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

子夏故坛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这里代指“道”或“自然。道,并不讲仁义道德,并不特别地关爱人类。它只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运行着,自然而然地产生着、养育着万物,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万物在“道”那里都如“刍狗(草狗)”一般。

治理天下的圣人,最大的德行就是按照“道”的这种秉性,顺其自然地治理天下,不需要人为的“仁义道德”去干预百姓的生活。在圣人眼里,百姓(所有人)都像“刍狗(一种祭祀用的物件)”一般。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论依据。

现在,我们提倡“小政府”“大社会”,制度设计上尽力减少政府对社会的干预,让社会自己治理,应该是老子这种思想的体现。

老子的哲学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产生、运行、变化、消亡的规律就是道,人是自然的产物,一个人和一只蚂蚁比较,在“道”那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所以人最大的“德”就是一切按照“道”的样子行事。人道符合天道就是德,这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思想从根本上讲是对的。但是他忽略了人的特殊性——人的意识进化到已经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应用自然规律反过来改造这个世界。任何有机物种甚至病毒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一切为了自己种群的繁衍生息,这就是生命力的表现,也是自然规律在生命形态的物质上的表现。人类进化出来的高智慧就是人类的生存策略,现在看来很成功。由于老子忽略了这一特殊性,把“德”定义为纯粹的“道”的摹本,看不到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道家以外的各家,儒、墨、法…补足了这一点,尤其是儒家,强调人要有所作为,要治理天。但又有些极端,有时违背自然规律,比如“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主张。

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明诞生后的短短几千年,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日新月异,人类从被食用的物种站到了食物链顶端。这一切是人类无比骄傲,无视自然规律对人类的制约,所以大自然过几年就要惩罚人类一次,以示警醒。说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已经被“道”规定好了——生命必然向智慧生命进化,智慧生命必然创造高科技,高科技等都是人类的生存智慧,一定时候以后人类必然回头过来尊重自然——在更高的层面上回归到老子的思想:最好的“人道(德)”就是遵照“天道”。


mulin30311368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要深刻理解这句圣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刍”的本义和“刍狗”的意义。



“刍”的甲骨文字形是草和手的组合,象草在手指间。《说文》释曰:“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传统上把“刍”简单地释为草或拔草,实际并未真正领悟到“刍”字的深义。事实上,草在手指间是说草还未长高,不能遮覆手指,会意指青草,即幼嫩的小草,引申而泛指幼嫩的、未成熟的东西。如刍议(言),即指浅陋而不成熟的言论。



“刍”作为一个字根,在汉字造字中有广泛应用。凡带有“刍”的汉字,都有幼小、柔软和未成熟的含义。如刍+隹=雏,隹是短尾鸟的总称,雏就是指幼小未成熟的鸟类。如刍+纟=绉,绉就是指柔软而容易团皱的丝织品。如刍+阜=邹,阜指土堆,邹就有土地狭小的意思。《释名》:“邹,狭小之言也。”再如刍+心=急,急是一种思虑未成熟,不知该怎么办的一种心情。如果考虑好不,胸有成竹,那一定是从容自如,又怎么会急呢?



“刍狗”是“刍灵”的一种。所谓“刍灵”,就是指用柔草扎束而成的人或动物,为古人送葬之物,类似于今天的纸扎。《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郑玄 注之曰:“芻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孙希旦 集解:“涂车芻灵,皆送葬之物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于扎束“刍灵”的材料,必须是柔嫩的青草,而不能用枯败的衰草。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幼嫩的东西才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接近于自然状态,故几于道,几于道才能通神,能通神故谓之灵。老子论道常提到婴儿,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初最接近于先天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于还没有受后天世俗风尘的熏染,是纯净无邪的,故古人迷信婴儿的心灵和神灵是相通的,婴儿纯净的眼睛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是故古人祭祀祖宗,常以受祭者的孙子为“尸”,以沟通鬼神,与逝者对话。用柔嫩的青草扎成的人与动物的形象具有沟通神灵的灵性,故谓之“刍灵”。送葬时,“刍灵”可以引导并护送死者去该去的地方,所以很神圣。送葬完毕,“刍灵”也就完成了使命,变得无用了,于是被堆弃于一边,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伴一缕青烟随死者而去了。



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主人看家护院,随主人围田打猎,很受人类青睐,所以人死后,儿孙们都要用“刍狗”来为逝者送葬,希望“刍狗”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服务。“刍狗”从制到弃再到灰烬,象征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自然的过程。《道德经》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万物与百姓都有其从生到死的自然演变过程,天地不干预、偏私万物的自然演变,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干预、偏私百姓的自然生活,任由人类社会自然发展。




子夏故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历来有很多分歧,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看不起孔子,鄙薄儒家的“仁义”思想。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那么,老子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刍的本意是指喂牲畜的草,“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举行祭祀典礼的时候,用狗肉做祭品,后来慢慢演变为用草扎成的狗来代替狗肉,所以叫“刍狗”。

