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老子的“无为”与孔子的“中庸”是否有相似之处?

朱八戒CC


老子的无为是对得道后的处于道家道境一种描述,孔子的中庸也是儒家道境的一种描述,同是道境异曲同工。

不到道境,无为的理解就会滑为世俗的理解。什么是无为,众说纷纭。老子的道是隐修,济世讲究的是应天而动,需要扭转乾坤或是应劫的时候出山或是施药等。孔子是入世,中,是和天地之规则,和乾坤二德的中。不是老好人,乡愿的中。是六证:止定静安虑得和修身以后能弘扬儒德{仁义礼智信圆融}后方可谈中。

所以,在道境和根源上不分儒道,缘起都是天人合一和易,济世的做法和理想国有些差异罢了。


玄生道


这个话题实际上对一般人来说就是一个陷阱,无论你有多高的智慧都无法把它说透,非常的可怜,也非常无奈,它是人心中最细微最幽深的部分。

无为和中庸,就是打开人心的两道大门,古代的城门有四个,有门、无门、也有也无门、非有非无门;无为就是无门,中庸就是也有也无门。

这四道门无论你从哪一道门进入都可以,因为真正进入内心深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真正进了城的人心都是相通,往往争论的人都是停留在城门口的人,都在说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怎么怎么不一样,只有我才是进了城的人,你其它三门既然跟我不一样,那一定是没有进城,然后就争论起来了,其实是都没有进城,都是停留在各自的城门附近,互相争论,互相怀疑,都不敢再往前走,这种争论有时候更多的是你的自我思辨,自问自答,内心深处杂音太多,不敢深入,结果是刚进东门,觉得不对,又改从西门、南门、北门;折腾了一圈,最后绝望了;在过来人看来,非常的可怜。

单说无门,无为而治,自然而然,这道门更多的是学者形的人在走,其中有很多风景和陷阱,你既然走了这道门,就必须要挎过这些陷阱,人家没有走这道门,当然没有你的问题,因为每一道门进入后风景和陷阱都不一样,只有大家在城中会和了才会一样,走无门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穷困潦倒也是常事,表面是无,但心在动,表面不是你的长处,人家可以不去多想,直接就去做,而且很老练,哪怕只是刚学做,给人的感觉还是很老练,而你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了,还是一个生手,为什么?因为他走的有门,你内心走的无门,其实有门的人也不是不思考就做,而是因为他不可能像无门的人一样去思考没有做过的事情,表面上看去他很坚强,不怕事情上的失败,生活上的打压,非常莽撞,其实也是无奈,因为他只能这样,他的知识都是跟社会学的,而书生不一样,明明现实已经遇到的事情,他却非常的迟缓,没有反应,就像没有接收到一样,为什么?因为他必须把事情换成语言文字才会接收,所以给人的感觉很谨慎,不莽撞,其实也是无奈,书生性格的人一旦走偏很可怕,现实的东西很难纠正他的问题,读书就是他的本份,读的书有毒他就中毒,别人不会,读的书有用,就石破天惊,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走的就是无门,所以搞教育的人要守住自己的本份,文字是有文心的,文心就是灵魂,懂了文心才有可能走出无门独有的种种陷阱,才可以和走其他三门的人打交道而且游忍有余。中庸有中庸的问题,往往是左右为难,一直处在择决之中,生活中大多胖子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后悔,喜欢麻烦别人,这些义趣大家自己去体会,但是生活中自已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加上别人乱指挥,所以非常的混乱,如果你没有上面说的思想,你甚至无法观察到这些现象。

喜欢走无为方向的人,有一个叫作自然的陷阱在等着你,你可能以为道法自然很高了,其实早就不自然了,你以为大自然很神奇很美好,其实还是落入生灭的宿命,这个其实叫自然外道,无门的人必须透过这一关,不要怕打破自然。


幻觉一心


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无为

无为作为老子崇尚的方法,指的是去掉人为即伪,人做人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而行,不带任何人类自己的大脑思维。

王阳明心学本质上亦是一样:主张从心不从脑,心是自然的,是良知、良能!而大脑则不然,我们常常想的做的,都不符合自然,都是违背天道了,因为我们有过多的欲望!所以我们要致良知,而后知行合一,否则只知道知行合一忘却了良知,就像我想杀人就如杀人一样,是不可取的!

中庸

中庸之道追求的是自然界中最佳的处事为人之道,不过也无不及。

从本质上讲,无为与中庸都是力求遵循天道,这是两者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中庸主张把人的思维纳入其中,与自然之道合二为一,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而无为只是把人当作万物之一,并没有像中庸之道一样把人突出出来!


