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梁山108將魯智深是最有智慧的人嗎?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水滸傳》的作者描寫魯智深是非常用心的,魯智深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寫傑出人物之一,魯智深嫉惡如仇,富有同情心;他粗中有細,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他極有兄弟情義,不趨利求富;他鄙視官場規則,但又不盲目去抗爭;他深知江湖的厚黑之道,但從不耍陰謀;他雖入江湖,上梁山,但一點兒也不在乎排位。魯智深是非常可愛的一個人物,他不一定算得上是梁山泊最聰明的人,但也稱得上是富有睿智的頂級好漢!

魯智深對梁山各種力量、派系心中有數,對宋江的投降路線和吳用的陰謀是最先覺察的人之一,但他不認同,不追隨,自行其是,但又不公開與宋江對抗,是個聰明人。

魯智深有梁山元老級的人物、他的師兄林沖的支持,有二龍山班底的追隨,有一幫講義氣重兄弟情義的好漢的讚賞,他成了梁山泊極少的宋江、吳用不敢惹的好漢,他在梁山頗受好漢們的敬重。

魯智深行得正,做的有情有義,活得瀟灑自在,他不像林沖那麼沉悶,不像李逵那麼莽撞,不像盧俊義那麼孤獨,一點兒也沒有吳用那樣的陰毒,絲毫不在意宋江所追求的官場地位和名譽。他看不慣便出手,看到弱小受欺負的人便鼎力相助;他遇到有情有義的好漢便惺惺相惜;他當官時不受官場規則約束,當和尚時照樣喝酒吃肉;他入江湖不隨便殺人放火;他在宋江實施投降計劃後能獨善其身,最後得以善終,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中值得敬佩和難人尋味的傑出好漢!


文城觀點


在梁山108將中魯智深肯定不能算最有智慧的人。巜水滸傳》中眾多的英雄豪傑,武功高強,智慧超群的將領多,但是大家為什麼都聽宋江的呢?論武功宋江在108將中估計也只能算中等偏下,論計謀他也不能同軍師吳用相比,但是人人都聽他的,雖然他內心並不想落草為寇,他的內心始終是忠於朝廷的,他表面不能與梁山的宗旨“替天行道”為敵,梁山好漢的宗旨就是殺盡貪官汙吏,推翻朝廷替天行道。但是宋江確跟這些宗旨格格不入。但就是他確受到大家的十分尊重和信仰,你們認為宋江算不算大智慧呢?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塑造的一個人物。他長得很彪悍,多次替人打抱不平,從大鬧桃花林和挙打鎮關西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生性非常粗暴,因見鄭屠欺負金翠蓮父女,便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鎮關西當時就被魯智深打死了,鎮關西是一個殺豬的,這隻能夠說明魯智深比一個殺豬的力氣大些而已,說他有什麼智慧根本談不上。

魯智深在梁山108將中排名第十三名,他姓魯名達,出家後法名智深,又因其身上刺有花繡,故被人稱為“花和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被迫在二龍山落草為寇,後來投奔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時,魯智深一禪杖打翻了方臘,後來在杭州六合寺圓寂而終。



但金聖嘆評論魯智深:

魯達自然是上上之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談粗魯處他也有些粗魯;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松處。想魯達己是人中絕頂,若武松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

這可能就是說他有智慧的原因,主要他沒有隨同宋江去投靠朝廷,白白送死,而是在杭州六合寺圓寂,落得一個善終而已。要說他有大智慧為什麼不能阻止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呢?


因此,說魯智深有最大智慧的人就是大才子批解《水滸傳》的金聖嘆而已,對於魯智深的評價,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認為對嗎?


