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员工执行力和服从性越来越差,管理一严格就辞职。是员工问题还是管理出了问题?

收获人生后半场


员工执行力差,管理严格就离职。只想说是你的单位本来就对年轻人没吸引力,分享一个类似的案例:


去年刚过完年,我的同事小丽就从离开公司,她在当年还被评选上了优秀员工,她不只一次在私下抱怨公司给他的工资太低,虽然评上了优秀员工,但是奖励却只有一袋苹果,工作了两年,老板也没给她涨薪。公司最近有个现象:组里的人到了年末,经常迟到,主管还不能批评,因为一批评他们就会离职。我估计是很多员工对公司很失望,把公司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通常来说,一个出现员工执行力差和服从性差,是公司开始走向倒闭的征兆,一般有一下几个情况:


1.老员工纷纷离职

一个公司的老员工绝对是公司的人才资源,他们熟悉公司的业务,也了解公司的优势劣势。如果有一天,公司的骨干老员工都纷纷离职,那么这家公司也离倒闭不远了。


2.公司新面孔增多,但是都干不长久

如果一个公司总是频繁招人,却总是留不住人,这说明这公司的管理有很大的问题。留住人才是每个公司想要发展,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然你在优秀,也是光杆司令一个。


3.员工经常迟到,上班时候不在工位上

员工经常迟到,这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员工对公司很失望,上班就像上坟。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在忙着面试,比如故意白天偷偷跑出去面试。出现这种情况,管理者应该要深思,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钱给少,心受委屈了。领导最好是找问题员工谈谈心,或者通过匿名调查的方法,找出对应原因。


公司如何留住人才,减少员工离职率呢?


我有两点建议:

1.招人时候不要随意,宁缺毋滥。乔布斯说:“一个好人才顶100个庸才”。你招一个庸才进来,ta也干不长久,干不开心,对公司帮助也不大。

2.及时调整员工薪资,给予优秀人才符合其价值的薪资待遇,千万不要搞同工同酬,用金钱激励人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总结:现在的员工执行力和服从性越来越差,不单单是管理和员工问题,还有可能是工资太低,企业文化太差。


我是江少,90后职场问答达人,欢迎关注。

江少


月薪100万,公司的方向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月薪50万,公司就是我家!

月薪20万,我不需要下班!

月薪3万,老板说什么都是对的!

月薪1万,老板说的有点问题,事不关己

月薪5000,老板脑子有坑

月薪1000,老板我是你爹

摘录


东方似玉


深有同感!我觉得是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企业与员工,没有本质的关系。

一、现在是与过去对比的,过去就业岗位稀缺。

记得十五年前,2005年左右吧,我在一家新加坡企业工作,本部门常年用工二班倒1600人这样,招工非常容易,每天有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应聘,保安不停地对应聘者训话,要求排好队、不要讲话。。。等等,还没有进入就已经被管理,现在呢,这种现象除了福利待遇特别好的单位,我估计一般是见不到了。

二、就业市场繁荣

现在到处是工厂,乡镇,村都有工厂,所以现在会出现工厂缺工,招不到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人比岗位贵,工人可以今天离开甲公司,明天就去乙公司上班了,薪资待遇都差不多,如果企业管理稍微严格,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接受不了,觉得委屈,就必然辞职,在这种现实的环境下管理的手段显然要做改变,时代发展了,过去有的企业还要员工出操,现在应该很难了,过去辞退一个员工,员工会难过,现在难过谈不上,最多就是气愤!难过是因为过去工作不好找,气愤是因为现在工作这么好找,你们这么缺人还敢开除员工!

三、社会经济发展,国富民强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大多数人都有存款,不至于丢了工作马上饿着自己,所以辞职并无太大后顾之忧,只是失去一个工厂的职位,又不是什么铁饭碗,想工作有的是机会,休息调整一下,这与十几年年、二十年前外出打工不一样了,工作丢了很难找,面临房租、吃饭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人们能忍则忍,很多公司管理非常严格,什么离岗证的都有,这些逐渐消失了,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精英人力资源管理


这问题不能怨员工的执行力和服从性差!你给的工资能留住人吗?你的管理能留住人吗?你企业的文化能留住人吗?如果不是,员工凭什么不从你?凭什么不辞职?


济南虎子哥


什么叫执行力,为何会动不动就辞职?

其实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充分说明,现在的员工比我们这些以前的老家伙更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好事哟!

