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檢測臨床診斷意義微弱,對流行病學研究或有幫助


抗體檢測臨床診斷意義微弱,對流行病學研究或有幫助


據 Science 報道,一些機構正在加速研發新冠病毒所致疾病的抗體檢測法。

抗體法使用病人的血液進行檢測,對目前的大家的關注焦點,即臨床病人的快速確診意義很小,因為病人可能在感染病毒數週後才會產生抗體。對於急性的呼吸道傳染病,這種方法更多用於流行病學的回顧性研究。現在,科學家希望能抗體檢測能幫助解開新型冠狀病毒的一些傳播謎題。

抗體檢測或許能讓研究者知道這場疾病的起點究竟在哪裡、哪種動物是病毒的最初宿主,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從已有的人類或動物血液樣本中尋找新病毒的感染蹤跡。然而,抗體檢測的更為關鍵的意義是,它可以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進行廣泛篩查,找出只有少數症狀或者根本無症狀的感染者。如果可以據此發掘出更多隻有輕症或無症狀的患者,疾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將被重新評估,實際的數字很可能小於目前的報告數字(分別約為 20% 和 2%),這也將是一個好消息。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流行病學家 Ian Lipkin 的團隊正在測試其中的一種方法。他們使用的檢測工具是病毒表面的一系列特定蛋白。當病人的免疫系統發起對病毒的響應,產生特定的抗體,後者將可以被這些蛋白工具“捕獲”。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認為,病人發病三週後是抗體檢測的一個好時機,此時血液中的抗體數量能達到一定的程度。截至 Science 發稿,美國已有一例病人的發病時間達到 3 周,研究者期望在下週進行第一版本的抗體測試,而檢測公司的試劑盒還須另外數週才能開發並批量化生產。(Scien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