崑崙之柏瞧歷史


梁山好漢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形象,有些人看似聰明卻實則愚蠢。有些看似愚蠢卻非常聰明。

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形象:

智多星吳用,及時雨宋江,作為梁山的首席智囊,他們最終因為自己的權利貪慾,封建思想禁制,最終讓梁山走向了絕路,眾多兄弟慘死,成了封建社會愚忠的代表。

看似愚蠢卻非常聰明的形象:

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雖然看似魯莽,卻講兄弟情誼,更是為林沖報打不平,後期看到梁山接受招安變看清了現實,萌生退意,最後迴歸本行,壽終正寢。

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雖然是一個道士,但是在後期看到梁山接受招安,便猜到了梁山的結局,很快離去。

行者武松,武松不僅講義氣,重親情,更是聰明有智慧,後期更是斬了房那,立下了汗馬功勞,嘮叨宋江為了仕途,對兄弟們的犧牲竟也沒幾分關心,所以看清了現實,離去當了道士。

魯智深大智若愚的形象深入人心,雖然是和尚卻敢於違背不合自由的制度,擁抱自由,照樣喝酒,吃肉,後期更是早早認清現實,所以說魯智深為梁山最聰明的人也不為過,畢竟從名字都可以看出他的聰明非常深厚。


天機老人徒弟


《水滸傳》中,誰是最有智慧的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別智慧和聰明。

聰明的人智商高,腦子轉得快,《水滸傳》中聰明的人很多,例如智多星吳用、宋江,甚至說反派人物高俅等權貴官員,哪個不是聰明絕頂。但是說到智慧,這又另當別論。

智慧不是智商高,而是對事情看得明白透徹,就是活得明白的人,天孤星魯智深當得起是最有智慧的人。金聖嘆曾用四個遇字說魯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有人說,只有簡單到極致的人,才配擁有智慧,魯智深就是這樣的人。他是真灑脫,真性情,敢想敢幹。對於鎮關西,他敢打;對於宋江招安政策,他不同意,就飄然而去。

魯智深生擒方臘以後,宋江勸魯智深還俗為官,魯智深卻說,“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潮聲大作,如雷鳴戰鼓鋪天蓋地而來,魯智深大驚,以為又打仗了,好在寺中僧人告訴他那是潮信。

智深忽然想起師父智真送他的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聞信而寂。”果然應驗了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臘。智深拍掌笑著問明圓寂之意,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夜必當圓寂。”

於是,他沐浴更衣,寫了頌語,焚一爐好香,盤腿打坐,圓寂涅槃。留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從禪宗的角度看,魯智深的臨終偈算是真正開悟了,稱得上是大智慧。從這個角度來看,魯智深算是《水滸傳》最有智慧的人了,活得灑脫、走得明白。



跟我學周易


魯智深的智慧在於,理智。從個人形象上看,他長的四肢發達,五大三粗的,但是就從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就能看出,當時他非常的理智,明知故問對已經死了的鎮關西說:你這廝詐死,云云的。為自己成功的脫離險地贏得寶貴的時間。

智慧,這一點可以從林沖去充軍發配來看,他深知林沖的冤情,又在林沖家眷在京城的情況下不能殺官吏。在林沖的猶豫中幾次三番的不許他插手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就處處暗中保護,直到不得已時出手相救,直到目的地。直到聚三山豪傑,會梁山而興起。無不是粗細相宜。

豁達,當南征的隊伍返程的時候,他記起來師父的話,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所以當他聽到錢塘江大潮聲音的時候,他坦然的面對,沐浴更衣。大笑而去。


艾純偉


魯智深是最隨緣,最隨性,最無心機的人!

魯智深活得灑脫,活得無憂無慮,活行

自在,活得逍遙,活得無拘無束!

整個水滸星內英雄唯有魯智深最有佛心佛性!是本我的體現!

做任何事沒有功利,沒有目的,完全就是自我本性!

從拳打鎮關西,替天行道,除暴安民!

到野豬林救林沖,完全是朋友義氣,兄弟情誼!

魯智深是赤子之心!智深,智深,佛緣深,佛緣深自然心性智!

