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我们以为过不去的,很艰难过去的,其实都在默默的过去了。

疫情爆发至今将近一个月,我们也安分的在家里蜗居了将近一个月。没有工作,没有应酬,没有social。不需要每天定时闹钟起床,做早饭挤地铁,气喘吁吁的赶到公司打卡;不要担心爸妈每天抽着个暴脾气进来对你大吼:“你是猪啊,就知道睡睡睡!还不给我起来!”,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得让人轻松,原来以前的我们竟然应付了这么多被我们赖以生存看似不可或缺的社交,经历了这一次之后才发现,其实每个社交都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都可以“自我独居”,即使如此,大家也彼此生活得很好。

1月28日,农历初四。疫情已经开始逐渐发酵,为了避开返工大潮,决定跟着叔叔开车从家回广州,早点儿也没有关系,至少可以避开高铁和地铁上密集的人群接触,切断各种不明感染途径,为自己心安。

大概因为春节还没过,高速公路上返城的车少之又少,偶然从后头追上来一辆车都倍感亲切。进入广东界之后,服务区人和车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往常在洗手间外面的过道,在小卖店里都挤满了吸烟的,补充能量的人们,这个时候也默契的间隔开来,站在各自的车子旁边,默默的拉下口罩,眼神迷茫的看着人群,安静的吸完一支,又默默的回到车里启动驶出。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服务区戴口罩的人们


收费站,工作人员拿着测温枪,对每一个进入广州的人进行体温测量。

过了收费站,驶入市区,路上的车更少了,用叔叔的话来说,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化危机”,整个城市被扫荡了一遍,没有人没有车,空寂得让人害怕。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不言不语。突然想起来,以前有些年轻人戴口罩是因为“赶时髦”觉得自己酷酷的,耍耍神秘,现在所有人却不得已全都戴上,真是一件讽刺的事情。

因为在家里突然降温导致了感冒,回到广州病毒开始往上反噬出来,白天黑夜不停歇的咳嗽,干咳。心里不断恐慌,晚上又不敢大声咳,担心被邻居举报了送去隔离,能吃的药都吃完了。每天刷着新闻,对照着自己的症状,反复的测量体温,担心是不是感染了,害怕又没胆子去医院,担心去到了人多反而容易交叉感染,害怕被隔离没人照应自己。第四天终于忍不住,全副武装戴着忐忑的心情出门了,去了最近的社区医院。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等待验血结果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等待结果

平时早早六点半就开始排队的医院这个时候默契的安静下来。门口有值班护士在测量体温。挂号候诊。告知医生症状之后,医生直接问“有没有去过武汉?”“咳嗽有没有痰?”验血等结果开药结算。又去了药店按照医生的要求买了其他的药。以前看病,挂号排队候诊缴费拿药前后至少要两三个小时,这会儿加上验血不到半个小时快速的结束了。回家把全身的衣服全都换下来洗澡洗衣服,才敢走进房间。每出门一次回来,都感觉带了一身的病毒,浑身不自在。

看病回来带着一桌子的药就着妈妈装上来的菜,默默的在家里“蜗居”了。

一顿接一顿的做饭,做各种折腾。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牛奶麦片+葱油饼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炒面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山药炒木耳


“役情之中,意料之外”

炒粉丝


弹尤克里里、健身、上网课、看综艺、煮奶茶、煮红酒,尝试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新鲜玩意儿。没有菜了 就叫线上送货下楼取。

感觉生活也没有那么让人绝望,脱离了那些“伪社交”,似乎也过得挺好的。慢下来,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偶尔跟朋友们通通电话,聊聊近况。不需要再像以前,总是紧张担心有些人有些事不联系就失去;这个时候不刚刚好给我们机会看清楚并且去面对去筛选麽?

这场病毒的战役对整个中国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改变了很多。主动的,被动的。不管如何,趁此,沉静下来,在战役中,与病毒和“灾难”抗争,也同时,把内心的矛盾拿出来,相互抗争一下,让最终胜出的那些,更好的辅助我们未来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