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有些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有什么好的办法?

谈养殖


我作为农村人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问题是我们所有农村人心中的痛点和关注的焦点!我只想说有谁愿意放下爸妈和孩子去外地打工呢?一个正常的人谁不想天天陪着父母和孩子?这不是简简单单我们如何看待的问题,而是我们国家应如何着力解决的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越来越多,足以说明我们农村人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以及养老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难的一个缩影嘛!我们也深知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凄凉!我们深知所有的农村兄弟姐妹们放下老人儿童留守纯属无奈!我们深知让老人儿童留守的根本目的就是出去能够多赚点钱回来而把父母和孩子的生活质量提升上去……为此我们“必须疏忽”了老人和孩子!

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我们不得不把父母和孩子的留守看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至于有什么好的办法那就要看国家如何着力。我个人的办法就是我们继续回老家种地可以解决留守的问题!可是袁伟平专家曾给我们农村人算过一笔账,我们农村人种一亩地纯收入也就168元!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回老家创业种植养殖不能光靠嘴皮子。这几年回老家创业的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至少目前在我看来绝大部分的农民人回家创业不可行。随便一个创业投入资金三五万!是我们普通农民人随意掏的出来吗?就算有也是血汗钱,我们农民工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傻子都知道苦力能赚几个钱。唉!我都不想谈留守,说起来都是泪。



草根38724


当下的农村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是由好几种原因造成的。

一、子女学有成就在城市定居。一些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在城市工作。这部人在城市稳定工作后,又把他们的弟弟或妹妹带到城市里来工作,老家也就仅剩两位老人了,我们村的张大伯、张大娘就是这种情况。张大伯有四个子女,老大老二早些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城市参加了工作,后来他们成家工作稳定后,两人各管一个,就把家里的弟弟妹妹介绍到城里来上班,现在老家也仅剩两位老人了。随着四个子女先后结婚成家,他们也只有逢年过节时回家探望二老了。张大伯的四个子女也算孝顺,各自劝说二老到自己家里去住,但两位老人因不习惯城市生活,现仍留守在村里。鉴于这种情况,四个子女也没办法,只有等老人身体不好时把他们接到身边。

二、子女外出打工创业。现在农村人外出打工已比比皆是,这已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首选。甚至有些年轻的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子女就交给男方父母来照看,这也增加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他们通过自己在城市里的打拼,每年为家里带来不菲的收入,纷纷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房买起了小轿车,极大的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随着岁月流失,这些打工的也会慢慢变老,他们就会返回农村,负担起教育下一代和照顾上一代家庭重任。

三、无子无女的老光棍。这部分老人在年轻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结婚成家,造成老年时孤单一人的窘境。这部分老人有的会投靠自己的侄子侄女等近亲,待他们百年之后,他们的宅院就由这些近亲来继承。至于那些连近亲关系都没有的老年人,也只有靠当地的政府养老机构来关爱了。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会出现愈来愈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的孩子们也会自觉的承担起照顾他们生活的重任。因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也是我们每个晚辈人应尽的义务。






乡村老曹


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特别严重,农村的年轻人都去市里买房,市里的都去外地或者出国就业了,就留下老人还有孩子在家了。

我们家也是这个例子,其实也不是留守老人,因为我跟老公在外头上班工作,带着一个三周的孩子,打算让婆婆帮忙带孩子跟我们出去,但是婆婆不去,因为公公也有工作去不了,但也不让婆婆去,所以我们不算空巢老人,我们这是公婆不跟我们一块生活, 其实跟我们一样情况的比比皆是,公婆不帮忙带孩子,也不跟我们出去一起居住,为的是自己有私人空间,到老了那肯定就是空巢老人了。

