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可以將餐飲制度改為一日兩餐,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嗎?

竹籬茆舍墨客


我的父母自從小弟上初中能住校,他們就是一天兩頓飯,便利的是,住在單位家屬院,父親上班時間能吃飯。母親說,有小孩子上學必須一天三頓飯準時吃,沒孩子上學,一天兩時飯最好。母親說,吃飽了飯愛"食困",幹活沒精神,也不知什麼原因,就覺得吃兩頓飯,吃著香,有活力。

我舅舅家條件好,對"吃飯”很講究,已經離休賦閒在家,三頓飯,頓頓有滋有味,舅舅愛美食,他離休前工作很忙,看到我和母親去他家,舅父舅母不但給母親表演《夫妻識字》唱《戒菸歌》,舅舅還秀廚藝,天一放亮就神神密密的給一大家人做薰雞,不許我們進廚房,免得爭了他的功勞。

但是,我和母親覺得在舅舅家光吃有滋有味的美食,很快就覺得沒滋沒味了,吃飯像"完成任務″一樣,從無飢餓感。

在山東衛視聽養生專家宋一夫講養生課,他說一日改為兩餐最好,有飢餓感,吃飯才香。他本人,一天一頓飯,覺得更健康。他說,現在人的一些疾病,實際不光是汙染等等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撐出來的″,天天營養過盛,腰帶越長,壽命越短,大腹便便很難長壽。

今年4月回到久別的故鄉,已在教育戰線退休的姑父姑母,一日三餐,頓頓不重樣的不是精心給我做美食,就是下飯店。

吃飯,又成了″完成任務”。我講了我父母多年來一日兩餐的好處,又講了宋一夫老師一日兩餐的健康理念。身為知識分子的二老,高興的笑起來。

他們說,這是你來了,我們才吃三頓飯,我們也很注意養生,一天也是兩頓飯。姑父說 : 前兩年我患″返流性食管炎″,醫生健議我最好一天吃兩頓飯。我聽了醫生的話,三餐改成兩餐。不知不覺病好,一日兩餐我們也成了習慣。

第二天,姑父姑母就把三餐改為兩餐。

任何事情,人類也是在不斷思考,在利弊得失中悟出道理,不斷總結經驗。

🌍🌏🌕🌑🌖🌔🌗🌓🌘🌒🌟💫🌥🌦🌧🔥💥


飛翔4785071960596


自從春節假期以來,我家就開始兩頓飯制度了。我和老婆都是體重超重的人,我已經突破200斤大關,心裡也是擔心隨著年齡大了肥胖會影響健康,全家人通過決議,全部贊成兩頓飯。每天早晨8.00吃早飯,麵條一平碗。終於14.00吃中午飯,晚飯不吃了,真餓了吃三粒生花生米,還養胃。過節大魚大肉杜絕了,沒有出現往年節後長肉的節奏,我再飲食上牢牢控制,今天的吃飯量是過去的一半,多吃蔬菜,油炸食品基本不吃。感覺今天上稱200多一點,比過去的230斤還少了20多斤肉,這對我身體很明顯的有好處,身體輕快許多。中午下午屋裡鍛鍊,做俯臥撐,仰臥起坐!也是循序漸進。吃飯也是慢慢的減飯量,細嚼慢嚥,吃的仔細,這時候才發現這回減肥成功了。兩頓飯,合理飲食,養成好習慣,不暴飲暴食,樹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健康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通過這次三頓飯改兩頓飯的成功來看,對自己也是一個考驗,人最難的就是放棄現有的習慣,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方式,對自己也是一個挑戰,但是隻要有信心,有目標,就能改掉舊有的不良習慣,重拾健康!再老家農村過日子有的現在也是兩頓飯,還都很健康,所以在我看來,兩頓飯對我是合適的!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一日兩餐,我肯定接受了!因為我和我的姐姐們都己經很多年是一日兩餐了。我們從來不吃晚飯的或是吃很少一點點。實踐證明,不吃晚餐確實有益健康。當然這只是對老年人而言的。

我們家人都是熱敏體質,從來不怕冷,可就是容易上火,引發口腔潰瘍,有時連續潰爛,疼得讓人受不了,茶水難進,寢食難安。特別是晚上吃多時病情就會加重。為了減少病痛,我們就開始試著不吃晚飯,結果立刻見效。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們就不吃晚飯了。眼下已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口腔潰瘍很少再犯過,身體也非常地健康。晚上不吃飯,睡覺香甜,身體舒服。我們姐弟六人,個個身體棒棒的,不要說什麼大病沒有,就連感冒的小病也很少得。常年吃飯飯香,睡覺覺香!所以,我非常贊成一日兩餐制。當然年輕人和勞動強度大的人除外。


