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小喵喵12586


人類肯定會因為這顆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的。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是陸地上誕生過最大的生物,是那個時期的霸主。

據現代地質學勘測,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據科學家推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最少有十公里以上,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后引起地震海嘯,隨之地下的岩漿翻湧而出,使得整個天空被遮的嚴嚴實實,幾個月裡都看不見一絲陽光。

而且小行星撞擊地面時,瞬間的強大熱量導致大面積的地殼岩石被蒸發,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焰火一般從撞擊點飛濺而出,後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這些巨量的碎屑物質開始從空中落下,很多動物們無處可逃,恐龍也受不了這樣的環境而滅絕了。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般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破壞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分別為小行星的大小、速度和組成。其實無論小行星的撞擊地點是哪裡,都會使地殼瞬間蒸發,形成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屆時超過100公里的地表以內的一切物體都將被衝飛到空中,一些碎片甚至會進入太空,導致產生的超高壓力將震碎你的內臟,而強大的風爆則會對建築物、地面上的物體等等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是一顆房屋大小的小行星以每小時3萬英里的速度撞向地球,其能量大約相當於摧毀廣島的核彈的2萬倍,可不要小看這顆小行星,這樣的一顆小行星足以將距爆炸中心點0.8公里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夷為平地,對任何城市都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總結

如果當年毀滅恐龍的小行星再重新撞擊地球,在小行星撞擊點的附近,動物和植物會死於高溫環境,強烈的衝擊波,或者就會死在海嘯和地震中死亡。或許人類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利用科學技術多活幾年,畢竟誰也無法預料這場災難。


星球上的科學


我先給結論吧,人類不會全部滅絕,但人類文明將退回石器時代,簡而言之,跟滅絕也沒什麼兩樣了。

人類其實目睹過這種程度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類其實在不久前,就有幸目睹過小行星撞擊帶來的巨大震撼。當然不是地球,不然你我仍然倖存,也將用石頭來刻字記事了。

1994年7月16日,素梅克-列維9號衛星,撞擊了木星,並且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人類有幸目睹了這等規模的碰撞到底會產生多大的能量以及破壞。

撞擊的威力之大,超出任何人的預料!其撞擊威力,高達6億噸級別的氫彈——超過現有核武器總量的75倍。其中一塊碎片,估計和恐龍時代地球捱過一塊差不多大小,在木星表面造成了一個地球大小的傷口!

人類真該慶幸,幸虧還有木星。

我們有時間預警嗎?

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沒有。

一個直徑200米的物體,要等到它距離地球還有幾天的時候,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才能發現。而且,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恰好那臺望遠鏡對準了它!這個幾率和你買彩票中頭獎差不多吧。

而我們根據月球上形成凹坑的速度估計,共有2000顆左右大的足以危及人類文明的小行星經常穿越地球的軌道。而稍小一點,足夠摧毀一座城市的隕石,大概能到幾十萬-百萬左右,而且以目前人類的技術,它們根本無法跟蹤。

當一顆以宇宙速度飛行的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它將壓縮前面的空氣,瞬間升溫到6萬攝氏度。而整個飛行過程,耗時大約1秒。然後,它面前的一切將被氣化。而我們的導彈,甚至還飛不出大氣層。

最近有兩次可能引發災難的小行星發現記錄,一次是1991年,1991BA,距離地球17萬公里擦過;另一次是1993年,這次是14萬公里掠過。毫無意外,我們都是在它們飛過去後,才發現的。以宇宙距離來說,等於一顆子彈穿過我們的袖子,而又沒有擦破胳膊。

撞擊一定會滅絕一切嗎?

一個好消息,根據研究結論分析,就算如同恐龍時代的大撞擊,也沒有一種生物立馬滅絕。就算這種撞擊平均100萬年就發生一次,地球上的生物也同樣生機勃勃,不是嗎。


另一個好消息?大約75000年前,有記錄一次撞擊,讓地球上的人類數目降到了幾千個,同樣的考證認為,幾千個人類這個規模,保持了近兩萬年!天知道,他們在撞擊後,還經歷了什麼。我想絕對不是詩和遠方的生活吧。

結語

同學們不要害怕,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隕石撞擊從來不是生物滅絕的主因,火山爆發才是!

