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GUOKE123


理论上是可以飞到我国,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较为落后,不能有效防治蝗虫,蝗虫可以到越南,缅甸,进而到中国。最终的结果应该是边境附近蝗虫泛滥,然后调集北方的粮食救急边境附近的村镇。为啥边境附近很难处理蝗虫,因为中越边境有世界上第二大雷场。


工业一点通


蝗虫虽然飞行能力很强,可以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但蝗虫飞行高度有限还特别怕冷,并且迁移时需要大量进食,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灾是不会牵连我们的。
(喜马拉雅山和青臧高原都在四千米以上,这道又冷又高的屏障,蝗虫是无论如何都飞不过去的。)

其实这次印巴蝗灾,在去年十月份的巴基斯坦一直存在,由于气候的原因蝗灾开始的规模不是很大。大家都知道,去年印度修改了印控克什米尔的宪法,印巴在该地区的军事冲突,一度造成两国关系的高度紧张。由于这两国都把关注力放到了边境安全上,从而导致了印巴西部边境,大量的蝗虫全部都安全越冬了。
从一月初开始,由于南亚次大陆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气温慢慢变暖和了。现在巴基斯坦的东南部和印度的拉贾斯坦邦气温回升到二十度以上,这种情况下在巴基斯坦安全越冬的蝗虫,已经具备大量繁殖的基本条件了。

蝗虫的繁殖力是很可怕的,一只成虫一天产卵60一80枚,10一15天就能出幼虫,而蝗虫的幼虫到性成熟期,除了吃还是吃。大家想想,如果蝗灾成规模了,那它们就是绿色植物的收割机,飞到哪里,哪里就绝对会变成光秃秃的一片寸草不生。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灾已经开始了,但这两国由于经济基础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成规模的飞机杀虫作业条件,和大批量生产杀蝗虫特效药的工厂。面对蝗灾这两国的农民,除了用原始的打鼓和放火起烟方式来驱赶虫灾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现在是这样的,印巴除了本地的蝗灾要灭,从非洲东部而来的虫灾也要防,如果非洲个头大的蝗虫趁着马上要到的雨季钻到了南亚。那么在两头的夹击下,十三多亿的印度人就要饿肚子了。
关于蝗灾怎么灭,我们的老祖宗一直告诫我们,天灾一般都是人祸引起的。如果印度能把用在克什米尔的军事资金,转变到跟巴基斯坦和睦相处上,那么消灭起源于巴基斯坦的蝗灾就根本不成问题了。


冯明凯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在武汉疫情牵动世界各国敏感神经的时刻,来自东非的可怕蝗灾铺天盖地而来。

而蝗灾的可怕,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遮天蔽日、无所不吃的形象,更在于他们已经漂洋过海地从东非经阿拉伯半岛来到了南亚,正在让倾国帮助武汉抗疫的巴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而因为巴基斯坦和我们是咫尺之遥的邻国,所以这似乎也意味着我们也将是下一个受害者。

但静夜史认为,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我们之所以能“独善其身”,和我国特殊的国情密切相关,包括特殊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而这样的国情之所以能够抵抗蝗灾,根本原因在于本次蝗灾产生的根源非同寻常。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古代蝗灾是真正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成群结队的蝗虫形成了遮天蔽日的虫带,所过之处所有植被被横扫一空,在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古代,农业是真正的百业之基,而恐怖的黄灾足以将一年的收成蚕食一空,对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摧残程度可想而知。

关于蝗灾的景象,在电影《法老与众神》中作为埃及十灾之一有形象展现。而恐怖的蝗灾之所以出现,与气候的反常密切相关,准确的来说就是旱灾与水灾的交替。

而2019年,全球再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这个在西班牙语中的“圣婴”,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规模持续偏暖现象,而无论偏暖的“厄尔尼诺”还是偏冷的“拉尼娜”,都是加剧全球气候反常的重要推手。因为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了年底,所以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大火、东亚的暖冬以及东非的旱灾和水灾等极端天气陆续出现。

