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子的“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

恋想家


在先秦道家代表作《道德经》中,“无为”是一个重要概念。甚至可以说,老子写《道德经》就是为了阐发无为思想。但是,老子说的“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误解。

有的人认为,《道德经》中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毫不努力。所以他们批评老子思想是消极避世的,是颓废的,而不是积极进取的。

还有的人认为,《道德经》让人们表面上无为,实际上却无所不为。因此他们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他的学说是阴谋学。这些人还拿出了《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认为“无不为”就是无所不为。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并不符合老子的愿意。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老子是周王室守藏史,负责管理国家档案、文献,因此他写《道德经》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代兴衰规律,教君王如何治理国家。所以,老子思想绝不是消极避世的。

其次,“无为而无不为”也不是让人无所不为。因为“无为”与“无不为”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无为”是原因,“无不为”是结果。意思是如果你能做到无为,那么就无往不利,想做什么都可以水到渠成。这也就是《道德经》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无”这个字是《道德经》的核心,因为“无”是“道”的另一个名字。《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当然,《道德经》说的“无”并不是空无、虚无的意思。道之所以被称为无,是因为道没有特定的形状与属性,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惟恍惟惚。所以老子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道,只得将其称为“无”。

不过,“道”的“无”并非什么都没有,它能创生万物、养育万物,是万物之母。

老子说的“无为”也是一样的,无为并不意味着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能任意妄为,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成就,就像道的无是指没有任何具体的形状。无为就是“无成见之为”,即顺应事物自身的潜能去育成万物,顺应人自身的需求去成就百姓,而不是用自己的要求去规范、制约万物与百姓。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无为”,针对的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春秋时期,礼坏乐崩,诸侯们推行兼并战争,征战不休。他们想要国富兵强,所以推行有为之道,钻研驭民之术,甚至横征暴敛,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所以老子针对有为的统治者们,提出了自己的“无为”思想,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让社会回归到质朴、恬静的状态,消灭贫困与痛苦。

正如《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所说的: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若统治者能够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百姓就自我教化,自然能够正直、富裕、淳朴,国家就能繁荣昌盛了。所以老子要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其实,西方人的观点也与老子相似。十八世纪的西方有这么一句谚语:“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句话表达的也是无为而治的思想。然而老子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便提出了无为而治,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就是什么都不做。


孔子叫我们做,难道老子叫我们不去做吗?绝不可能。老子不辞劳苦一直跑到函谷关,又写了五千字《道德经》,这不就是在有作为吗?所以,无为,不是不作为。

人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死人。坦白讲,人活着就是要动,动就是要做事,不然就是乱动。


老子不可能否定人要动,不可能否定人要做事,所以“无为”绝对不可以解释成不做事情。


这个“为”,是违反的意思,你要做事可以,但是你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就这么简单。圣人一天到晚都在做事,而且做的每件事都顺应自然规律,他就叫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众信公号:曾仕强。


曾仕强留声机


道德经中道的本体是宇宙黑洞,黑洞通常不吞噬天体,黑洞只是控制星系中的天体,让天体有规则地运行。黑洞引导而不吞噬天体 ,这些被黑洞的引导天体也有引力,会吸引来更多的天体让星系变得更加的强大。

“无为”可以说是官不与民挣利,在封神榜里纣王处处体现王者的“为”,炮烙鹿台等换来的是王朝的灭亡。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国库空虚,也是"为“的结果,官僚贵族不纳税,官与民挣利弄得民无力纳税。当时以金银为货币,金银又不能吃不会消失,金银集中到不纳税的官僚贵族手里了,皇权的“为”造成了王朝最后的灭亡。

“无为”是为官者为民办事公正廉明,“无为”是执政者敢于反腐败。


太上邪神


老子的“无为”是一种哲学主张,是针对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自以为是、过度作为的天性而说的,是老子哲学之中针对人事要害方面的思想核心之一。“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君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浆而无为于水。

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能干,多么不得了,凡事亲力亲为;而是要有识人、知人和用人之智。刘邦的武力值远远低于项羽,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韩信的武力值高,原本还是项羽的手下,但项羽没有知人之明,还要杀韩信。刘邦认知韩信的武力值之后,筑坛拜将——君有为于臣,把军事方面的工作交给韩信——无为于具体事务。如果刘邦有为于具体事务,在军事上频繁插手,韩信没有了舞台,刘邦能得天下吗?!

