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请高人解惑?

蹦跳的闲鱼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无为”观点是道家最经典的思想之一。这里的“无为”,是“道”的特性,老子以“道”之“无为”而成就万物来凸显“无为”的妙用。所谓的“无为”,将有私欲的人与无私欲的自然处于对立关系来看,就是指无私欲之自然而然去作为。

简单来说,理解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把握一个“私”字。有“私”而为则是“有为”,属执着于物欲的体现;无私而为,则是顺其自然去作为,是顺应“道”的体现。

1、为什么“无为”可以“无不为”

在《老子》,也就是《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的话: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这句话就字面意思就是,“道”啥都不做,但是却啥都能办到。或者正经点来说,道不必刻意去作为,但是却能成就天下万物。如果为上的诸侯君王可以把握这一点,那么天下万物便可以自行繁衍生息而延绵不绝。

关于“无为”在政治上的体现,先搁置一边。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无为”可以“无不为”这个问题。

“无为”是“道”的特性,而“道”是老子强行取的一个名字。在老子眼里,“道”是无法描述的,但是为了让世人理解“那个让万事万物之所以是万事万物”的存在,于是老子给它取名为“道”。有时候,我们可以把“道”理解为自然,但是“道”绝对不是自然,不是说自然不好,而是自然对于“道”而言,还太狭隘。但是我们要议论它的时候,总得给一个范围,所以,自然更接近“道”。

而“道”的特点是什么呢?和“自然”特点相近。“自然”的特点是什么?与人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偏私”,万物在其自然秉性下自然生长,生老病死,一切都是最适宜的状态。

也就是说,因为“无偏私”,所以“自然”不会刻意作为;因为不会刻意作为,反而让万物在其自然秉性下自然而然生长,继而让万物得以在最适宜的状态下繁衍生息。这可不就是成就可万物吗?以此,相信大家应该能够了解“无为而无不为”的逻辑合理性了吧。

这里不给大家咬文嚼字,因为没有意义,摆上一堆不明觉厉的文言,类似什么“三生万物”,诚然,这是《老子》里面的经典话语,但是,读进去也要出得来。“道”并不会被“三生万物”所困住,没必要拉扯一堆文言文,绕来绕去。《老子》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不是用来彰显自己所谓“智慧”的书。

如果各位想要更全面了解道家智慧,建议读一读陈鼓应先生的《老庄新论》,陈霞老师的《道家哲学引论》,和罗义俊的《老子译注》等等,读完以后,大抵能对道家哲学有一个更高度的认识,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核心期刊关于道家哲学的论文。

要理解道家思想,开拓眼界很重要。因为道家哲学难懂,并非空穴来风,学说“正言若反”的特点本就大大加大了其理解难度,再加上,它并非和儒家一般是议论世俗伦理的书,所以理解起来,得具备一些形而上的思维。但形而上和神秘主义是两回事,这些则是后话了。

2、老子政治上的无为思想

言归正传,即便道家思想有“隐”的特色,但是,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道家并非如佛学那般属避世的学问,即便在《老子》一书中,也能看到许多老子关心政治的言论。道家也是关心着人世的,只是,道家的视角更高一些,而他治世之学则更多源于对“道”的探索。

所以,即便是政治这种积极入世的存在,在道家思想里面,也颇有些“自然无为”的意味。毕竟,老子发现“无为”状态下的万物,能够在自然界中自然生长,而自然则是最好的状态,那么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自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老子在政治上所提倡的“无为”,不要简单理解为老子提倡人重回原始社会,虽然老子之无为思想看上去真的很像,但是,“道”的特点是顺其自然的,并非一层不变的。人类社会出现,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演变的结果,只是人类社会中的灾难,大多是人为的结果,也就是人之贪欲的结果。

所以,老子之无为政治,提倡君主不要对百姓生活有过多的干预,实则是要君主抑制自身过度之欲,不要发布过多满足自己私欲的赋税政令。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君主什么政令都不颁布,虽然理想社会下,君主看上去还很有些无所事事,但是这毕竟还是人间,距离所谓的“理想”状态还真是有很大一段距离。

家的道从来不是僵化的,什么历史时期,就有适合该历史时期的道,那么就这种逻辑在治国上说,什么历史时期该制定什么样的政令,当属社会大环境决定的结果,而非掌权者一人好恶决定的结果。说到这里,想必道家在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大家大抵也有一定的把握了。

3、总结

综上所述,所谓的“无为”则是道的特性,通过类比“自然”在无私欲之无为状态下成就万物,我们就不难理解,“无为”实则便是和“自然之无私欲而为”类似的状态。因为无私欲去作为,所以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成就万物的境界。

而“无为”在政治上的表现,实则是君主根据时代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相关政令,而非根据一己好恶而胡作非为。这样理解,可能更合适一些。



颜小二述哲文


无为无不为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从字面上理解是不做,无不为是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做。很多人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义是没有看清《道德经》中这句话的主语,这里指的是“道”。要理解这句话的意识要结合《道德经》的上下文来看,《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那么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宇宙的万事万物都由到演化而来,那么无需有什么作为,只需顺着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就能无所不为。