你問我,撞擊會不會引發火山爆發連鎖反應?你看看我煞白的臉就別再糾結這個倒黴的話題了,好吧。


貓先生內涵科普


如果是現在,我給出的答案是,6500萬年前那顆10公里直徑的小行星,砸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人類肯定會全部滅絕。

先來說說10公里直徑的小行星,6500萬年前以40多公里的秒數度,砸在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近海200米的淺海區域。在小行星落地之前產生劇烈的大爆炸,落地之後在淺海區造成三公里深,三百多公里直徑的的大坑。大爆炸產生的劇烈高溫,燃燒了整個地球。撞擊地面後產生的衝擊力,引起地球大面積火山噴發,和劇烈地震。還有衝擊力造成的海嘯,讓海浪高達三四百米高,把地球表面的雜物塵埃拋到天空,讓地球表面好長時間看不見太陽,這樣一熱一涼,再加上地表的植物幾乎滅絕,以恐龍為代表的動物也幾乎全部滅絕。

人類的適應能力,從遠古的猿人開始,各個方面的條件都極其惡劣,到現在的極其優越,逐漸失去適應能力,抵抗力已經遠遠不及動物。除非在未來的哪一天,人類的科技有了重大突破,星際之間的往來,如同我們今天的私家車,想去哪就去哪,人類方可能避免滅頂之災

首先,人類的科技要達到早期預警,然後就是逃離地球的預案。並提前在已經探明可供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安排好吃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問題,做到有備無患


東北老胡1954


據科學家考證,6500萬年前的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了恐龍滅絕。如果這顆小行星撞擊現在的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我覺得這麼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會對人類造成沉重打擊,但是要毀滅人類是不可能的。

圖示: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不是非常大嗎?怎麼人類不會因此滅絕呢?6500萬年前的地球遭受了多麼猛烈的撞擊呢?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地區發現了一個直徑約180公里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就是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留下的。能夠留下這麼大的隕石坑,可想而知那次撞擊的威力有多麼大?

圖示:6500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留下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科學家還原了當時的慘烈場景,這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質量達到了2萬億噸,在靠近地球的時候,速度達到了每小時7.2萬公里。在進入大氣層的瞬間,它的表面就和大氣層摩擦燃燒起來,溫度接近2萬攝氏度。僅僅過了5秒鐘它就和地球撞上了。地面附近的恐龍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就已經灰飛煙滅了。這顆小行星爆炸的威力相當於1億兆噸的TNT當量。撞擊地區海水被蒸發,海嘯和地震席捲全球。撞擊產生的塵埃進入到大氣層,地球長達數十年不見陽光。植物大量枯死,大量的動物被餓死,體型巨大的恐龍沒有足夠的食物大量餓死。

圖示:小行星撞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有多麼可怕!恐龍在大撞擊之後的日子裡一蹶不振最終走向了滅絕。但是那些體型較小的動物特別是當時的哺乳動物卻在大撞擊中倖存了下來,一直髮展到了今天。

如果那顆小行星現在撞擊地球的話,人類會怎麼樣呢?人類不是恐龍不會坐以待斃的。人類早已經對地球附近的近地小行星展開了搜索和監控。我們會提前發現這顆要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並做出應對措施,提前防範。這麼大的小行星要撞擊地球,以人類現在的能力無法在外太空中摧毀它。但是我們可以在地球上做出防範。提前計算出小行星撞擊的地點,把人口遷移到相對安全的區域,提前挖好庇護所,儲存好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等到小行星到來的時候人類都就可以躲到庇護所中躲避災難了。

圖示:飛奔地球而來的小行星

不管人類做出如何的準備,這次撞擊都會對人類造成沉重的打擊。地面上的人類建築物可能都會被夷為平地。但是隻要有人能夠存活下來,依靠人類的智慧,重建家園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我覺得這顆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如果現在撞擊地球,會對人類造成沉重打擊但是要讓人類滅絕不可能。就像周星馳飾演至尊寶說的那樣“大不了重傷,要死哪那麼容易!”大家說是這樣吧?


