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覺現在回鄉種地怎麼樣?

農民工小殷


有句話很火,祖輩沒被戰爭打倒,父輩沒被貧窮打倒,我們這一輩卻是不斷的迷茫。

遠方承載不了故鄉,故鄉承載不了衣食無憂。

以現在的狀態,農業很難再標新立異了。因為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更踏實,比我們更懂土地的父輩已經踐行過了!在那片土地上,很難再有財富和尊嚴輸出。而今只留下祖祖相傳的手藝和一年一兩萬的辛勤勞動收入。

因為中國目前正在進行著千古未見的大變局。城鎮化,城市化。這是無可阻擋的趨勢。君不見多少壯年為了城裡的房子辛勤打工,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在縣城有了房,慢慢下一代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有多少自然村三十年前的繁華到如今只剩下幾家幾戶不願搬走的老人守護著鄉村。

城市慢慢在溶解鄉村,而鄉村慢慢變成鄉愁的符號。

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沒有超綱,但是這是自己的真實感受,迴歸正題。現在回鄉種地,除非是多元化發展(以土地為基礎,而不是種地為基礎)和特色化新技術加持的綠色農業,負責很難比我們辛苦一輩子的父輩更有前途。



寺念


沒前途。我住的城市隸屬丹東,盛產草莓。今年全賠慘了,往年過年出貨價二三十一斤,今年四塊錢出,都沒人買。還多人都是借錢搞得大鵬,這回血本無歸。道路全封,即便有門路運出去,疫情時期客戶也少,也得壞在手裡。

去種地,即便十年掙錢,趕上一次疫情,就能把之前十年掙的錢全賠光。所以我個人非常不看好。沒前途的行當。



鄭鈺程


那要看你們那裡的田怎麼,樣適合種什麼,市場前景怎麼愁不愁銷路,我們老家以種菸草為主不愁銷路,我老爸十多年沒種過地,因為村裡面土地流轉,村裡的地都歸公家,可競標一人承包,我老爸以最高的價格承包全村的地一百多畝,做事都請人,去年種菸草除去開支賺了二十多萬,所以看情況,如果村裡有地,包一片地還是可以的!





加油1694395


其實現在回鄉下種地這個想法在疫情沒有發生之前我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但在這段時間在鄉下不能回佛山上班要老實呆在老家哪裡也不能去時我那天也去了菜地,媽媽種的菜不多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只能種一點兒自己吃,前二年父親去世後媽媽的精神寄託就是這小小的菜園和幾隻隨地閒逛的小雞了。我家就在肇慶西江河邊,其實現在這種菜的地也不是自己的只不過見到荒廢媽媽把它開墾了,平時回鄉下我從來沒有到過菜地去因為回家一趟每次逗留的時間都不會很久最多是一二天,但這個時間都會被我充份利用了外出訪友吃飯聚會用我媽媽說的話就是不是回來陪她的是回來玩的。在菜地採摘聞著番茄特有的那股味道是多麼的美妙,那刻我感到這鄉間的氣息是如此的吸引我!立刻就有了想回鄉下種地的想法,不再回城市裡每天開不盡的早會每天不停地被上司催業績每天擠公交的各種味道,在鄉下可以多點時間陪下媽媽每天可以吃自己種的無公害蔬菜。


Zhi1998517


其實我就是大自然熱愛者,我非常喜歡土地,我家往上幾代都是農民,我現在也是農民,可我現在在城市裡上班我父母還在種地。我現在也有回家種地的打算我感覺挺好的,現在不是以前死下力氣幹活的時代了,現在是技術種田,科技種田了,國家需要新時代農民,現在也大力發展新農業新農村了,我感覺只要能選擇好農村項目還是蠻好的,可以不受公司領導管制,每天呼吸大自然新鮮空氣何樂而不為呢?





轉身向前看


這個問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姐夫就是在家裡承包田地種植小麥和水稻的,承包有300畝,現在種田基本上也都是機械化,機插秧,飛機打藥,等等,基本上都是機械化,雖然機械化了但是鎖事還是非常多非常忙的,平時還要僱人管理也非常辛苦,一年下來可以掙十萬塊錢差不多,而且也不是固定的,有的時候產量不高也只能掙個六七萬,也是很不容易,每到農忙季節我姐姐都會請假幫忙,一天到晚忙的連飯都吃不上,還曬的好黑好黑,姐夫更是晚上都是在外面看麥子或水稻不能回家,非常非常辛苦,掙的也是辛苦錢。

想回家種地的朋友也要慎重考慮下,如果沒有經驗的話我感覺我不怎麼行,現在種地也都是科學種地了,最好還是有點經驗的,不能盲目去做,個人觀點,大家僅供參考😊







小武妹妹


回家種地,能不能收穫不錯的效益,這要看每個人那個家,土地成本低,只要掌握基本方式,水利條件基本可以,搞規模種植糧食也是有收益,但是這裡面有天氣,自然災害的考慮在裡面,再就是投入。一般掙錢有限,現在大多一些也就靠國家補貼。

要是搞特色種植應該是可以,但是前期投入,技術等要考慮進去。這應該比糧食效益要高得多,比方一些反季節蔬菜,搞個十幾二十幾個大棚,這要考慮銷路,管理等一些客觀因素。有的明明算著掙錢,可是一年下來還是賠錢。這要結合自己瞭解的,還有考察等等一些情況。我們這有五百多畝地,有個外地人承包種植金銀花,前幾天回家看到死了一大半,不知道是突然還是苗子的還是種植的問題,那東西據說畝收益不低,但是這些未預測到的因素,對未來的收穫大大了折扣。