想想我们那辈人一个个老实巴交的,喊下岗就下岗。打工路上老板七拖八扣的事常有的事,结局如何?痛楚自当。

那些狠辣狗赖的老板那个不是成了暴发户,二极分化严重就是当年的那些吸血鬼造成的。

现在,一些人还在想着复制当年的暴富美梦,也不多想想现在年轻人都是有知识和远见的一群人,更是懂得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时代翻篇,工人阶层利益和尊严必须正确面对。大好事喽!



醉语老汤


不要和90后谈什么理想 他们的理想是不想上班还有钱花 总评价员工 你工资月薪10万 打他都不在走的说啥是啥 身为领导的你能做到吗


社会男神你生哥


疫情发生,你们领导对员工做了哪些关心?

是关心员工有没有感染,有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有没有口罩,还是担心因为封路等原因,没办法及时上班?

疫情是一次灾难,可在这次灾难面前,却可以更加看清领导的本性。更能知道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问题,究竟责任在谁。

我有个亲戚,因为工作原因,需要被调动到总部上海去工作。可他现在在湖北。

领导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去上海。

他说,现在封路了,哪都动不了,湖北上班都比上海要晚。

领导完全不听他解释,说:现在不是开证明,证明要复工,不就可以出来吗?你赶紧给我准备准备。

听到这话,我亲戚只觉得领导太没人情味了。

现在别说出不去,就算能出去,别人对湖北人都是避之不及。随便到哪去,都先要隔离14天再说。

类似领导不关心员工的场景,应该经常发生。试问,此时的员工,对领导的管理、对公司的感情,会走心吗?不会。

此时的员工,执行力和纪律性还会强吗?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究竟是员工问题还是管理者问题。首先就是管理者的问题

管理者对员工不走心,员工就不会把管理者当回事。自然执行力和纪律性就会变差。

所以,想要员工有执行力和纪律性,管理者先得走心。

对员工太好了,员工散漫。对员工严厉了,员工又甩手不干。不论哪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对执行力和纪律性的误读。

如果管理只是用“好不好”、“严厉不严厉”来定义,管理未免也太简单了。

对员工好,是应当的。因为员工在付出,为公司创造效益,为领导带来价值。

对员工严厉,也是应当的。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加之员工会犯错,犯错了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所以,

管理,需要“好”,也需要“严厉”,只是在不同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手段。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管理。

这是管理的一个方面。

除了管理手段之外,还要上面说到的走心。

人是感情的动物。人就是这么的奇怪,只要让对方心里有了你,不好也好。不然,好也不好。

就像我亲戚的例子,如果领导在平时多给员工一些关心,同时也允许等过了这段时间,再去总部,我亲戚都会非常感激的。

对员工来说,自己一个人就是全部。可对公司来说,不过是其中一份子而已。难道公司缺了他就没办法开展工作了吗?为什么非要如此着急呢。

就算真的缺了他,工作不好做了。也不应该是这样一种态度。

以你心度我心。领导关心员工,员工自然也会理解领导的为难之处。也就会主动的去承担一些责任,然后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在规矩和走心的基础之上,要形成整体的文化氛围。

文化会感染到每一个人。公司的管理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行为特别容易被一群人带着走。

当大多数人都在默默遵守某种规则的时候,少部分人也会随之而改变。

当然,上面说到的也不是全部。比如,领导的带头作用、优秀员工的典范、多劳多得的透明机制等等,都会对管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企业只有把这些都运作起来,形成协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态度,让员工走心。

如果只是一味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看很好,可时间长了,一样不会起到效果。

时间付出了、精力付出了,最终却化为泡影,难道这就是领导想要看到的吗?不是吧。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读书认证作者。著有《从零开始学招聘》,合著《HR软实力》,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10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擅长生涯咨询、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告诉你,是工资给低了。

你们公司利润不高,不赚钱。。

每个地方都在节衣缩食,不用说:好不容易培养个出来刚上手就辞职了。

再怎么省不能在员工头上想打主意。

8小时话也要4000多工资。12小时至少6000左右工资。三线城市才留得住人。


叶峥2018


管理者自己来干,动嘴的人就会上嘴唇碰下嘴唇,张嘴就来,让他们干活,到时也不行,这样的人我见多了,很多领导人都是笨蛋或猪


厷安


关键是现在的私营企业,老板并没有把员工当做企业的资本,而是当做挣钱的工具,我们说人在没有犯罪时人格都是平等的,那种狗眼看人低的管理方式谁也受不了和你看不惯,导致企业无人可用,即便有用也是那些拍马屁的人,所以老板不死谁死。奉劝这些老板赶快醒醒吧!别在那儿装模作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