既然道是按自身规律来演化,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只需按照“道”的发展演化规律,顺势而为,不让我们的主观意识去干涉、阻碍事务自身按规律发展。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就像我们平时看天气预报,如果要下雨,你肯定不能也不会去晒衣服、晒被子、晒谷物,而只会未雨绸缪,去准备关窗户、带好雨伞、雨衣等防雨用品,这就是无为,而雨水会促进种子发芽,农作物生长,土地得到滋润,万物复苏,这是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不为。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无为不是不为,无所作为,而是按照“道”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这样才能顺着宇宙自身的规律发展,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聚灵阵


道家主张“无为”世人共知,历来解释却难以服众。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直译是:什么都不用做,结果什么都做好了。近乎诡辩甚至悖论。专家的解释则弯山曲水,洋洋大观,争持至今未有定论。粤语有一解或可参巧:“为”,一般释为“做”(做事),其实上古通假有多种用法:既可通“会”,指会见,亦可通“卫”,指护卫;更可读“wei”,即粤语“会”,褒可指精明、能干,贬可指精乖、狡猾。《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巫尪何为?”又,《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女何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何为”犹“何会”,意谓有什么本事。《吕氏春秋.慎大》:“墨子为守攻。”又,《吕氏春秋.达鬱》:“故水鬱则为污。”“为”亦“会”也。百里奚妻唱《扊扅歌》:“今日富贵忘我为。”“为”指能干。用粤语解释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表述为:聪明的人不一定什么都“会”,更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只要任用贤人达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么事都能搞得掂。这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通俗表述,与道家“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后世经家把它弄得玄之又玄,实乃牵强附会之说。


望君山人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在好多人看来,老子只是一般的出世者,老子是一个消极者,如果这样认为,那真是大错特错。其实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积极者,

老子的这一观点称之为“君王南面之朮”就是统治者管理之术,这应该成为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积极者的有力证据。老子看透了世界,以一般出世人的心来做入世人的事,以貌似消极的方式来达到最积极的目的。老子从“阴”入手,以阴制阳,以阴胜阳,最后达到最大的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像现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管理者,都可以从老子这一观点中汲取智慧,用“无为”去处事,用不善多言去教导员工,不要对员工大苛刻,不要把个人意志去强加给员工,员工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诚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诚信,这样就可以达到员工的大信而达到积极的“有为”。


老子观点无为的目的,就是无不为,最后的目的什么都为了,什么都达到了成功,这一观点就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为”和“无为”的辨证关系,从“无为”的行为入手,最后达到一个“无不为”的顶峰,所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值得我们社会中的人们借鉴和发扬光大!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无思无虑,不妄为。“无不为”,按照常理理解,应该是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都可以达到,或者是指所能做的事无所不包,所能达到的境界无所不至。

这句话有问题。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要义,没有争议;“无不为”的观念在《道德经》则显得很另类。它和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表达的一贯思想是矛盾的。

我认为有关考证是对的:《道德经》的早期版本,和王弼注的本来面目,不是“无为而无不为”,应当是,或者象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那样表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或者象帛书甲、乙本在对应今本的第三十七章那样,不提“无不为”,只提“道常无为也”。

从各传本看,“无为而无不为”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相矛盾的。可以认定,“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才符合整部书的表述和意思,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错误的文本。

错误发生在哪里呢?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本子,都和王弼本一样,在第三十七章里,都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但上世纪出土的帛书甲、乙本却是“道恒无名”。郭店楚简本是:“道恒无为也。” 郭店楚简本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本子,也是公认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始面貌的本子。进一步支持郭店本的还有后来发现的北大西汉竹简本,竟然也是“道恒无为”。“恒”应当是原文,“恒”改“常”是避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无名”和“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其中的“无不为”是后加的。

怎么加上去的?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并非老子本意和《道德经》初文,它是战国末期出现的一种观念,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改造。这种提法出现在庄子外篇、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它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理念,但和《道德经》的思想有根本不同了。今本《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文字,是随着“无不为”理念的流行,为了和老子拉上关系,就直接进入了《道德经》的传写之中。

到底是何时改的,这还不好说。看起来,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他们所依据的本子应该还和帛书本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改动,时间比较晚,但是影响很大,各传世本都未幸免。

“无为而无不为”,是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目的性,这是它和老子《道德经》“无为”本意的根本区别。老子的“无为”是无思无虑,无执无欲,本乎自然。后来的道家,觉得只有“无为”或者“无以为”,无论如何是不能治世的,为了顺应现实政治需要,让道家能通俗地为人接受和参与政治,开拓了新思路,用"“无不为”作为“无为”的目标。

正面看,这句话对于道家政治思想的功利化、现实化,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赞成黄老思想,这句话是可以作为理解道家的格言。但是,对于《道德经》,则对“无为”和“无不为”应做到要泾渭分明。





热带雨林的午后



梅里一了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识、经验、记忆——思想,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素养才能越好越高。

