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到底这个“无为”指的是什么?

坞语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讲得很具体,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中的“三不”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这三个不就是老子无为之治的具体表现。其实这三个不没有深奥的词汇,就普普通通三句话,如果非要解读,只能勉为其难了。

第一个不就是不尚贤,什么是不尚贤,简单点说就是不推崇所谓的贤能,老子告诉人们“不尚贤,使民不争。”你只有不去推崇所谓的贤能,就不会使人产生无谓的争夺。所谓尚贤,也就是一种有为。就是贤人政治,它是与“法治”相对立的。这种尚贤是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的,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树为贤人,可得到高官厚禄,从而名利双收。这样的好事谁人不争,谁不去夺?可结果是怎么样的,那是一种使人们在权力的诱惑下争做的表面文章,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贤能和人才。因此,这样的贤能也大多是假贤能。

第二个不是不贵难得之货:就是不以奇珍异宝为珍贵之物,不贵难得之货不仅是指统治者不宣扬这些,还是对那些财富膨胀的人一个忠告,不要因此招来了灾祸,这些人由于对于金钱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会求取一些所谓高于金钱的东西,以此满足他们所谓更大的”成就“,他们把那些金银珠宝看作是一个所谓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认为有之则贵,无之则贱,以致这些人成为了盗贼关注的对象,弄的不好,会为此丢掉性命。

第三个不是不见可欲:见,通“现”,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欲望膨胀的东西。不见可欲就是不炫耀可贪的事物,使人们不产生邪恶的念头。这里还包括所谓的美与色的感官享受,一种不见形的使人堕落的东西。欲可抑不可纵,弄不不好伤身体是小,损了寿命还不知道,其实这也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但是这样的东西诱惑力很大,就象毒品一样。如果统治者能不推崇那些使人迷失自己的东西,提倡自然,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人的生活要求,以整个社会,自然的和谐为人类的行为目标和方向,人们不因此而迷乱心性。心性不乱,则身心健康,社会安定

那么,圣人(统治者)该怎么做呢?老子又告诉了人们:”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虚其心,即正心,就是,要平心静气,忘掉名利得失,扫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但是虚其心不是让人心空着,也不是要你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做到清静自然。实其腹:不是讲究吃,而是要以人实际物质需要为根本,以人的身体本质需要为目的,不是海吃海喝,还有其它的穿,住、行等不搞浪费,不奢侈为原则。可是,当今的社会,人们不是“虚其心”,而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了大多数人的心,现代人还心里空虚,愁苦烦闷。而今的社会,人们追求的不是身体本质的需要,而是山珍海味,奇装异服,这个高档,哪个豪华,这个比,哪个争,一个个都不感到满足。这是人类有违自然的行为,一切有违自然的行为,必将会受到惩罚的。还有弱其志,强其骨,这两句话也好理解,就不一一论述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结尾,也是我们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上面所讲的一切只是铺垫,而为无为,则无不治才是要论的目的,那怎样理解呢?上面的“三不”做到“三不”就是无为,这样就可以取得无为之治的成果。这是治国之道,也是我们对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中心思想的解读,所以无任是圣人(统治者)治国,还是个人修身,做到老子的”三个不“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低调的征服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讨论过了“无为”的涵义,下面要问的是,在无为而治的理论中,怎么样才能算是“治”的境界?这种理论要建立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政治秩序?我们可以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来看这个道家的政治思想。先看理论方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庄子对于无为而治,也有下述的描写:  

阳子居蹴然日:“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壮子。应帝王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架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甸甸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庄子·在有篇》)  


从这几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无为而治这个理论中所谓的治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老子》第五十七章中“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以及庄子所说的“化贷万物而民弗恃”,“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给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都表现出道家心目中治的境界。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都是一种个体在其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才情的世界。由于政治领袖无为,不进行干涉,所以人民才能自化、自正、自富及自朴,这种成就并不是靠统治者的命令所达成,而是靠人民自己透过对自己及客观环境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达到的。因此,老、庄都一再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上引《庄子·在有篇》最后一句话更明显地表示了道家所谓的治,乃是要让人民能顺性去发展,任何干预所带来的后果都是对这种可能性的破坏,这种想法与弥尔在《论自由》中的想法是极吻合的。弥尔认为自由是发现真理及自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人类在文化上的各种成就,都得依赖自由才能够得以充分发展;老庄的自化所指的也正是这种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展。在无为政治的理论中,“无不为”是一项极重要的观念,唯有在上者无为,才能有无不为的效果。


因此,无为政治的最终目标还是无不为。无不为就是“生育万物”。


逍遥邀对联


“无为而治”,是孔子曰,不是老子言。老子言的是“圣人之治”。

张冠李戴,这样的低级错误,反复出现在今日头条,甚至一些学专家者名人也在以讹传讹。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无为而治”,在《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圣人之治”,在《道德经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记住,“无为而治”,是孔子曰。“圣人之治”,是老子言。


有话少说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道德经有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为,直观理解就是顺应民意。

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不人为地、强制性地,做一些违背民意,破坏自然规律的事。

无为,更深刻地说,就是实事求是,认识、尊重并利用自然规律。

平民百姓的愿望,没有多远大宏伟,无非是吃得饱穿的暖,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好自己的平常日子。

即便这样朴素的愿望,也很难实现。有些事,远的不说,仅几十年前,就是这样的不靠谱。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粮食两万斤;“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家家户户砸了铁锅在院中大炼钢铁……这些都是曾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道德经》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社会自有发展规律,当权者可以添油加醋,但没事不要左翻右翻。你翻来覆去,就会影响生产生活,人民就吃不饱肚子,吃不饱就要造反。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治——乱的怪圈中循环的原因。