兔斯基聊科學


一顆直徑10.7675公里的小行星撞擊,當然不會滅絕全人類,不過人類總數可能在第一波被幹掉99.799%,按照75億人口來算,存活下來的可能只有1500萬!而這1500萬,零星分佈在全世界各地,接受更加殘酷的折磨。

小行星撞擊的直接危害是猛烈的光照,穿過大氣層的時候,能夠看到光亮的人,視網膜被燒壞掉,處於落點周圍2000公里範圍內的,直接被高溫蒸發掉,接下來就是強大的次聲波,包括地震波,如果有些人的心臟、顱腦的震盪頻率與之相近,直接就被震碎,人體爆炸了。

接下來就是次聲波和地震波夷平了地表的幾乎所有人造建築,大量人口被埋葬在瓦礫中,燃氣洩漏,毒氣四溢,火光沖天,這個時候,灼熱的空氣還沒有襲來呢。


隨著每小時700公里的灼熱空氣襲來,大量樹木、草地被炙烤並燃燒殆盡,倖存下來的1500萬人口,基本上是在地下、建築物角落,躲過這一劫難的,等他們爬出地面,滿目瘡痍,暗無天日,空氣中都是燃燒後的煙塵,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接下來面臨的就是糧食短缺,空氣汙染,地震如同波濤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幾乎都站不穩當的,這樣的劫難會持續幾百年,這1500萬當中,存活的不足100萬。

這樣的撞擊,對地球本身沒什麼影響,只是增加了一些質量而已,對生物圈則是一次大洗牌,不要太擔心,處於某些盆地、山地的人口會倖存一點點,他們會展開自救,哪怕只有數千人存活,也會很快找到應對方法,開展生產,由於存在基本技能積累,很快,人口就會翻番,用不了300年,又是一片欣欣向榮。

目前人類對於這樣的天體撞擊,基本沒有辦法,當然,幸運的是,幾十億年來,地球已經基本掃清了軌道附近的大質量流浪天體,人類正在密切監控更多的小天體,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大傢伙到來,會採取提前登陸、鑽孔並放置氫彈的方法,改變其軌道或者將其炸燬,變成小塊落入地球,相對減少危害,當然,這一場隕石雨,造成的傷害,也會消滅70%的人口,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會被夷為平地,但是比起小行星整體墜落,好太多了。


空間站上的幾個人會目睹這樣的災難,慢慢祈禱,因為他們永遠也回不來了,糧食吃完後,他們就得餓死。當然,也可能被飛濺的岩石砸死,畢竟空間站的高度只有400公里……


聽上去是不是可以開香檳慶祝?



諸葛小村姑


全部滅絕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不過即使人類不會因此而滅絕,人類文明也會徹底走向終結,毫無疑問地會重新回到石器時代,甚至連石器時代都不如,我們必須從最原始的人類社會開始重新發展。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質量超過1萬億噸,撞擊瞬間產生了巨大的能量,總能量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同時引爆的威力,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和高溫讓周圍的一切在瞬間灰飛煙滅!

而那顆小行星撞擊瞬間產生的衝擊波的破壞力並不是最恐怖的,撞擊瞬間濺起巨大的煙塵,甚至可以遍佈全球,長期漂浮在地球上空,遮蓋住了太陽光,造成地球環境惡化,這才是地球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導致了大部分物種滅絕。

那次撞擊造成了地球3/4的物種因此而滅絕,其中就包括恐龍。如果這種撞擊再重演一遍,對於人類來說必將是災難性的,大部分人類會因此而死亡,部分倖存者也幾乎會走向世界末日,地球氣候的鉅變對倖存者是巨大的考驗,生存下來成為唯一的目標,重建人類文明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原始時代的人類雖然沒有科技,但起碼擁有適合生存的環境,而小行星撞擊地球對環境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地球大部分地方短期內都不適合生存,在重重考驗中人類總數量會繼續減少,確實有走向滅絕的可能性,但人類智慧或許會避免滅絕的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科學家們在時刻監視這地球外太空的各種小行星隕石等的動向,有任何異常都會引起我們的警覺,因為我們知道一旦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就很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宇宙探索


