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24个朝代,为什么许多首都都建立在河南?特别是河南洛阳?

一座山一条河茅草屋


古代选择一个城市做都城,有很多因素是需要考虑的,而最重要的两条,便是军事地理和人文经济交往。

首先就是军事地理问题,都城是一个国家的重心所在,如果很轻易地被敌人攻破,那么什么就不用说了。所以古代都城,几乎都建立在一个比较险要的地形之上。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也不至于被敌人立即攻克,可以依赖险要地形防守若干时间,等待援兵到来。所以你看历代古都,莫不是地形险要之处,譬如镐京、咸阳、长安聚集的关中,素称形胜之地。六朝古都南京,“钟阜龙盘,石城虎锯”的地形,也不是吃素的。北京则北靠燕山、东邻渤海,扼守着东北和内地的要道,亦是蒙古高原东进的出海口。居高临下的地形,对于中原和南方都有威慑力。

所以你看,历史上能发动战争一统江山的势力,基本上都出自这几个位置。

其次便是人文经济,最直白的就是一个粮食问题,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一座城市一旦成为都城,人口必然大量聚集,吃饭便成了问题。你像长安为什么能长期做中原王朝建都首选,除了地理优势之外,就是因为这里这是古代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方,“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再加上往南还有一个大粮仓巴蜀,所以整个上古史,西打东几乎就是定律。

但是历史推进到中后期,关中便不合适了,为什么?因为帝国规模越来越大,西部的经济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而这个时候,东南吴越一带的经济却突飞猛进,也就是说,从东南运输粮食供给京都,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既然如此,帝国就要考虑把都城迁徙到距离东南更近的位置,在此时,洛阳和开封,便成为了帝王的青睐之地。

首先考虑的,是洛阳,因为洛阳虽然不在关中,可是他的地形也很险要,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有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所以古人说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那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历史上定都洛阳的王朝,都有过被内部或外部敌人攻陷的经历,相对于长安而言,不是最安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王朝会采取双保险的态势,将长安、洛阳定为东西二京。譬如西周,在镐京城破之后,就迁到洛邑;东汉在洛阳遭遇攻击之后,迁回长安;唐朝安史之乱,洛阳是第一道防线,长安是第二道,两个都不行,再考虑去四川避难。

但问题是,经济的东富西穷,越来越明显,帝国的都城,便不得不继续向东。到北宋,便不再考虑洛阳,而选择了开封,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水运方便,有大运河,可以迅速集中全国的资源于一身。

试想,如果不是发生后来的异族入侵,在和平条件下,开封做都城,真的是再合理不过。交通最便利、经济贸易最发达、文化氛围最浓厚,莫过于此。

然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改变了历史。这个时候,北京地区的地理优势就显现出来,宋朝拿不下幽云十六州,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军事弱势,辽、金、元三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明朝朱棣能打败朱允炆,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地理因素。

所以,在朱棣之后的中央王朝,莫不定都北京,而不再考虑洛阳、开封,就是这个道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长安地处西北,洛阳无险可守,为什么能够成为很多朝代的首都呢?

从前的地名都很好听,那个时候兰陵还不叫枣庄,汝南也不叫驻马店,长安也不叫西安!

长安,这个两个字看起来就觉得典雅温厚,读起来也觉得唇齿留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多么美丽的诗意,曾经那个寓意着长治久安的长安已经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名字,那些寄寓着一世长安的祝福也都湮灭与历史之中。现在西安最大最响亮的标签应该是“十三朝古都”吧,但是又有人会说,长安地处西北,洛阳又无险可守,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那么多朝代的首都呢?

今天我们就来掰一掰,首先,长安虽偏,但是有天险可守,北有渭河南依秦岭,地处关中平原,又有潼关、武关、萧关、大散关作为天然屏障,不容易被攻击,而且位于西北能够较好地威慑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如果需要打仗的话也能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出击,所以长安也算是一个可攻可守的城市,何况历史上以长安为首都的王朝实在是太多,因此长安的防御工事和宫殿楼宇修建得也比较扎实,这就是长安为什么成为了“十三朝古都”的原因。

知道了长安的原因,那么洛阳又是凭什么成为首都的呢?虽然洛阳和长安相比它的防御系数实在是有点低,但是好歹还有黄河可以阻挡北方的敌人,而且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都比较高,处于平原地区,土地平坦交通便利,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去处,所以也就多次被定位王朝的首都了。

虽然现在长安不再是中国的首都,但是它的战略地位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十三朝古都,长安处处有故事!





