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觀點。請高人解惑?

蹦跳的閒魚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的“無為”觀點是道家最經典的思想之一。這裡的“無為”,是“道”的特性,老子以“道”之“無為”而成就萬物來凸顯“無為”的妙用。所謂的“無為”,將有私慾的人與無私慾的自然處於對立關係來看,就是指無私慾之自然而然去作為。

簡單來說,理解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把握一個“私”字。有“私”而為則是“有為”,屬執著於物欲的體現;無私而為,則是順其自然去作為,是順應“道”的體現。

1、為什麼“無為”可以“無不為”

在《老子》,也就是《道德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這句話就字面意思就是,“道”啥都不做,但是卻啥都能辦到。或者正經點來說,道不必刻意去作為,但是卻能成就天下萬物。如果為上的諸侯君王可以把握這一點,那麼天下萬物便可以自行繁衍生息而延綿不絕。

關於“無為”在政治上的體現,先擱置一邊。我們先來解決為什麼“無為”可以“無不為”這個問題。

“無為”是“道”的特性,而“道”是老子強行取的一個名字。在老子眼裡,“道”是無法描述的,但是為了讓世人理解“那個讓萬事萬物之所以是萬事萬物”的存在,於是老子給它取名為“道”。有時候,我們可以把“道”理解為自然,但是“道”絕對不是自然,不是說自然不好,而是自然對於“道”而言,還太狹隘。但是我們要議論它的時候,總得給一個範圍,所以,自然更接近“道”。

而“道”的特點是什麼呢?和“自然”特點相近。“自然”的特點是什麼?與人相比,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無偏私”,萬物在其自然秉性下自然生長,生老病死,一切都是最適宜的狀態。

也就是說,因為“無偏私”,所以“自然”不會刻意作為;因為不會刻意作為,反而讓萬物在其自然秉性下自然而然生長,繼而讓萬物得以在最適宜的狀態下繁衍生息。這可不就是成就可萬物嗎?以此,相信大家應該能夠了解“無為而無不為”的邏輯合理性了吧。

這裡不給大家咬文嚼字,因為沒有意義,擺上一堆不明覺厲的文言,類似什麼“三生萬物”,誠然,這是《老子》裡面的經典話語,但是,讀進去也要出得來。“道”並不會被“三生萬物”所困住,沒必要拉扯一堆文言文,繞來繞去。《老子》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不是用來彰顯自己所謂“智慧”的書。

如果各位想要更全面瞭解道家智慧,建議讀一讀陳鼓應先生的《老莊新論》,陳霞老師的《道家哲學引論》,和羅義俊的《老子譯註》等等,讀完以後,大抵能對道家哲學有一個更高度的認識,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核心期刊關於道家哲學的論文。

要理解道家思想,開拓眼界很重要。因為道家哲學難懂,並非空穴來風,學說“正言若反”的特點本就大大加大了其理解難度,再加上,它並非和儒家一般是議論世俗倫理的書,所以理解起來,得具備一些形而上的思維。但形而上和神秘主義是兩回事,這些則是後話了。

2、老子政治上的無為思想

言歸正傳,即便道家思想有“隱”的特色,但是,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道家並非如佛學那般屬避世的學問,即便在《老子》一書中,也能看到許多老子關心政治的言論。道家也是關心著人世的,只是,道家的視角更高一些,而他治世之學則更多源於對“道”的探索。

所以,即便是政治這種積極入世的存在,在道家思想裡面,也頗有些“自然無為”的意味。畢竟,老子發現“無為”狀態下的萬物,能夠在自然界中自然生長,而自然則是最好的狀態,那麼人類社會,又何嘗不是自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呢。

老子在政治上所提倡的“無為”,不要簡單理解為老子提倡人重回原始社會,雖然老子之無為思想看上去真的很像,但是,“道”的特點是順其自然的,並非一層不變的。人類社會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自然演變的結果,只是人類社會中的災難,大多是人為的結果,也就是人之貪慾的結果。

所以,老子之無為政治,提倡君主不要對百姓生活有過多的干預,實則是要君主抑制自身過度之慾,不要發佈過多滿足自己私慾的賦稅政令。但是,這並不是說要君主什麼政令都不頒佈,雖然理想社會下,君主看上去還很有些無所事事,但是這畢竟還是人間,距離所謂的“理想”狀態還真是有很大一段距離。