人们制作“刍狗”,并非出于喜爱之情,只是为了祭祀之用;祭祀之后,就把“刍狗”丢掉了,毫无顾惜之情,这也不是出于厌恶之情。人们做这一切都自然而然。

老子认为天地对于万物也是如此,并不带有主观的感情偏好,春天万物复苏,秋天叶落枝枯,天地并不会标榜一个“仁义”,当然也不是故意残暴,都是自然规律。圣人对于百姓也应该如此。

那么老子是不是用这话来反对儒家的“仁义”思想呢?非也。

老子反对的是那些打着“仁义”的旗号,标榜“仁义”,空喊口号,来满足自己一己私欲的行为。

因为任何一种思想,无论多么高明,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走样,从而产生弊端。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就会利用这些高大上的思想,做一些名实不副的事,嘴上说的是“仁义道德”,实际做的都是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有鉴于此,老子呼吁人们返璞归真,不要标榜“仁义”,空喊口号,而要效法天地之道,让百姓自然而然地发展,不要耍小聪明。


叔本华哲学智慧


“刍狗”的解释很简单,“刍”的本意是割草,也指用来为牲畜的草,引申一下,“刍狗”的意思就是用草扎成的狗。

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对祭品非常在意,一开始,人们祭祀的物品是“三牲”,也就是猪牛羊。但是普通人连饭都吃不起,怎么可能用猪牛羊来祭祀呢,于是大家就用狗来代替。再往后,干脆真狗也不用了,就把草扎成狗的样子,用来作为祭祀之物。

刍狗做好后,还没有用于祭祀之前,是非常神圣的存在,大家绝不会轻易亵渎,连碰有不敢碰,等到祭祀完了,刍狗也没用了,扔在一旁看都不看一眼,可谓生得辉煌,死得悲凉。

如果你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想象一下花圈的作用。

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

原文

但是,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看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时候,就很容易望文生义,理解成圣人没有仁义之心,把百姓当做狗。甚至认为,孔子提倡仁,老子却说不仁,这两位同志是不是死对头?

这就违背了老子的思想。所以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先看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第五章》

橐龠就是风箱的意思,风箱中间是空的,所以是“虚”,人们拉动风箱,只要不停止,它就会发出越来越多的风,所以叫“不屈(jué)”,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天地和圣人都一样,他们是无私的,对待世间万物,都跟对待刍狗一样,没有丝毫偏袒。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内部是空虚的,但只要你一动就会生出能量,话说得太多,听得太多,到最后都会归于穷尽,还不如守住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

不仁

这段话的难点在于“不仁”二字。

圣人所讲的“仁”,都知道是仁爱、仁义的意思,那么不仁呢?就是站在仁爱的对立面,就是恶毒吗?不是的,成年人的思想,不能非黑即白,黑白之间还有一片灰色呢。

仁爱与恶毒之间的灰色地带,就是既不仁爱,又不恶毒,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仁”。

咱们普通人,在说到天地、说到圣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进行道德绑架,觉得他们天生就应该对世间万物有一种博爱,让人如沐春风。这是不对的,天地和圣人又不是你妈。

所以这段话中所谓的天地和圣人不仁,是指他们不会干预制约百姓,而是让其顺应自然规律,自己发展,自力更生。

无为

我们如果能在前面的解释中达成一致,就请继续往下看。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告诉我们,老子主张的是“无为而治”。这个“无为”,就是“不仁”。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说起无为而治,好像就啥也不用做了。好像很轻松的样子,汉朝文景二帝,可能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君王。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无为而治,是针对百姓而言,就像圣人不仁,也是针对百姓而言,无为就是说,对于老百姓,他们要种田织布,你就让他们去种田织布,不要妄加干预,如果你非要让人去砍柴捕鱼,这就不对了。

所以你明白了吧?无为,不是啥也不做,而是不瞎比做。

就好比一些父母,明明孩子喜欢学钢琴,非逼着去学奥数,这样效果不但不好,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到了青春期,妈的干脆起义了。



也可自话


刍,读音为chú,本义应为拔草。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刍,是个会意字,从又从草。也就是说,“刍”字的下半部是个“草”,上半部是个“又”,即“手”的象形,指右手。这两个部首合在一起后,表示以手拔草的意思。

由此可知,刍,作为一个词,其词性是动词。而“以手拔草”的对象是草,因而,又出现了引申义:草,名词。

在“刍狗”一词中,用的是“刍”的引申义。“刍狗”,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用草扎成的狗的形状。由于刍狗是在祭祀的时侯用的,因此,“刍狗”被理解为祭祀的用具。

刍狗在祭祀仪式开始前,大家都很珍惜,感觉很神圣,不去触碰,而在祭祀完成后,就没有用处了,可任人踩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任其自生自灭。统治者也没有仁爱之心,对谁都一样,就像对待无生命的刍狗一样。



郁津里


刍,chú,一只手正在拔(用来饲养牲畜的)草,割草、拔草;也指喂养牲畜的草。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

刍狗,就是用喂牲畜的草编织成狗的形状。

相对于其他祭品,草狗是没有什么价值,用完付之一炬或丢弃。

那么这句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是不是:圣人不仁义,对待老百姓像草狗一样?

