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如此,企业亦同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如此,企业亦同

说实话,大家应该都感觉到这几天的互联网消息几乎看不下去了。

如果说之前的经济只是减速的话,那么突如其来的疫情,基本可以说是休克式的按下了暂停键。


第一批扛不住的企业

疫情当前,第一批扛不住的企业已经开始倒闭了。

2月6日,成立14年、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PHP培训学校“兄弟连”谢幕。

2月9日,北京K歌之王与200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疫情对于企业的影响千千万,但最核心莫过于现金流,现金流=生死线,现金流是压倒很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了营业收入也就失去了周转的可能。很现实又很无奈。

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无边界,但影响最大的行业,依靠线下资源的行业首当其冲,线下教育培训、餐饮、旅游······

疫情之前,这些行业是典型的“现金牛”;疫情之后,由于全民闭门不出,也就成了资金断裂的高风险行业。


可以转型吗?

有人说,可以转型嘛?餐馆没客流,可以改送餐,线下没学员,可以转线上。实际操作上哪有那么简单,是需要专业层面大的思维认知和实际的专业度操控的,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

话说回来,不转是等死,转还能有生机,那是转还是不转?公司想要盈利,是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产品化程度等措施去保证的。现在看来,风险管控能力不得不补。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来看看这些欣慰的新闻标题:


  • 广东继续降社保支撑企业复工“战疫”:3项政策合计将为企业减负近200亿。
  • 深圳发布十六条措施,料为企业减负超600亿元。
  • 税收优惠、减免租金、金融支持……沪28条综合政策举措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
  • 北京16条: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
  • 苏州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包括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减免中小企业税费等。
  • 盐城出台20条新政,推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措施。
  • 宁波出台惠企18条,包括临时下浮中小企业社保费率,对相关中小企业免收2个月房租等。
  • 山东省出台20条优惠政策,推出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
  • 青岛出台助中小企业渡难关18条,提出建立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帮扶机制等。
  • 济南出台17条政策措施,提出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税费;相关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等。
  • 浙江出台支持小微企业17条政策:工业用电价格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工业用水价格、用天然气价格均下调10%,期限为3个月。实行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和延期缴纳。
  • 黑龙江省政府出台14条政策:提出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等。
  • 四川出台13条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减免1至3个月房租。参与疫情防控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物流企业车辆,免征2020年度车船税。
  • 南京十条支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预计中小微企业将获益30多亿元;支持对象范围覆盖25万家中小微企业。


做最坏打算,迎最好结果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对中小企业元气恢复的强行针,但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能否熬到享受补贴那一天?关于减免房租,房东给的回复是,正在与政府部门协商。关于浮动社保费率,咨询的结果是的确有这项措施,但目前没有可执行的细则,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与疫情相似,病毒袭来,也是幼小和脆弱者容易中招。中小企业往往实力不足、资源匮乏、人才紧缺、经验有限、市场不稳固、而且资金紧张且融资渠道不畅,常使资金、人才、资源等绷得很紧,运行捉襟见肘。

正常时期,企业家都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疫情袭来,市场、资金、人才、成本等集中式恶化,会使缺乏鲁棒性和回旋空间、本来就疲于奔命的中小企业家雪上加霜,不少可能熬不过疫情的寒冬。

直面挑战,很容易提出一些建议,如与员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保卫现金流跑赢竞争、围绕客户价值增强在线业务、趁机创新升级企业等。

诚然,这些建议是美好的,但对处于危机的企业来说,处境是残酷的,因资源和条件限制,较难有效实施。好消息是,有责任和担当的政府及时出手,因其实际而有针对性受到广泛好评。

坦率讲,疫情是企业领导力的试金石,它不仅检验企业家应对危机的能力,也在考核其对企业发展的布局,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考的企业家,一定会从商业模式、资源的柔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有较好安排,从而利于在危机来临时轻松应对,甚或抓住契机赢得更大发展。

我们希望政府快速出手,施援同样面临危难的中小企业,但只有做好出现最坏可能性的准备,才有可能迎来最好的结果。

我们只有从危中找机,自找出路,自强不息,自度难关,置死地而后生。企业家在危机面前,唯有果断和智慧前行,反思、学习和不断升级自己及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