家的道從來不是僵化的,什麼歷史時期,就有適合該歷史時期的道,那麼就這種邏輯在治國上說,什麼歷史時期該制定什麼樣的政令,當屬社會大環境決定的結果,而非掌權者一人好惡決定的結果。說到這裡,想必道家在政治上的“無為”思想,大家大抵也有一定的把握了。

3、總結

綜上所述,所謂的“無為”則是道的特性,通過類比“自然”在無私慾之無為狀態下成就萬物,我們就不難理解,“無為”實則便是和“自然之無私慾而為”類似的狀態。因為無私慾去作為,所以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之成就萬物的境界。

而“無為”在政治上的表現,實則是君主根據時代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相關政令,而非根據一己好惡而胡作非為。這樣理解,可能更合適一些。



顏小二述哲文


無為無不為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從字面上理解是不做,無不為是無所不為,指沒有什麼不做。很多人理解不了這句話的含義是沒有看清《道德經》中這句話的主語,這裡指的是“道”。要理解這句話的意識要結合《道德經》的上下文來看,《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那麼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宇宙的萬事萬物都由到演化而來,那麼無需有什麼作為,只需順著自身的規律發展下去,就能無所不為。

既然道是按自身規律來演化,我們作為普通人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只需按照“道”的發展演化規律,順勢而為,不讓我們的主觀意識去幹涉、阻礙事務自身按規律發展。這就是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就像我們平時看天氣預報,如果要下雨,你肯定不能也不會去曬衣服、曬被子、曬穀物,而只會未雨綢繆,去準備關窗戶、帶好雨傘、雨衣等防雨用品,這就是無為,而雨水會促進種子發芽,農作物生長,土地得到滋潤,萬物復甦,這是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也就是老子說的無不為。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說的無為不是不為,無所作為,而是按照“道”的發展規律順勢而為,這樣才能順著宇宙自身的規律發展,達到無不為的境界。


聚靈陣


道家主張“無為”世人共知,歷來解釋卻難以服眾。所謂“無為而無不為”,直譯是:什麼都不用做,結果什麼都做好了。近乎詭辯甚至悖論。專家的解釋則彎山曲水,洋洋大觀,爭持至今未有定論。粵語有一解或可參巧:“為”,一般釋為“做”(做事),其實上古通假有多種用法:既可通“會”,指會見,亦可通“衛”,指護衛;更可讀“wei”,即粵語“會”,褒可指精明、能幹,貶可指精乖、狡猾。《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巫尪何為?”又,《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女何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何為”猶“何會”,意謂有什麼本事。《呂氏春秋.慎大》:“墨子為守攻。”又,《呂氏春秋.達鬱》:“故水鬱則為汙。”“為”亦“會”也。百里奚妻唱《扊扅歌》:“今日富貴忘我為。”“為”指能幹。用粵語解釋道家的“無為”思想可表述為:聰明的人不一定什麼都“會”,更不用事事親力親為;只要任用賢人達土,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就麼事都能搞得掂。這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通俗表述,與道家“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後世經家把它弄得玄之又玄,實乃牽強附會之說。


望君山人


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觀點,在好多人看來,老子只是一般的出世者,老子是一個消極者,如果這樣認為,那真是大錯特錯。其實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積極者,

老子的這一觀點稱之為“君王南面之朮”就是統治者管理之術,這應該成為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積極者的有力證據。老子看透了世界,以一般出世人的心來做入世人的事,以貌似消極的方式來達到最積極的目的。老子從“陰”入手,以陰制陽,以陰勝陽,最後達到最大的陽。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可妄為,不可強為,要順其自然,“自然無為”。像現在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管理者,都可以從老子這一觀點中汲取智慧,用“無為”去處事,用不善多言去教導員工,不要對員工大苛刻,不要把個人意志去強加給員工,員工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誠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誠信,這樣就可以達到員工的大信而達到積極的“有為”。


老子觀點無為的目的,就是無不為,最後的目的什麼都為了,什麼都達到了成功,這一觀點就是老子的核心思想,這也是“為”和“無為”的辨證關係,從“無為”的行為入手,最後達到一個“無不為”的頂峰,所以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值得我們社會中的人們借鑑和發揚光大!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無為”是要道法自然,無思無慮,不妄為。“無不為”,按照常理理解,應該是所要達到的各種目標都可以達到,或者是指所能做的事無所不包,所能達到的境界無所不至。