而本次东非蝗灾的起源地,是位于苏丹的“萨赫勒地区”,这一狭长地带位于撒哈拉沙漠和苏丹草原的交汇处,气候干旱,是非洲蝗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裸露率超过50%,土壤含水量低到10%~20%为蝗虫产卵提供了绝佳空间。2018年,两场台风意外登陆红海两岸,带来大量降水,使植被疯狂生长,蝗虫的繁殖量迅速扩大。

而当气候重回干旱,蝗虫必然随着植被的萎缩出现聚集,而当腿部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接收器出现碰撞,这些原本喜欢独居且胆怯迟钝的沙漠蝗虫就会“性情大变”,再加上气温升高导致抑制蝗虫的丝状菌,使失控的蝗群汇集成行动一致的恐怖蝗虫带。

今天的东非蝗灾,已经随着蝗虫自西向东的蔓延分成了三个主要区域,分别是非洲之角、伊朗南部和印巴边境,而且还在以每天150公里的恐怖速度蔓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由于蝗群已经进入孵化期,所以蝗灾必然愈演愈烈,且持续到6月,届时其规模将是当下的500倍还多。

由于蝗群基本沿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北纬30度附近自西向东蔓延,所以我们似乎很危险。但青藏高原的存在使这一切可能变成了不可能。

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更由于恐怖的海拔深刻改变了世界气候,尤其是阻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被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成为雨热同期的鱼米之乡。

而蝗群即使再恐怖,也不可能飞跃青藏高原进入中原。自古以来,西方征服民族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就是在印度河流域停下了脚步,即便不是因为属下反对,再往东也基本上没有路了。

历史上,西方文明想要到达中原,主要有两个路线,一是在青藏高原前向北进入中亚,而后从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向东穿越荒漠草原;二是横穿南亚次大陆从横断山脉进入云贵地区。

而无论哪个线路,对于蝗群而言都是不可逾越之天堑。

横断山脉虽然在海拔上不及青藏高原,但同样难以逾越。再加上由于其纬度较低且靠近印度洋,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高。而超过50%的植被覆盖率,是蝗群的最大天敌。

由青藏高原向北虽然植被覆盖率小且地势较为平坦,但由于此时的北半球处于冬季,气温低加上温带落叶阔叶林无法提供更多植被,这也是蝗灾的最大抑制因素。

而最要命的是,即便成功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原,也无法形成恐怖灾难。这不仅仅是因为吃货们面对饕餮的勇往直前,更是因为作为自古以来深受蝗灾荼毒的国家,我们早已形成了强大的灭蝗能力。

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以技术手段灭蝗,例如飞机喷洒药物、改变农作物种类、引入蝗虫天敌等。还有1986年从美国引进蝗虫微包子真核病原微生物,这是一种直接杀虫且大大减少蝗虫繁殖力的真菌,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虽然亚洲飞蝗、东亚飞蝗等蝗灾依然时有发生,但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而为了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我们从79年开始营造囊括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40多年的建设,北方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北方沙尘暴天气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大为改观。

虽然40多年来,北方依然是干旱的气候特点,但在大地身披绿装的情况下,蝗灾自然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虽然我们有世界上最会吃的吃货集团,能让蝗虫不敢三只一块出门,但面对空前严重的东非蝗灾,吃货的决心不足以解决问题。

所以,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群众绿化运动,是抵挡以及抑制蝗灾的根本要素。

不过,在中东部季风区有效抑制蝗灾的同时,中西部畜牧区由于大规模的草场破坏导致地表裸露,也使得蝗灾非常频繁。

概括起来,作为检验某一地区生态稳定的最好标准。蝗灾不仅仅是对人类的惩罚,更是提醒人类保护环境的警钟。在感谢青藏高原和继续矢志不移绿化植被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以环境保护为先导,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看了这个问题,量子君只能感慨这个世界是咋啦,到处都不安宁。本次非洲蝗灾是东非2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严重影响了非洲大陆。黑压压的蝗虫不仅是给当地的植被造成寸草不留的结果,铺天盖地的蝗虫也让当地居民感到恐慌,也许会导致严重的饥荒。

