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文丨福林媽咪

我聽過很多孕媽媽在懷孕的時候說,我要是生個女兒,就精心養她,把她養成小公主,我要生的是兒子,就放養他,讓他自由長大。

其實,養男孩兒和養女孩兒各有各的煩惱,一味的寵愛不行,完全自由的放養自然也不行。

男孩兒的教養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的問題。

澳大利亞著名的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他的名著《養育男孩兒》一書中,把男孩的成長過程分成了三個階段:

從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6歲~13歲:學著成為男人

14歲:向男人轉變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從0歲到18歲成年,寶寶變成男孩兒,男孩兒變成男子漢,會面臨很多課題,一關一關攻克,才能長成一個才能品質俱佳的好男兒。

很多父母在男孩兒成長的第三個階段才能發現問題,這個時候他們很容易出現好辯,焦躁,喜怒不定。如果父母親還當他們是小孩子,很容易發生衝突。而這個容易叛逆的年紀,孩子的表現其實取決於之前父母的表現。

前面階段父母缺位的越多,做錯的越多,此時孩子的叛逆就來的越猛烈,育兒路偷不了懶,所以我們重點說一說前兩個階段。

史蒂夫·比達爾夫的對男孩兒成長的分段,有個關鍵時間點,就是孩子的6歲。從人的發育階段來看,6歲前屬於嬰幼兒時期和學齡前,6歲後孩子進入學齡後,就會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而對男孩兒來說,6歲更是一個關鍵轉折期:6歲前孩子不能缺少媽媽,6歲後孩子不能缺少爸爸。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0-6歲

6歲以前的男孩屬於媽媽。

在0-6歲階段,孩子的成長還沒有更多性別差異,頑皮和安靜、固執和隨和等所謂男孩兒和女孩兒的性格不同,並不能準確的定義這個時期孩子的類別,相比之下,男孩兒和女孩兒擁有這共同的一個需求,那就是一個充滿愛的環境。

在這一階段,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地成長,獲得內在的豐盈和自信,這會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溫暖力量的能量源。

這就更多的需要媽媽來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了。

人類對於母親和母愛,不論民族和時代,都有永恆的歌頌和追求,媽媽正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信任的人,子宮中十個月的呵護,出生後的哺乳期,孩子對母親的需求是本能的。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所以說,男孩兒在6歲前,更多的需要媽媽。

媽媽的作用是:

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所謂無條件,不是說無限的寵愛孩子,而是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愛你是沒有條件的,是天然的,是永恆的,不因為你是不是努力,是不是聰明,是不是好看而愛你,而是因為你就是你而愛你。無條件的愛能夠給孩子的童年甚至整個人生奠定自信的基調,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2.給孩子鼓勵。

有的男孩子比較膽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不敢自己一個人做事情,過渡依賴熟悉環境給他的安全感。這時候需要媽媽來給孩子信心和鼓勵。當孩子面對失敗時,容易被挫折感打敗,這時候也需要媽媽來鼓勵孩子,讓他相信自己可以,重新打起精神。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3.給孩子寬容

男孩兒喜歡嘗試,喜歡動,所以出錯率就會高,經常責備孩子,會一定程度上抑制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給孩子定的規矩之外,孩子還需要一定的寬容,這個角色也是媽媽更適合承擔。

4.體貼的生活照顧

孩子在6歲前就能出現“感恩”的情緒了,媽媽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愛,以及媽媽所付出的辛苦的。媽媽對孩子體貼的照顧,正是教育孩子感受幸福、懂得感恩的現實基礎,同時培養孩子“暖心善良”的品質,孩子會更願意去照顧他人,也更懂得如何照顧他人。

而爸爸的任務則是,和媽媽一起照顧孩子,給孩子充足的愛,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和正常不缺位的父母陪伴。

並且照顧媽媽,讓孩子看到爸爸對媽媽的貢獻,一家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6-13歲

6歲後,男孩兒屬於爸爸

史蒂夫認為,到了6歲以後,男孩子開始學著成為男人。此時他父親的需求,會明顯大過母親。這個過程中,男孩兒開始崇拜爸爸,渴望獲得爸爸的認可,渴望爸爸指導,渴望爸爸做榜樣,每次誇他像個男人,他都會非常高興。

此時,他們小小男子漢的特徵開始明顯,渴望獲得男性認知的他們,既缺乏經驗又喜歡冒險,他們願意擔當,他們富有同情心,他們開始變得性格堅強。

而父母的任務,是賦予孩子善良的品性,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以及拼搏的勇氣。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奇葩說》的一集節目中,討論要不要設置一個陪伴時間,每週沒有達到要求的爸爸,就剝奪他父親的稱號。傅首爾作為一個可以現身說法的人,她的發言句句能戳中同樣有相似經歷的寶媽。

這個階段的孩子崇拜爸爸,爸爸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依然說著更喜歡爸爸。

最後,傅首爾說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我不同意這個規定,因為這樣的話,我就沒有爸爸了。”

孩子的一腔孺慕之情,真的打動人心。

所以說,在孩子6歲後,作為爸爸,一定要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時間,陪著他經歷這些事:

1、陪孩子冒險

滑雪、摔跤,這些有力量有速度的運動,爸爸可以陪著孩子做。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男孩兒追求力量感,競技體育,或者有速度有激情的項目,可以調動孩子蓬勃的能量,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和追求刺激的需求,讓孩子獲得飛速的成長。

2、陪孩子經歷疼痛

在運動中,孩子可能會受傷,可能會感到疲憊和痛苦,爸爸陪著孩子經歷這個過程,告訴孩子這是必要的,男子漢要有承受力,要不怕苦累,不怕艱難,為著目標努力奮鬥,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志氣和毅力。

3、陪孩子鍛鍊自控力

處於少年時期的孩子容易衝動,男孩兒字在擁有力量的同時,還需要學會剋制,學會自控。爸爸要告訴孩子,擁有力量是為了保護弱小,而不是欺凌弱小,擁有力量是為了可以爆發,但擁有自控力是為了可以停下。

養育男孩:6歲前是溫柔歲月,6歲後是冒險歷程,爸媽都別缺席


4、陪孩子討論規則

規則意識也很重要,陪孩子聊一聊禮貌,聊一聊規則,可以幫孩子更好的理解什麼是權利什麼是自由。

這三個階段,孩子的成長各有側重,對父母的要求也有不同。雖然每個階段孩子對父母的需求可能不同,但是不管什麼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讓他聽到來自不同人的聲音,來自爸爸媽媽各自的關愛,才能給到孩子一個完整而健康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