樂逍遙肖學彬


一天吃幾頓飯的事,個人認為這是個習慣,一般人都吃三餐,記得年輕時早上貪睡,上班來不及了,早餐有時就不吃了,有段時間,早餐不吃,就是中,晚二餐,也沒感到不好,後來專家說,早餐不吃,對身體傷害,易得結石病,嚇得恢復早餐,記得50年代家中窮,糧食少,每天晚上吃粥,後來到文革前,經濟少稍好點了,晚飯就吃飯了,蘇南農村,農民在春種,秋收,由於勞動強度大,每天吃五餐,那是天不亮開始,幹到深夜,笑說,從鳥叫做到鬼叫。講了這些吃飯的變化,說白了,吃飯這事是習慣決定,而這個習慣和勞動強度有關係,以前農民開河,就是平地開條河。每天挑土,一餐可吃12兩大米煮成的飯。(老秤12兩相當現在7.5兩),現在誰還吃得下。習慣和條件決定吃飯的量,幾乎所有的養生專家都說,晚飯要吃得少,大家去看看飯店晚餐,都是吃得酒足飯飽,再看看自助餐,那個不是吃得扶牆而出。專家又說了,早上要吃得好,現代人都是晚上吃得好,其實大家都知道晚上吃得好,是不好的,但早上那有時間在飯店,喝酒吃飯。回到主題,一天二餐是可行的,但要改變一天三餐為二餐這是個大課題,尤其要使人們放棄三餐為二餐,那是要改變傳統習慣,是不容易的,


sRAB


很多教訓證明,多吃是健康的大敵。我單位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有段時間值夜班到二點,然後吃二碗泡麵,平日總喜歡用菜油湯拌飯吃。幾年後胖到200多斤。一天夜裡突然肚子痛不欲生送急診。結果發現急性胰腺炎。重症室住2O多天,救下小命,但發現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所以,貪吃多吃損害健康。


老來得易


我爸從來不吃早餐,影響到我媽,也不吃早餐 ,而且我爸喜歡吃那種大片的肥臘肉,每天晚上喝少量酒,(必須是好酒)照現在來說就是極不健康。

但他的身體很好,啥毛病都沒有,我媽要差點.都高齡。

所以說一餐、兩餐,早點必須好,在他們身上沒有什麼體現。


高高96917


我的生活體會是不認同。在讀初中的時候,早上常常不吃早飯就走在大路上上學,結果呢得了胃病。好在那時年輕,通過治療,改變以往不吃早餐的習慣,慢慢地就把胃病治好養好了。現在,一日三餐天天如此,身體是寶中寶,三餐可比二餐好,有的專家不牢靠。


五代忠臣


我家就是一日兩饕。原來是一日三饕,由於長期炒股,按原來的時間點吃飯很不合拍,逐漸晚睡晚起,一日二頓飯,既和股市開盤的時間一致了,還省去了許多麻煩,主要是腸胃舒服。一次到市中心醫院去檢查,什麼毛病沒有,醫生還向我老婆討教保健經驗。


股海救生


說將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有人一聽就要冒火,其實不必。仔細想想,這個倡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一日兩餐制的對象不應是所有人,而應是某些特定群體。

首先是老年人群體。主要是指退休人員,以及60歲以上人員。這類群體基本閒賦在家,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也不在從事複雜或繁重的工作或勞動,一日兩餐完全可行,具體用餐時間可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6時前。

其次是自願且條件許可的群體。就是說,你自己覺得一日三餐費時費力或者不合適,而一日兩餐已經能夠滿足身體需要,並且客觀條件允許,比如你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工作時間,或者與你一同進餐的家人也無異議,那你就可以一日兩餐。

實行一日兩餐制的人群,每日可以輔食以少許水果、乾果、奶粉、點心和其他副食以補充營養。

據本人所知,周圍有一些老年人甚至有年青人基本上就是在一日兩餐。本人打算在退休後也嘗試實行一日兩餐制,呵呵。



清風朗月zgh


餐飲制度改為兩餐制是可以的。在社會沒有搞分田到戶時候,大多數農村都是兩餐制。我覺得有三個好處。

一、從健康來說,那時我們都是吃兩餐,年青時是感覺到有點餓,但沒有什麼病,要有點病在村醫務室拿一毛錢的藥,可以好轉。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日三餐不說,還要宵夜。而現在的人出現各種莫名其怪的病。肥胖症,三高症,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這些病都吃出來的。

二、從時間角度看,每個人少吃一頓飯,也省不少時間。每個人一餐最少需要30分鐘至50分鐘。那就是|x0.5x30x12(小時)=180(小時)x14億=2520億(小時)。我們全國14億人每人每年浪廢180個小時的時光。

三、從物質生活上,也更是浪廢。每人每餐平均10元,(有的人肯定不低於10元錢)。全國14億人,每天浪廢140億元人民幣。

這是我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