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感言”|杜先生:“其实这个病并不可怕”

2月9日下午,经省、市专家组评估,郯城县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杜先生符合解除隔离和治愈出院标准,顺利出院。从1月24日(大年三十)住院治疗,到2月9日出院,杜先生与家人分离,与临沂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朝夕相处,接受了17天的封闭治疗和精心护理。回顾这17天的历程,他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让他能勇敢面对病魔……

确诊患者及家属:等待诊断结果的24小时最难熬

2月13日,记者拨通了杜先生的电话。采访过程中,杜先生仍会偶尔咳嗽几声。“我现在状态挺好的。出院时,医生还叮嘱我,让我注意休息,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杜先生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1个月前,杜先生和同伴从郯城到湖北武汉送货。“我们送的那批货,是一车速冻鸭子。”作为一名货车司机,这次是他首次跑郯城到武汉线路。

回到郯城稍作休整后,杜先生和同伴又跑了一趟郯城到湖北省仙桃市线路。“我们去卸货的时候,当地人都没有戴口罩。”杜先生说,1月20日中午,他回到郯城的家中,1月22日出现干咳,晚上就发烧到38.3℃。

“自己曾经去过武汉,心里还是挺害怕的。”杜先生告诉记者,1月23日下午,高烧不退的他和妻子小密一起开车,来到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夫妻俩被告知,诊断结果会在第二天出来。

就这样,杜先生在隔离病房等待结果,妻子小密则在医院的走廊里焦急地等了一夜。“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肯定不会是新冠肺炎。”小密告诉记者,在等待中,夫妻俩也是打电话相互鼓励。直到1月24日下午6点,她终于等到了结果。“需要再等一下,专家再进行一次会诊。”听到这个消息后,小密知道,最不愿意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患者亲述康复“秘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1月24日晚8点,小密接到了办理住院手续的通知。“医院的高主任说,先办理住院,继续观察治疗。”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小密的脑袋一下子就懵了。

“医生建议我先回家隔离。”听众医生的提议,小密一人开着车回到郯城家中。“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我就一边哭一边贴春联。”小密回想起这个与众不同的除夕夜,仍忍不住哭了起来。

在丈夫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小密总会在他吃饭的空隙跟他视频聊天。接受治疗时,杜先生除了有家人的安慰,更多的是跟医护人员保持着密切沟通。

“非常感谢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我的精心照顾。”杜先生说,他们把自己当亲人、当家人,一直鼓励着他。

“刚治疗的前几天,一直在发烧,我的心里很没底。”杜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医护人员会说,他年轻,又没有基础病,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好起来,很快就可以出院。

正是医护人员的这些话语,让杜先生看到了希望,更增添了信心。“挺过那几天后,我的病情康复得非常快,衷心地感谢全体医护人员。”在采访过程中,杜先生多次真诚地感谢医护人员。

“其实这个病并不可怕,只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一定能够早日康复。”杜先生说道。

一家三口团聚:万幸没有感染其他人,会更加珍惜生活

说起在住院期间让杜先生感触最深的事,就是医护人员真的太辛苦了。杜先生说,一次护士给他抽血时,汗水从护目镜上流出来,导致护目镜起雾,给他抽血时全靠用手查找血管。

“现在想起治疗的那段经历,总是让人感叹许多。”杜先生表示,当时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尽量让自己放松心态。“出院后,医院会定期打电话提醒,让我在精神好的时候,适当运动,能吃就尽量多吃一点。”杜先生说,根据医生的建议,目前他积极配合,增强抵抗力,好好吃饭,多喝水。

一家人经过这段特殊时期,更学会了感恩和知足。“不幸中的万幸,其他亲朋好友没有被感染。”采访中,杜先生和妻子小密都认为,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一家人会更加珍惜幸福生活。

临报融媒记者 王晓

治愈“感言”|杜先生:“其实这个病并不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