认知生命、认识大道,却需要我们每天减损,减损又减损,以至于无意主观作为,无意主观作为却没有不可作为的。

争夺天下永远不用滋事扰民、滋生事端。等到天下有了扰民的事端,那就不能争取天下了。

“无为而无不为”是呼应第十五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敝而新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意欲是要讲明“内圣外王”之道。“无为”直指“内圣”——明心见性的觉悟者。“无不为”指“外王”——普度众生、开启民智、造福社会的王道。通俗的讲就是我们作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之一的万物之灵——“人”,只有融入自然之道(先内圣),才能无所不能(再外王)。我们生命的内里阴面(心)是一杯“黄河水”,必须要静、净、镜、敬(损之又损),所有的“贪嗔痴慢疑”都沉淀静止,直至这杯水清澈无比(无为)时,才能洞察真正的人性和世界,懂得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生命的外在阳面(思想意识、知识经验、记忆习惯、行为规范)也是一杯“黄河水”,必须要学习、运动、积累、反思、实践,直至能够带动、裹挟水中所有的泥沙、浊物一起流动奔腾。也就是说,内静可内圣(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外动可外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内圣方可外王,内静方可外强。阴阳一体,互为观照,生生不息。无为才可内圣,内圣了才可无所不为。


用户1370457429743


这个要回到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看。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王势力崛起,不再听从周天子号令。各诸侯国之间互相角力征伐,小国被吞并,大国相继称霸,是为“春秋五霸”。

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怎么解决这个战乱频仍的局面?

于是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克己复礼”,主张人性善,要求大家要讲求仁,要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间要孝,兄弟间要悌。主张大家发扬人性的善,都按照周礼的要求,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构建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从而恢复到周朝的秩序来解决当时的问题。

以管仲及后世的李悝、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更加实际,他们主张以法律来约束民众,甚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崇尚严刑峻法来惩治人性的恶,从而实现大治。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主张比儒家更为高深和飘渺。老子认为,之所以乱,是因为“为”太多,各种管理手段和教化手段都属于“为”。所谓“道法自然”,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为”的牵绊,自然会大治。换句话说,老子认为当时的乱就是你们这些各家各派的措施也就是“为”瞎折腾出来的,你们“不为”了,不瞎折腾了,自然就好了,是为“无为而无不为”。比如赋税制度中的“黄宗羲怪圈”即无论如何改革赋税,都是“为”,最终都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按道家法则取消农业税,减轻百姓负担,开中华千古之特例,善莫大焉!


霁野澄初旭


举个例子吧。经过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西汉政府为了振兴国家,采取的是什么治国方略呢?黄老之学也!其实就是老子的学说,即政府采取尽量不干预社会生活,由社会休养生息,实现自我恢复的方式,推动经济复苏,即而转为国家强盛的手段。很显然,西汉初年的治国方略是成功的,历经高祖、吕氏、文帝、景帝而至武帝,国家力量日益深厚,终于可以报复白登围困之辱,与匈奴决死一拼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道家又讲究"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讲究"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以论议。"突然又想起一个例子。当年,太行山还是童山秃岭之时,有官员发文称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让荒山变绿岭,让断溪水长流。有太行山的老爷爷致信官员,言道: 莫若封山,断绝放牧,任植被自行恢复。政府认为有道理,听从了老爷爷的话。如今二十多年过去,生活在太行大山之中的兄弟姊妹们,有何感悟?深秋已至,极度美丽之太行山脉啊!


用户1275152439659


我不是高人,仅谈谈自己的理解。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就是要遵循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不用做也能无所不为。

要理解“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就要把这句话放到《道德经》中去理解。首先要理解“道”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常常变现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是指事物的规律,自然的法则。日出日落、生老病死即为“道”

无为:意思是不为、不做。

无不为:意思是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否定之否定,就知做。

“无为”和“无不为”是对立的,是相反的,“无为”和“无不为”是靠“道”来联系,是以“道”为前提。

结合自然规律看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做,是按照事物规律去做,遵循了事物规律,其他的事情自会无所不为。

太阳每天升起、落下,这是“道”,是自然规律。

太阳除了升起、落下,什么事也不做,这是“无为”。

太阳升起,大地温暖,植物生长,鸟儿飞离巢穴觅食,人类晨起耕种生产。太阳落下,气温降低,鸟儿回巢,人类停止劳作而回归休养生息,这一切的事情就是“无所不为”。

结合老子的道家思想的产生背景,“无为”是强调治理国家要遵循事物规律,君主要“无为而治”。

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是的动荡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杀,统治者加重税赋,穷奢极欲,而老百姓则过着颠沛流离、穷苦不堪的生活,社会贫富现象极为突出。

面对此情此景,老子提出了君主“无为”的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也就是说,君主按照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治理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百姓就会自然顺化、就会正常生活,就会生活富有,民风也自然淳朴。

老子提出的君主“无为”,就是强调君主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

为了完善老子“无为”的思想,后世道家补充了“君无为,臣有为”的理论,进一步阐明君主遵循治国之道的“无为”,而臣子们“无不为”,剩下的事情由臣子们来做。

无论如何,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道”为前提,强调的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有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以“无为”来逃避应该的“有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