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國內14座工廠復工不到5成,或成疫情影響最大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在延遲復工9天后,不少汽車製造商已從2月10號起陸續開啟復工和生產計劃。但由於各地疫情嚴重程度不同、限制政策不同,仍有許多車企未能完全復工生產。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大眾汽車集團表示,與中國當地合作伙伴共同運營的14家組裝廠中的6家已經恢復生產。其中,有五家是由大眾與一汽集團合資企業運營的工廠,一家是與上汽集團合作運營的。但仍有另外8家工廠未能實現生產,預計將在2月17日實現全部復工生產。

大眾國內14座工廠復工不到5成,或成疫情影響最大品牌

大眾汽車旗下的14家工廠均不在湖北,但受疫情影響致使推遲復工計劃的影響一點不亞於湖北地區的車企,畢竟大眾汽車在國內屬於銷量最高的品牌。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的總交付量達423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2018年的421萬輛出現微增0.6%。其中,一汽-大眾(含大眾和奧迪品牌)全年售出213萬輛,同比2018年的205萬輛增長3.8%;上汽大眾(含大眾和斯柯達品牌)累計售出200.18萬輛,同比下降3.07%,以微弱優勢邁進200萬的門檻。中國市場佔據了大眾全球銷量的38%以上,說中國幫助大眾品牌衛冕全球銷冠也不為過。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Poors)曾發佈一份報告稱“大眾汽車集團將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因為該公司近40%的汽車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儘管其主要工廠位於疫情嚴重的湖北省以外,但由於政府為抗擊疫情而採取的管控措施,可能讓一些工廠長期關閉。”

目前,大眾汽車在國內擁有兩大合資品牌,即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其中,上汽大眾旗下擁有大眾、斯柯達兩大品牌的產品,在上海安亭、南京、儀徵、烏魯木齊、寧波以及長沙等地均建立起六大生產基地,設立了8家工廠。一汽大眾旗下擁有大眾、奧迪及捷達三大品牌,分別在長春、佛山、成都、青島及天津設立了6大生產基地。

大眾汽車方面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恢復正常的生產流程,面臨著全國範圍內供應鏈重新啟動的挑戰,以及生產員工出行選擇有限的挑戰。”

不過,業內人士對此並不樂觀,不少人指出,大眾品牌今年或將錯過全球銷量的首位,相比全球第二銷量的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也有著一定市場份額,但其在華佔比僅15%左右,遠遠小於大眾汽車的38.6%,何況豐田汽車日前又將斯巴魯品牌加入聯盟之中,只能說今年的大眾品牌或將凶多吉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