强壮的大地瓜


历史上河南建都朝代有夏,商,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等等。其中,夏,商,周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特别有名。

这些王朝建都河南的原因有很多相同的原因,但也有不太相同原因。

NO.1

文明发源地

夏,商,周,是奴隶社会时期,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其核心地带正是河南商丘附近,所以建都河南是因为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口集中。

NO.2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而河南地区除了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外,后期水道修通,地理位置优越,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是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

NO.3

军事防御好

洛阳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西边函谷关地势险要,函谷关其历史名气可与西安咽喉,潼关相媲美。可以有效抵挡敌对势力的进攻。洛阳的北面是湍急汹涌的黄河,对于北面来的游牧民族,也是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其军事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建都洛阳,可以有效确保都城安全。

NO.4

风水王霸之地,正统思想影响

河南自古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历代帝王都立威于此,于风水上可谓是得天独厚,后来的王朝也是因为要顺天应人的,这样才能民心归附。

NO.5

农耕经济发达

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古代一直是一枝独秀,农耕经济发达,也称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河南地区小农经济发达,这样的经济基础是建立政权所必须的。

最后,说一下洛阳的优势,洛阳水运发达,有运河和黄河为依托。可以满足粮食和军队运输需要。虽然地处黄河中下游,但是却不受黄河的水涝灾害的影响。这是因为洛阳是处于黄河支流,再加上洛阳有好几座山脉挡在了前面,黄河水患对洛阳影响极小。






志北先绅


一、城建历史: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被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洛阳古称——京洛、雒阳、斟鄩、洛州、河南府,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地理环境:
洛阳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三、建都渊源: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先后105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洛阳有 “千年帝都”、“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

四、文化传承:

从文化传承上来看,洛阳接近于秦都皇城。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世界最大的洛阳邙山古墓群以及天子驾六的出土震惊世界。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洛阳也被誉为“牡丹花城”。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孟津县。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亦源自古洛阳。


俞导文旅游


洛阳没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

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名城

丝绸之路起点

隋唐大运河中心

中国唯一的神都(神州大地之都 )

东洛阳 西罗马

不就是有

夏都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

东周王城遗址,,

西周成周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

等六大都城遗址,,,,

不就是当过,

大宋西京

大金中京

民国行都

不就是

除了元明清不是首都,,,

其余都是首都,,

不就是

分给郑州两个县

郑州就成了中国第八大古都

一座洛阳城 半部中国史

仅此而已











在路上71417


从商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定都洛阳,历时1500余年,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这里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当朝政治、文化中心,即有悠久历史文化,又有在军事上地理位置优越条件,所以历代王朝久居此地,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


蒙湘牛


建都朝代最多城市是十三朝古都西安,其次是九朝古都洛阳,六朝古都南京,四朝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凭什么成为千年古都?

中国对建都选址的历史悠久。

明代时,学者陈建在《建都论》里提出:“按古今天下大都会有四:曰长安、曰洛阳、曰汴、曰燕。四者自昔帝王建都之地也。”

即“四大都会”是西安、洛阳、开封、北京。

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学术论著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称为“五大古都”,逐渐成为公论。

后来,更有“七大”乃至“十大古都”的说法,说法不一。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

无论是古代一统王朝、分裂时期以至近现代,国都或陪都多数设在几个城市或其附近。

尤其是以“五大古都”最受青睐,不但做过多个全国统一政权的国都,地位等级高,而且定都的朝代/国家较多、时间较长。

几个著名古都的积年,按照学术界公认的史学大师史念海先生的计算标准:

西安为1077年、北京为903年、洛阳为885年、南京为450年、开封为366年,安阳为351年、杭州为210年、郑州为355年;

若依建都的时间长度顺序,则依次为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郑州、安阳。

古都的总体特征

总体而言,这些能成为国都或陪都的城市,必须符合相关的基本标准要求(详见本人上一篇拙文《破译中国古代的定都密码: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从宏观层面而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位置,最好是在全国的地理中心,或者靠近统治集团的发源地;

从微观角度而言,是建都地点本身的环境,包括经济、水文、军事、交通等基础条件。

当然,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最有利的地点。

于是就会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出现辅京、陪都现象。而且,国都和陪都也往往集中在几个城市身上。

这个现象,既体现了历史的进程,也说明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历程。

朝代更替与国都的变迁

古都城市的地位变迁,与朝代的更替、城市的自身特点等相伴随,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国都多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迁移。