真不好說!以目前全球科技實力以及軍事實力而言!幾乎必死無疑毫無懸念!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比較形象的說就是它以時速幾乎12萬公里撞擊地球表面小行星接近地面上面部分居然還在國際航班高度!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件!在進入大氣層由於超高速音爆會是全球性的事件!撞擊的一瞬間高溫等離子體衝擊波會以撞擊所產生隕石碎屑流以第一宇宙速度衝擊全球!如果撞入太平洋海嘯的高度會超過5公里所到之處只能留下一大片花崗岩岩石表面!不管撞入海洋還是陸地小行星大部分的物質會被拋入大氣層然後由於地球自身引力場的原因從新掉入地球表面!天空會是有史以來最震撼的場面!整顆星球上面到處會是大火!大氣層的成分會有所改變!大批大批的喜氧生物會缺氧而死亡!雪上加霜的事情後續有來!撞擊的超大能量或許會激活全球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地震也會是全球性的!超過10級超強地震會是遍地開花一樣!當一切塵埃落定地球會進入一個漫長大冰河期!也許不會也不一定這得看大氣層含二氧化碳以及溫室氣體的含量!因溫室氣體的大量出現非常有機會地球成為太陽系第二個金星!從此地球不在適合碳基生命的繁衍生息!如果撞擊時人工智能以擁有自我意識或許留下的只有它們!


j菸嘴


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最近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生在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一顆直徑約30米、質量在50-60萬噸的小行星撞擊了該地區,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當量,摧毀了2150平方公里內的樹木!而最近一次小行星撞擊則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凌空爆炸,據估計該小行星直徑約數米到十幾米,造成了當地1000多人受傷!

這些小行星要麼發生在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或者在空中爆炸,對地面影響並不大,但很多朋友肯定會想象假如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發生在現代人類會怎麼辦,會徹底滅絕嗎?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下!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在哪裡?威力有多大?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墨西哥石油公司在數次地質勘探中發現的,當時對這個直徑高達180千米,並且半個處於尤卡坦半島,半個處於墨西哥灣的隕石坑的推測是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接時時代發生的,而實錘則是後來的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發現同期K-T線的沉積物異常,因此得以認為是撞擊的直接證據!

尤卡坦半島撞擊位置

相關專家推測,能產生如此巨型撞擊坑的小行星直徑可能高達10千米,撞擊產生的能量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TNT,這絕對是天文數字般的能量釋放,不過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期還有一個長600千米,寬400千米的溼婆隕石坑,而地質專家的估計是造成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更是高達400千米,兩個隕石坑年代相距非常接近,基本上很難搞清楚到底是哪個小行星引起了恐龍滅絕,但可以保證的是,如果是後者,那麼滅絕恐龍絕對是綽綽有餘!

各位應該不會相信40千米直徑小行星撞擊下人類還能倖存吧,這種沒有餘地的討論實在沒啥必要,我們還是集中討論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比較有意思一點!

  • 十千米直徑小行星撞擊下,人類還能倖存嗎?

如果人類處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那就凶多吉少了,因為那會人類沒有任何資本與大自然對抗,總不能靠著石器時代來捱過這小行星撞擊時代吧!

人類能提早發現嗎?

現代天文望遠鏡遍佈全球,而且近地軌道上也有空間望遠鏡,但對於發現10千米左右的小型天體仍然比較困難,當然這個困難不是臨近地球時,而是早在數十年前環繞太陽系還是N圈的時候發現,因為距離遙遠,目標暗淡,因此發現幾率是比較低的,最大的可能是發現時已經只有大半年的時間甚至只有幾個月!

這個時間儘管非常緊張,但好歹是有個預警時間,有一年的可能更好,但幾個月也並不是說啥都不能做是吧,比如向你暗戀的女生表白啊,或者跟你的家人團聚團聚,甚至你沒有實現的願望,沒有去玩過的地方.......但是很抱歉,可能你真的啥消息都不會得到,因為確定要撞擊的小行星來臨時會引發社會恐慌,小行星沒有落地,可能社會秩序就崩潰了,所以這種危機來臨前,可能你真的不知道!不過這並不表示天文學家不知道哈!

早期有什麼措施?

將它推離軌道?似乎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有數年,那麼以全球動員的模式發射一個攜帶了N個霍爾電推的探測器,加速數年,將其變軌的可能性是極大的!但數月就來不及了,最多隻能發射一枚或者多枚裝載了氫彈的深空探測火箭(洲際導彈可夠不著)將其炸散?

也許會發生《天地大沖撞》中設想的那種場面,碎裂成幾塊,仍然向地球衝過來,本來只有一個撞擊點,結果變成N個撞擊點,那人類絕對傻眼,所以時間太短,人類能選擇的措施越少,最好的方式是發射裝載了N枚小型核彈,連續在其某一位置爆炸,但不能將其炸散,以這種方式將其推離軌道!