終於隨潮信而圓寂!是水滸英雄中唯數不多的得善果者!


馬到成功148659402


《詩話水滸.魯智深》

八尺體格虎背挺,十圍闊腰刺花明。

圓面耳大腮胡掛,鼻直口方聲宏鳴。

六十二斤水禪杖,勇猛威力似雷霆。

重義輕財性豪爽,嫉惡如仇義憤膺。

路見不平一聲吼,舍已救人俠義情。

除霸扶弱濟危困,不畏強暴替天行。

三拳打死鄭惡棍,救出金蓮火坑伶

逃奔五臺山削髮,醉打山門亭歪傾。

銷金帳裡懲霸王,瓦罐寺殺道僧刑。

相國寺中菜園管,潑皮戲耍糞池應。

倒撥垂柳連根起,上界羅漢也心驚。

野豬林裡救林沖,護送滄州揮淚盈。

武松智深情義投,投奔梁山聚義廳。

煙蓑雨笠卷單涉,瓦缽皂鞋身浮萍。

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世不平。

擒住方臘恍惚夢,榮辱得失看透輕。

滔滔江水鼓擂響,六和塔寺潮音聽。

魯智深,嫉惡如仇,無私無畏,重情重義,

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也是《水滸》中,富有睿智,最完美,最佩服的英雄好漢!



月影桂花樹


通讀《水滸傳》,不難發現,裡面有不少多智善謀之士。那麼,在整部書中,如果要評選出一個最有智慧的人,你會選誰呢?

(1)

有人說應該是梁山正軍師、首席智囊吳用。

理由再簡單不過了,就像書中贊他所說的:“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

吳用多智的具體事蹟不勝枚舉,主要包括一手策劃了智取生辰綱、智激林沖火併王倫、巧施連環計攻破祝家莊、安排時遷盜甲騙徐寧上山、假扮算命先生智賺盧俊義,之後在徵遼及剿滅田虎、王慶、方臘的過程中也是屢立奇功。

(2)

也有人說其實72地煞星之首、“神機軍師”朱武比吳用更有智慧,只不過吳用比他上山早、資格老,他只能屈居副軍師之位。

這話並非全無道理。朱武在《水滸傳》中被形容為“智可張良比,才將范蠡欺”、“廣有謀略”、“平生足智多謀”。此外,朱武尤其精通陣法,如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在玉田縣擺下“五虎靠山陣”、“鯤化為鵬陣”,號稱“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連盧俊義都不認識,只能讓朱武出馬識陣。之後遼國統軍大元帥兀顏光擺下太乙混天象陣,“吳用看了,也不識的”,只有朱武一眼看破。其後平王慶,又是朱武擊破奚勝的六花陣法,助盧俊義攻入西京。徵方臘時,用計奪下昱嶺關的也是朱武。

(3)

又有人說,最有智慧的人應該是宋江。當然也有其理由,畢竟宋江從一個小小公務員,搖身一變成為梁山108將的領袖,正像他自己說的“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其權謀之術確實高超。江湖上那麼多英雄豪傑都被他玩得團團轉,絕不僅僅是靠籠絡人心換來的。

(4)

還有人說,魯智深才是深懷大智之人,名字就是“智深”嘛!萬松林活捉夏侯成,清溪縣活捉方臘,這兩件奇功都是魯智深立下的。再者魯智深破方臘後就在六和寺聞潮信而頓悟,留下一篇飽含智慧的“頌”後飄然圓寂,按佛家的說法屬於修成正果、得以善終。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來施耐庵似乎在108將中唯獨偏愛魯智深,連明代思想家李贄也曾評價魯智深是“智人”。

(5)

然而,老王認為,上述四人都算不上《水滸》中最有智慧的人。吳用號稱智多,其實只是會耍耍小聰明,上不得檯面;朱武充其量不過是行兵佈陣有一套;宋江為爭權奪位不擇手段,道貌岸然之下其實無比陰險狡詐,只是個十足的陰謀家;而魯智深之智,更多體現在佛家所謂的慧根和佛性。

