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武清丨战“疫”利剑: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穿戴防护装备、出车接患者、为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转运、终末消毒……

这是完成一次三级防护转运任务

近乎严苛又复杂的操作

总耗时要3个多小时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从最开始的笨拙、不习惯,到现在的熟练、自然,武清区急救分中心负压转运车队的全体队员早已熟练掌握一系列转运流程。车队配有6名专业技术强的驾驶员和2辆负压救护车,全力负责我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转运任务。每次出征,都是在与时间赛跑,早到一分一秒就意味着对病人多一份安全保障。


感动武清丨战“疫”利剑: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区急救分中心负压转运车队开展防护培训演练


“防护服密闭、不透气,闷在里面非常难受,但与患者直接接触,防护装备是我们最好的屏障。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细之又细做好防护,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侥幸。平时我们也开救护车,但这次不一样!”队长孙亮在每次执行转运任务之前,都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细心叮嘱,并针对每次任务认真分析研判风险点,做好应急预案。在转移过程中,队员需要时刻关注病人情况,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离开方向盘,全神贯注、平稳安全地将患者送达指定点位,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落实到位、不出纰漏。每次转运结束后,不管多疲惫,都要用1个多小时对车辆及设备进行严格消毒、科学脱摘污染防护装备,防止病毒二次传播,从根本上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截至2月14日,他们已累计执行新冠肺炎转运任务175次,平安转运人员196人。


感动武清丨战“疫”利剑: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队员安百青准备执行转运任务


39岁的安百青是这支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作为一名从事急救工作8年的 “老兵”,当疫情发生时,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投入战斗。每当别人问他怕不怕,他总是从容地说:“我也是普通人,对病毒也害怕,想起家人也愧疚。但是这种时候,如果像咱们这样的专业人员都不敢上,谁还敢上呢!”得知同事亲人去世,需要临时倒班时,他主动申请接替,从腊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一连续在岗36小时,顺利完成所有转运任务。


感动武清丨战“疫”利剑: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队员安百青的志愿献血证


2月2日,得知我市血库库存血量告急时,安百青马上志愿献血400ML。工作中,他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在家里,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每当疲惫时,他总是想起儿子的叮嘱:“爸爸,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地回来。”


战“疫”正酣,像孙亮、安百青这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正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危险、不计得失、不舍昼夜在各自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奉献,齐心协力织密了全民战“疫”的安全网、筑牢了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文字:区委宣传部 郭晓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