農民朋友種地,自己的幹活都不算工錢,假如包地 少了行多了一定要請人工。那就要付給人家工錢等一些事情,這也是一大塊投入,搞農業也會有很多不確定,比如天氣,天災,還有市場等等因素需要綜合考慮好


鳳過有聲


回家種地這個選項,一直都在我的考慮中。一直都在想,該這麼去種。

現在不管做什麼事,都在往規模化,產業化走。團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優惠?就是因為量變引發的質變而已。這種模式,同樣適用在種植上。

隨著國家的發展,單門獨戶的種植模式,註定要被淘汰,土地的有條件退出、流轉,肯定會催生一大批職業農民、種植大戶。雖然目前種地的收益並不是特別高,甚至很多地方出現賠本的情況,但是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

隨著農產品的流通更加快捷,物流成本更低,機械化進程更加細緻、高效。產業化、規模化更高,這些都會進一步加大種植成本的降低,從而使種地從無錢可賺,到有利可圖的轉變。

打個比方,山東、甘肅的蔬菜,新疆的棉花、海南的玉米、水果等農產品,都是舉國聞名。遠銷全球,靠的是什麼?_?還不是規模化、產業化嗎?當然,這些地方上的大力扶持也是關鍵原因。

如果是傳統的種植,一年夏秋兩季,農忙時間就那麼幾天,空餘的大量時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對土地的產出進行深挖。比如套種、套養等。如果說,傳統的兩季產出是一年的土地使用所有成本,那麼你從產出上,多一點副業,就多一點收入。一旦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想不賺錢都難。

舉個例子,我們老家隔壁縣就有這樣一家,總共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2018年的流轉費用達到了1200元一畝,可能,絕大部分人都會說,這麼高的價格,肯定沒錢賺。確實,如果刨除土地流轉、農藥種子、人工、機械等成本,他這1000畝地的兩季糧食確實是虧錢的,平均每畝地虧100元左右。然而,他一年的收入卻高達150萬,那麼,他是怎麼賺錢的呢?

他把土地的利用極盡細緻,就連田埂上都種上了經濟果樹,秸稈利用、池塘養魚、稻米加工、麵粉加工等,一系列的深挖。讓人看到了新種植模式的潛力。

當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大不相同。就拿我自己來說,給我流轉200畝地,已經是我能力的極限,老家屬於半丘陵地帶,土地流轉也一直沒有動靜。我一直在關注著老家的一些消息。現在的我,唯一在做的,就是積蓄足夠的資金。準備回去賭上一把。畢竟,一村是一個農民,對城市,真是沒有一點歸屬感……


清風明月柳一村


回鄉種地是一項值得深思的話題,不能輕易決定,決定了就要好好堅持,才能發家致富。

回鄉種地的好處

1:好歹也是一份產業。自己給自己打工,做得好了收入會大幅度提升,比打工賺死工資強。現在在家種地的,不比外出打工的差,有些過得比打工的還愜意。

2:可持續做很多年:現在農業也逐漸的科技化機械化了,對體力要求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有些農民做到60歲依然沒有問題。打工如果純粹出賣體力的話,越老越不吃香,直至無人請,無事做。

3:一家人可以團圓:打工在外一年回不了幾次家,父母、伴侶、兒女、親朋都逐漸疏遠。回鄉種地可以全家團圓,搞好關係,穩定家庭。

4:更豐富更符合自己的文化生活。打工在外,人生地不熟,上班時間長且固定,基本沒有什麼文化生活。在家種地就不一樣了,各種節不錯過,各種酒事趕得上,農閒時串串門,聊聊天,打打牌,不僅活動多,而且適合自己。

回鄉種地必須要考慮的

1:家鄉有可承包的土地嗎?只有承包足夠多的土地,規模化機械化運作,才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如果僅僅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很難有大的作為。

2:有好的種植項目嗎?家鄉有些農作物已經處於飽和的狀態,這個時候進入並不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廣西的沙糖桔,目前就是供大於求的狀態,不僅價格不高,品質差的賣都很難賣。

3:家底足夠支撐嗎?對於果樹類的種植特別重要,頭三年不結果,純投入,基本沒有什麼收入。比如我的家鄉有人種植茶樹,這是個前景不錯的項目,但頭五年基本都沒有產出,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

4:自己有技術嗎?現在城市對農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寧願多花錢也有品質有保障。如果種植技術不夠好,種出來的作物也不受歡迎,自己的收益將大受影響。

總結:現在農村土地利用率沒有以前高,部分農田處於荒廢的狀態,部分地區也鼓勵種地(各種補貼),但一定要綜合考慮利弊,不能盲目上馬。


三農課題


可以有發展前景 有如下幾種方式

1.種水稻,大規模的種,這需要資金,分地域。在南方基本沒有幾百畝上萬畝的地給你承包種水稻,大規模機械化在北方好一點。

2.種水果,這也是可行的項目,現在荒廢的山地太多了,如果能利用起來,那是非常不錯,國家現在鼓勵三農經濟,扶持還不錯,慧派專門技術人員來扶持,開種到銷售都會提指導意見。褚時健不也在雲南種橙子嗎,還創出了褚橙這個品牌。

3.種藥材,這個市場還是挺大的,現在中藥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比重越來越大,中醫博大精深所以種藥材也是不錯的選擇。

4.搞養殖,養豬,養一些特別的也是可以的,看自己的愛好以及市場的需求,這年頭那些企業家都來搞養殖了,足以說明養殖以後會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5.種茶,茶葉市場大,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懂得養生了,喝茶是不錯的一個原則。茶在中國的歷史悠久,遠至神農時代,神農嘗百草,一日嘗百毒也是靠茶葉解毒的。

農村發展是政策,國家會大力扶持,因為民是國之根本,只要選好項目,努力幹,會有大好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