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管理崗位,失業一週,該何去何從?

Cynthia4015


才一週就急了?慢慢等機會吧,我在國企工作十幾年從普通員工做到下屬企業總經理,35歲國企改革買斷失業,現在37了還沒有固定工作[捂臉]什麼叫管理崗位,自我安慰而已!真不如有個一技之長傍身好


仙人球134985284


我是職場小申子,不僅你我,估計很多人考慮過這個問題,只不過你是生活中發生了一週,我是腦海中發生了很長時間,我如果是你,下面幾點僅做參考:

停下來,關注生活和家庭

工作既然暫停了,我就索性給自己放個小長假,兩週也罷三週亦可,迴歸生活和家庭。

清晨去樓下早市買買菜,給家人精心做頓飯,陪孩子好好寫會作業,和愛人坐下來絮叨絮叨,欣賞下孩子新學的舞蹈......

約下好幾次都沒聚成的老友,補一番欠了很久的劇,嘗一口心心念的美食,歸置拖了幾個週末喊著要收拾的收納、花草,來到戶外徹底放空一下......矯情的說停下來等一等自己的靈魂,既然壓力、焦慮會不請自來,那麼喘口氣,誰有規定不可以呢?

再往前,加把勁便是

休假完畢繼續忙碌,畢竟貸款沒有減少學費該交得交,我應該會繼續找工作,覆盤經驗和能力、調整狀態和情緒。職場走到現在,或多或少有一些朋友和人脈,大環境如此,互相幫襯著引薦/留意好的機會,沒有什麼抹不開面的。再就是應該會多聯繫幾個獵頭幫忙推薦,在精準度把握、細節準備、精力分配上會有不錯的幫助,(找工作渠道挺重要,我的置頂文章有探討可以參考)。

忙碌,那就再加把勁便是。

轉角柳暗花明

單拎出來想說有個心理建設要做,那就是可能越找越不合適,進而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家人沒說啥呢自己先撐不住了,我肯定會告誡自己更包容一些,敢於擁抱變化,窮則思變,如果沒有逼著自己培養個副業,之前不願意琢磨的小創業試試無妨,都是為了生活而奔波,沒什麼跌份的對不對?


我是職場小申子,專注職場分享和交流,希望和大家成為朋友。找工作的可以瀏覽我最新的求職渠道小文,謝謝!


職場小申子


很多人在當初辭職時可能沒有預想到,原始資源的耗竭速度要比想象中快得多。35歲了,體力、智力、精力都比不過年輕人了,世界變化得這麼快,經驗搞不好也過時了。原以為最糟糕也就幾個月就能解決的問題也拖了一年,家中經濟儲備和親人的耐心也在迅速耗竭。

可能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你也思考過要不要去送外賣之類的,再怎麼菜的送餐員3個月內都能把周邊3公里內的小區樓盤摸熟,賺的錢足以緩解經濟壓力。然而在思考這一類出路的時候最容易出現這樣的內心衝突:

“我認路不好,無法送餐。”

“這個行業賺不到錢。”

“這種工作與我的專業和經驗不相符。”

“我年齡大了,體力會跟不上,這個工作可能會讓我太辛苦,扛不住。”

在思考要不要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就已經陷入了對能力、自我定位以及工作性質幾個方面的認知僵化。在他們看來,能力是一種天然存在不可變更的資源,所以如果沒有與工作崗位相符的能力,這個崗位就自動被過濾了。自始至終他都不會考慮如何先找一份工作,並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能力,而是通過不斷地“找工作”來平復自我效能感不足帶來的焦慮。

在這個過程中還容易發生一個讓心理困擾持續發酵的現象——自我壓榨。人在自我效能感不足的時候是特別不想動彈的,但往往這種帶著迷茫感的僵化狀態會容易被理解為懶惰和不重視,於是陷入僵化的人又容易反覆用不行動的後果來“恐嚇”自己,逼迫自己動起來。即使家裡人給予了相當大的包容和鼓勵,當事人依然會因為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會因為覺得愧對家人而加緊自我壓榨。

但是反覆的自我壓榨除了消耗心理資源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還會將找不到工作的嚴重後果深深刻入腦海,這些後果帶來的恐懼感會讓當事人更加不敢輕易嘗試,害怕一旦失敗就會暴露出自己確實毫無能力的“事實”,進而更加動憚不得。

人一旦進入這種死循環以後就容易陷入抑鬱狀態,表現出暴躁易怒,懶惰遲鈍,玩物喪志,孤僻自閉,悲觀厭世等症狀。可以想象得到,這些明顯違背普世價值觀的現象會多麼消耗家人的耐心,一旦家庭氛圍開始降溫,當事人的處境就會變得更加糟糕,死循環的速度也會不斷提升。

所以講到這裡結論也就出來了:很多“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人其實是在用“不合適”來掩蓋自己“做不到”。

如何走出困境

首先需要相信一個事實,那些在挑剔工作時出現的煩躁感,其實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很可能都是有問題的。比如陷入抑鬱的人通常會出現兩個功能不良信念:

1、“我不可能做得到。”

我們前面提到了,陷入這種絕境通常是由於自我效能感下降,而在這種低能感知中,我們是會非常容易去相信我們能力有限,並且一直僵化地保持著這個信念的。

2、“我做什麼都不可能改變我的處境,使我變得快樂了。”

為了避免遭受失敗造成進一步的心理創傷,我們又容易如同強迫症一樣地去思考執行過程中的一切風險和阻礙。當我們過分聚焦於行動風險,看不到行動的好處,或者對好處期望太高時,就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

要快速擺脫這兩個信念對行動的干擾,我們就必須要學會接納這兩個信念帶來的焦慮感。通常我們陷入到抑鬱的死亡循環前,都會感覺到強烈的焦慮,這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誤解:

“如果我在焦慮,那就很糟糕了,那說明事情要搞砸!”

然而,正是由於不斷排解焦慮的無效行動才導致了我們的處境一直得不到改善,並且還造成了更多的資源浪費。當我們不再對抗焦慮,就讓它在我們腦海裡表演它的“恐怖故事脫口秀”,並且把視線移到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時,焦慮反而就不會再成為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呢?以最終目標為導向的行動本身就是價值,而這些行動只在當下存在。

比如,我們想要當一個負責的好丈夫、好爸爸,這就是一個人生目標,那麼只有在臨死的那一天這個評估才可以開始,因此在這之前的所有時間,我們都需要不斷處於行動狀態,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有時表現得好,而有時很糟糕,但只要保證總體上是在朝目標前進,那無論成敗,無論選擇了什麼樣的工作,只要當下是專注的,那這個行動就是有價值的。

又或者,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那麼也只有在臨死的那一天可以做這樣的評估,因為在生前的任何一個時間去評估,都只能評估成“我曾經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但我現在和將來已經停止改善了”。

所以啊,如果發現自己已經被迷茫和絕望困住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家裡走出去,找一份能夠立即上手的工作,別再相信大腦給自己講的那些恐怖故事了,尤其要警惕“等焦慮過去了再行動”的壞習慣,越等越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