圣哲同学


无为和中庸,貌似有些相同之处,但其实不同。

无为在讲出世的思想,中庸在说入世的态度。

无为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无为而治,不争而天下莫与能争。

中庸表面看似不上不下,颇似无为,实际是在为。只不过把为的尺度范围掌握的更得当。

两个词代表了两家的主旨思想,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出世学道,入世学儒。正是无为和中庸的具体体现。

看看下图:

一个老头,骑着牛走了,世外高人,逍遥而去,什么也不干,无为;

另一个老头,双手合于胸前,恭恭敬敬,处事谨慎,谁都不得罪,中庸。[呲牙]




维摩居主人


你好,我是胡不喜。

一,这两种思想都属于适度理念。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老子强调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与儒家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醒君王应遵循客观规律,减少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的过度干预。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庸也》意为作为道德的中庸,它是至高无上的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此处在子张与子夏的论述中,孔子认为子张太激进,子夏太保守,从而得出“过犹不及”,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并不是指折中主义,而是适度思想的表现。

综上所述,老子的无为而治强调“无为无不为”,反对过度干预社会;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认为“过犹不及”,两种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同属适度之道。

二,两者的治国目的是一致的

老子提出无为思想的时候正值周朝衰微,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也是战争不断。

儒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老子也提出过许多治国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皆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无为”还是“中庸”,二者都是为了治国安康。


胡不喜


二者的相似之出就是恰到好处。是一种理想状态。都是天下大治的基础。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又强调内心选择的修行方法,都是既有德又有道,既有价值观又有方法论的实践哲学,都是回归自性与本能才能做到的至高境界。

老子的无为思想来源于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一切顺乎天道,顺乎自然规律,主张顺应天时的垂拱之治。而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一旦做到道法自然的无为之治,最终就好像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般,能够实现无所不不为,顺天安民天下大治的效果。

孔子的中庸之道,讲求过犹不及。凡事取中和之道。遵从内心与本能。是儒家德之根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此可见,孔子理想的中庸不是八面玲珑的投机主义,而是可以契合天道的道德基础。是一种人性与天道平衡相应的,至高境界。

因此说我们不要把无为当做无所作为,也不要把中庸当做投机平庸。二者都是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道理。都是顺人心、合天道的至高境界。看似毫无关系,实则精神高度和道路终点都归结于道,体现了儒与道的本质关联。


友霖说


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孔子中庸思想是有相似之处的。

先看看两种思想的出处和主张:

1.老子的无为出自老子《道德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的事。

2.孔子的中庸出自《论语•雍也第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为“适中”,讲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过”,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再看下两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无为是一种境界,即我无为而万物自化,中庸也是一种境界,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两者有其共同的目标,只是一个从从否定的方面给予警示,一个则从积极有为的角度提倡。

2.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的绝对的空无,而是否定毫无原则的妄为,而中庸要求无过与不及,做到恰当适宜、恰到好处;无为与中庸都反对无原则的行事,注重顺应万物本性。

无为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也是为达到“无为而治”,中庸本身而言是一种境界,但从整个儒家思想来看它又是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手段;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博仁书画


“无为”是到道家文化。

遵循万物的自然趋势而来,不争,就是无为。也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思想。无为的境界是以顺其和,一切顺其自然,不争不抢,谦卑的修行自己即是无为。

“中庸”是儒家文化。

孔夫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持之以恒,不要频繁换目标,不能没有主张。这里“中”有中正,平和之意,做事情,只有中正,平和才能长久,才能健康发展。且“庸”有“用”之意,告诉人们,要有一技之长,做一位有用之人。

学生不才,只能回答到这儿了,请原谅!




小張老師


老子的无为。不是说没有作为,不去作为。是把之前能想到的缺陷,能想到发生的意外,都做了预防。

再放手让它自然生长。好像大地生长万物一样。大地提供了土壤养分,还有水分之类的。万物再自由生长。

无为是一个很高级的词。

孔子的中庸之道。我认为是平衡了利害关系,而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法。不是大家想的耍滑头,左右逢源。有点像我们说的双赢模式,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你也得利,我也得利,第3种方式。事情一般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难,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勇敢的去尝试也是一种中庸。

我感觉无为和中庸是两种做事或者处理的办法,没有相似之处。





夏飞读书


孔子为政以人道,老子为政以天道。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试图通过“礼”的方式达到仁,要求为官者施仁政,推贤人以教化百姓,描绘的是人的理想高度,主要面向普通士大夫等社会精英;而老子通过对“道”的研究,要求统治者尊天道,施德政以守成,以无为而无不为,推动人与社会自然发展,描绘的是社会的理想蓝图,主要面向是天子、王侯等至尊强者。二者分别适用于不同方面,儒中有道家的思想,道中有儒家的主张,其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对当今领导干部的启示是创业用儒家思想,以人道由弱变强;守成用道家思想,以天道用柔弱胜刚强。

