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疫》中的埃博拉病毒—一个被称为“人类黑板擦”的魔鬼

  • 在遥远非洲的肯尼亚,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中各种野生动物自由地呼吸在埃尔贡山脚下,一个旅居当地的法国人莫内,与同伴在一次偶然的野外露营中闯入了果蝠的领地,由于触碰了它们肮脏的排泄物导致感染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引发的一场人类灾难。

  • 第一章节中作者用极其写实的笔触描绘了莫尔患病后的症状,那种恐怖感扑面而来不由让人屏住呼吸,放佛下一秒病毒就会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吞噬阅读的读者。“他感到眩晕,极度虚弱,他的脊梁塌下来,松弛无力,他失去了所有平衡感。房间不停旋转。他进入了休克状态。他俯下身,头部搁在膝盖上,随着一声痉挛般的呻吟,胃里涌出巨量血液,泼洒在地上。他失去知觉,向前倒在地上。房间里只听得见他喉咙里的哽咽声,他已经昏迷,但还在继续呕出血液和黑色物质。这时响起了床单撕裂的声音,那是大肠完全打开,血液从肛门向外喷射。血液里混着肠壁组织。他排泄出自己的内脏。肠壁组织脱落,随大量鲜血一同排出体外。莫内已经崩溃,血液正在流尽。医生解剖遗体,发现肾脏已经损坏,肝脏也一样。肝脏是黄色的,有些地方甚至液化了——就像死尸的肝脏;仿佛莫内还没死就变成了一具尸体。黏膜腐脱,也就是肠壁组织脱落,同样常见于陈放几天后的尸体。死因究竟是什么?说不清楚,因为可能性实在太多。患者体内的一切都不对劲,确实是“一切”,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致命:血液凝块、大量内出血、肝脏变成糊状物、肠子灌满血液。没有词汇、分类法甚至语言可以形容他身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医生最后称之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 这种病毒就是臭名昭著的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因埃博拉河而得名,埃博拉河是蒙加拉河的上游河源,是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的支流。埃博拉河流经雨林地区,蜿蜒穿过星罗村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也就是最危险的一种埃博拉病毒)第一次为外界所知的爆发是1976年9月,它在埃博拉河上游的五十五个村庄内同时突然爆发。

  • 在科学家提取这种病毒并最初作用在野生猴子身上试验时,它的免疫系统像被围困的城池,数以亿计的病毒像开闸的洪水积累了过多的怨愤“嗷嗷”地冲垮身体内的保卫者,最终被淹没放弃挣扎。猴子全身的内脏器官被腐蚀成果冻般的胶状,随后尸体变软,慢慢自我液化成一滩血水。

  • 科学家穷极一生查找这种病毒的来源与存活的宿主,但至今一无所获。它们像大自然派出的特工小队,来的无影无踪,悄无声息地像挥着镰刀的死神,不动声色的杀死九成的感染者。人类与自然的交锋从未停止,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仍未找到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至高的杀死率和空气传播一旦结合,人类的存亡危在旦夕,最恐怖的是这不是作者的盲目夸大,而是真实。

  • 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埃博拉就是地球对人类启动了免疫系统。地球开启清除人类计划的第一步,即使我们攻克了埃博拉,但这也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步。不敬畏自然,我们将世代生活在恐惧之中。

《血疫》中的埃博拉病毒—一个被称为“人类黑板擦”的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