更可怕的是,这些蝗虫很有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亚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塔边境附近,在这些气候温暖,雨水充足的地方,蝗虫可以更好的繁殖。这就离我们国家比较近了,听起来很可怕。

蝗虫的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但它们繁殖能力惊人,成年后可以繁殖三至四代,这样计算起来,其数量的增加令人震撼,每一群蝗虫都是以千万只来计算,每天飞行100多公里,所经之处,寸草不生。

对付蝗虫,除了喷洒化学药物,很多物理方法也有效,比如火烧。在我国古代唐代,劳动人民用的就是烧烤的方法,晚上在田地里点上火把,吸引蝗虫飞来,再把它们掩埋处理。而且还鼓励农民捕捉蝗虫,一筐蝗虫可以换一筐粮食,很快就遏制了蝗灾。

专家也可以出来论证一下,蝗虫算不算野味,那我们烧烤、油炸都可以,就看吃货们的战斗力如何了。


量子实验室


蝗虫虽然会迁徙,但是蝗灾一般不会在地区间大范围的扩散。爆发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灾害当然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蔓延到我国境内,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中国古代经常爆发蝗虫灾害。大范围的蝗灾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前一年冬季温度较高,埋藏在土里的蝗虫卵没有被低温杀死,第2年又比较干旱蝗虫卵也没有被水浸泡沤烂,这样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更何况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青藏高原都是些冻土层,根本不支持蝗虫大面积过境和肆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东亚地区和印度、巴基斯坦所在南亚地区对于蝗虫而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板块。东亚地区发生蝗虫灾害不会蔓延到南亚地区,自然南亚的黄种灾害也不可能对东亚地区造成危险。



不仅如此,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有很多对付蝗虫的经验。在古代因为蝗虫的蝗和皇帝的皇同音,人们对蝗虫还是有一些畏惧之心的。历史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等英明的皇帝都曾经当众食用油炸蝗虫,鼓励人们参与灭蝗。现如今在云南等省份,还在把油炸蝗虫作为日常的一道菜肴。由于蝗虫本身富含高蛋白,如果真的出现蝗虫灾害,恐怕会有不少人愿意食用这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动物,这可能也是中国人对护蝗灾的一种独特手段。


在农业社会蝗虫对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威胁,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威胁已经比过去小了很多。因为的杀虫剂等化学制剂的广泛应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灾害应该不会对本国农业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好兄弟巴基斯坦,我们大可以支援一些库存的农药和器械,对于“世界大国”印度,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办法。


冲击时评


我们这代人没有见识过蝗灾危害,都觉得蝗虫到了国内,都是有来无回。

因为蝗虫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等成分,在世界很多地方以及国内,都是难得的美味。


但是目前发源于东非的沙漠蝗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数量已达约3600亿只。遮天蔽日地已经从非东部,每天以300多公里的速度,向洞迁徙,飞跃海洋,在南亚次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开辟了根据地。并且已经在印度完成了产卵。

这些沙漠蝗虫可以直接把卵生在沙漠的沙子上,拥有恐怖的繁衍能力和传播能力。所过之地,寸草不留。一天糟蹋的粮食相当于3.5万人口的口粮。破坏力相当惊人。


很多人非常乐观,因为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蝗群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国历史上遭受蝗灾的历史比较悠久,已经在上世纪60、70年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防治蝗灾的机制。


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蝗虫的进展,仍然两个方向令人隐忧。

一个是飞蝗向东进入南亚,从缅甸进入云南、广西。这种可能性其实还真蛮大的。蝗群往北走不通,继续往东,然后由南往北,进入华南、华中、华东;


一个是从瓦罕走廊进入新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对于沙漠蝗虫还真未必。到了4、5月份,新一批的蝗虫适应高原气候,通过全长400公里的瓦罕走廊,对于蝗群也就是1天多点的时间。