以孔子为圣的儒家和以老子为尊的道家都有着自己的为政思想和处世智慧,以至于形成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的两大思想学派,儒家以积极进取以实现修齐治平的普世价值,奋发有为以追求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而激励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吸引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们不畏艰难入世为政、封侯拜相,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而道家往往以消极避世,追求清静无为而为人所诟病,然而其洒脱自然又常常成为众多怀才不遇的失意读书人们慰藉受伤心灵的治愈系良药。经典历经千年的解读,世人对两家的看法或多或少存在误解。追根溯源,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品读两大哲人的原始思想著作《论语》和《道德经》,是从中比较孔、老两人的为政思想,以期获得适用于当今的启示。

一. 对“为政”的理解

人们普遍认为“为政”指的是“治理国家与执掌国政”《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说的是(君王)亲临政务。孔子对为政的理解在《论语·为政》中有明确解释,“政者,正也”、“‘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为政即是正人,把“孝”和“友”做好就是为政,而“正人先正己”主要意思指治理国家、处理政务需要首先端正自己的德行,方能以德治国、教化百姓。老子对为政虽没有明确的阐释,但是其为政思想一直贯穿整个《道德经》,从老子的治国思想不难看出,老子的为道就是为政,为政是为道的一个方面。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作为孔子的一个老师,其 “道”的思想必然对孔子的思想产生影响,接下来从儒家为政主张中的道家思想来比较孔子和老子的为政思想,试图看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二. 为政思想比较

孔子的“无为”与老子的“中庸”。

无为并非老子专属,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不器”、“(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行”、“君子周而不比”以及“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首次提出中庸思想,强调执两用中,对为政者提出了要求,在孔子看来,为政的人选至少是君子,再上则是圣人,强调君子为政,不为不义之事,不为小人之事,不为极端之事。在子张学干禄一章,学做官为政大概是孔子最拿手的了,犹告诫为政者多闻多见,慎言慎行,可见孔子也有无为思想,只不过老子无为有违天道的事,而孔子无为有背人道之事;

中庸也并非孔子独有,天道中也蕴含类似道理,物极必反。老子在《道德经》中为政的人多是王侯,再上则是圣人、天下王,对象的不同往往为政的方法不同;老子多次提到事物到极端后往往将相互转换的规律,难易、强弱、大小、有无等皆是如此,不难知道,当一个人成功到达极点也必将走到其反面,所以老子的“圣人“要想常为圣人必须做到为而不恃,功成弗居。身为权力最高点的统治者面对其下的个人是强者,面对下面的所有人是弱者,要想达到平衡一定要以弱者处事,为政亦然;强而趋弱,这又怎么不是中庸呢?只不过孔子的中庸是人的中庸,老子的中庸是万物规律即道的中庸罢了。

孔子的“自然”强调民众对政令的心理认同和身份等级合乎礼的各得其所。

孔子通过对两种治国为政方法的比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指出行政、刑法难以使民众从心理上认同政策。如季康子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这样的为政措施时,孔子答道: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杀无道”这样具体的为政措施正是前面所谓的“齐之以刑”,不能够从根本上成就一个有德的社会。又如对统治者地位的看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和老子的“太上,下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百姓对政令真正的心理认同,而不是靠杀伐刑戮使民畏而从之,遵循百姓本意,使从之自然而然的政令才是好的政策。

讲自然而然不免要说“各得其所”,老子常为人所批判的政治乌托邦“小国寡民”不过是让百姓各得其所,我们从下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以看出,老子的各得其所是目的;而孔子讲的各得其所既是目的更是方法。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得其所;季康子问民敬、忠、劝,孔子答“临之以庄,民敬;孝慈,民忠;举善而教不能,民则劝”这里面强调礼,然而礼的目的是维护等级尊卑秩序,就是各得其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则是为政时要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上下级间不要越权,平级不同分工不要越权。

孔子的“愚民”重在诚信,老子的“愚民”强调去机巧、绝民智。

孔子指明诗经的评选标准“思无邪”不作假,强调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的诚信,反对虚伪;又如子贡问政“足食,足兵,民信”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强调为政者当取信于民,这是君与民的诚信;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句与老子看法类似;“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其实是老子对为政的统治者提出的目标,即“愚民”;但老子之“愚”远不止此,在“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中对统治者提出去机巧的要求,即“愚己”。

类似儒道相通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论语》中哀公问有若“百姓足与君足”君富民富的辩证关系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这种无私为大私、身后而身先内涵相同。

三. 对当今的启示

孔子的为政思想以仁为体,以礼为用,中庸既是其核心思想,也是其最重要的方法论;做事讲求人性,人心,人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处处体现仁,为政用的是人道;同样,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自然无为既是其核心思想,也是其重要的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尊道,从道,用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折腾,处处体现道的玄妙,为政用的是天道。当今的从政者应当汲取儒道两家之智慧,天道人道适时而用,才能为善政,为长久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