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為何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在教人平凡嗎?

張毅誠


這是告訴你怎樣的人是至人神人聖人,不為自我不追求功名方能有一番作為,無為而為方成道


講道得


至人無幾,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神人、聖人首見於《逍遙遊》: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三者都是《逍遙遊》所設計推崇的理想人物,都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對這三者的內涵最早進行解說的,一般認為來自《莊子•天下》: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這個解釋過於玄奧。個人認為,對所謂的至人、神人、聖人可以從精神境界與社會功能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在精神境界上,三者並無高下之分,都是得道者,所以我們就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進行論述。

首先,個人明確認為,“無己”“無功”“無名”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達到至人、神人、聖人的途徑。具體來說,就是民“無己”則為至人,臣“無功”則為神人,君“無名”則為聖人。

如《大宗師》所說:

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 伏犧氏得之,以襲氣母; 維斗得之,終古不忒。

莊子此處所列舉的豨韋氏、伏犧氏、維斗都是得道者,可以挈天地、襲氣母、終古不忒,都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但他們仍各居一方,各司其職。根據資料記載,無論是豨韋氏、伏犧氏還是維斗,得道者之後的職責與其得“道”之前的身份職守有著密切的關聯。

何一個社會,都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而這些個體又分屬不同的社會群體或者階層。各個群體有著各自不同之“累”,按現在的話來說,各有各的煩惱。君王雖然是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卻終日為求賢德之名而負累;做臣子的有社會地位,不求賢德之名,卻念念不忘建功立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作為普通百姓 ,不用考慮建功立業,更不用操心天下事,那麼唯獨關注的就是自身,也就是“至人無己”的“己”。

以莊子的思想理念來看,“己”“功”“名”是社會中人們得“道”的三大障礙。消除這些障礙,就可以得道。於百姓而言,要“無己”,於臣子而言,要“無功”,而於君主而言,則要“無名”。

所以,莊子提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並不是教人平凡,而是為人們得道提供途徑。


燕子的濤寶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並非教人平凡,而是闡發他追求自由的哲學。

這句話,是莊子在《逍遙遊》裡說的。分析這句話的含義,就不能不對《逍遙遊》的要義加以解讀。

莊子幹嘛要寫《逍遙遊》?所謂“逍遙遊”,就是莊子嚮往的一種不受約束遨遊於天地之間的理想自由狀態。

此文開篇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鯤,是大魚,大到“不知其幾千裡也”。但是,這個時候,鯤是不自由的,潛於水中,憑水浮游。

在莊子那裡,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物化”。這是由道家學說 “變化”的思想而來的。

老子的《道德經》,說來說去,講的是變化——從無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也在變化,強與弱,上與下,明與晦等等,都在變化轉化。

後人,都認為莊子屬於道家,所以有了“老莊”一說。

其實,莊子和老子,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看到了世間萬物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但他過於消極,以致主張退回到“小國寡民” 的狀態去,以不變應萬變。

莊子則孑然不同,他也認為萬物是變化的,然而卻主張,藉助這種變化,去追求絕對的自由。

所以他在《逍遙遊》裡說,鯤已經大到不知幾千裡也,可這並不是真正自由的狀態。

他接著說,必須變化,“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這就是“物化”,是一種主動的變化。

鵬仍然很大,“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相比鯤,鵬已經可以從水裡出來了,自由多了。

但是,這仍然不是真正的自由。

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怒”,不是生氣憤怒,而意同於“鼓”。孔子曰:“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這個“怒”和“鼓”,都是“充滿”的含義。“怒而飛”,就是雙翅鼓滿了空氣,乘風而起。莊子後面說的“摶扶搖”,也是這個意思,“摶”是“鼓”,“扶搖” 是升力很大的風的名字。

鯤化為鵬,“其翼若垂天之雲”,比起潛於水中,已經自由多了。然而,這是真正的自由嗎?還不是。因為,大鵬還必須“怒而飛”,還必須“摶扶搖”,後面還說到要摶“羊角”,“羊角”也是大風的名字。

莊子又說,“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去以六月息也。”

莊子的時代,對於日月運行、陰陽變化的研究,已經很成熟。冬為陰,夏為陽。“六月息也”,“息”不是休息,也不是減弱。在古漢語裡,“消”和“息”是一對反義詞——“消”是消弱,“息”是生長。

莊子這裡是說,鯤變化為鵬,飛去南冥,就是開始了變化的進程。這就是“物化”。

在講完前面這些內容後,莊子舉了很多深奧的例子。

比如,“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抬頭看見的青蒼天色,你能確定就是天空的本色嗎?茫茫天際,真的是寥廓無窮的嗎?從天上向下看,和從下向上看是一樣的嗎?

