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很多店铺关门农资产品不足,农民该怎样进行规模生产?

农村人雄起


今天听新闻联播,对于疫情影响到三农问题,国家非常重视,会议上已经进行了强调。

农时不能误,我认为各地政府会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


谈笑阁


我这里的小店都有谷种买,我去年自己留有家谷种,杂优我也买不起,几十块钱一斤种子。至于肥料,去年还留有三百斤复合肥,暂时先用吧,反正我耕的地也不多,又没有钱买机器,真想有个那犁地的铁牛,他们也不报价,我也没有钱买,用人工用锄头锄田,也种不了多少田。


石岩上的青松


“隔行如隔山”,不是规模种植的农民可能不了解农资营销模式。现在农资都是赊销,在以往年份春耕备耕的时候,农户们都是打电话订购,谈好价格,由农资经销商送货上门,而且农户不用给现钱,到年底一并结帐。可今年,因为肺炎疫情,农资经销商车辆进不了农村,农民也不能私自外出,给农资买卖带来困难。现在,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到了关键阶段,我们安徽升级为4.0版了,防控更加严格了。作为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要服从村委会、社居委安排、调度、管理,支持和配合农村基层组织防控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打赢防控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疫情期间,农资经销商并没有歇业,因为他们不是店铺营销,不需要店铺门面,他们都是签订供货合同,赊销送货上门,近期如果农村还在封路封村,可以让村集体和社区居委会出面把农业生产资料买回来。


另外,现在承包大户们还存有一些去年剩下的化肥,可以支撑到疫情防控结束,农民去年剩下的化肥也必须先用完,否则,会挥发失效,降低利用率。现在公路上、乡村道路上,对运输农产品及农资车辆是放行的,只是不准进入村子和城市市区街道而已。规模种植的农户可以打电话要求农资经销商送货到村口,在村口卸货,再用农用车过爻一下。如果资金不足,还可以去农发行申请贷款支持春耕备耕,国家近期出台了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农业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村休闲娱乐观光业、农业经营公司都可以申请一下。农村的农资零售商现在也开门营业了,小农户可以卖到农资的。

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农户不能懈怠,不能荒废了土地,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做好春耕备耕,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庄稼耽误了是一季收入,关系到温饱问题,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夺取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夺取扶贫攻坚任务全面胜利完成!夺取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一年全面胜利!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长江老农


这个问题不能着急,随着疫情结束,很快就会正常,再说种子化肥等农资都在准备之中,农民们不用着急,因为我是基层农资人。



用户56196498802甫志


二后生觉得,突出地方特色,打造转型支撑。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打造经济转型的新支撑点。其重点应该是食品加工及有区域特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

一是食品加工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加工。发展成品熟食加工,比如清溪场镇的豆腐乳,如能比照老干妈模式从生产规模、营销模式上着手打造出一个自己的熟食品牌,加工中心的集聚效应将自然形成。副食品加工包括果、菜、肉、蛋、奶、鱼等“菜篮子”产品的加工。

近年来,各种功能食品、天然野生食品等市场旺销,前景看好,这些都是的优势资源。

以上是二后生观点,感谢大家评论转发





天韵农庄二后生


无法自行生产,原因是生产需要技术,设备等。加之现在疫情期间不允许出门随意走到,同样也是不允许自行生产。如果有需要的当地政府会解决的。谢谢


平凡的孟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田杂草也不甘寂寞,与小麦共生,对于年前没来得及喷施小麦除草剂的田块,应趁着晴好天气,气温相对稳定,在小麦还未完全封垄之前,采取有利时机进行除草。

在这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的特殊时期,农资店开门营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农时不等人,农事不能耽误,否则对当年农业丰收就会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

对此,小编提醒广大农资经营同行,疫情期间,开门做生意,在面对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民朋友,首先要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保持店内通风,尽量不让农民朋友集聚在店内,可通过增加营业时间,宣传引导农民朋友分时段进行购买农资,及有序进店购买等等。