夏、商朝时,多次迁都。由于其核心领土范围在今河南省一部分,于是除了曾短暂迁都于其它地区之外,主要还集中在今河南省境内。

做为诸侯国的周国,为了向东开拓,政治中心从关中西部不断向东迁移,武王时迁到镐。

不久,武王伐纣而取代商朝,镐京作为首都就显得过于偏西,于是就选定中原地区之中心位置洛邑(今洛阳)营建新都。

于是镐京为正式都城,号为宗周;洛邑是陪都,号为成周。这是中国“双都制”的肇始。

终西周之世,国都始终不迁的原因在于:一是与周人之发源地相近,有政治后盾。二是关中地区自然条件好,有险可守,粮食供应充足; 三是离前敌较近,攻防皆宜。

正如《诗经•大雅•民劳》所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鉴于西周亡于犬戎等西北民族,东周时将都城东迁洛邑。

秦国在西部发迹,都城几迁,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秦朝虽未以中原洛阳为陪都,但代之以皇帝多次全国巡行。

西汉刘邦初称帝时,定都洛阳。这里既是天下之中,又离老家丰沛较近。后来接受娄敬、张良的建议,才西迁长安。

张良认为:

“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娄、张两人都认为,可以借鉴秦朝定都的经验,关中是刘邦的故地,在依靠关中的险固、富饶自保的同时,可以进取、控制全国形势。

而洛阳,最大缺点是防守比较困难。中州平原是四战之地,伊洛小平原更无险可守。

所谓“东据成皋,西阻崤、渑,背倚大河,面向伊洛”的形胜,只是主张建都洛阳的人的说词。

若真正打起仗来就如张良所说: “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尤其是若国家内部有叛乱,洛阳的安全性更不如西安。

以控内的角度而言,秦朝初期首要应对的是东方六国旧贵族叛乱的潜在危险,西汉初期首要对付的是东方诸侯的割据势力,即内部敌对势力都来自东方,因而定都偏西的关中是低风险选项;

以御外的角度看,秦与西汉面对的最大外敌是北面的匈奴。定都关中,靠近抗匈战场,利于全力御敌。

事实也如此,以关中为政治根据地,秦国收复河套地区,又占河南地建设新秦中,深度地打击了匈奴势力;自汉武帝始国力强盛,沉重打击匈奴,开辟河西五郡、西域地区,疆域向西大幅扩张,因而当时的长安几乎处于全国地理中心。

新朝王莽时,徘徊于西安、洛阳两都间,以长安为西都,打算迁至东都洛阳未果。之后,在位不过三年的更始帝刘玄,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东汉初建,刘秀定都洛阳,主要原因在于:

他是从南阳一带起兵,后以黄河以北的河内郡一带作为后方重地,从而一统天下;洛阳的地理交通便利,可节省定都长安的巨额漕运之费;东汉的国力远逊于西汉,面对北方匈奴、西方羌族侵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返都长安与维护建都洛阳的争议一直未息,并且杜笃、班固、张衡等官员以“都邑赋”的形式阐发各自的政治见解,各论长安、洛阳的优势。

但东汉一直未返都长安,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区,只是皇帝会时常西巡。这也反映了东汉的军事退守与兴复礼乐的两大政治文化思潮。

随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各定都成都、南京、洛阳自守。其后的西晋脱胎于曹魏政权,定都洛阳以维持统治。

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且财富充裕,于是司马睿在南京建东晋。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各政权拥地自重。长安、洛阳、安阳、南京、成都等继续被作为国都,也有甘肃武威、青海乐都等一批新都出现。

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定国号为"隋",并继承其国都大兴城(今西安)。隋炀帝即位后,为利于漕运、对四方征讨、加强全国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发展,迁都洛阳。

唐代隋立,由于做为统治阶层的关陇集团根据地在西北,西方的突厥是主要外敌,因而以长安为国都,同时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称帝后则定都洛阳。

唐末,驻节于开封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唐称帝,建国后梁,就直接定都自己的根据地开封。

从此,长安失去了国都的地位,短暂做过后唐的陪都西京,北宋以后便与国都地位告别了。

所以,国都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西安与洛阳都是国都的优质选项,但各有利弊,哪个也不能占绝对分数优势。

这个特征现象也反映了:

其一,秦、西汉、唐朝的政治根据地都在西北一带,经营多年并依重该地的军事力量取得政权,正如《汉书》中所说的“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样的背景,为他们定都关中地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二,若王朝积极进取则定都长安,如秦、西汉、唐朝;若守成自保则定都洛阳,如东汉、西晋以及诸多割据政权。