好像和前面的鯤鵬毫無關係,而實際上,關係大得很,莊子是說,未知何其多,有限的自由,是不可能知道謎底的。

再比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水過於淺,就不能承載大船。一杯水倒在堂前,只能是草芥為舟了,把杯子當船,都會擱淺。

這也是在說,有大自由,才能完成大使命。

還比如,“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而起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知了和學鳩這種小鳥笑話大鵬,我們,“決而起飛”,就是一“掙巴”就飛了,飛到樹上,實在不行就落地上,幹嘛要飛九萬里去南極呢?

這依然是說,沒有足夠的主觀決心,是不可能獲得真正自由的。

莊子的文章恣肆汪洋,看似毫不相干,然則環環相扣。

在講了“物化”之後,莊子開始講“人化”。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微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這段話裡,莊子列舉了“知效”、“行比”、“德合”、“徵國”這樣四種人,掌握知識後能夠依照去做的、能夠在一鄉里做表率的、可以與國君德合為臣的、經驗和才能可應付治理一國的。

這是莊子對人才由低到高的四個等級劃分。

可是莊子說,在叫宋榮子這個高人看來,只能一聲哂笑,這四類人雖然自視甚高,“也亦若此矣”——不過如此。

接著,莊子又講了比這四等人更高的三種人。

第五種人——“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此種人的智慧和境界,已經到了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度,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莊子說,“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這樣的人,世上是很少的了,他們對於世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六種人——“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音,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道家說,莊子師從列子,未知真假。不過,莊子確實認為列子是高人,列子會飛,在高空中被冷風吹到反而覺得很爽,不停地飛十五天後還能返回。莊子說,你們天天求褔,能達到列子的境界嗎?可是,列子飛十五天,他仍然要靠風,這還不是最高境界的自由。

第七種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認為,這種人不乘風,而“乘天地之正”。什麼是天地之正,有人解釋是“天地之間的正氣”,實際上,更應該解釋為“道”,也就是規律。莊子說,你掌握和駕馭了天地之間的正道,自覺遵循規律,此時的生命,才真正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接著,莊子就要說到“至人”、“神人”和“聖人”了。

在講了七種人依次提高的境界之後,莊子說:“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如果說莊子是道家,至人、神人、聖人這三種境界,才是對老子“無為”的最好詮釋。

所謂“至人”,“至”是達到,“至人”,就是達到做人的標準。這個標準是什麼,就是“無己”。“無己”,不是完全忘我,而是掌握自己的命運。

“至人”是分層次的,掌握自己命運,是第一層次;更高的層次,是“無功”。什麼是“無功”,究竟是一個人有了大智慧、大才能,貢獻於天下,但從不需要天下來感謝他。所謂“無功”,是不邀功,不貪功,不沾沾自喜,反而默默無聞。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可以稱得上“神人”了。

“聖人無名”,莊子說,真正的聖人,是沒有聖人之名的,如果說某某是聖人,他就一定不是聖人了。真正的聖人,做了無數好事大事,但從不以聖人自居,而且極力避免“聖人”這個稱呼落到自己頭上。

其實,孟子也講過類似的思想——“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孟子講了六種境界。

莊子認為,至人、神人、聖人,是一個人掌握自己命運,獲得最大限度自由的最高境界。

後來的許多人,包括帝王們,實際上很欣賞莊子這個思想。

比如,唐魏徵奉敕所寫的《九成宮醴泉銘》就說到:“至人無為,大聖不作”。還說:“大道無名,上德不德”。其實體現的都是莊子的這一思想。

莊子生活於戰國中期,司馬遷說——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莊子做過植物園園長一類的小官,楚威王曾想拜他為相,這是很大的官了。莊子說,別侮辱我,拂袖而去。但他學問“無所不窺”,什麼都懂,但總體上屬於老子學派。這是司馬遷的記述,也是關於莊子最詳盡的記述了。