說了那麼多,最有智慧的人到底應該是誰呢?老王的答案是:公孫勝。

通觀一部《水滸》,只有公孫勝明白“激流勇退”的道理,在梁山最輝煌的時候選擇了離開。

公孫勝是梁山政壇的長青樹,歷經晁蓋、宋江兩任老闆都順風順水。當他真正瞭解宋江之後,就已預見到宋江必將自甘墮落淪為朝廷走狗、以梁山兄弟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深知“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他當即飄然出走。


乾坤書書


一提起花和尚魯智深,人們除了說他是水滸中最行俠仗義的好漢外,還會說他是水滸中最有慧根的人!何為慧根?慧根是個佛家用語, 它和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合稱為五根!說得直白點,慧根就是指能看破事物本質,最後有所成就的大智慧!

為什麼說魯智深是水滸中最有慧根的人呢?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件事來證明!

第一件事:魯智深從一個文盲成長為可以寫字作詩

魯智深替金翠蓮父女出頭,失手打死了惡霸鎮關西,於是逃到了代州雁門縣。書中記載說,魯智深大字不識,去看榜文時, 碰巧遇到了金翠蓮的父親,並在父女兩人的幫助下上了五臺山出家為僧。而到了最後,魯智深竟然可以親手寫詩了,他死前所寫詩的內容為: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無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從一個文盲成長為可以寫字作詩,沒有慧根是做不到的。比如李逵,剛開始是大字不識,最後還是大字不識!

第二件事:魯智深是第一個說清楚了梁山為什麼不能招安的人

宋江一心想招安,於是在重陽節菊花會上,讓歌星樂和演唱自己寫的詩詞《滿江紅》,以言其志。但是當樂和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武松突然站起來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宋江質問武松為什麼反對招安,魯智深連忙接話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魯智深一番犀利的言語道破了為什麼不能招安,真乃大智慧,後面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也驗證了魯智深的話!

第三件事:魯智深生擒方臘,立下大功,但不接受封賞

魯智深得智者長老指點,生擒了方臘,立下大功。宋江大喜,勸智深還俗為官,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但魯智深表示已看破世事,不願接受朝廷封賞,於是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後化身真佛,得以善終。魯智深能在功名利祿面前不迷失真我,看清事物好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做出最優的選擇,真乃慧也!

不僅是這三件事,魯智深做過的其他許多事情都可以看出他是個能辨清是非,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該出手時絕不不濫殺無辜的好漢。比如金聖嘆點評魯智深是“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具體來說是:智深遇鎮關西便打,遇小霸王便打,遇崔道成、丘小乙便打,遇潑皮張三、李四便打,遇解差董超、薛霸便打;遇金老兒便救,遇劉太公便救,遇林沖便救。魯智深真乃水滸第一好漢是也!

正是因為魯智深是梁山上乃至水滸中最有慧根的好漢,所以他的星號才是天孤星,因為他看懂看透一切,所以孤獨!朋友們,您是怎麼評價花和尚魯智深呢?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愛看電影的沐沐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問題。我認為不能說是最有智慧的吧。但確實是一個聰明人。不是一個莽夫,只知道打打殺殺。 聽我細細道來:

拿拳打拳打鎮關西來說吧。他粗中有細,深謀遠慮。他不像別的武夫一樣,沒有直接上去就把鎮關西給打死,而是不停的要他去剁肉,挑逗他,讓鎮關西先發火先動手,然後他再還手。這樣的話,就不是他的責任,而是他出於防衛,就算出了事兒打死人也不會被判死刑。

另外,他開始先消耗時間,磨關西的性子,也是為了他救下的金老婦女出逃留下充足的時間,免得後面被鎮關西追到的。所以,魯智深是很細心聰明的人,不是一個莽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