另外对店面每天要进行两次以上消毒工作,如果购买不到84消毒液,那就为大家推荐一种农资店比较常见的农药产品——二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尿酸或氯溴异氰尿酸,这三种含氯农药对病毒杀灭性能较强,可采用25-50克兑水20-40斤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施农资店地面,特别是经常用手可以触摸到的部位,一定要保持经常消毒处理。

针对防范意识不强的农民朋友,甚至没有戴口罩就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民朋友,特别是岁数较大的农民朋友,防范意识单薄,作为农资店我们有义务给他们必要的提醒和义务宣传防范知识,同时再以免费赠送口罩的方式,让大家对此重视起来,在提高自身防范的同时,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春耕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作为农资店一定要站在农民朋友的立场上,不只是卖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还要为农民朋友考虑问题,这样做生意,才能聚人气,得人心,多赚钱。

农事不能耽误,农资人积极开门卖农资,为农民朋友服务的同时,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自身安全,并积极引导农户有序购买农资及义务宣传防疫常识。


三石成磊


当前已陆续进入春耕生产阶段,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要做到两不误,所以农资供应问题将会在当地政府、村社的努力下得到较好解决。同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大户其所需的农资也会得到有效解决。

本人从除夕到现在一直在乡镇从事疫情的防控工作,这几天还在开展防控的同时要帮助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其中的农资供应就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就结合笔者当地的实际措施说说相关情况。

方式一:分散错时购买农资。

为了避免群众聚集的风险,采取分散错时让群众到农资经营门市进行购买,比如规定:除原来的赶场天上午不准农资门市营业外,组织群众分散错时进行购买,群众同样可以出村到镇上的农资门市选购,但一户只能一人出村且要一次性完成选购。又如规定:将镇内各村划分成几片,分片通知群众选购农资。

当然,群众和农资经营者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戴口罩、安排人员确保购买现场不存在人员聚集的现象)。总之,目的就是一个,尽量减少人打堆堆的可能,同时又满足群众自行选购农资的需要。

方式二:村社代购农资。

由村社收集各农户所需农资的品种、数量,由村社或农资经营者统一送到农户家中,实现不出门就能购买到农资、打个电话也能购买到农资的目的。

方式三:为大户购买农资设立绿色通道。

针对农资需求量较大的农业大户,为其采购人员和运转车辆出具相关证明,并同时帮助其做好对接服务工作,让其能顺利出村、出辖区去购进所需的农资。比如,一养鸡大户,玉米的消耗量较大,就衔接防控指挥部为其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其饲养的物资需要。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大家好,我是仲山青年。

关于疫情期间,很多店铺关门农资产品供应不足,农民该怎样进行规模生产的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可以到当地的农资销售点去协商,确定自己需要什么,种子,化肥,农药,提前计划一下,和销售点沟通好,及时补充农资产品,确保春耕的正常进行。

关闭全镇农资经营店,统筹各农资店相互调剂保障春耕所需物资,充分发挥流通优势,增强责任使命,周密部署协调,积极担当作为,切实加大对当前疫情防控所需重要物资的调配;通过手机、微信订单,由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全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现在国家大力扶植三农,尤其是春耕,是重中之重,可以向镇里反映情况,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春耕不能耽误,事关百姓的钱袋子,菜篮子。


仲山青年


在疫情期间,农资店铺大部分还关门,并且店铺的农资产品也不足了。

为什么不足?

一是因为生产企业现在还不能开工。有的生产企业春节前备下了货,但是这段时间很多地方把小区都封了,货物在仓库也没办法。

二是物流问题。到目前,大部分物流园都没定下什么时候开始营业,大宗的肥料、农药等难以运到经销商手中。至于快递,我所在的县城,只有一家快递在营业,其余都停着。


那么,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呢?

对于急需的物资,比如各种坐果剂等,到了季节必需要用,可以从网上购买。这类产品重量轻,快递运输容易。

对于目前买不到的,能就近找到可替代的,就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替代品。如果找不到,就只有等待,相信对于湖北以外的地方,会逐渐地恢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