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東: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暴痛多寒,久痛多熱;新病多實,久病多虛;初病在經,久痛入絡。故辨寒熱、辨虛實、辨氣血為胃痛之辨證要點。另外,胃痛兼症較多,在明辨寒熱、虛實、氣血之後,亦當分別兼顧。用藥則須權衡輕重,靈活選擇。治實不宜峻攻,補虛切忌滋膩。時刻照顧脾胃元氣,用藥貴在輕靈流通。

黃文東: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1.辨寒熱

由於體質、病邪、病程之不同,而有偏寒、偏熱之區分。

①偏寒者:胃痛劇烈,泛吐清水,形寒喜溫,喜熱飲,苔白膩,脈弦或緊。或伴腹痛、腹瀉。治宜溫中調氣散寒。止痛可選肉桂、蓽茇、蓽澄茄、乾薑。止嘔可選吳萸、生薑。止瀉可選炮姜、焦楂曲。外感風寒可加紫蘇、六曲。

②偏熱者:胃痛而有燒灼感,嘈雜,嘔吐黃水,煩躁,口苦或口乾不欲飲,大便乾結或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或數。黃文東曾診治除上述症狀外又兼見鼻聞臭氣的病例,乃為肝鬱化火,上犯肺竅所致。治宜清洩肝火。選用左金丸、黃芩、黑山梔等取得良效。若兼見便秘、嘔吐可加少量大黃,並無瀉下之弊。

③寒熱夾雜者:苔白中帶黃,用藥宜辛開苦降,但用量應有所側重。近人常用蒲公英以治胃炎,也能起輔助作用。

黃文東: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2.辨虛實

初起多為氣滯,每因受寒、夾食、夾溼引起胃痛,此乃屬實方面。久病多虛,又因體質差異而有陰陽氣血虧虛之不同。

氣機失調,水溼不運,以致消化功能紊亂,見納呆,口淡,體倦,胃中脹甚於痛,苔膩。又有寒溼與溼熱兩種情況。治寒溼宜苦溫以燥溼,用平胃散加木香、紫蘇之類。治溼熱則宜辛開苦降,用生薑、半夏、黃芩、黃連之類。均可佐茯苓、苡仁等淡滲利溼之品。

脾胃虛弱,津液不足,可見納少,口乾少津,舌紅,脈細,一般稱為胃陰傷,用養胃陰法。取白芍、甘草酸甘化陰,進一步再加沙參、麥冬,甚則酌加烏梅、木瓜以制肝醒胃。

若形瘦神疲、便溏者,屬於脾胃虛弱、陰液難復的病例,再加石斛、人參之類,並與陳皮、佛手芳香理氣開胃之品同用,以助藥力。

久病之後,陰陽俱虛。還有脾胃陰虛而兼陽虛之證,既有不思納食、舌紅少津之熱象,又有形寒喜溫、兼喜熱飲之寒象。黃文東認為:此時用藥要以溫和為主,劑量不宜過重。

黃文東: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3.辨氣血

凡久痛不愈,病從氣分兼傳營血。如舌質青紫,就是夾有瘀血之徵。凡見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痛無休止,胃脘似有物頂住等症,即是氣滯瘀阻的指徵,當用活血化瘀之品。可根據症狀輕重選擇藥物。

①調氣藥:木香入胃,香附入肝,合用於胃痛偏寒者。若有化熱之象,則用金鈴子散。寒熱夾雜者可並用之。肝氣鬱結,噯氣頻作,宜用佛手幹、綠萼梅、玫瑰花等。肝氣橫逆,胃痛連脅,可加柴胡、鬱金之類。

②活血化瘀藥:當歸為養血活血之主藥,常與丹參、赤芍同用,在化瘀藥中最為平和。紅花、桃仁同用,兼有潤腸活血之功,在胃脘刺痛時均可使用。若屬頑固、陳舊性胃痛,可用失笑散及少量制川軍,有化瘀止痛通絡的作用。

黃文東:胃痛辨證四大要點


4.辨兼證

脹與痛:肝病善痛,脾病善脹。痛與脹又互相關聯,但有虛實之分。氣虛作脹,時脹時減,得食稍安,大便溏薄,脹而不痛,治宜健脾理氣。氣滯作脹,得食更甚,大便不暢,或脹而且痛,治宜行氣破氣。因脹滿部位不同,用藥又有區別。胸脘痞悶,當行氣寬中,可用白蔻仁、砂仁之類。腹中脹滿,當行氣洩滿,可用川樸、檳榔之類。至於少腹作脹,則宜疏洩厥陰之氣,可用柴胡、烏藥之類。

吞酸與嘈雜:吞酸總由肝木偏旺,曲直作酸也,治宜和胃制酸,可用煅瓦楞、白螺螄殼之類。嘈雜大多偏熱,治宜辛開苦洩,可用左金丸、陳香櫞皮之類。吞酸與嘈雜往往同時可見,以上治法亦可同用。此外,又有飢嘈之症,得食則減,食後又嘈,用前法無效時,可用補氣和中法,如香砂六君子湯及黃芪建中湯加減。

嘔吐與噯氣:二症均由胃氣上逆所致。噯氣頻頻,多因肝氣犯胃,可用綠萼梅、佛手以解鬱,合旋覆花以降逆,甚則用煅赭石以平上逆之氣。嘔吐乃食傷脾胃,肝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治宜洩肝和胃,以黃連、半夏為主藥,有寒加紫蘇、生薑,有熱加竹茹,陰傷加沙參、麥冬,重則加石斛、玉竹。如不效可用四磨飲(人參、沉香、檳榔、烏藥等分)磨汁,頻頻呷服,或暫用玉樞丹0.5~1g吞服。

便溏與便秘:便溏屬脾虛者,用理中湯加焦楂曲每能見效。便秘屬腸中燥熱者,用瓜蔞、枳殼、大腹皮,甚則加大黃以助疏導。另有大便乾結而熱象並不明顯者,乃陰虛腸燥之故,宜用潤腸養陰之品,如當歸、首烏、瓜蔞,也可參用麻子仁丸之類。臨床常見大便轉為正常時,胃脹、胃痛亦隨之消失。

能食而不飢與脘中空洞感:胃主納,脾主運,能食為胃強,不飢為脾弱,此為胃強脾弱之證。胃強並非胃熱、胃實之意,乃與脾弱相對而言。治宜健脾消導,枳術丸加味治之。脘中空洞感,乃病人一種自覺症狀,並非飢嘈,但覺脘中空洞無物,為肝陽上擾所致。治宜平肝潛陽、柔肝緩中,如珍珠母、煅瓦楞、白芍、甘草之類。


— THE END —



1、文源:人衛中醫,編校/李雅文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