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为硬气的朝代,那一定就是明朝,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崇祯皇帝结束,明朝终其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并且,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之后,将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人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就导致了无数的明粉诞生。而明朝最为精彩的,应该是明朝初期,那一个个鲜明的文臣、武将,而今天要说的便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的李善长

刘邦之萧何

在提起这件事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李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善长之于朱元璋而言,就相当于刘邦的萧何,既有能力,又深得朱元璋信任。若是没有李善长,那就不一定能够有明朝,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刘伯温虽然厉害,然而他的主要成就,其实是集中在文学或者是内勤方面,而前期,战场上的调度,主要还是李善长的功劳。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朱元璋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就像刘备请诸葛亮一样,朱元璋两次才请得李善长,而李善长也没有令他失望,辅佐朱元璋,从最底层一步一步的,用16年的时间建立了明朝,成为了历史上最能代表底层群众的朝代之一。开国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被封为六公之一,文官之首,最后官至中书省左丞相可以说是为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开国之后的朱元璋励精图治,发誓要将天下治理好,给百姓一个幸福的生活,明朝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君臣共同努力,慢慢的增强了国力。可此时的朱元璋就有些变了,开始变得猜忌他人,将这些开国功臣,全部屠戮一空,其中就有李善长。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洪武三年,朱元璋按照惯例封了六公二十八侯,给予了这些开国功臣们应有的回报,说起朱元璋最为骄傲的几个开国功臣,那么一定有:

李善长,刘伯温,汤和,徐达,常遇春,唐胜宗,蓝玉,胡惟庸等等,而这些人中,除了汤和得以善终,其他人都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首先是二十八侯之一的廖永忠,他掌管着朱元璋手下最为重要的水军力量,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却在洪武八年之时,被朱元璋以

僭用龙凤,意图谋反赐死廖永忠的死就像是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朱元璋先从文官下手,最为著名就是胡惟庸案,胡唯庸曾被李善长赏识,推荐给朱元璋,在建国之后逐步得到重用,后来官至左丞相,朱元璋对他颇为信任,而没想到,胡惟庸竟然霍乱专权,大肆排除异党,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而后,胡惟庸又毒杀刘伯温,致使刘伯温死亡,然而,这是否是朱元璋授意的,不得而知,但这之后,朱元璋一怒之下便杀了胡惟庸,并且将与胡惟庸有过接触的,无论远近,一律处死。据史料记载,这次的屠杀牵连者,共计三万余人,大小官员不计其数,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朱元璋对文官集团打击完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武官集团了,胡庸案之后,没过多久,便爆发了蓝玉案,牵连者更为多,并且将朱元璋开国功臣之中的唐胜宗、陆仲亨等一并诛杀,致使开国功臣名将文臣中,幸存者不足一二。

而其中,李善长也是因为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牵扯,在电视剧《朱元璋》中,写的是李善长被一并处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李善长虽然是被胡伟庸案牵连,定为谋反,但其实,李善长死于公元1390年,也就是胡惟庸案过后的十年,朱元璋称帝后的23年,从而可以看出,杀李善长,是因为胡惟庸确实是有些太会与牵强了。

杀李善长的原因

首先,朱元璋对李善长可以说是颇为信任的,这一点在无论是从史料还是电视中都能够看出,他同样也相信李善长绝对不会参与谋反,可他却依旧将已是暮年李善昌按谋反罪处死,从这儿就能知道,朱元璋是故意杀李善长的,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两个字,那就是

权利。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在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巅峰是在清朝,然而,离清朝最近的明朝时期,君主专制就已经相当严密了,同样,从秦始皇开始的丞相一职,也是在明朝被废除,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然而,徐达要带兵出征蒙古,从而在权力上,就成了李善长一家独大,而后,为了制约李善长,朱元璋将胡惟庸提拔上了丞相的位置。

而后,随着胡惟庸的步步高升,李善长和徐达被排除出中书省,之后便是资历尚浅的胡惟庸,而经过胡惟庸案一爆发,三万余人全部被处死,这样一来,丞相这个官职就空闲下来,朱元璋也有理由能够废除丞相这个官职了,毕竟,这么多的丞相都意图谋反,从而不能再有丞相。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到了清朝军机处的设代替了丞相的职能以及作用。

再加上蓝玉案的牵连,导致明朝能打的将领没有多少,敢于进谏的文臣也没有多少,从而使得在燕王朱棣夺位的战争之中,势如破竹,最后夺位成功。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明朝灭亡根由之一

其实李善长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他在丞相这个位置上,位高权重而引发了朱元璋的猜疑,经过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君主专制逐渐朝着顶峰发展,然而,朱元璋却没有想到,他为加强君主专政的一个措施,竟然会成了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丞相被废除,中书省也随之不在,也相当于,统领百官,并且制衡百官的人没有了,要知道,丞相虽然不是皇帝,然而,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丞相却比皇上还要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的地位,这个国家就是他的靠山,若是这个国家完了,那他去哪当丞相呢?

就算是改朝换代,依旧能够做官,但也不会比这个丞相的官职大吧?这就好比,一家公司的股东,公司的利益与他息息相关,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一定会努力的把公司管理好,并且督促手下的人努力工作,毕竟公司的利益是与自身利益相连的,丞相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国家好,他自己才能过得更好。

朱元璋为何将已是暮年的李善昌处死?此举也为明朝覆灭埋下祸根

可没有了丞相,意义可就不一样了,股东都没了,剩下的官员,就相当于是一群打工的,我就那你这点俸禄,换个地方做官,依旧能拿,那我干嘛对你这么上心?从而,对国家的责任感也就没有那么重了。毕竟就算是王朝更替,这些官员也不过是换一身衣服做官罢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丝毫减少,没准还可能更高。

可以说,朱元璋的这一举动,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然而,也间接地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直到李自成在攻打明朝的时候,崇祯要求大臣们出粮出钱,可大臣们都哭穷,而李自成入京后,大肆搜刮,所搜出的白银高达上千万,使得李自成摇头叹息。从而可以看出,丞相的存在,虽然对君权产定生了一定影响,可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还是很有好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