再有一种情况,夫妻俩出去打工,留孩子还有老人在家,一年回去不了两趟,在了挣钱真是苦了老人还有孩子不能团聚。

城市青年有着好的家境为了更深的造诣出去深造,拿着更好的工资,可是父母不懂外语,没办法实行国外生活,只能选择在国内自己生活,表面说着没事不连累孩子,其实内心还是希望跟孩子在一起的,只要一打电话父母就会很高兴,甚至像个孩子说着身边的小事跟孩子分享,多期盼孩子能多回来看看。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钱闹得,为了钱忽略了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长,承担着本不该这个年纪承担的责任。

所以包括我们在内的年轻人,父母的老去,生命只有一次,请善待他们,不要给自己留遗憾,等父母没了再后悔就晚了。





呵护你没道理


你好我是俩仔胖麻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娘家情况就是这,我们家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父母都在老家,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意见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年人独自留在农村儿女都不放心,但是如果不出去打工靠几亩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现在的物价又越来越贵,所以不得已得到外面去打工,这估计是所有外出打工人的心声,谁不知道在家没啊,可在家挣不下钱啊,

第二,还有一部分估计儿女都在城市里买房了,但是他们住不惯,毕竟金窝银窝不入自己的狗窝吧,还是自己家里住的舒服,所以他们也留在农村,

第三,我觉得如果农村也能建一个像城里面的养老院那种模式的话估计会很好,这样老人可以在里面跳跳舞,下下棋,如果感觉身体不太舒服还有医务人员帮忙看看,这样在外的儿女都会放心很多,还有主要一点收费不能太高,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俩仔的胖麻麻


我的家乡也是一样,大部份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离别了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一年到头没有同父母团聚几天,我的家乡是山沟沟里面大多数留守老人为了减轻儿女们负担,还在下田耕种,只要身体还行,他们就不愿意伸手向儿女们要钱,过着自耕自足的生活。就那我们邻居张奶奶来说吧!80岁了还自己种菜挑着到镇上去卖,她说儿女们外出打工也不容易,不想拖累他们。看着老人们形单影只年迈的背影,看着令人心酸。他们只望儿女有空回来看一眼,吃顿饭,说说话就够了。今年张奶奶特别高兴,因为疫情全家一起过了二十多天。要是往年,短暂热闹欢喜后,整个院子只有张奶奶一个人,冷冷清清,想起这些张奶奶不禁黯然神伤,刚才还有笑容的脸上布满了几多惆怅和无耐。我们做儿女的,有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尽量让父母过得开心快乐些。平时下班多给父母打打电话,唠唠家常。父母在家就在,如果有条件把父母接到身边同住,有个感冒啥的也好照顾,子欲孝而亲不待啊!





罗全云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这个情况确实很无奈,我先来说一下我们村最近去世的一位老人。正好赶上疫情时期,封村封城。老人的儿子住在市里,老伴去市里看孙子孙女十年了,这十年来就老人自己在家。出事前一天我公公还碰到他自己去推磨,推磨就是磨小麦粉蒸馒头的。去世当天七点左右我们村一个哥哥还跟他说过话。第二天早上他儿子打电话回来没人接,就打电话到邻居家,邻居去他家一看,老人已经死在羊圈里了,刚好下了一晚上的雪,院里没有踩过雪的痕迹,大家估计是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去世的。

正好赶上疫情期间所以也没有让亲戚朋友来,当天就埋了,作为同村的晚辈我们都觉得心疼。何况他自己儿子,肯定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也没有办法,城里房子小住不开,老人也不愿意去,孩子工作又在城里。这虽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我觉得以后做儿女的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多回家看看,勤打电话。

还是要妥善处理好父母的生活,尽量不要让他们夫妻分离,自己尽量解决好孩子问题。实在真的要老人老孩子,还是两口都去的好。

再有就是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回乡发展,帮助自己村里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劳动力能够在家附近找到工作,可以有机会陪在老人身边。

最后祝愿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安康,远离病痛,安享晚年。





鲁西二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在农业存在的一些困境,造成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农村。造成村里都是一些老人居多,很多农村基本都是留守老人。这样也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困难。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