把老百姓当做草狗是没错,关键是“圣人不仁”,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思。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们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他的宇宙观中最本源的是什么?“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遵从“道”来自生自灭,不用“有为”来横加干涉。你的“有为”只会违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并没有好坏善恶忠奸,只有遵“道”无为和逆“道”有为。

那么在老子的思想里,人和刍狗有没有区别?并没有。天和地又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不过都是遵循自然之道运转的机器而已,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万物,并不自以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情,生万物而平等视之,任你自生自灭。“圣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管理百姓,也没有偏颇轻重,一视同仁,任百姓休养生息。

所以,作刍狗没什么问题,只要圣人不折腾,天下就安生。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刍的本意是“喂牲畜的草”,也引申为割草这一生产采集行为。《道德经》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见不到“仁”的存在,因为天下百姓都像没有灵魂的庸庸碌碌的刍狗。

刍狗这种东西是古代祭祀使用的用草扎制而成的狗,用来代替狗来作为祭祀的贡品,在祭祀之前和祭祀过程中,刍狗因为是奉献给神明的东西,所以普通人被说是触碰,就是看一眼,也是被禁止的。

然而当祭祀过后,这些刍狗就被丢弃在地上,人们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这是老子对“道”之衰微的慨叹。

按套路来说,孔子讲究“仁”,老子推崇“道”,而在《道德经》这本书中,老子对“道”的论述常常也会涉及到“仁”的存在方式和状态。

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说“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

单说这句话有点断章取义,我们把完整句式拿来说事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全句意思:在天地之间找不到仁了,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形如躯壳。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但天地是无所谓自私的,对待万事万物都一样。

通过以上论证,老子在向大家表明一种认知:孔子所谓的“仁”,在天地大道这个宏观宇宙中,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最牛逼的还是“道”(天地的“仁”)。

O(∩_∩)O~


另类文史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联起来说,就成了譬喻关系。首先,老子以相反观点提出,也就是以“不仁“,提出。那么,还有一个"仁“的观点。相反之,也就是"仁"。仁是一个放大关系,具各种表现形式,很难说完全,故,老子以"不仁"用"万物"与"百姓“为依据辨析。单从"刍"字讲,为草,这是字的本释,如果我们用“草"本字讲就无意义,况且草与狗合成词,那么"草狗"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草狗"能表达出意义吗?又,有人说,草狗是古代扎的草靶狗,用来祭祀的,历史上只有用牲畜祭祀的,不仅没有草靶狗祭祀,用狗祭祀也没有,用的是猪,牛,羊,活宰祭祀,也没有形成草靶的。应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为“天地不仁,把万物不当物"才正确。“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应解为“圣人不仁,把百姓不当人"才正确,才说得通,才合情理。因此,"刍狗"一词,不能用“草狗"和"草靶狗“理解并解释。


古今336


“刍”的本意是草,“刍狗”即用草扎的狗,用以祭祀。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是,圣人不对百姓表露出自己的爱憎,在圣人眼中,百姓的存在应该与刍狗一样,生于有,归于无,近于道。

  • 刍狗的存在相对于万物来说是短暂的,相对于百姓来说是卑贱的,可有可无的。和水一样,利他无我,甘于卑贱。从道的角度来看,刍狗的存在状态是虚静守中,更接近于道。


  • 下文“橐籥(风箱)”与“刍狗”存在的状态对应。天地的存在就像一个风箱,风箱是有,风箱内的空间是无,天地这个风箱的鼓动是自然的,不为证明风箱的存在,也不为证明空间的不存在,无我无欲,所以天长地久。人的存在也像一个风箱,不同的是,人这个风箱的鼓动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鼓动出的风是各种情绪和欲望,所以人不能长久。



木正战国


刍狗,祭祀用的一种祭品,用完则付之一炬。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简单理解即圣人无二心,纯一直心,即无心时,以百姓喻人身,任其自生自灭都不随着。

实则是忘我,若认物为己则心为境所役,情被物所牵。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我是蝴蝶,还是蝴蝶是我?若我是蝴蝶,则我已是梦里物,蝴蝶是我,则情被他所牵,从此本末倒置,如楞严经弃之大海,惟只认一小浮沤为自,心中生心,而不认得造梦者是谁!

梦境里皆是物,作不得真,万物是为百姓,任其自生自灭而都不随着,如同祭品,供天地之享用。如阴符经言:天地,万物之盗也,如人之享食也!

如经言,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如道德经上言,天地依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简单理解就是忘我,不被物之所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