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何改國號為“清”?

我喺村姑


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定都於盛京,清朝正式建立。清朝的前身是皇太極之父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那麼皇太極為何要改國號為“清”呢。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作為世居東北的遊牧民族女真族,自明朝在黑龍江流域設立奴兒干都司以來,女真人便以明朝臣民自居。努爾哈赤是建州女真首領,與明朝有殺祖殺父之仇,努爾哈赤憑藉父親留下的十三副鎧甲起兵,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在此後成為明朝在遼東地區最大的勁敵。

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汗(天命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開始與明朝分庭抗禮。天命四年(1619年)努爾哈赤於薩爾滸之戰大敗14萬明軍,同年遷都瀋陽,此後金軍席捲遼東,攻下明朝遼東七十餘城,明朝逐漸趨於守勢,後金實力大大增強,有了公開與明廷叫板的資本。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即大汗位,稱天聰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即位,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為什麼要改國號為大清,從以下兩點分析可以得到答案:

區別於完顏氏金朝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容易跟女真族的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混淆,要知道在兩宋之際完顏氏金朝在漢人心中一直是臭名昭著,金朝不僅滅亡北宋虜走徽欽二帝,而且在中原漢地燒殺擄掠惡行累累,被認為是一個野蠻未開化的民族。皇太極以為,建州女真建立的王朝必須要與完顏氏金朝割裂開來,顯示出了其要以一個嶄新的王朝統御天下的決心。同時,擯棄金這個國名,以一個全新的國名作為開始,可以讓中原漢地的人更容易接受,為將來入主中原統治漢地提前打基礎。

大清國號的多種含義

幾百年來關於大清國號的含義史學界存在著多種猜測:

  1. “五德之說”,以水克火。陰陽五行之說自古以來倍受帝王推崇,從字面上看,“清”字帶三點水旁,乃水德。而明朝之國名,源於早年的明教(摩尼教),屬火德,而清為火德,以水克火,通過國名抬高自己,故取“大清”為國號。
  2. 清,有“掃清廓清”之義,意思是說清朝要以雄威之師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3. 清,同青,青為信奉古老的宗教薩滿教諸部所崇尚,而女真人同樣信奉薩摩教,故而以“大清”為國號,其宗教色彩較為濃厚。
  4. 清,乃“上國”之意,什麼叫上國?意思是“至高無上之國”或者“善戰之國”,女真人尚武,作戰勇猛,皇太極在統一桀驁不馴的漠南蒙古之後,頗為自滿之得,取“大清”之國名乃拔高自己。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皇太極去舊革新的決心和統一天下的野心,清朝經過努爾哈赤打下的基礎,到了皇太極這一代更進了一步,統一漠南蒙古,在與明朝的遼東對峙中已佔據絕對的上風。皇太極作為一個英明神武,志在爭奪天下的皇帝,取“大清”為國號,其野心是非常明顯的。


大國布衣


別看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這件事簡單,在史學界至今沒有定論,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最流行的幾種說法有這麼幾種,明離子就和大家講一講。

五行相剋

大家都知道,根據我國的五行原理,大明朝屬於火德,而“水克火”,作為想取而代之的皇太極,自然想就想到能克明朝的方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國號改成“清”,成了水德。,正好克“火德”的明朝。

漢民族對國號“金”的反感

皇太極有大志向,他的目標絕不僅僅是東北和蒙古,而是天下,但想要成為中原王朝,對待漢民族的態度就要好好拿捏了。

中原百姓一提到“金”,就想起南宋,而精忠報國的岳飛,此時已經成神成聖,如果依舊用“金”做國號,勢必會增加入主中原的阻力,因此皇太極將“金”改為發音相近的“清”,便是出於這方面考慮。

除了這兩種最廣泛的說法,還有諸如:努爾哈赤逃亡時曾經被大青狗所救,感念青狗救命之恩,皇太極就改了國號以示紀念。

但明離子覺得,這純屬瞎扯淡,青狗救的是努爾哈赤,人家老子本家都沒改,憑啥皇太極就為此改國號呢?

