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胃寒、胃痛,試試這3招!

中醫:胃寒、胃痛,試試這3招!


寒涼引起的胃腸痙攣性腹痛,疼痛隱隱約約、一吃涼的就發作。

中醫認為,腹部為陰、內為陰,春季屬肝、凡是收斂性的大多歸屬於肝,過度收斂就會疼痛、拘急痙攣,再加上寒涼就會胃腸痙攣疼痛。尤其腹內還有沒完全消化的食物,痙攣會造成腸道阻塞,導致疼痛加劇。

對於寒涼引起的痙攣、腹痛,可以用這3種方法解決:

芍藥甘草湯

肝喜歡發散、春天也喜歡發散,痙攣則代表肝藏有邪氣,干擾了發散功能。所以用生薑發散一下、甘甜的甘草中和一下、味酸性平的芍藥約束向下疏導一下,多數人就會排大便。

紅糖綠茶

茶葉性寒、尤其是綠茶,但是它保留了辛散的本性,炒到起泡後則寒性收斂、同時“火能使物質變柔軟的功能”也顯現出來,再配上紅糖的溫熱甘甜,寒氣就會消散、痙攣緩解

另外,可以用喬木樹的大葉子或者是普通茶樹的粗糙帶梗成熟葉子,這種樹木生髮、發散的特性保留得更多。

藥灸

灸本身就有通經脈、散寒氣、宣發宣散的功能,再加上旋轉轉圈的施灸手法,就像用手部撫觸按揉一樣,寒氣、邪氣就會隨著熱力、藥力緩緩散出去。藥灸後也會出現排氣、排便的現象。

需要注意,老年人宜溫灸,降低灸的強度、增加灸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