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現在老年化日益嚴重,據國務院於2017年12月28 日印發並實施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規劃中指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口左右,獨居空巢老年人口將增加到1.18億左右。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截止2015年末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僅有11.6萬個,據調查城市約有10%的老人沒有養老金,在農村達到了80%,只能靠勞動和子女補貼,在這種情況下老人不敢生病,不敢看病,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時候臉老人什麼時候死的都不知道。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照顧老人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千萬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後悔

看過一部《空巢老人》的電影,講敘的是一位老人看到旁邊放著兒子小時候的小棉襖時,老人頓時回想起兒媳指罵自己的情形。兒媳狠狠的罵的自己,兒子在一邊勸也勸不住,只好蹲在一旁。老人自己無奈的拿著行李走 回想到這裡,老人的眼眶不禁溼潤了。老人是多麼渴望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啊!老人被兒媳趕出家門,然而妻子也離世的悲慘故事。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再看《空巢老人2》,這位爺爺要租個孫子過中秋。透過劇情看現實,現在的老人是何等孤寂,痛不能言,苦不能說,更多都是報的平安,為了讓子女安心的工作,即使是摔了一跤,也說會:“沒大礙明天就好了或者過幾天就沒事了。”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在2019年9月份時候,和福利院有些工作上的往來。漸漸對這裡的環境有了些瞭解,漸漸和這裡的老人熟悉了,跟老人聊天體會到,老人在這裡被義工照顧的很好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能感受到此時的老人是幸福的。

有些人對養老院還存在著一定的誤解,甚至不能接受,認為只有不孝的子孫才會把老人送到敬老院,隨著時代不斷髮展進步,文化水平不斷的提高,現在大部分已經能接受去敬老院的事實,並且願意存錢去養老院養老。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現在的一些養老院設施配備的比較齊全,我來到的這家市級養老院類似於小型的醫院,一應俱全,老人們不用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為就醫難的問題發愁,唯一一點就是隻能在院裡活動,屬於封閉式的,這裡居住的人群劃分,以下我說的是國家的福利院,(個人的是不存在這些患者的,個人的只有接待孤寡老人。)

1. 嚴重精神病患者。

比較嚴重的,需要藥物控制的精神病類患者獨樓獨院,這類人要是發起病來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這裡的義工,工作人員早已習以為常。


2.輕症精神病患者

一些輕症類的精神類病人,在另一棟樓單獨的樓層,有專人看管,以免這些人打架,出現傷人的情況發生,這裡的中年人居多,都是那種一言不和就動手的那種,他們有自己思維邏輯,看起來和正常人沒太大區別,但是容易暴躁,易發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面對看管的人(這裡叫管教)對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威懾性,管教一喊:“別吵了,消停點”,頓時安靜了很多。


3.無兒無女的老人孤寡老人

其餘的就是一些社會上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通過社區證明可以免費在福利院居住養老,雖然這裡的老人無依無靠,但是他們在這裡生活得很好。


4.兒女不在身邊的孤寡老人

這類老人的兒女條件一般都比較好或是自己有退休金,兒女因工作、居住城市原因,自己無法陪伴在老人身邊,選擇出錢送到福利院,也是考慮到老人年齡大,身體逐漸下降,需要人來照顧,擔心老人的身體安全而採取的一種養老方式。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而今忙碌的生活節奏,沉重的生活負擔讓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拼搏。

心理學家指出:這包括物質層面的,比如年老體弱、無人贍養、就醫困難。尤其是精神層面,孤獨寂寞、

認得思念讓老人缺乏精神慰籍。老人情緒很容易產生寂寞、孤獨、情緒低落、抑鬱恐病、情感飢餓、睡眠不好、不好與人相處這是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統稱《空巢老人綜合症》。

孤獨寂寞是空巢老人的心理狀態,這種情緒會導致老人性格抑鬱、行為能力減弱、記憶力和判斷力減退,甚至引起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作為老人要擺正心態,平和對待,兒女也不想看見老人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孤燈的心情,理解子女面臨的各種壓力。居家的老人應該多參加戶外活動,例如:晨練、跳舞、打門球、郊遊、唱歌等,當子女的要做好老人思想工作。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有一種親情的缺失叫心痛,有一種難言的無奈叫空巢。

在他們的心裡最渴望關懷,而不是物質,現在我們多數是以物質來填補老人孤獨的內心。作為子女應該重視養老問題,多關心老人,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別讓父母孤獨終老。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用惦記我,家裡不用擔心,你忙你的”這些並不能掩飾老人的孤獨,他們只是不希望成為你生活中的羈絆,如果真的很忙,即使是給家裡打個電話,一個簡單的舉動,換回是他們無盡的暖心,可是當他們有時候行動不便,有些事做不來的時候,他們多渴望,孩子在家該有多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應該多關注老人,幫助老人派遣空虛和寂寞,讓老人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老人需要充實的生活,儘快找到新的角色。

我反而覺得能去福利院的老人也是一種幸福,國家建立的福利院設施系統完善,在院內一些常見小病可以直接就醫,以及偏癱的康復治療。閒暇的時候打打牌、下下棋。另外這裡老人多可以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在精神寄託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幫助,這裡的老人能感受到老有所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


孤寡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作為父母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把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精力都獻給了家庭,可能沒多少人記得父母十年如一日的操勞,老年只有時候對家人滿滿的回憶。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別等到老年的時候側身睡,翻身難,渾身疼痛苦難言的地步。

養老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人到了老年無非就是有錢有房有個還算健康的身體,在我們還未老的時候能為自己做好規劃,為自己的家人多想一想,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醒悟,話說誰的老年不是一場血雨腥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