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了半個多月胃藥治“胃痛”,結果卻是膽囊結石在作祟

家住岳陽的張女士,兩個月前就出現過腹部隱隱脹痛等不適症狀,當時她以為是胃病,就直接到藥店買了一些治療胃病的藥物。幾天之後腹痛再次出現,她依然以為是胃病,一直吃了半個多月的胃藥都不見效她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居然是得了膽囊結石。最近,張女士為了治療膽囊結石來到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就診,這才真正“揪出”讓她痛了兩個多月的“元兇”!

據瞭解,張女士是一位全職太太,結婚後她就一直在家帶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著孩子和家務事打轉。也正因此,她的作息完全被打亂了,飲食也非常不規律。早中晚三餐的正常飯點一再被延誤,經常顧不上吃早餐,只能等到中飯時間一起解決。

女子吃了半個多月胃藥治“胃痛”,結果卻是膽囊結石在作祟

(黃厚秋教授查看患者病情)

早在今年1月底,張女士就有過腹部隱脹痛的不適感。“有一天晚上三點多鐘有一點痛,痛到早上六點鐘,下午我去問了下當地的醫生,他說我這可能是胃病,給我開了胃藥吃,但還是當胃病在治。一直吃胃藥,吃了可能有半個月吧。”直到二月底,張女士的腹痛越來越明顯,而且吃胃藥根本無法緩解,隨後她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患有膽囊結石。

張女士得知自己患有膽囊結石之後,考慮到自己還年輕,想要保住有功能的膽囊,於是多方打聽可保膽取石治療的醫院。通過了解,張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就診。據長沙京石結石醫院門診醫師介紹,張女士的入院CT檢查提示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且在CT中測量到結石內徑達到了3公分,需儘快安排手術。辦理住院後,張女士於3月9日接受了三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該術成功的在保留膽囊的前提下取出其膽囊內的結石。術後,看到有核桃大小的結石,張女士表示後怕不已。

女子吃了半個多月胃藥治“胃痛”,結果卻是膽囊結石在作祟

(患者膽囊內保膽取出來的結石)

湖南省人民醫院原肝膽外科主任、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名譽院長黃厚秋教授表示,患者張女士把膽囊結石當成胃病治療並不是個例,大約有60%-70%的病人早期都會犯這種錯誤。從臨床上看,膽囊和胃的位置比較接近,而疼痛的部分症狀也很相似,比如都可能出現脹氣、噁心、嘔吐等不適。所以,在早期症狀不明顯的時候,很多患者往往分辨不清。

黃厚秋說,胃痛多與進食有關,可能是餐前,也可能是飽食後發作相對比較多,而膽囊結石它是炎症為主的疼痛。如果是炎症,就會是持續性疼痛。要確定是膽囊結石還是胃痛,其實最有效的檢查方法是做彩超!在B超下面可以很清楚地找到膽囊裡的結石,而胃痛的病人膽囊裡裡面是沒有結石的。

針對膽結石該如何預防?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名譽院長黃厚秋教授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飲食上,注意一日三餐按時定量,不要過飽,也不要頻繁地處於飢餓狀態。可以多吃些容易吸收的,含油脂比較低的東西,勿頻繁進食高脂食品,比如大魚大肉、油炸食品、海鮮等食物。生活上,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此外,如果發現患有膽囊結石,應儘早就診,以免出現併發症增加病情難度影響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