其三,西安的地理西偏的硬伤,需要以洛阳的居中地位来补救、替代,于是出现了“双都制”。

第二阶段,国都多在洛阳与开封之间徘徊迁移。

五代十国时期,开封、洛阳、南京、扬州、杭州、福州、长沙、广州、太原、成都、江陵等为各割据政权的国都。

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继承后周国都开封。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继位,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军事力量较弱,依靠秦岭—淮河、长江天险以及江南富庶之地而偏安,与金国、西夏和大理形成对峙局面。

契丹部落先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后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国都,改国号为辽。

后来随着内乱、国势衰落,国都回迁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后来在辽阳、北京、大同多地建都,政权终被金国、蒙古所灭。

唐末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国都轮替则发生在洛阳与开封之间。

从唐末起,开封成为政治中心,直接原因是控制了唐政权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驻节于此。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于洛阳,自然是便于控制;篡唐而立后梁,就直接定都开封。而且开封利用运河的漕运便利。

但是,接下来便是开封与洛阳的小徘徊期。朱温定都开封不到两年便西迁洛阳,四年后还都开封。

后唐灭梁,迁都洛阳。后晋灭唐,两年后定都开封,延续至北宋末年不变。但洛阳也一直作为陪都存在。

北宋也并非完全确定建都开封的。宋太祖赵匡胤曾打算以洛阳为都,但其弟赵光义与群臣都力谏阻之。

赵匡胤退一步说到长安建都,“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光义等人还是坚决反对。

开封是四战之地,无天险可守,便只好用纯粹的武力守卫,北宋戍卫兵力达14万人之众。

开封在北宋时也最为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繁华都会。

清明上河图

金末皇帝为了躲避蒙古人的侵略,将国都迁往南京,陪都为开封。

后来南京陷落,开封在历史上作为陪都与国都的地位至此宣告结束。

明初,朱元璋仰慕宋朝的制度,有建都开封的想法,但因开封周边水道淤塞,才定都应天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保持了约十年)。

开封有水利优势,但也是把双刃剑:

秦始皇时,命大将王贲攻打魏都大梁(今开封)。久攻不下,便扒开浚仪渠引水灌城,毁城灭魏;

明末,李自成调集大军围攻开封,官军便扒开黄河大堤,黄河淹没义军,席卷开封,淹死饿死者不计其数,城池遭受严重破坏;

从金代明昌五年到清光绪十三年的六百年间,黄河在开封泛滥40余次,侵入和淹没内城四次,当年繁华似锦的宋城荡然无存,被泥沙埋没在黄土之下。

第三阶段,国都多在北京与南京之间徘徊迁移。

从三世纪至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政权大多选择“龙盘虎踞”的南京作为国都,凭借天然防御工事长江、富庶的地方资源而维护统治。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先后在黑龙江阿东城、北京、内蒙古宁城、辽阳、开封、大同多地建都,政权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夹击下覆亡。

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政权,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被蒙古所灭。

蒙古族建立了大一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红巾起义军推翻元朝,朱元璋建国大明,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后来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以应天府为陪都。

建州女真部改国号为大清,入主中原,迁都北京。

北京的北部和东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形成三面半环形包围圈,唯东南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

靠近北方故土,既有天险可守,也有平原农业经济基础,于是北京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理想的国都。如金、元、清朝皆如此。

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北洋政府迁往北京。后来短暂迁都洛阳。1928年完成北伐后迁回南京,陪都重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

综上可见,从西周到唐代的两千年里,国都主要是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搬迁;唐末到北宋的二百年间,是在洛阳与开封的徘徊时期。这两个时期,实质上是在东西横轴上的位置平移,纬度相差无几。

金朝以后,则是从北京与南京的往复时期,实质上是在南北竖轴上的位置平移,经度相差也很小。

这个规律性现象,既体现了古都城市各自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人文魅力,也说明了它们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其命运、兴衰轨迹与其密切相关。




烈火柔魂ZL


1、河南黄河流域是中国古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也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这里建都自然而然。

2、洛阳西边函谷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能够有效抵御蛮族侵扰,北面黄河作为天然屏障,有效抵挡戎狄骑兵的快速突击,安全上能有效保障。

3、经济上无论东向,南向一马平川,交通便利,水路发达,适合农耕,在经济上提供有效保障。文化亲近,安全可靠

4、在黄河文明没有向南转移之前,无论洛阳是否为国都,他都可以说是中原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建都得天独厚,既能享受繁华,有可以减少重新建立的成本。

5、在西安,洛阳之间,当统治者在一个地方被权力掣肘或嫌弃或威胁,就会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也成就了二者轮替的可能,客观上造就了洛阳成为国都的频次,