莊子生活的年代,諸侯爭霸,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憑他的才能,輔佐一個明君實現爭霸目標大概不是太難的事。

然而,莊子思考得更深刻,一個明君或一個能臣,就可以挽世界於水火麼?所以他才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他想的明白,即便幹得再好,最後不過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而已。

莊子是反覆思考過的,也很痛苦,於是才說,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他沒有幾個朋友,大約只和那個“學富五車”的惠施還是談話對手,也是倆人見面,就因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而吵架。

於是,莊子著重思考的,就是人如何才能活得自由。

“至人”、“神人”和“聖人”,恰恰反映的,就是對此的深刻理解。

據此來說,莊子,是一個世界級的哲學家。

別說西方學者探討人的自由云云,莊子比他們探討這個問題,早了兩千年還拐彎兒。


一老沈一


野狐試答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語出莊子《逍遙遊》,這句話沒有教人平凡的意思,恰恰說得是超凡的問題。

莊子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他認為擺脫物的束縛,不依賴、憑藉外物就可以成為最高境界的人,就可以神遊於天地萬物之間,甚至可以超乎時間之外,到達一種絕對的自由狀態。

至人、神人、聖人其實是一個人,換了三個說法,只是為了強調這種最高境界的人,這三句話要放在一起去理解,意思是最高境界的人是無己、無功、無名的;反過來,也只有到了無己、無功、無名的高度,才能成為最高境界的人。

無己就是忘身,忘掉自己,莊子講坐忘。老子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莊子講的是棄形求神,講的是修道的問題,和我們做人也是有關的。

無功不是不作為,而是有大作為,但不以作為當作為。在道家,自然是最高的法則,自然造化的功勞是最大的,但自然從不會標榜自己的功勞,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做就做了,做過了就過了,最高境界的人就是要參同天地,有大功而不言功。

名是外在的、虛妄不真實的,莊子要的是本真的東西,只有忘掉這些外在的虛名才方便修道,才可以到達最高境界,所以修道之人力戒名利。求名求利,邀功請賞那是俗世的事情,是有背修道的東西。

莊子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一種精神修養的方法。功利化、物質化太強的今天,學點莊子的淡泊超然,對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大有好處的。


野狐習禪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出自《莊子》的首篇《逍遙遊》。其哲學思想,正是莊子人生理想的核心:超脫世俗與萬物,獲得絕對的精神自由。所謂“無己,無功,無名”,並非是“至人,神人與聖人”最終的評測標準,而是此類人在修養時的一種姿態與境界:忘掉自我,無意於求功、求名。也就是“無己之私念,無功之束縛,無名之留戀”。所以並非是在教人平凡,反而是為修道之人追求理想人格指明瞭方向。

莊子高才絕學,勤奮淵博。其哲學思想在文學、藝術以及宗教等方面中的影響,亙古通今。戰國時期群雄爭霸,而莊子遠離束縛,拒絕做官,隱居避世,隻身修道。其豁達無所求的“無己、無功、無名”之境界,正是他潛心鑽研道學的最終人格理想,即境界實質相通的“至人,神人,聖人”。

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種無待的逍遙,便是莊子所倡導的絕對自由。然而現實世界中缺乏存在的基礎,這種觀念性的理想成分,正是莊子“道”中的昇華體悟。但從另一方面講,又具有一定的真實性。世間紛爭、人生困境,是必然的客觀存在。而這種超脫境界中的自由,其實是一種擺脫現狀,尋求安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心理環境與期待。只有達到“無己,無功,無名”,擺脫一切牽掛之物,才能實現真正的逍遙遊。

