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复工也就比平时晚十天,为什么有的公司就会倒闭?

皮蛋不怕黑


只看到复工时间晚十几天。但没明白,复工后并不能正常运转!上下游,物流运输,各地方政策还不一样。这盘棋只能走一两步!等全国大部分都复工了,物流正常了,才慢慢步入正轨。这个过程还得多久?复工后一个月内能正常运转就不错了。

所以不要觉得就晚了十几天!


花园xu


不是简单的的10天,加上春节假期就是15天。

而且不是简单的延后15天,现在,物流不通,上下供应商不通,员工不到位。

年底,本来很多企业资金就紧张,要付款,年终奖等等。

你看看每年年底朋友圈看看多少人在讨债的。

资金已经不充足了。

再说很多企业也不是说到29日再放假。很多人都提前请假走了。公司年底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都是半运行状态。再加上15天没有收入。有些企业还要付工资。现在开工了,等开工后还有至少半个月才能正常。

下个月又要发工资。

断断续续的算下来可以算3个月左右资金不正常。你说慌不慌。


钩瘾


我也很奇怪,前两年一遇重大活动,比如杭州和青岛大会,企业停工停产起码半月也没听说哪家死翘翘了,这才十天不到就不行了,甚至于连过年期间不开工的房地产公司都喊支持不下去了,问题是本来春节期间就没人买房,实在不知道地产亏在哪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悲观预期心理吧。


EAmpty


我拿一个一线城市小微企业举个例子给你算一下你就明白了!

先说企业成本

1,房租,一个小企业租200平米的办公室,20000元左右。

2,员工工资,20人,平均6000元,120000元

3,社保,20人,27000元

4,办公用品及行政费用,一个月20000万

5,企业贷款利息,正常企业都有贷款,按200万20年算,每个月本息约15000

以上合计约21万左右,这还不算流动资金,其他杂费还有老板自身消费。

那么如果这个企业之前生意好,老板手里有100多万现金能支撑3到5个月,如果之前就生意不好,手里没有现金呢?别说10几天,停一周就死翘翘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微企业在这次疫情中挺不过去的原因。





老林说新零售


该倒闭的迟早会倒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借着这个风口,名正言顺的倒闭,也好有个借口,。不该倒闭的,一年半载不运作,同样的可以养活几十万员工。


小母指风水师


看了你的提问,可以看出根本没有办过企业,连个体户都算不上!

第一:正常情况下,企业开工都是初六,也就是1月31号,个体户,批发商过春节基本只休息半天,并且一年的钱就指望春节前后

第二:到今天2020年2月14日,已经半月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个体户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恢复生产,恢复营业!

第三:国家政策总是好的,鼓励中小企业,大型企业10号开工,实际到地方,复工仍然需要填申请表,道路交通管制依然存在,打电话咨询依然复工遥遥无期!

试问哪家企业能不慌?哪家个体户能不慌?

最后总结一下:教师,公务员,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这些员工一点都不会慌,所以网络上大半人希望不上班!


六月大叔


企业不是暂停了10天,而是没有了收入10天,但是成本没变继续存在。很多人把企业的生命力想象的太强了。其实公司是有限责任制度,即使有高额的利润也已经被分红取走。留存的现金只够维持持续运行的。所以10天已经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了。

里面的成本包括贷款,房租,工资,保险,税收等,各不相同。


极音悦藏


本次复工也就比平时晚十天,为什么有的公司就会倒闭呢?

其实,复工晚十天公司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可以这样说”就算是这几天带薪休假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有的公司会倒闭呢?

究其原因,恐怕是从此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了客源。没有了客户谈何生存?倒闭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说很多以门店客户为主的饭店,火锅店之类。以大型聚集活动为主的公司,企业。人员混杂的交易场所等。经历了这次疫情,又有几个人愿意去那种地方?又有谁会为健康买单?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寻求改变,那么与其付出巨大代价而一无所获,还不如留下资本寻求机会来得实在。


秋月红枫2020


企业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吃喝了,他就会走不动,会生病,甚至是走向生命垂危,别说是十天,就是一天也会熬不住的。

只要一家企业不能正常运营,那老板、供应商、管理人员、员工等就头疼了,这会涉及到几十,几百,几千甚至是几万和几十万不等的人的利益。因为在这当中,有合约不能正常履行,有资金不能按时交付,有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有货物囤积被滞销,有物料无法供应......

企业在市场中不是独立的存在,它的盈亏除了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次疫情对大企业的影响是必须有的,但是,对于大企业而言,这种风险是在他们的防控范围内的,他们基本上都承受得了的。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可能就不一定挺得过去了。房屋和仓库的租金对他们来说就是件大事,如果签署的合约不能履行,产品又不能销售出去,再加上员工工资又等着发放,时间长了就造成恶性循环,那企业负责人不但头疼,还头大了。如果他们在这个紧要关头能扛不过去的,那只能关门大吉。对于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而言,大环境如此,即使是国家政策再怎么保驾护航,他们被淘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大表哥zsy1668989


我想公司的实力也和个体家庭的经济实力同一个道理,有余钱余粮的人家,在发生意外变故时,如自然的、社会的、自家内部的等多种原因不能有持续的经济收入时,还能照常心平气和的生活,没有积蓄的穷人家,特别是把生活过得推一天算一天的、吃了今天没明天的人家,若是打断了收入,能借能欠还可过,再要是借不到赊不到,就只有饿肚子或乞讨了。

当前有雄厚实力和周转资金的公司、企业在这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还没问题,而那些资金上现过现的企业就撑不下去了,它的一点活命余粮在这十天中省吃俭用地就消耗光了,而后这场天灾就使它在社会上消失了。这是可想而知的,没啥稀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