;玉之(tiàn)也,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兮瑳兮,其之也。蒙彼縐絺,是紲袢(xiè fán)也。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

君子:指衛宣公。偕老: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到老。

:婦人的一種首飾。:簪。六珈:笄飾,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顆。象服:是鑲有珠寶繪有花紋的禮服。:合身。:指宣姜。:善。:花紋絢爛。:繡著山雞彩羽的象服。:黑髮。:假髮。:冠冕上垂在兩耳旁的玉。:玉色鮮明潔白。:古代后妃或命婦的一種禮服,或曰古代夏天穿的一種紗衣。紲袢:夏天穿的褻衣、內衣,白色。

【譯】

誓和君子到白首,玉簪首飾插滿頭。舉止雍容又自得,穩重如山深似河。穿上禮服很適合。誰知德行太穢惡,對她真是無奈何!

服飾鮮明又絢麗,畫羽禮服繡山雞。黑亮頭髮似雲霞,哪用裝飾假頭髮。美玉耳飾搖又擺,象牙髮釵頭上戴。額角白淨溢光彩,彷彿塵世降天仙!恍如帝女到人間!

服飾鮮明又絢麗,軟軟輕紗做外衣。罩上縐紗細葛衫,涼爽內衣夏日宜。明眸善昧眉秀長,容貌豔麗額寬廣。儀容妖冶又嫵媚,傾城傾國姿色美!

【析】

這是諷刺衛宣公夫人宣姜之外在美而德行實醜之態的詩歌。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桑中

矣?(mèi)之矣。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採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採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

:於何,在哪裡。:植物名。即女蘿,俗稱菟絲子,寄生蔓草,秋初開小花,子實入藥。一說當讀為“棠”,梨的一種。沬:春秋時期衛國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縣南。

:郊外。:句首語助詞。孟姜:姜家的大姑娘。孟,排行老大。姜、弋、庸,皆貴族姓。桑中:衛國地名,亦名桑間,在今河南滑縣東北。一說指桑樹林中。上宮:樓也,指宮室。一說地名。:蕪菁,即蔓菁菜。

【譯】

到哪兒去采女蘿?到那衛國的沫鄉。我的心中在想誰?漂亮大姐她姓姜。約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會在上宮,送我遠到淇水旁。

到哪兒去採麥穗?到那衛國沫鄉北。我的心中在想誰?漂亮大姐她姓弋。約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會在上宮,送我遠到淇水上。

到哪兒去採蔓菁?到那衛國沫鄉東。我的心中在想誰?漂亮大姐她姓庸。約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會在上宮,送我遠到淇水濱。

【析】

這是一首情詩,歷來沒有爭議。分歧只在於是暴露世族貴族男女淫亂成風之作,還是青年男女的相悅之詞。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鶉之奔奔

奔奔

彊彊(qiáng)。人之無良,我以為

鵲之彊彊,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注】

:鳥名,即鵪鶉。大如小雞,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奔奔:跳躍奔走。:喜鵲。彊彊:翩翩飛翔。奔奔、彊彊,都是形容鶉鵲居有常匹,飛則相隨的樣子。無良:不善。:“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一說為人稱代詞。:君主。

【譯】

鵪鶉尚且雙雙飛,喜鵲也是成雙對。這人心地不善良,為何以他為兄長。

喜鵲尚且成雙對,鵪鶉也是雙雙飛。這人絲毫沒良心,為何把他當國君。

【析】

此詩為譴責、諷刺衛國國君而作,因宣姜與公子頑之相伴相隨,有失美德,多為衛人諷刺,故有此詩。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定之方中

之方中,作於楚宮。之以,作於楚室。樹之榛慄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景山。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焉允

雨既,命彼人。星言夙駕,說於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注】

:定星,又叫營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宮室。

:古聲與為通,作為之意。: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濮陽西。:測度。:日影。榛、慄、椅、桐、梓、漆:皆木名。:楚丘旁邑。景山:大山。:高丘。:好,善。:善。:落雨。:駕車小臣。

:七尺以上的馬。:母馬。三千:約數,表示眾多。

【譯】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動土築新宮。度量日影測方向,楚丘造房正開工。栽種榛樹和慄樹,還有梓漆與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臨漕邑廢墟上,把那楚丘來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測量山陵與高岡,走下田地看農桑。求神占卜顯吉兆,結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間下已停,吩咐駕車小倌人。 天睛早早把車趕,歇在桑田勸農耕。他是正直有為人,內心充實又深沉。良馬三千多如雲。

【析】

此詩當作於衛文公的晚年或死後,是追敘當時情事,具有史詩性質。它與《大雅·公劉》寫周人先祖公劉帶領周民由邰遷豳時相地形、建京邑、治田地等頗相類。這篇風詩意在歌功頌德,稱頌的對象則是衛文公。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蝃蝀

蝃蝀(dì dōng)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jī)於西,崇朝(zhāo)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也,不知也!

