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提起古代服饰,除了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原地区的服饰之外,还有一种服饰较为出名,那就是胡服。胡服是指西域地区胡人穿的衣服,它与中原地区的衣服在样式、材料、做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汉代,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都能看到中原地区出现了胡服,甚至不少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也开始穿起了胡服,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西域胡服“汉化”现象。西域胡服的“汉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出民族文化的融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横空出世:服饰改革与封建礼法相冲,赵武灵王为推进改革,率先穿起胡服,出现首次胡服“汉化”现象,后逐渐受到各大阶层的青睐

胡服最早是在中原地区的战国时期出现。战国后期赵国的君主,也就是“赵武灵王”曾经进行过胡服骑射的改革。其原因是胡服是一种穿起来非常舒适的衣服,与中原地区的服饰相比,较短一些,配以长裤和靴子。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这种衣服活动起来非常方便,利于打仗,因此得到赵武灵王的推崇。但是,新事物的推广也必定面临着艰难。在进行服饰改革之前,赵武灵王也纠结了很久,他自然知道改革的利处,但是改变原有的,一直遵循的衣冠礼仪也一定会受到一些人的谴责。

"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这是支持改革的大臣说的话,给了赵武灵王一个很好的改革理由和支撑点。但是更多的是:"先王不向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懂法度,守规矩这是古时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

为了顺利的推进改革,赵武灵王带头穿起了胡服,并先从身边的人开始,要求自己的儿子,护卫等穿起胡服。在战争中要求将军和士兵也穿胡服,之后他们向北进攻无一败绩。战争的胜利,带给了百姓很大的信心,也促进了改革的推展。于是,胡服慢慢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也是胡服在历史上首次“汉化”的出现。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不断探索:胡服“汉化”能够得到进一步加深,与张骞出使西域,汉灵帝的大力推崇,胡俗的盛行,北魏孝文帝改革易服四大有力条件直接挂钩

胡服在战国出现之后,即使在赵国得到推崇,但是胡服“汉化”所涉及到的人群也并不广泛。直到汉朝,才进一步促进了西域胡服的“汉化”现象。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出现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经历过非常多的磨难,几度被捕。

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

同时,出使西域这件事也历经了很多年,开始了很多次,但是张謇出使西域的贡献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被称为“丝绸之路”,是因为这条路上运送最多的便是丝绸,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汗血宝马、胡萝卜、葡萄等,但是跟丝绸比起来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西域胡服的料子、款式等等,引起了人们对胡服的兴趣,也为胡服的“汉化”提供了基础。带来的丝绸顺滑柔软,比当时汉代服饰的材料穿着舒服,款式也较为新颖,因此汉武帝时期,胡服在原有的西域特色的基础上又添加进去了汉朝服饰的特色,这也更利于人们的接受,促进了胡服“汉化”的发展。

到汉灵帝刘宏时期,胡服进一步得到推广。因为汉灵帝刘宏本人非常痴迷于胡服,算得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胡”迷。于是,汉灵帝刘宏不顾传统的服饰礼仪,不仅在服饰上效仿胡服,更是在生活习惯上都和胡人保持一致。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连皇上都开始穿胡服了,其他人怎么可能不跟着穿呢。据史料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于是,朝廷内外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开始学习胡俗,一时间胡俗盛行。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胡服“汉化”是这一时期胡俗盛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原有基础上又加以改变的胡服,既满足了人们外在的审美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的要求,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广。胡俗盛行推动着胡服”汉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胡服”汉化“也同时促进了胡俗的盛行。两者可以说是包含和被包含,同时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胡服“汉化”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实,在一开始胡服“汉化”就经历了很多挫折。因为魏晋南北朝在历史上算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国家动荡,社会不稳定。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争不断,至使人口减少,财力匮乏。

于是,大量的外来民族的人口向内迁,然后又趁乱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来制定服饰,一下之间服饰形式各异。到北朝的时候,由于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因而又废除了胡俗,转而恢复了汉服。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5世纪时,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这一时期,民族对立,社会矛盾激烈。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孝文帝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上,孝文帝下令所有的鲜卑贵族都要改穿汉服。

为了更好的推进改革,孝文帝自己做了良好的示范,他自己带头穿汉族的服装,并在会见群臣的时候,“班赐冠服”。

或身自歌舞,尽日通宵,或散发胡服,杂衣锦彩。""自屏后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妇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识之。"

根据不同阶级,不同身份,都适时的做出了调整,更利于人们行动,这些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易服的说明。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时的服装,融合了鲜卑与汉族的服饰,使“汉化”的胡服更加的美观和舒适。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潜移默化:胡服“汉化”带来的不仅是外观和做工的改变,而且促进文化的发展,是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胡服“汉化”有很多影响,在汉代时期,一方面使汉朝的衣服不仅是在外形而且在做工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极大的提高了人们行走、运动时的方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汉朝的将士打仗。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和认知。

但是,另一方面胡服“汉化”也影响了汉代原本服装的传承和发展。服饰作为文化中的一种,在被改变之后,原有的服装就难以发展,而服饰又承载着一定的特有的文化意义,所以这些文化的发展也举步维艰。更严重的是,汉灵帝刘宏因为过于痴迷于胡俗而荒废了朝政,致使大权旁落,导致朝廷陷入了一个不良的体系中。

西域胡服“汉化”:文化发展的独特标志,民族融合的重要产物

同时,朝廷的腐败也激化了阶级矛盾,这也是后来黄巾起义的根源所在。朝廷腐败严重,社会矛盾突出,这些都加速了一个朝廷的衰败和一个国家的灭亡。因此,汉代的胡服“汉化”的现象有双重的影响,促进了汉代文化的交流,但也阻碍了原有文化的发展;提高了汉代的经济收入,但也影响了汉代的政治稳定。

魏晋南北朝的影响和背景又与汉朝不同,首先,这一时期的胡服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汉化”的。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背景,如果不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影响到北魏的统治。于是,孝文帝首先进行了汉文化的学习。

当时,历史上有名的冯太后也积极推动孝文帝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改革,这是这次改革的一大支持和保障。胡服“汉化”是在孝文帝改革,民族大融合这个时代背景下,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胡服“汉化”促进了这次改革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有了认同,自然也就争取到了汉族对北魏的支持,这对于根基未稳的北魏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文化的认同,促进了经济上的往来和发展,也推动了北魏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北魏的综合国力。

小结

胡服“汉化”是历史上一个显著的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相同的是,胡服“汉化”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融合,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古观今,留下来的这些经典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现代人所接受所喜爱。汉服文化经过改革和时间的沉淀,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其生命力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后汉书·五行志》

《梦溪笔谈》

《通典》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