文治武功,是每个政治家的梦想。历朝历代,开国之主大都会选择休养生息,以使国力逐渐恢复,日渐强盛。最典型的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的,是汉朝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与民休息,为汉朝开一代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站在文景之治的肩膀上,开疆扩土,威震四方。然而,他的好大喜功,为汉朝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所以说,无为而治,是一种大智慧。是认识规律、遵从规律、利用规律的智慧;是实事求是、说实话办实事的智慧;是顺应民意、不劳民伤财、不好大喜功的智慧。最终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地。


张磊1413


“无为而治”有三重含义:

一是传说中尧舜禹的时代,中国曾经以“道”、“德”治理天下,统领者”崇道而贵德”,黎民苍生“尊德而重道”,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与动物、植物、自然环境之间,遵循自然的规律、规则,各自相安,社会和谐。直到后来“道”、“德”皆溃,周朝以“礼”治理天下,人们仍然怀念尧舜禹“天下为公”、“一心为民”、“上不压下,下不欺上,互不攻伐”的那些有“道统”、“德统”,无须过多“有为”的年代。

二是中国远古、中古、近古,知识文化只能有上层统领者具备和掌握,社会分配制度也是上层人说了算。所谓“治理”是上层对平民百姓的统治和管理,就如鲧、大禹对洪水采取堵塞拦截、挖沟疏理一样,需要有为方可治理洪水。尧舜之时,社会统领者以身作则,大公无私,民风淳厚,人心朴素,人们自觉拥戴统领,统领者对平民百姓的统辖管理,勿须象治理洪水一样,大动干戈、大有作为,即不需要在治理人民上花多少精力、下多大功夫,所有的人们都是团结一心,在抗击自然灾害,共同谋生存。统领者对劳苦大众,不需要采用“治理”的手段,因而叫”无为而治”。

三是“有为”、“无为”的语义,古代至后世的发展出现了“反转”。就象我们过去对“小姐”过去是尊称、现在指卖身谋钱者,对演艺人员过去称“戏子”现在称“明星”一样。大清末年,康有为发起、领导“戊戌变法”,原因是他必须“有为”,“无为”是不行了的。古时,“无为”是正面的,“有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为而治”自周朝以“礼乐”治理天下开始,孔子后世提出”克已复礼”,提倡“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哀微”、“礼乐崩而天下溃”,社会已经缺少“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同样,到周朝“礼乐”“有为而治”时,中国社会的生态环境,已是大大不如尧舜禹时的“无为而而治”了。那时的“有为”不是正面词,“无为”才是正面词,因此,“无为而治”是远远高于“有为而治”的。

通过以上描述分析,我们知道,“治理”一词,是一种上对下的,是统领者与黎庶民的,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是上层阶级对群众百姓的。“无为而治”是上下层人们利益一致、休戚相关、生死相依、和谐和平、共图生存、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为而治”是上对下的压迫、剥夺、削弱,是要费心思、动脑筋、拿主意的控制和掌握行为。所以,“有为”是负面的,是不良社会的一种不得已行为,是无道、失德社会中,出现的自私、不公、下力控制行动。而“无为”反而是正面的,道德顺行、天下为公、社会和谐、共同进步的环境下,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共御外患的“有道”、“有德”行为。


沃克特尔


道德经第63章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啥意思呢,就是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从上述观点来理解“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就比较简单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无为”首先是一种态度,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当我们有了这种自然无为的心态时,才能够不自以为大,才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了解到就算最大的困难,也有它最容易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就可以将困难化解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人们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都是人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只要发现我们自己心中的问题,那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平民之宴


“无为而治”是治人治家治集体和治国的四字真言,不是说不作为而就能治理好,其真意是:只有在行使民主权力时,不用集中权利干涉,让人们充分反映真实的意愿(“无为”)的前提下,“而”才能有効地行使集中领导权利, 制止乱用自由民主权力 ,不服从领导,散漫无序的混乱行为,彻底“治”理好。

这是《道德经》与《论语》等经典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如《道德经.三十七章》中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说的“无为而治者"等。

例如:人只有在睡好觉,头脑意识不干涉睡觉的前提下,而在工作时,头脑意识才能有效地指挥身体,制止打瞌睡、手足无措等慌乱行为,完全彻底地工作治事。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破译背后的龙学密码》。 文/刘树成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不妄为!不与事物产生对立称之为“不争”,不与事物产生过多控制称之为“无为”。

【无为而治】是一种统治者不强加干涉、不多加条令、不欺民扰民、与民休养生息的一种政策。

与天地无为,可以天人和谐;

与他人无为,可以人人和谐;

与自己无为,可以身心和谐。

对任何事物都不要有太多的控制欲和对立感,这样彼此都不会沉静下来,都不会有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沟通。



奉天法古


老子说的“无为”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这种观点符合哲学思维。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总是在发现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就要会造成损失或失败。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类文明都经过相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很难打破这个规律。看来如果思想太超前,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赶不上,建立超前的社会形态是难以巩固的。最后还要服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叫人们无所作为。他又提出了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要“无所不为”,要利用自然规律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为人类造福。有人说老子思想是消极的“无为”思想,这是错误的。


师范小王子


‘’无为‘’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符合道的事情,就必须以‘’有为‘’为之。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更不是啥都不做。只是让人在处世之中顺应大势、顺应自然。老子这种‘’无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秩序,而且还有助于事物的成长和发展。不该做的事勿勉强,同时,克制自己的情绪就是‘’无为‘’的核心内容。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在人与事之上,这就不是怯儒表现,而是一种大智慧。并且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走向自觉和收到良好的成效。这充分说明我们无法改变铁一般的规律,只有顺应和利用它。这是对‘’无为‘’的认识,对否,请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