說到逍遙,就不得不提暢遊於天地,逍遙於自然的文人大家李白。其詩詞中,豐富奇特的想象,超凡脫俗的意境,在文學思想與藝術風格中,可以說是莊子理想風格與人生觀念的繼承與發展。李白漫遊仙山,對酒吟詩,如神仙般瀟灑不羈,不可一世。因欣賞莊子,追求自由豁達的人生境界,所以他不拘於世,而暢遊山水之中。不管是縱情豪放的“酒”,還是舉望於天的“月”,皆為《逍遙遊》中絕對自由追求的有力見證。

莊子,道家學派之代表,美學之鼻祖。其“逍遙遊”,幾千年來,影響的文人學士無數,不僅李白,更有陶淵明、蘇軾,毛澤東、魯迅。更重要的是他開闢了人生觀中的一條新境界,即走出世俗,走出人生困境,超越自我的方法。又是對處世態度的一種調和,即從天地宇宙,來把握人生。破除物我,才能免於迷失自我。


Jumine樂銘文藝


莊子這句話,從社會層面來看的話,大抵是在告誡人們不要太在乎名利,不要被外物牽絆。而為外物牽絆的“至人”、“神人”、“聖人”某種程度上說,是莊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至於是不是教人平凡,每個人都可以說是獨特的,每個人都可以說是平凡的,所謂的不平凡,不過是自己給自己下的定義罷了。所以莊子這句話,如果說是教人平凡,可能有點偏離本意。

1、莊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無外物牽絆

關於“至人”、“神人”、“聖人”的議論,在《莊子》一書中有這樣的記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可以順應天地間萬物的自然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繼而在無窮的境地中遨遊,那麼還需要憑藉什麼呢?所以才有這樣的說法:修養很高的人,是可以忘掉自己的,修養達到不測境界的人,是無意求功的,而聖人則更是無意於名而無名的。

基於此,我們不難看出,莊子這句話中“至人”、“神人”、“聖人”身上都有“無”的特點,而且他們的“無”對應的都是世人所求的“有”。世人因為太過在乎自己,最後反而為外慾所吞噬,失了自己,所以品德高尚的“至人”是沒有自己的。世人因為太過在乎功名,在追名逐利中身心相離,所以,修養達到不測境界的“神人”是“無功”的。世人太過在乎自己的名氣聲望,以至於變得表裡不一,虛偽做作,而修養極高的聖人,是“不求名亦無名”的。

所以,不論是“至人”,還是“神人”,抑或者說是“聖人”,他們都表現出了“無”,是莊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不為外物牽絆。

2、來自莊子的警示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莊子是十分讚美“至人”、“神人”、“聖人”身上表現出的“無”之精神的,而“至人”、“神人”、“聖人”無疑也是莊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但是從“至人”、“神人”、“聖人”身上,我們也不難看出莊子對人世間的“重我之私”、“重功利”、“重名之虛榮”的批判。

莊子那個年代,諸侯國之間戰亂不斷,人心浮動。因為諸侯國求賢若渴,於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便越來越激烈。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大抵就出於三種目的,其一,便是出於極端自私,十分注重自己的私利;其二,便是十分想要建立顯赫的功績,為了功績而功績,而此舉最終滿足的,大抵可能是自己的虛榮心了;其三,便是十分想要好的名望,注重名望的人,往往在脫離實際的好名望中身心背離,繼而在表裡不一中衍生虛偽。

基於對人世的觀察,莊子便用“至人”、“神人”、“聖人”來警示世人,旨在告誡世人,不要在利己排他的慾望中失了自己,不要因顯赫的功績而淪為功績的奴隸,更不要因名望而變得華而不實,表裡不一。

3、總結

所以,通過上面的議論,我們不難看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實則更多是要人抑制自身利己排他、追求功名利祿之慾望,而所謂的“至人”、“神人”、“聖人”則是莊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至於“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不是教人變得平凡,如果以“教人平凡”作為莊子內核思想的解讀,可能還是有些個“淺”,畢竟生而為人,人人都特殊,人人都平凡,關鍵還看人怎麼看自己,怎麼看別人,不是嗎?