这两个方向的省份必须要做好预案,严防死守。另外应该尽快帮助印度和巴铁,御“蝗”于境外,绝对不能寄希望它群迁的可能性不大。等事情发生了再补救,教训深刻。

另外蝗灾造成的粮食危机,才是破坏力巨大,影响深远的。2020年开年的很多“自然灾害”,告诫我们不单单要善待大自然,更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炒米视角


其实早在去年11月,巴基斯坦就已经出现了蝗灾。

不过那个时候巴基斯坦的蝗灾并不是特别严重,受到影响的只是他们东部的少部分地区,虽然说这些蝗虫吃掉了他们东部的很多小麦、玉米、棉花,但是人们还是保持了比较乐观的态度。

一直到大半个月之前,随着那些铺天盖地的蝗虫如同洪水一般席卷了整个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才对这些蝗虫的存在极度紧张起来,当时直接就宣布启动了全国紧急状态以抵御那些蝗虫对农作物的伤害。

说实话,这些蝗虫对于巴基斯坦农业的损害非常严重,在蝗灾发展到巅峰期的时候,整个巴基斯坦都陷入到了蝗虫的恐怖乌云笼罩之中,很多百姓们种植的农作物在那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的蝗虫洗礼下,均遭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就连巴基斯坦的新闻部长都称这次蝗灾是巴基斯坦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

可见这次蝗灾对巴基斯坦的影响之大。

被蝗虫灾难笼罩的印度等国家

而在洗劫过巴基斯坦之后,那些蝗虫们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接下来,它们的庞大军团继续前行,最近又来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开始对印度这些地区中的农作物进行了新一轮洗劫。

由于这些蝗灾虫的数量非常庞大,多达几千亿只,所以印度的地方长官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最后也只能选择了向总理莫迪求援,想让莫迪想办法解决这些蝗虫。

莫迪有没有办法我们不知道,单纯按照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新闻资料来看,印度暂时对这些蝗虫也是束手无策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不仅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连非洲、中东的许多国家都对这场蝗灾没有任何好办法。

现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蝗虫的源头就来自于非洲和中东地区。

在那些国家中,中东国家倒是还好,但是那些非洲国家的状况就不太好了。

面对着这场蝗灾,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直接遭受到了巨大打击,无数的农田被蝗虫毁坏、无数的百姓进入到了饥荒中。

相比于这些饱受蝗虫茶毒已久、但始终没有什么有效解决方法的非洲国家来说,印度、巴基斯坦已经算是还可以了,不至于因为这场蝗灾而陷入到什么无法挽回的地步中。

蝗虫基本不可能来到我们国内

而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想必也产生了一些担忧,那就是担忧这些蝗灾到底会不会蔓延到我们国内。

从正常的角度上来说,这些蝗虫其实是蔓延不到我们国内的。

毕竟在我国和印度之间,可直接阻隔着一条平均海拔6000多米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山脉就如同一道高耸入云天的冰雪长城一般死死堵住了这些蝗虫的去路,在这条山脉的阻拦下,那些蝗虫根本不可能来到我们的国内,除非它们能进化出天鹅那般强悍的飞行能力。

当然凡事都有个万一,虽然这些蝗虫不可能跨越喜马拉雅山直接来到我们国内,但是谁也说不准它们不会跨越印度、缅甸,然后从我们的云南登陆,有着它们从中东地区一路跨越到印度的前车之鉴,这样的可能性实在值得我们提防。

解决蝗虫的方法

而如果这样的状况真地发生的话,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

毕竟对于蝗虫,我们可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在严重的时候,可以直接动用飞机抛洒农药对这些蝗虫进行灭杀。

在一般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那些被蝗虫产卵的土壤进行农药喷洒,从根本上灭绝蝗虫。

当然了,因为云南人喜欢吃虫、偏爱吃蝗虫,所以如果真是在云南登陆的话,那么可能还没等其繁衍起来,就被喜爱吃蝗虫的人们给捕捉起来油炸吃了。

同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参考小龙虾,在很多国家,小龙虾是最令人厌恶的生态入侵者,但是在我们国家却直接被吃到了人工养殖。