【注】

蝃蝀:彩虹,愛情與婚姻的象徵。在東

:彩虹出現在東方。有行:指出嫁。:一說升雲,一說虹。崇朝:終朝,整個早晨,指從日出到吃早餐的時候。:古與“壞”通用,敗壞,破壞。昏姻:婚姻。:太。:貞信,貞節。:父母之命。

【譯】

一條彩虹出東方,沒人膽敢將它指。一個女子出嫁了,遠離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現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個女子出嫁了,遠離兄弟和父母。

這樣一個惡女子啊,破壞婚姻好禮儀啊!太沒貞信太無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析】

這是一首對某個私奔女子的諷刺詩,意在譴責她不按婚配之道行事的行為。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

鼠有皮,人而無!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chuán)死?

【注】

:視也。:威儀,指人的舉止作風大方正派而言,具有尊嚴的行為外表。一說為“禮儀”。:假借為“恥”,鄭箋釋為“容止”,也可通。:何,為何,為什麼,怎麼。:快,速速,趕快。

【譯】

你看這黃鼠還有皮,人咋會不要臉面。人若不要臉面,還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這黃鼠還有牙齒,人卻不顧德行。人要沒有德行,不去死還等什麼。

你看這黃鼠還有肢體,人卻不知禮義。人要不知禮義,還不如快快死去。

【析】

這是一首諷刺詩,其諷刺的對象,說法不一。前人對這個問題大致上有二說:《毛詩序》以為是刺在位者無禮儀,鄭箋從之;《魯詩》則認為是妻諫夫,班固《白虎通義·諫諍篇》承此說。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幹旄(máo)

孑孑(jié)幹旄,在(xùn)之郊。素絲紕(pí)之,良馬四之。彼(shū)者,何以之?

孑孑幹(yú),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幹,在浚之城。素絲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gǔ)之?

【注】

幹旄:以犛牛尾飾旗杆,樹於車後,以狀威儀。幹,通“竿”“杆”。旄,同“犛”,犛牛尾。

孑孑:旗幟高舉的樣子。浚:衛國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縣。素絲:白絲,一說束帛。:連綴,束絲之法。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姝:美好。:賢者。:給,予。旟:畫有鷹鵰紋飾的旗幟。:旗的一種。掛犛牛尾於竿頭,下有五彩鳥羽。:“屬”的假借字,編連縫合。一說厚積之狀。:作名詞用,忠言也。一說同“予”。

【譯】

牛尾之旗高高飄,人馬來到浚邑郊。素絲束束理分明,良馬四匹禮不輕。那位忠順的賢士,你用什麼來回敬?

鷹紋大旗高高飄,人馬來到浚近郊。束帛層層堆得好,良馬五匹選得妙。那位忠順的賢士,你用什麼來回報?

鳥羽旗幟高高飄,人馬來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順的賢士,有何良策來回報?

【析】

此詩反映訪賢大夫求賢若渴的心理可謂妙筆生花。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載馳

(zài)馳載驅,歸(yàn)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bì)。

阿丘,言採其(méng)。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zhì)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péng)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注】

:語助詞。: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此處不僅是哀悼衛侯,還有憑弔宗國危亡之意。

衛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衛戴公申。:同“閉”,閉塞不通。:登。阿丘:有一邊偏高的山丘。:貝母草。採蝱治病,喻設法救國。:同“稚”,幼稚。芃芃:草茂盛貌。

【譯】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弔唁悼衛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贊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贊同我,無法渡河歸故里。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採摘貝母治憂鬱。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析】

此詩當作於衛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據《左傳·閔公二年(前660)》記載:“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及狄人戰於滎澤,衛師敗績。”當衛國被狄人佔領以後,許穆夫人心急如焚,寫下了這首詩。

國學經典《詩經》第五講:風·國風·鄘風·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國風·鄘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