顏小二述哲文


恰巧相反,莊子不是教人平凡,而是要人不平凡。

平凡的人多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你一眼望去,地上跑的、草裡蹦的全是平凡人。而至人、神人、聖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境界。

原文

這句話出自《莊子·逍遙遊》,三種人的境界,是有前提的,原文如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天地之正,就是天地之間的正氣,做人要一身正氣,才能哼哼哈嘿;六氣,指陰,陽,晦,明,風,雨之氣;乘和御,都是順從、適應的意思。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做人吶,要秉承天地正氣,順應自然規律,就能在天地之間自由翱翔,哪裡還需要其他力量加持。能做到這些,才符合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無己

至人,是莊子精神世界中對牛x的一類人;無己,就是沒有自己,指忘掉自我。

平凡人都是自私的,要成為至人,就要認識到自己的自私,並且拋棄私心,這樣一來,就能忘掉自我,從而真正把自身融入自然規律之中。在天地萬物中,我和其他,都是一樣,沒有分別之心。

這樣的人,被莊子成為至人,在莊子的思想中,只有至人,才能真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逍遙遊是怎樣的境界呢,那就是“得至美而遊乎至樂”,首先外天下,對世事沒有悲喜之心;其次外物,不計較得失;最後外生,將生死置之度外。

你啥都不在乎了,心中一片白紙,自然無己,自然逍遙遊,小孩子活得為什麼那麼自在,因為他內心沒有那麼多世俗雜事。

神人無功

神人比至人的等級稍微低了一丟丟,是精神超脫物外,神人可能做不到至人那樣逍遙,但是他沒有慾望,沒有追求功名利祿之心。

在神人的思想中,他不會受外部任何事情的影響,自己想到了要做什麼,覺得該做就做了,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像褲子破了要露屁股蛋子一樣,必須要補,天破了要漏雨,也該補,而不是為了要得到褒獎,才去做這件事。

該出手時就出手,這也是一種自由。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正好跟神人相反,他們是覺得這件事有利可圖,做了會得到領導的表揚,有機會升職加薪,所以才會去做,更有甚者,明知道一件事自己不去做就會造成嚴重後果,但是這個嚴重後果危及不到自己,做了也得不到好處,就不去做了。

這是利益驅動,平凡人的思想。

聖人無名

聖人又稍微比神人的等級低了那麼一丟丟。無名,就是不貪圖虛名。

我前段時間寫過一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文章,裡面就說了聖人是怎樣的。聖人低於神人,高於百姓,他們遇事不執著,只要是正確的就去做了,至於百姓和萬物怎麼樣,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事情。

你要罵也好,捧也好,他不在乎,聖人就是永遠不一樣的煙火,這也是一種自由。

所以你看,無論聖人、神人、至人,他們都是品德修養高於平凡人的人,不會被外界束縛,做正確的事,做想做的事,融入自然不做事,說到底,都是自由,這也正是莊子提倡的。



也可自話


這是莊子思想中,三種偉大的境界!現在就分別說說:


至人,說的是真人,與天為一,為天地而生之人。

至人,不以自我為中心,而與天道,合而為一,是天道的廈行者,也是代言者,從不參雜個人的主觀臆斷!是為人的思想最高境界!

神人,未卜先知,未謀先勝,謀於人所不識,成於人所不知。制勝於萌芽階段。

因而,神人之功是大眾還沒發覺,就己完成,人們都覺得自然面然,本該如此。

因此,也就不覺得會有什麼功績成就!

聖人,法天則地,內修煉而知之人。

聖人,恩澤遍及整個自然界,因天地法則行事,不居功,不自傲,唯有自我奉獻的精神。

因為聖人是道法自然,人們也就習以為常,如日月普照,而不覺其功一樣!

綜上所述,無論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還是聖人無名”!都是思想能力的登峰造極,不是常人所能認知,卻又普受他們的恩澤!看似平凡,實則非凡!