個人覺得,第一種可能最可信,因為以皇太極的態度,任何事情都想壓明朝一頭,比如他給自己定的年號為“崇德”,就是為了壓明朝的“崇禎”,因為以他解釋,“禎”字重天重神,而“德”字重視人本,想通過年號收服天下民心。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努爾哈赤本家族是錄屬明朝管轄的建州女真,前代女真人曾在此建金國,努爾哈赤建立政權時,沿用與宋對峙時的金國名號,稱大金也稱後金,努爾哈赤目標就是要能夠達到前金國的規模,統治半個中國。皇太極繼位依然以金國汗自稱,後來堅定改國號,是因為歷史上金國曾經給漢人帶很大的災難,仇怨太深,不稱金可以減少漢人對對他們擴張勢力的阻撓。另一層的深意是:原來金國只統治半個中國,而皇太極是要建立統一全中國的政權,是政治上的需要,更定國號為大清。皇太極把征服中國做為大清的奮鬥目標,激勵他的部下為此而努力,是因為當時的實力已經遠遠的超越他父親的時代,他的奮鬥目標,被他的後代實現了。皇太極是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改金為清,就是要統一中國。金改清,一字之改,使皇太極的政治目標超越努爾哈赤統治半個中國的目標。




東方鉞


皇太極改“金”的國號為“清”,還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當年也正是女真人滅遼,攻入中原,靖康之變讓中原人記憶猶新。皇太極此舉也是妄圖緩和當年的仇恨。

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有一個“五行學說”,朝代更迭也是對應了五行的相生相剋,一般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相剋相生,即順次相生,隔一相剋,水生木,而克火,這樣依次類推。



清朝原為金,而明朝之“明”屬火,火克金。所以皇太極將女真族改“滿族”,金國改大清國,“滿清”二字均屬三點水,水克火(明),最後滅掉明,一統江山,改寫了歷史。


澹奕


說努爾哈赤當時逃難騎匹大青馬,他跑得很急,把馬累死了,努爾哈赤對馬很有感情,對馬就說,大青啊,大青啊,你是為我累死的,將來我得了天下,我這個國號就叫大青,“清”跟“青”是諧音,這是一個傳說.除了這個故事外,至少還有五種詮釋:

第一,有人從音韻學上來解釋,清和金在滿語裡音相近,所以用清.第二,有人從歷史上來解釋,說中國這麼多朝代沒有一個用清的,怕重複,所以用清.

第三,也有人從陰陽五行上來解釋,明朝的明,左面是個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點水,水克火,所以清要滅明,他用清.

第四,有人從薩滿文化去解釋,清就是青,不帶三點水那個“青”和帶三點水的“青”是一個音啊,青天是通天啊,吉祥.

第五,有人從民族方面解釋.說他原來用後金,他要進兵中原,中原一提出這個“金”就想起南宋了.一提起金人,就想起岳飛了.皇太極進兵中原要減少阻力,就不用這個“金”字,改用清字.

這五種解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也說服不了誰.

皇太極原來的年號是叫天聰,改為崇德.這時明朝的年號叫崇禎,都帶崇字,崇禎的禎字左邊是示部,右邊一個貞,示就是神,神字左邊就是示部,所以崇禎皇帝是重天、重神.皇太極改成崇德,德字左邊是雙立人,就是重人.

崇禎的禎右邊是貞,占卜用的貞也同神相聯繫,崇德的德字,右邊是直心,說的是心要直,心要正.皇太極改天聰為崇德,崇的是人事、是民事.

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表明皇太極具有政治家的膽略和氣魄,也具有改革家的更制與維新,是清朝的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


七言一獨木舟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女真各個部落之後在赫圖阿拉公開建立與明廷分庭抗禮的大金國,並自稱天命大汗,史學家為了把努爾哈赤建立的金國與12世紀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相區分,因此稱其為後金。自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定國號為大金之後,金國的國號一直使用了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636年,後金大汗皇太極在瀋陽正式改元稱帝,並將國號“大金”改為“大清”。一般而言,清王朝的歷代統治者並不輕易對先祖們的決定做出改變,但是皇太極為何在正式稱帝后將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制定的國號進行改變呢?這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

首先、"金國”的國號容易引起廣大被統治的漢族人的反感:

“大金”這個國號實際上是一個在歷史上被使用過的國號,金國這個曾經於12世紀稱霸中國的王朝在先後滅亡不可一世的遼國和碩大富饒的北宋之後,曾讓南渡的南宋政權難以招架,尤其是北宋滅亡時金國統治者和將領對於宋朝皇族慘絕人寰的凌辱迫害,讓廣大漢族知識分子和百姓深以為恥,這段回憶也是漢人心中難以抹去的痛。所以中原的漢人對於“金國”這樣的字眼實際上是發自肺腑的仇視的。

皇太極繼位之後,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基礎上又逐步蠶食兼併了明朝的遼東大部地區,並且將漠南蒙古征服,被皇太極統治的臣民中已經有了大量的漢族人,因此為了爭取到漢族知識分子的合作以及漢族人的擁護,皇太極將這樣一個刺眼的國號做出改變實際上也是一種統治策略。

其次、皇太極建立的“大清”實際上宣示了自己是各民族共同的皇帝:

努爾哈赤通過逐步統一女真各個部落後而建立了金國,在努爾哈赤征服女真各部以及搶奪明朝遼東地區的時候,實際上努爾哈赤執行了一套錯誤的民族政策,這期間,滿洲人對於遼東地區的廣大漢族進行了毫無道理的殺戮,努爾哈赤旨在平息漢族人的反抗的做法實際上卻激起了廣大漢族人更為強烈的反抗,這也使得女真人剛剛建立起的政權內部矛盾重重。皇太極在繼位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了當時“金國”實行的這一政策是存在問題的,因此在皇太極繼位之後,便果斷將這一不利於國家穩定的錯誤的民族政策進行了糾正,並且,皇太極在位時還對漢族知識分子進行籠絡,尤其是對於明朝的失意的知識分子前來投奔“後金”政權的,皇太極通常都是給予禮遇。並且皇太極還嚴禁了女真人濫殺漢人的錯誤做法。在皇太極正確的民族政策的實施下,他所統治的國家已經是一個以女真人為主體,廣大漢族人蒙古人共同擁護的多民族政權了。因此皇太極在此時選擇更改國號,實際上是可以理解額。

第三、從陰陽五行上來講“清”字克“明”,預示大清將取代大明:

從陰陽五行的角度來講,明朝的明字,左邊是個日,日是火,代表有火的意思,而清朝的“清”字左邊是三點水,正好是水克火,所以清朝要滅掉明朝,皇太極才用的清。除此之外,實際上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說法,這個說法不見於清朝官方史料,但是長期以來卻為人們廣為傳說:是清朝在未改國號為大清的時候,但是的國號還是後金,努爾哈赤曾敗給了袁崇煥,袁崇煥是大明將領,而且煥字中含火。而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後,清軍成功入關,建立大清帝國。女真族也改稱滿族,因為滿是三點水,能克火。

通過這些說法我認為以上都是各有各的說辭,其實歷史就是這樣的,它有趣且耐人琢磨,通過了解歷史上的這些事情來洞悉古人的思維模式,其實很多歷史問題也正是因為有了多種說法的原因而變得更加有趣,變得更加有滋有味,更加讓喜愛它們的人慾罷不能,這也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歷史課課代表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時的國書,滿文寫得是 amba daicing gurun)

我看許多回答都從五行相生相剋的傳統角度解讀,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請注意,努爾哈赤時代就發明了滿文,皇太極改國號最初也是用的滿文而不是漢文。


皇太極改的國號是把之前的“amaga aisin gurun”改為“amba daicing gurun”,而不是把“後金”改為“清”。

首先要明確一點,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是滿文漢譯。

比如皇太極,《滿文老檔》裡就寫作“hong taiji”,從發音上說,翻譯成“洪太”或者“洪太吉”更為合適,只不過皇太極這個漢譯更高大上而已。

事實上在皇太極改國號之前,雖然漢文史料裡都把努爾哈赤建立的國家稱呼為“後金”,但是“後金”在滿文史料裡出現的次數並不多。

根據滿文檔案,努爾哈赤最開始建立的國家,不管是國家稱呼還是制度都非常草率,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規章制度。

努爾哈赤把自己建立的這個國家稱呼為“jusen gurun”,意譯就是“女真各部的國家”或者叫“女真諸國”。


但是既然努爾哈赤在東北亞地區建立了一個獨立於明朝、朝鮮、日本的勢力,那麼就免不了要對外交往,那麼再對外稱呼自己為“jusen gurun”,未免有點太兒戲,所以努爾哈赤為了方便與朝鮮交往,就很隨意的在外交文書裡稱呼自己為“amaga aisin gurun”,也就是“後金國”。

但是“amaga aisin gurun”這個稱呼一般只出現在努爾哈赤對外交往文書上,對內,努爾哈赤還是習慣稱呼自己為“jusen gurun”。

皇太極繼位後,雖然對外依然延續“amaga aisin gurun”(後金)的稱呼,但是從滿文檔案看,皇太極是很不喜歡他父親隨意取的國名的,我們在現存滿文檔案裡看,皇太極在天聰十年以前,一般對內稱“manju gurun”,也就是滿洲之國的意思。

那麼,皇太極天聰十年改國名之前發生了什麼?