一、发展农村经济,这个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最根本的途径。只有花大力气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样就会促进年轻人留在农村,年轻人留在农村就能照顾好留守老人。

二、发展农业种植业,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是因为种地并不挣钱,也不能够支撑基本的家庭支出,只有鼓励农业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土地扎根农村才行。

三、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完善农村养老院制度,特别是针对一些偏远农村,健全养老院网络,让更多的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减少农村留守老人没人照顾的现状。

总结: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涉及的当面也很多,也需要一些社会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个人的努力等等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





乡村调查


原来每个村都有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家长除了给孩子做饭还能干农活,后来有了新政策一个乡只能有一到两个学校孩子们从小就出村读书了,新的问题也来了孩子小父母就的陪同,就成了孩子走到那父母跟到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迫于生活的压力农村人踏上了打工历程成了农民工。另一方面环境的破坏农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地方开矿山开煤窑造成了要水没有种树不活,本来清山绿水成了秃山臭水,地逢开劣垮塌无法耕种有的村子娶媳妇都成问题,现在多少村子都成了光棍村听听都可怕。


q清晨的阳光514


题主好!这是个社会学的问题,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想用两段式来回答,首先是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农村缺乏就业岗位,年轻人在农村没有好的工作岗位,没有高额的经济收入,自然会到城市去打工创业。那么年轻人进城了一般都会把小孩也接到城市去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年轻人跟小孩都进了城,留下的就只有老人了!

2.生活习惯.老人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完全融不进城市车水马龙快节奏的生活。即使有能力把父母都接进城里,老人们进城后等于进了大的监狱,处处要花钱,除了公园就没有其它的选择,没有在农村的自在悠闲,在农村还可以去串串门,种种菜养养鸡。一天天的时间快过的很!

3.对土地和农村热爱.在老一辈的生活中大部份人都是自己花了半生心血来建造自己的房屋,农田,其中的艰辛是我们后一辈无法体会的,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这些辛苦了半生来之不易的成果。即使老了,不能在耕种了,但至少还能看的见摸得着。这也是老人不愿意进城宁愿成为孤寡老人的原因!

4.饮食习惯.老人们习惯了自家用老谭泡出来的酸菜味道,习惯了到自己菜园摘上两片青菜下锅的味道,习惯了应季可以上山挖挖笋,捡捡蘑菇的生活,城市对于老人来说太陌生了,人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了,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呢!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理解!为什么会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那么我们接着说下去,有什么好办法!

1.多回家陪陪老人.工作之余带上小孩常回家看看,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在老人的眼中的年味团圆味比我们看的要重,(不信你看看过年的时候谁最操心)最好的孝顺就是陪伴在父母身边!

2.有能力就给予老人好的居住环境,把农村的房屋装修或者重建过,建好卫生间和马桶,方便老人如厕。老人有个舒适的环境养老!

3.给老人买部智能手机,耐心的教会如何使用,每周坚持2-3次的视频通话。装上网络摄像头,能随时观察老人在家的动态画面!

4.搞好周围邻居的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老人有需要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去帮忙,这点很重要!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你终将会老!给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生活是我们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下一代做好榜样!

综合上诉说,这就是我理解的怎样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和有什么办法!希望能帮助有所需要的人。

图片源于网络


老振日记


空心化是全球农村的现实问题,不单单我们,所以不必太悲观地看待。

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很快,农业越来越不需要太多的人挤在一起消耗资源和劳动力,而适度腾出土地,让土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对提高农业效率也有好处。

老人喜欢待在农村,是因为适应这里的生活和节奏。如果干得动,适度农活反而对健康有利。养老的话,现在多地在尝试自助养老,将农村老人聚拢在本村村委会和卫生站附近,相对松散地居住在一起,形成一种村庄居家养老,外加部分民宅对外营业(民宿)的形式,这是一个方向和思路。较好的例子,是上海松江的幸福老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