這樣也有一個要求,即小行星不能太鬆散,因為鬆散材質的小行星還是會碎裂,處理起來更麻煩,有朋友認為核彈衝擊波會更有效,其實這在地面上因為有大氣輔助,所以效率特別好,但在太空中就傻眼了,衝擊波最差!

因此在很大的概率上都可能是眼睜睜看著小行星撞上地球,卻啥都幹不了!

撞擊威力有多大,會以什麼方式釋放出來?

其實撞擊威力上文已經有說明,我們就不重複了!但這僅僅是第一波,如果還是撞擊在尤卡坦半島的話,那整個北美地區是沒救了,估計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還能部分倖存外,其他就完蛋了!而撞擊產生衝擊波擴散會摧毀數千公里內一切有生生命!隨後擴散的則是高溫,還有撞擊的海嘯,在地球另一端亞洲和非洲影響相對比較小,但只是時間問題!

  • 次生的地震和火山

10千米直徑的物體以十幾千米的速度撞擊在地殼上,釋放的能量甚至會導致板塊移位,這個錯動將引發一系列的地震和火山噴發,規模也許是空前的,全球幾百萬年內噴發過的火山可能都會復活,伴隨著地震,這是人類的安魂曲!

  • 火山噴發釋放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

這可能是最可怕的,因為撞擊以及火山噴發和地震都會過去,而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影響則會逐漸發酵,這後續難以預估,可以想象的是會讓人類日子很難過!

65萬年來南極洲的冰蕊所記錄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劃分的冰期間冰期週期

人類該設計哪些避難措施?

我們真的啥都幹不了麼?其實能做的還是挺多的,至少

  • 地下堡壘?
  • 逃離地球?
  • 設置種子庫?

建造地下堡壘是首選,畢竟這樣才能最大可能的保住最多的生命,大半年的時間有些緊張,但在國家層面上行動,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各種儲備完備的情況下,堅持個數年問題並不大,但前提是小行星撞擊沒有引發全球性火山噴發和地震,沒有引發全球氣溫飆升!所以這些堡壘必須分散,而且遠離地震帶,建立在堅固的板塊中心,避免地震毀壞,儘量多保存下來!

逃離地球的選項可以有,但各位要了解下的是撞擊會將大量物質拋灑入太空,因此在近地軌道上的飛行器都非常危險,甚至可能大規模被摧毀,因此400千米的國際空間站估計也保不住了!唯一的可能是在月球背面設置安置地,但這個效率就比較差了,不過有實力的國家可以嘗試下!

地球種子庫

種子庫其實和地下避難堡壘類似,保留全球物種,這跟保存人類一樣重要,否則等人類生還卻發現人類賴以生存的物種的都滅絕了,咱可等不了幾十萬年再發展出一個新的物種,所以必須得自己儲備!

所以人類倖存概率還是很大的,但可以保證日子會非常難捱,至於會保留下什麼就不好說了,文明能延續就不錯了,估計需要數千年才能恢復到目前水準!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首先申明自己的觀點: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也非常令人深思。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擁有了強大的科技,但面對小行星撞擊這種大自然的洪荒之力,依然十分的脆弱。可以肯定以人類今天的科技至少可以保證人類不至於全部滅絕,但依然會付出慘烈的代價!

第一個問題:小行星是怎樣讓恐龍滅絕的?答:引發全球性的生態災難!

小行星撞擊說(也有人認為是彗星),又稱“阿爾瓦雷茨假說”(Alvarez Hypothesis),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路易斯·阿爾瓦雷茨與其兒子Walter Alvarez(地質學家)共同提出,目前被大部分科學家所認可。

按照科學家的估算,在6500萬年以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撞擊了地球,其產生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億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這次爆炸不僅在地球上製造了大範圍火災、地震、海嘯,而且將大量塵埃拋入大氣層中,致使數月之內陽光被遮擋,大地陷入一片寒冷黑暗。由於食物鏈最底層的根基被打斷,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首先是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接著是食草恐龍因找不到食物而餓死,最後食肉、食腐恐龍也隨著食草恐龍的死亡而死亡……

第二個問題:以當前人類的科技能否直接摧毀小行星?答:很遺憾,幾乎不可能!