天聰九命,蒙古大汗林丹汗之子額哲攜大元玉璽歸降皇太極,皇太極從單純的女真國王變成了女真人與蒙古人的大汗。

即使從籠絡蒙古人角度出發,國名也非改不可了,因為不管是“amaga aisin gurun”(後金)、 “jusen gurun”(女真國)、 “manju gurun”(滿洲之國)都沒有辦法體現皇太極作為蒙古大汗的一面。

所以,天聰十年,皇太極正式把國號從“amaga aisin gurun”改為“amba daicing gurun”

如果按照漢文意譯,那麼皇太極把國號“後金國”改為了“大大清國”。

這裡不是我手抖多打了一個“大”字,實在是“diacing gurun”就是大清國的意思。

在滿文裡,daicing 是一個詞,意譯過來就是大清的意思;gurun是國家的意思,amba才是大的意思。

所以,清朝在滿文裡的正式名稱就是:amba daicing gurun 大—【大清】—國

大家知道,滿文其實是在蒙文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滿語“daicing”這個詞源自於蒙古語“daicin”, “daicin”的意思是“統帥者”或者“善戰者”,所以多爾袞最初的封號就是“mergen daicing beile”,音譯為墨爾根代青貝勒,“mergen”也就是墨爾根,也就是滿語裡“善於射擊”的意思,引申出來則是聰明之意。


(滿文國書)

多爾袞“墨爾根代青貝勒”意譯就是“聰明善戰的親王”。所以皇太極改國號後,多爾袞封號也變了。

很顯然,皇太極改國號為“amba daicing gurun”(大大清國),就是象徵著他不但是女真人的統帥,從此還成為了蒙古人的統帥。

皇太極用“daicing”,最主要的意思是表示自己是滿人與蒙古人的共同大汗,同時也為了籠絡蒙古人,象徵滿蒙聯合。

至於為什麼daicing,不直接音譯成“代青”,而翻譯成“大清”,這就是皇太極手下漢族大臣的主意了,一是“大清”比“代青”高端大氣上檔次,二來也可以契合所謂“水克火”,清克明的學說。

雖然大清確實有“五行相剋”的意思,但是這絕不是皇太極最初的本意,皇太極改國號為“amba daicing gurun”,最根本原因和最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彰顯他統治了滿人與蒙古人,以及籠絡蒙古人。


蘭臺


1.壓制明朝的意思

明朝國號為明,可以解釋為明君,山河社稷一片清明景象;清朝的國號比明更有氣勢,壓過明朝

2.八卦解釋

清同青,東方青龍佔居首位。清,青也,意思是掃除一切汙濁,就是掃清南方的大明。還有就是清屬水,明屬火,水克火。清者,河清海晏的意思,清還有青天之說,明字拆開就是日月,日月在青天之下。

還有就是金這個讀音跟清特像,大家都知道北宋是被金朝滅亡的,而且還擄去了皇室宗親3000多人,這是著名的“靖康之恥”啊,漢人對金人恨之入骨啊,這是為何緩和民族矛盾;還有就是金朝當時是被蒙古滅掉的,也是掩蓋尷尬。


矛盾體160202925


關於這個問題,靠譜不靠譜的說法一大堆,我只能挑出一個稍微可信的理由,究竟是不是這個原因,那就見仁見智了,本來就有爭議本題,就不要拿這些當定論,簡單的說,隨您喜歡。

首先,關於改國號的初衷,我要說的一點是比較靠譜的,那就是【後金】是史學說法,就是為了區分南宋時期的那個【金】,也稱大金。

沿襲古金,認祖歸宗,意為正統,努爾哈赤這麼想,但是皇太極是有自己的抱負的,他不願意沿襲前金的國號,不只是辨識度的問題,他要打出自己的疆土,建立自己的國號,不想搞得好像蒙祖宗餘蔭似的。而且人們一提到金,就想起了岳飛,太拉仇恨。

相對論

明→日→火→祝融→火德

清→氵→水→吉祥、通天(音同)→水德

朱由檢→崇禎→禎→示→神(神事)→重天、重神

皇太極→崇德→德→彳→人(雙人,重人)→重人

有壓制,也有比擬之意,同時也是一種模仿。


古今通史


一種說法是在改國史的前一年,也就是1635年,皇太極廢除了族號”女真“,改稱”滿洲“。在滿語中,”滿洲“的髮間與”曼殊“相似。”曼殊“一詞來自於佛教,本是一尊佛的名字,意思是“清之帝王”。因此皇太極用“清”代”金“作為國號。用”清“相比較"金”或者“後金”來說含義更佳,對於籠絡更族人心,所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不過,這種解釋也無法讓人信服,既然“滿洲”一詞有“清之帝王”的意思,那為什麼直接叫滿洲呢?

另一種說法與金有關。在滿語中”金“與”清“屬於皆音字,在發音上漢字”清“與滿語”金“相同,把”金“改成了”清“,只是找了一個發音相同的漢字而己,滿文卻無須改動。 筆者認為第二說法可靠性相比很高些,不過,現在史學上尚無定論。而且,其它的傳說也有很多。比如,有一個傳說,講的是一匹大清馬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所以才以大清為國號,不過這個顯得有些荒誕。還有一個傳說,皇太極曾經從元順帝手中奪得過一方傳國玉璽,皇太極因此改國號為清,不過傳說中並沒有改國號與這玉璽有什麼關係,之後也沒人見過這方玉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