這句話有問題。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要義,沒有爭議;“無不為”的觀念在《道德經》則顯得很另類。它和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表達的一貫思想是矛盾的。

我認為有關考證是對的:《道德經》的早期版本,和王弼注的本來面目,不是“無為而無不為”,應當是,或者象王弼本《道德經》第三十八章那樣表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或者象帛書甲、乙本在對應今本的第三十七章那樣,不提“無不為”,只提“道常無為也”。

從各傳本看,“無為而無不為”和“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是相矛盾的。可以認定,“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才符合整部書的表述和意思,那麼“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錯誤的文本。

錯誤發生在哪裡呢?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本子,都和王弼本一樣,在第三十七章裡,都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但上世紀出土的帛書甲、乙本卻是“道恆無名”。郭店楚簡本是:“道恆無為也。” 郭店楚簡本是現在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本子,也是公認最接近老子《道德經》原始面貌的本子。進一步支持郭店本的還有後來發現的北大西漢竹簡本,竟然也是“道恆無為”。“恆”應當是原文,“恆”改“常”是避漢文帝劉恆的名字。“無名”和“無為”,本質上是一樣的。

可見,無為而無不為,其中的“無不為”是後加的。

怎麼加上去的?

“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並非老子本意和《道德經》初文,它是戰國末期出現的一種觀念,是對老子“無為”思想的改造。這種提法出現在莊子外篇、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中,它是黃老道家的典型理念,但和《道德經》的思想有根本不同了。今本《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的文字,是隨著“無不為”理念的流行,為了和老子拉上關係,就直接進入了《道德經》的傳寫之中。

到底是何時改的,這還不好說。看起來,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他們所依據的本子應該還和帛書本是一致的,那麼,這種改動,時間比較晚,但是影響很大,各傳世本都未倖免。

“無為而無不為”,是以“無為”達到“無不為”的目的,具有強烈的現實功利性、目的性,這是它和老子《道德經》“無為”本意的根本區別。老子的“無為”是無思無慮,無執無慾,本乎自然。後來的道家,覺得只有“無為”或者“無以為”,無論如何是不能治世的,為了順應現實政治需要,讓道家能通俗地為人接受和參與政治,開拓了新思路,用"“無不為”作為“無為”的目標。

正面看,這句話對於道家政治思想的功利化、現實化,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贊成黃老思想,這句話是可以作為理解道家的格言。但是,對於《道德經》,則對“無為”和“無不為”應做到要涇渭分明。





熱帶雨林的午後



梅里一了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識、經驗、記憶——思想,需要我們日積月累,素養才能越好越高。

認知生命、認識大道,卻需要我們每天減損,減損又減損,以至於無意主觀作為,無意主觀作為卻沒有不可作為的。

爭奪天下永遠不用滋事擾民、滋生事端。等到天下有了擾民的事端,那就不能爭取天下了。

“無為而無不為”是呼應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為不盈,故能敝而新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意欲是要講明“內聖外王”之道。“無為”直指“內聖”——明心見性的覺悟者。“無不為”指“外王”——普度眾生、開啟民智、造福社會的王道。通俗的講就是我們作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之一的萬物之靈——“人”,只有融入自然之道(先內聖),才能無所不能(再外王)。我們生命的內裡陰面(心)是一杯“黃河水”,必須要靜、淨、鏡、敬(損之又損),所有的“貪嗔痴慢疑”都沉澱靜止,直至這杯水清澈無比(無為)時,才能洞察真正的人性和世界,懂得什麼是生命?什麼是生活?什麼是時代?什麼是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生命的外在陽面(思想意識、知識經驗、記憶習慣、行為規範)也是一杯“黃河水”,必須要學習、運動、積累、反思、實踐,直至能夠帶動、裹挾水中所有的泥沙、濁物一起流動奔騰。也就是說,內靜可內聖(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外動可外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內聖方可外王,內靜方可外強。陰陽一體,互為觀照,生生不息。無為才可內聖,內聖了才可無所不為。


用戶1370457429743


這個要回到老子所處的時代來看。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各諸侯王勢力崛起,不再聽從周天子號令。各諸侯國之間互相角力征伐,小國被吞併,大國相繼稱霸,是為“春秋五霸”。

當時的知識分子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局面?怎麼解決這個戰亂頻仍的局面?

