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近來,各個小區、辦公大樓、道口都在進行測溫排查新冠肺炎患者。而常見的測溫設備是一杆手持式測溫槍,對著來人額頭照一照,就可以排查出發熱患者。

然而,一些網友在網絡上爆料,他們所測的體溫低於36℃。不少人都表示疑惑:正常人體溫不應該是37℃左右嗎?而且還有不少網友反映:在不同場合下所測的體溫還有所差異。

這些現象不禁讓人疑惑:這種篩查方式真的有效嗎?我們會不會是被虛晃一槍了呢?


1.低於36℃可能是正常的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人們常說體溫37℃左右,通常是指腋下、口腔、肛內。顯然,由於這些部位比較隱私,並不不適合公共場所的測溫篩查。

為了篩查方便,也為了儘可能讓被查者配合,手持式測溫槍(也稱額溫槍)通常是用紅外測溫原理,採用不接觸的方式照射被查者的額頭,然後根據人體額頭的溫度與實際體溫的關係,經過內置軟件換算成實際體溫。測溫槍通常在1秒左右就可以測出額溫

由於額頭暴露在外,溫度會低於腋窩等部位。通常來說,額頭溫度要比腋下體溫低1~2℃左右,一般的手持式測溫槍又有0.5℃左右的測溫誤差。測試額溫時,要求被測人額頭和耳道無汗水、毛髮、灰塵、帽子等雜物遮擋,否則也會出現誤差。

測溫槍的檢測精度還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一般的測溫槍適用環境溫度為零下20℃至50℃,但是在環境16~32℃時測溫相對更準確一些,低溫和高溫都會影響準確度。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是冬末,環境溫度相對較低,低於16℃的地區也不少。因此,測溫槍檢測額溫甚至會出現低於35℃的情況,

顯示出來的體溫會出現低於36℃的情況

環境溫度的差異,會導致測溫結果的波動,你在小區門口測的體溫可能是35.5℃,到了辦公大樓裡可能測出37℃的體溫,因為後者比前者的環境溫度高。

綜合起來看:額溫35~36℃是正常的;經過內置軟件的換算後,測溫槍顯示出來36~37.5℃的體溫是正常的;低溫環境情況下,測溫槍顯示的體溫可能低於36℃。


2.測溫槍篩查方式真的有效嗎

由於部分測溫槍沒有把額溫換算成體溫,或是換算軟件失靈了,就會導致測溫槍顯示的測量溫度比體溫低1~2℃的情況。這就造成了人們對測溫槍的誤解。

現在,絕大部分測溫槍都具有自動換算軟件,能相對準確地顯示被測試者的體溫。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測溫槍通過設置特定溫度來對發熱人員進行篩查,對於超過額定溫度的人員具有自動報警功能。當溫度讀數超過高溫報警值時,儀器會發出報警聲,同時紅色報警燈點亮。對直接顯示額溫的測溫槍,通常超過37℃會報警;如果增設自動換算功能的測溫槍,則是超過38℃會報警。不用擔心測溫人員的誤判。

當然,發熱篩查的確不可能篩查出所有發熱者,因為一些低熱患者可能正好在測溫槍的誤差範圍內。及時篩查出來的人員,也需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測溫,並用其他方法(比如核酸檢測、CT)進行檢測和篩查。

發熱篩查更不可能篩查出所有病毒攜帶者,因為發熱篩查對無症狀患者和潛伏期的攜帶者是無效的。

還有,我們不排除少量測溫槍誤差較大、測量重複性差、性能不穩定,我們可以建議測溫人員對測溫槍送檢。

不管怎麼說,體溫篩查是保護我們的一道屏障

,我們要積極配合測溫人員的工作。對於個別測溫人員的懈怠或不正確的測溫方式,我們可以禮貌指出,不可惡語相向。


3.不扎堆才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由於測溫槍篩查只能篩查出一部分病毒攜帶者,還有一部分攜帶者隱藏在人群之中。

因此,我們出門就要帶口罩,以防飛來病毒

此外,我們不要扎堆,更是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去超市或菜市場購物也要事先列好清單,選好就走,減少停留時間。


4.家裡沒有必要備測溫槍

測溫槍通常用於公共場合的快速篩查,準確率相對較低,因此我們家中沒有必要常備測溫槍,可以常備接觸式體溫計,一方面精確度更高,另一方面消毒相對方便。

當然,對於有嬰兒的家庭來說,有把測溫槍也較為方便,它不僅可以便捷地檢測嬰兒的體溫,還可以用來檢測沖泡奶的溫度。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5.測溫槍測定的紅外線來自哪裡

關於紅外測溫的原理,還有一個常見的誤解:一些人認為是測溫槍發出紅外線照射額頭,因為紅外測溫時,我們會感到有紅光照過來,還會在額頭上形成一個紅點。

其實,測溫槍測定的紅外線是額頭髮出的,紅外線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光線,紅外線具有熱輻射效應,所以可以用來測溫。而額頭上那個紅點,主要是用於確定測溫位置,不至於虛晃一槍。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6.如果我們被誤判為發熱者

體溫篩查還可能讓非發熱人群被誤判。劇烈運動、進食、喝熱水、情緒緊張、剛從空調車裡出來等等,都可能導致被誤判為發熱。

如果我們被誤判為發熱者,我們也不要著急,不要和測溫人員發生爭執,更不可熱血衝頭毆打測溫人員,那樣就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原地休息一會兒再測,多測幾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