现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衰竭、生态恶化、食品危机、医疗危机和没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就是没有遵循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让科技力过度作为若的祸!西方哲学本原的迷失使西方人找不到宇宙和生命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在机器革命取得的成就面前心理过度膨胀,自以为是,天不怕地不怕、无知者无畏,不知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老子的“无为”,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来配合,该自然完成的事,就交给自然来完成。

食物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食物体是自然力的产物。用化肥和农药代替农家肥和生物防治法,食物体就由自然生长改变为非自然生长。以催红素为代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变了食物体的自然生长节律,生长时间缩短了,天地大自然元气场孕育的时间不够,食物体内部毒素横行、气机紊乱。

作为先进技术从西方引进的食品工业,更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各种各样化学性的食品添加剂,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线和方便加工的化学添加剂,把食品就像是肥皂一样的生产出来,里面添加着大量的欺骗消费者的感官性状——视觉、味觉、嗅觉和口感——的色素、香精、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让化学物源源不断地进入消费者的体内,使人类由自然人变成了化学人……

转基因食品更是科技强暴自然的产物,这种科技过度作为改变食物体创造方式的技术竟然被无知者无畏的美国人称之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技术成就。西方一本科幻小说里面说:“窥探上帝权力的人,必将带来毁灭!”很多国家的研究都发现,转基因食品不仅会带来癌症和各种恶性疾病,更严重的是会带来人类生殖力的急速下降,如果发展下去,会直接导致人类族群的灭绝!

从老子“无为”的思想主张之中,我们可以知道与天地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离自然越近,离疾病越远;

离自然越远,离疾病越近。

郭文喜于2017年5月31日晚8:30


文喜有话说


“无为”是老子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准确点说应该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顺其自然,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应该人为的加以干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是针对“有为”而言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要遵循“道”,遵循“自然”,这个对象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老子正是看到了统治者的独断专行,导致社会纷乱,民不聊生,才极力呼吁“无为”这一主张。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而后人对老子的“无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韩非子如是,程朱更甚。人们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表面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直指老子为阴谋论者。其实并非如此,而“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样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天为则无不治”和上面的意义相同。


我们常常提到“无为”就把老子归为出世的学说,他并不向孔子或者儒家那种入世学问,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也不反对人们有所作为。老子其实是鼓励大家去做的,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但是要做到“为而不待”“为而不争”。做但是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老子既然主张“自然无为”,便不会劝你不要做什么的,而是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从而达到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的目的。“无为”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而已。


安意如


老子的无为哲学,其实是以退为进的积极进取的哲学

中国文化中有一刚强一柔软两种文化背景。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刚劲的积极进取的哲学,其代表学派就是儒家学派。

儒家提倡一种入世的哲学,儒家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努力,即使有时候前途漫漫,也要试一试,否则你不知道生命的上限在哪里,这就是孔子奉行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哲学。

中国哲学本身是充满着辩证法的,在入世哲学的另一面,是强调清静无为的出世哲学。当然,对中国人来说,入世和出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中国人往往在年轻气盛时,在一帆风顺时,奉行入世哲学,最好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建功立业名列凌烟阁,在年龄渐长仕途不顺时,往往追求出世哲学,用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解脱来麻醉自己,最好用渔夫的姿态于江湖之上钓一杆风月。所以,中国人在不同的阶段,或许是儒,或许是道,或许是佛,也有人能将儒道佛完美融合,比如苏东坡。

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人们学习大地的宽容的精神,学会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这种阴柔的精神以老子的道家哲学为代表。老子奉行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道是主宰一切的,所以人也应该在道的支配之下,既然道是自然无为的,人也必须自然无为。所以,老子的道家哲学的核心就是”无为“。

但是,老子的无为哲学,绝不是消极退缩的哲学。他只是在消极的假象之下的一种积极的哲学。

我们从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分析老子的无为哲学,我们绝对不能绕过《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重要观点,那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人要遵循自然大道之理,顺应自然大道的运行规律,就让一切都是他本来应该的样子,这叫做道法自然。我们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那些不必的事多余的事甚至是事与愿违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睡大觉而什么也不干,那样的话,社会得不到进步,人也会饿死,因此,”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负责,必须做事,那么怎么做事呢?就是必须道法自然,按照大自然发展的逻辑去做。