袁少安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莊子告訴我們要順其自然,不要追求身外之物才能暢遊在自由的精神世界。

“聖人”、“神人”、“至人”,本質上沒有差別,都是指能夠超脫物外,達到精神自由境界的人。

“無己”,就是無我,只有做到無分別心,不再區分別人和自己,外在和內在,才能和宇宙渾然一體,不再感受到自己。

“無功”,就是無功利心,不追求建功立業。做事要順應自然,順應內心,不要考慮做這件事有沒有用,有沒有回報,有沒有人讚揚。

“無名”,就是不追求虛名,不追求口碑和青史留名。做事的出發點要順天地之道,做應該做的事情,不追求名譽。

莊子告訴我們修養的最高境界是順其自然,忘掉自己。只有真正順應自然,追求內心真正的渴求,才能達到“聖人”、“神人”、“至人”那種精神上的超脫和釋然。

希望以上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夕榮Siron


這是《莊子·逍遙遊》裡面的一句點睛的結語,是由鯤鵬一飛九萬里高空,與在樹枝上飛躍的蟬和麻雀作對比,從而引出“小知(智)不及大知(智),小年不及大年”的論述。所以,我很奇怪題主讀莊子這句話,是怎麼讀出他“在教人平凡”的意思來的?

在莊子的理想中,人世間所謂的聖人,其實是不足道哉的。因為他認為在聖人之上還有兩種更高層級的人:第一種是至人,其次是神人,然後才輪到聖人。

至人、神人、聖人這三種人有什麼不同呢?

也就是說,至人第一,神人第二,聖人才排個老三?原因在哪裡呢?這就需要用到題主提到的這句話了: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無己是個什麼狀態?

那麼,至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狀態的人呢?莊子說是:無己!也就是沒有自己!一個人沒有自己又是個什麼狀態呢?

首先我們來想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是如何辨別自己的呢?也就是一個人如何把自己跟別人,或別的動物甚至生物區分開?

最直觀的,那當然首先確定自己是人,然後根據自己的體型、模樣、鼻子、耳朵等等這些由肉和骨架組成的軀體來區分,來確定自己是自己。

至此我們大膽的假設一下:如果這副由肉和骨架組成的軀體沒有了呢?我個人認為這就是莊子認為的“至人無己”的狀態。

我們人類,為了維持自己這個軀體的正常運轉,就不得不向大自然攝取必要的物質,比如空氣、水、食物、衣服等等,所以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與大自然是對立的。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有所待者”,意思就是有所依賴,有所憑藉。

假如,我們沒有了這個軀體,也就不需要從大自然中攝取這些東西了。這時我們與大自然當然就不是對立的了,因為我們就是這個大自然。這就是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的狀態。

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又是個什麼狀態?

次於至人的神人,他們做什麼事是不講求功德的。也就是說,神人做事的時候,只是因為他認為應該這麼做,於是他就這麼做了。比如盤古開天闢地,只是因為他睡醒以後覺得周圍漆黑一片不舒服,所以就拿來吧斧子胡亂劃拉了幾下;女媧造人也是一樣,完全是因為她覺得天地間沒有人沒有生氣,於是就仿造自己的樣子造了人。我個人認為,這就是莊子說的“神人無功”的意思。

至於比神人還次之的聖人,他們做事是不在乎名聲的。更準確點講,聖人只做對的事,而且在做事的時候是不考慮別人怎麼看、怎麼說的。也就是因為這樣,老子在《道德經》中才這樣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至人、神人、聖人,我們怎麼理解才更清楚?

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今天,每一個人幾乎都已經認識到,我們是生活在由長、寬、高組成的三維空間裡面。有很多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了這樣一個假設:既然有二維空間、三維空間,那有沒有四維空間、五維空間,甚至更高維的空間呢?

當然,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夠證明四維及更高維的空間是真實存在的。但如果我們假設真實存在,那莊子所說的至人、神人、聖人就應該是存在於不同維度空間裡的人。

聖人,和我們一樣,存在於三維空間裡,只是因為他們先知先覺,所以能搶先怎麼做是對的,以此來引領人們去做。

神人,應該存在於比我們更高一個層級的維度空間裡,所以像開天闢地、捏土造人這樣的事,就像我們在二維空間的紙上畫幾個小人那麼簡單。不過用莊子的話來說,他們還是“有所待者”。

至人,應該存在於比神人更高層級的維度空間裡,他們是完全的“無所待者”,因為他們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就是道。

當然,以上言論僅是我個人在看完《逍遙遊》後,經多年思考想到的。有失偏頗之處,還請大家不吝賜教,多多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