於是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克己復禮”,主張人性善,要求大家要講求仁,要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間要孝,兄弟間要悌。主張大家發揚人性的善,都按照周禮的要求,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構建友善和諧的人際關係國際關係,從而恢復到周朝的秩序來解決當時的問題。

以管仲及後世的李悝、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則更加實際,他們主張以法律來約束民眾,甚至“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崇尚嚴刑峻法來懲治人性的惡,從而實現大治。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的主張比儒家更為高深和飄渺。老子認為,之所以亂,是因為“為”太多,各種管理手段和教化手段都屬於“為”。所謂“道法自然”,在自然狀態下,沒有“為”的牽絆,自然會大治。換句話說,老子認為當時的亂就是你們這些各家各派的措施也就是“為”瞎折騰出來的,你們“不為”了,不瞎折騰了,自然就好了,是為“無為而無不為”。比如賦稅制度中的“黃宗羲怪圈”即無論如何改革賦稅,都是“為”,最終都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中華人民共和國2005年按道家法則取消農業稅,減輕百姓負擔,開中華千古之特例,善莫大焉!


霽野澄初旭


舉個例子吧。經過秦末農民起義,西漢初年,國家積貧積弱,百廢待興。西漢政府為了振興國家,採取的是什麼治國方略呢?黃老之學也!其實就是老子的學說,即政府採取儘量不干預社會生活,由社會休養生息,實現自我恢復的方式,推動經濟復甦,即而轉為國家強盛的手段。很顯然,西漢初年的治國方略是成功的,歷經高祖、呂氏、文帝、景帝而至武帝,國家力量日益深厚,終於可以報復白登圍困之辱,與匈奴決死一拼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所以,道家又講究"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講究"絕聖棄智,大盜乃止;焚符破璽,而民樸鄙;剖鬥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以論議。"突然又想起一個例子。當年,太行山還是童山禿嶺之時,有官員發文稱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讓荒山變綠嶺,讓斷溪水長流。有太行山的老爺爺致信官員,言道: 莫若封山,斷絕放牧,任植被自行恢復。政府認為有道理,聽從了老爺爺的話。如今二十多年過去,生活在太行大山之中的兄弟姊妹們,有何感悟?深秋已至,極度美麗之太行山脈啊!


用戶1275152439659


我不是高人,僅談談自己的理解。

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要遵循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不用做也能無所不為。

要理解“無為而無不為”,我們就要把這句話放到《道德經》中去理解。首先要理解“道”的意思。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即“道”常常變現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是指事物的規律,自然的法則。日出日落、生老病死即為“道”

無為:意思是不為、不做。

無不為:意思是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否定之否定,就知做。

“無為”和“無不為”是對立的,是相反的,“無為”和“無不為”是靠“道”來聯繫,是以“道”為前提。

結合自然規律看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不做,是按照事物規律去做,遵循了事物規律,其他的事情自會無所不為。

太陽每天升起、落下,這是“道”,是自然規律。

太陽除了升起、落下,什麼事也不做,這是“無為”。

太陽昇起,大地溫暖,植物生長,鳥兒飛離巢穴覓食,人類晨起耕種生產。太陽落下,氣溫降低,鳥兒回巢,人類停止勞作而回歸休養生息,這一切的事情就是“無所不為”。

結合老子的道家思想的產生背景,“無為”是強調治理國家要遵循事物規律,君主要“無為而治”。

老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是的動盪時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相互攻殺,統治者加重稅賦,窮奢極欲,而老百姓則過著顛沛流離、窮苦不堪的生活,社會貧富現象極為突出。

面對此情此景,老子提出了君主“無為”的主張:“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也就是說,君主按照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治理國家,採取“無為”而治,百姓就會自然順化、就會正常生活,就會生活富有,民風也自然淳樸。

老子提出的君主“無為”,就是強調君主 “無為”、“好靜”、“無事”、“無慾”。

為了完善老子“無為”的思想,後世道家補充了“君無為,臣有為”的理論,進一步闡明君主遵循治國之道的“無為”,而臣子們“無不為”,剩下的事情由臣子們來做。

無論如何,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以“道”為前提,強調的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有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們不能片面的理解,以“無為”來逃避應該的“有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