6、先天是地理优势和经济条件,无论汉族统治者还是犬戎文明,凡事想和汉文明融合发展的,不自觉的就会选择洛阳。


大侠游天下


我的回答是,古人定都之所以“偏爱”河南地域,且洛阳居多数,表面看有偶发性和特殊性,实则并不是什么很需要费心思才能摸清缘由的高深问题。

无非有以下几个因素,即使不太懂历史的人,也是可以发觉的:

文明起源之地,后于四个方向进行探索发展,始称中原。可以说,在古代的时候,原点即是中点,也是发展的重点,从几何上三点合一,以人类当时的匀速移动、不择方向的探究来讲,是说的通的。即地貌几何因素。

地貌上,有水有平原,适合农耕,且农耕文化是古代主要经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因此,在当时的富饶之地,并不是需要依靠海运而发达的沿海地区,而是内陆平原便于灌溉的地带。即经济因素决定。

北温带几乎是世界上所有相对发达的经济军事主体,定居的纬度,这是因为,北方太过寒冷,劳多产少,南方太过炎热,无饥无寒之下不思进取,都不太利于搞竞争合作机制,发挥不了经济张力的能动性。只有北温带,不努力就要饥寒交迫,努力起来则吃香喝辣,大大加快了文明的建设。因此,南为蛮,北为荒,东西为夷(同一纬度的竞争者),河南地处正中,必为争属之重。即进化竞争因素决定。

前后12次定都洛阳,其实准确来说,建都只能算1次、最多两次,分别是从东周平王开始前后共计516年,从东汉刘秀开始前后共计166年,其余10次,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定”而非“建”,因为时间都太短了。这里面就牵涉到极大的偶然性因素了,因为只有第一次,或者说最多只有两次机会,政权维持了很久在这个地方,使得这个地方积累了十分优厚的各种优势(城邦、防御、交通、环形布局、文化氛围等等),是其它地方比拟不了的,自然而然就会引凤筑巢,引来后面的10次定都,实际上更像是“跟投”的画风。假如第一次建都,不是选在洛阳呢?那么很有可能就不会构成有后面的那么多次定都于此的前提条件了。即偶然性因素决定。

好了,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完全没有从历史沿线、史料方面来解释,而是站在一些非常基本的角度来剖析的,不知各位看官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呢?


爱笑的许大叔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朝代都将首都建立在河南洛阳,说明洛阳确实有它自身的优势,才会吸引那么多朝代的国君在此建立首都。



关于洛阳?

洛阳,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建城时间长,建都朝代多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古都,八代陪都”的说法。洛阳建城已有三千多年了,建都也有八百年左右了,历史可以说是很悠久了。洛阳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是适合人们休闲的城市,是一座享有“牡丹花都”美誉的城市,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这些都是洛阳这个城市拥有的美誉。

历史上哪些朝代曾在洛阳建立首都?

洛阳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城市,从夏朝开始,有十三个比较出名的朝代将这个城市定为首都。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这十三个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朝代都将洛阳定位首都。此外,河南王(申阳)、西汉(刘邦)、郑(王世充)、燕(安禄山)等朝代或者政权也曾经将洛阳定位首都。



洛阳有何优势让那么多朝代将此地定为首都?

1、洛阳的地理位置好,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在中原地区,黄河的边上,从远古时期就是华夏民族繁衍后代,休养生息的地方。洛阳还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占尽了地理环境的优势。洛河跟伊河冲积而形成了冲积平原,四周又有邙山、嵩山、崤山、伏牛山这些山脉环绕,地势极佳,仅仅洛阳周围的一个小盆地,就足以供养很多人,所以几千年来都是各个政权争夺的战略要地,才会有“得洛阳得天下”的说法,只要守住洛阳,也就守住了自己的政权。

2、洛阳孕育了仰韶文化,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之地。

在原始人类时期,洛阳就以优越的条件孕育了仰韶文化,是我们中原地区的祖先生存地之一。据文献记载的传说,远古先民们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就是洛阳及周边地区,传说中大禹治水就是凿开了洛阳南郊的龙门山,让洪水流出去,解决了困扰人们的水患问题,成了部落的首领。当然,这只是传说,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是洛阳是远古先民们的生活区域之一是得到了证实的,这样一个远古先民们的文化遗存之地,作为这么多朝代的首都也是说得过去的。



3、洛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

洛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合人们居住,且交通便利。洛阳在河南省的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水路方便。特别是隋炀帝时期开通了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方向延伸,更是方便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洛阳也成为了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洛阳交通方便,四通八达,也是历史上各朝代将此定为首都的理由。



洛阳还有哪些优势呢?才吸引了那么多朝代定都,欢迎大家给我做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