所以,老子的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我们要做事,但是不能做那些违反自然大道规律的事,而是要按照自然而然的原则去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比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学,更加清醒,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因此,这是一种用消极无为的外衣掩盖下的一种积极的冷静的哲学。

老子在春秋大乱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做隐士隐居起来,而是做了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他看到那个时代的黑暗苦痛,他并不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想用一种思想,来拯救这个时代。这一点我们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到端倪: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说: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这完全就是兵法,就是治国的方略,就是权谋之道。由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子是看到了矛盾的对立转化的规律,因此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

在老子的人生哲学中,老子要人们先通过无为,而后达到有为。老子说我们最理想的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人生先要无,无就是静心、虚心,就是清心寡欲,才能最后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人生境界。


好玩的国学


  当人群集聚起来形成更大的社会,当氏族和部落逐渐的瓦解,而新社会看起来未必比旧的生存方式更好,那作为当时的智者,老子,对此深感痛心同时也深感无力,正所谓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老子心目中的乌托邦——小国寡民,以及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是绝对不可能存在了,当然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存在过,这就是为什么老子最终只能是一个哲学家或者玄学家,从来不曾是一个人类学家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老子希望上层统治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很容易理解了。而限于各种技术条件依然很糟糕的古代社会,统治者的雄心壮志通常带来的都是灾难,因为最常见和基本的雄心壮志就是开疆拓土,就像现代人玩的古代扩张故事,但扩张彷佛是每一个文明的内在本性。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就能明白一件事,文明没法去无为的,不管内部有着种种什么问题,但固守大概只会被别人吞并,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进入了这样的模式之中。直到人类把地球基本上瓜分殆尽。所以,从这一点看,老子提出的无为,只有小聪明没有时代的大智慧是毫无疑问的。

\n

{!-- PGC_VIDEO:{"hash_id": 3929992645651652141,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11022939314979329, "media_id": 1554844442959874, "neardup_id": 958521898478939540, "vname": "\\u4e2d\\u56fd\\u53e4\\u4ee3.mp4\

裸猿的故事


“无为”有五层意思:

1.自然而然为之。不求而得,弗为而成,而不是出于主观意志的强行为之,出于目的心的刻意为之;

2.为之于其兆未生。也就是为“无”。就像扁鹊他大哥,别人病还未起就被他治好了,所以反而没人知道他会治病,是以无为;

3.顺势而为。顺其势而自然成,则功成事遂,百姓都说:“我本来就是要这么做的啊”,而不知道有人居于幕后主导,是以无为;

4.以“无为”为为。“无为”,既是处世方法,也是治世目标。《庄子》中描述的治世是什么样的呢?“黎民百姓日常处居没有明确的目的,交往走动也没有确定的方向,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

百姓悠闲自在而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目标,吃饱了饭也没有什么可以忙碌的事情。这就是“无为”之治世,因为天下平安无事。百姓连走动都没有明确的方向,与人交往也没有潜在的目的,又哪里还会有什么争执和动乱呢?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治理国家,以不扰乱民众,不纵欲生事,让自己无所作为,为为;以能把自己解放出来,让国家自行运转,让自己无事可做,为事;以能让国家平安无事,生活淡然无味,为味。如此则没有忠孝仁义的好品德冒出来,没有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发生,这就是相忘于江湖的治世。

我:

5.不亲手施为。任何人的能力都有局限,不可能做到无所不为。但只要不轻易动用自身的力量,不事事亲力亲为,就不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就可以做任何事——“无为而无不为”。只要懂得用人之力,用天之力。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好一方面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做到精通一切技能。但只要懂得用势用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合理地搭配人员,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顺其势而为之,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傻傻吴的生活录


顺其自然,不去搅动,


用户荷花别样红


无为,是老子极力推崇的一种治事理念,简单两个字,却蕴含了古人的智慧。说说个人理解,供参考。

为了能说的更明白一点,先看看周易坤卦六四的爻辞:括囊。无咎无誉。

括囊,字面理解是扎紧袋口。无咎无誉,跟“无为”一样,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没有过失损利也没有赞誉收益”。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扎紧袋口为象,意示人要收起自己的私欲以及锋芒,不会害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不为(无咎),也不会因自己的私欲名利而肆意而为(无誉),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

所以,“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让人要置身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我境界,遵循天道规律而为。

如觉得有所帮助,请点个赞或者下面留言互动,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