在好萊塢電影《天地大沖撞》和《絕世天劫》的劇情設定中,地球面臨被小行星撞擊的毀滅性威脅。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地球和自我的救贖,成功摧毀了小行星,但在現實中事實上卻非常的困難。

首先人類對小行星缺乏足夠的監控能力。人類目前對外太空還缺乏足夠的瞭解,特別是對一些突然闖入的小行星幾乎沒有監控能力,這就給小行星的攔截甚至摧毀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其次人類並不缺乏摧毀小行星的能力,缺乏的是運載和登錄能力。以人類目前的核技術要摧毀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並不是不可能,但困難的是怎麼把核彈運上太空或登陸小行星。就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由於外太空沒有空氣,核彈的爆炸效果事實上相較於地球要大打折扣,所以很難通過發射導彈的方式直接將小行星摧毀。最保險的辦法還是將核彈運上小行星,再加以引爆。但以人類目前的火箭技術,即使世界上所有的航天大國進行聯手,用資源進行累積也很難製造出能夠登錄小行星的火箭。其中複雜的減速、變軌、加速、登錄技術,要比登月高上好幾個量級。

第三個問題: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答:不會,但會蒙受很大的損失!

首先可以肯定,無論是多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理論上只要不是直接摧毀地球,人類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避免種族性的滅亡,和恐龍相比人類擁有三大優勢:

一、人類擁有智慧和科技:和恐龍相比人類最大的不同就是擁有非凡的智慧和強大的科技,不是被動的接受撞擊結果,而是在事前就會進行各種準備,制定各種預案,千方百計的降低自己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人類依靠自己的科技,可以暫時彌補生態鏈上的缺失,如人工發電、製造陽光等。即使是生態鏈某個環節會遭受不可避免的毀滅,人類也會盡可能的保留下繁衍的種子。

二、人類擁有強大的組織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註定要遭受這場不可避免的災難,整個人類世界將會在聯合國的主導下,以每個國家為單位迅速變為一臺巨大的機器,爆發驚人的力量,這是恐龍世界所不具備的。

三、人類世界具有充足的食物儲備:這是人類賴以存活的基礎保證。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要遭受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撞擊,以人類現在的能力將至少可以保證70%以上人口的存活,並不會存在所謂的滅族危機。而且進一步說,即便是這30%左右的人口損失也不會完全是因為小行星,大部分應該是人類自身的原因,因為在災難面前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目前世界上的小國、窮國將在這次危機中蒙受大量的損失,個別大國甚至會在此次災難中獲得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這才是我們站在整個人類視角值得深思的問題。

致力科學科幻,專注深度,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我在頭條多次說過,地質年代變化,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外來星;隕石擊;另類是地球火山地震爆發;個人基研發現都不對,因為:有關事件皆在部發生。所以,它們並沒有多大威力,決不能讓整個地球氣侯徹底改變,個人試簡慨主要理由如下。

一、地球有大氣保護場,自身能力抵毀外來隕石; 小星星存在也有自己的存在保護場。二者之間,沒有宇宙;銀河;日月;幹予;互益關係等。絕多數不會砸到地球表面。

二、偌大個地球,表地球表面有山有川有水有田有野,因為,再大的火山地震也只能在局部發生。所以,它決不能破壞整個地球氣候,甚至讓地質年代改變。

三、個人多年基續發現,宇宙控制之下;銀河日月地物人等;恆系存在規律運動;空間永遠世襲新陳;總想建議人們,轉變傳統觀念,別把初認緊固誤導永逸。

四、頭條說過,地球曾經換過火星;水星;月亮;今日;四次太陽四回月亮。地球太古火星太陽讓地微生命;地球遠水星太陽植被富氧恐龍時代;水星太陽燃質用完;地入冰河期後,換成月亮太陽前,除部分水域和陸地,保留大魚鯨;植昆動物外;有的幾呼絕滅。

五、至到月亮太陽,地球北方上空升起;人首獸身智人出現;又到地球赤道上空;直立行走人出現;日光迫移大陸;一分兩塊;東西方文明形成;後四塊;地又四大文明。

六、月亮太陽換成今日,地球二次大災;地質年代,重新再來;三次造山,新人類才出現。先後兩次換日,三次地翻,地球五大災難。

總上所述,地球沒有換過日月;不可能氣侯根本改變;引發地質變遷,物種人貌體型適應;也不可能永遠進化發展。

弱小說法,基續發現,普通然象,決不跟專,對著去幹。因為沒有他們的先知;所以我沒法後釋。個人推測,有待實踐,我會等待,未來予求證,謝您問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