不过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醒大家一句,特殊情况之下最好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嘴,能不吃野物就不吃野物,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问题。


孤客生


我对它只停留在小时候,狗尾巴草穿一串串的,都是我狂奔在十几亩地里扫荡的。写完作业,就是捉蚂蚱玩。大个儿最有挑战,会飞、蹦的远、腿上刺还扎手。颜色也很花哨,翅膀里面透明的部分有的是玫红色渐变,有的是绿色渐变。

至于印度的蝗虫,我觉得它们来不到这里。这会还冷,地里没啥吃的。就算来了,也能灭掉。


七心点


一场来自巴基斯坦的蝗灾蔓延至印度,初步估计印度的蝗虫数量约为3600亿,并且这个数字仍在持续增长,正在疯狂啃食粮食作物,造成超过20万公顷的农田受到蝗灾,一天吃掉了3400万人的口粮。

蝗虫是庄稼作物的天敌,一旦出现大规模蝗灾,意味着其所到之处很可能会颗粒无收。

为此,有些网友调侃道“没想到一群小小的蝗虫居然让印巴两国搁置多年来的争议,共同商讨应对蝗灾之策”。
蝗虫迁移能力很强,可以日行150公。同时,蝗虫的繁殖速度又很快,一只蝗虫一次可产下60-80枚虫卵,每平米范围内可产卵数千枚。一群蝗虫的数量通常可以亿计算。

所以,才说蝗虫对农业危害极大,其所到之处往往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此次蝗灾会蔓延到我国吗?

正常情况下,印度的蝗灾波及不到我国。原因很简单,我国和印度之间存在一道天然屏障,海拔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可不是那么容易逾越的,能有效阻挡住西边可能来的蝗虫。

同时,蝗虫又是喜热类昆虫,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当前西南地区气温比较低,这让它们自然会避而远之。
消灭蝗灾有什么办法?

蝗灾对农业的破坏太大,无论出现在哪个国家,它都应是被消灭的对象。消灭蝗虫的方法有很多,如火烧、食用等,但最高效的方式还是利用天敌、喷洒杀虫剂。

1、可每亩使用5%锐劲特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进行喷施,这种方式效果最佳。

2、可人工诱捕蝗虫,然后把其油炸了吃,不少地方的人喜欢那油炸蝗虫当下酒菜。
3、鸟类和蛙类动物以蝗虫为食,利用天敌消灭蝗虫。


乡鉴


从理论上讲,蝗灾暂时还不会蔓延到我国境内,一看世界地形图就能看出,从非洲来的这股蝗虫一路向东,能飞越大海,却只能绕着高山飞。它们的飞行路径都是在海拔低的地方,温度高的地方,所以现在这股蝗虫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

喜马拉雅山脉是蝗虫无法飞越的,来这个地区等于自己找死,而且,即使能飞越这里,冬季的严寒也会要了它们的命。

蝗虫肆虐

从客观情况来讲,防蝗之心不可无,我国的防蝗灾相关部门要密切注意这股蝗灾的行动路径,如果这股蝗灾有预兆进入缅甸和越南等国家,我们就要严防死守了,如果蝗灾进入我国云南广西等地那就麻烦大了。

蝗虫成灾

解决蝗灾的办法除了常规的撒农药、机械灭虫、人工灭虫以外,应该提前研制一些高科技治蝗的办法,必要时候应该动用飞机,甚至可以考虑武力治蝗。要知道非洲来到这股蝗灾规模之大,一旦进入我国,损失将不可估量。

也同时鼓励社会和民间喜欢吃蝗虫的那些吃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在蝗虫还没有为害我国农作物之前就把它们都收入囊中,变成舌尖上的美食。笔者记得,小龙虾是有些国家很害怕的生物,因为它的繁殖能力超强。在我国它却变成了美食,都供不上吃了,竟然需要人工繁殖才供得上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