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聘戴科彬:疫情過後,靈活用工類企業將迎來較大發展


日前,獵聘創始人兼CEO戴科彬受邀參與中信建投證券舉辦的線上會議,圍繞《從企業復工和招聘情況看疫情影響及公司業務更新》主題發表看法,並與參會投資者進行互動問答。

戴科彬表示,疫情下,2020年企業春季招聘預計比往年將有1到2周滯後。此外,戴科彬談到儘管疫情一定程度上對很多行業都在產生影響,但也讓大家對組織關係、僱傭關係的認知和理解發生深刻變化,當前企業對招聘、員工培訓和靈活用工三類人力資源服務方面的需求在增加。戴科彬重點談到靈活用工行業的發展。他指出,疫情過後,靈活用工類企業將迎來較大發展,而基礎性崗位招聘和技術類人才招聘將在靈活用工賽道爆發。

以下為獵聘創始人兼CEO戴科彬分享內容整理:

企業春季招聘預計比往年滯後1到2周

我們今年持續做了很多復工、用工調研。先前的調研是針對企業打算何時以什麼形式復工。當時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企業都在政府還沒有明確表態的情況下表示將在2月10號以集體辦公的方式復工。今天來看,2月10號是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會有超過60%以上的企業選擇2月10號陸續復工。

最近一次的深度調研是關於研究企業內部用工情況、企業準備情況和企業的成本結構等,主要面向我們的企業客戶。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

中國招聘市場接下來一定會發生一些變化。

往年企業都是在員工回來後的第一週做招聘準備,正月十五後招聘就會非常密集。今年的招聘情況晚了1—2周。60%—70%的企業可能在2月10號陸續進行集中辦公,但是很多城市還做不到。從我們的調研情況看,現在企業HR部門每天花很多時間在保障已有員工的安全和有規劃的、有安排的、有步驟的復工方面,招聘他們也會按照原來計劃去推進,比如通過視頻面試的方式進行溝通和初步的篩選。但是比起往年整體有1—2周的滯後。

現在每個企業都有非常強的成本壓力,成本壓力主要來自於人。原來招聘需求大的初級崗位,且涵蓋大量人員社保成本的公司都在想各種辦法節約人力成本,比如餐飲服務行業。如果餐飲服務業2月份持續現在的狀態,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要從陰影中恢復過來,沒有三個月是很難的。

從獵頭所代表的專業服務類企業(尤其做人與人服務為主的企業)的情況來看,很多人數在50人以內的企業現金流是扛不過3—6個月的。獵頭這樣的輕資產行業尚且如此,餐飲服務業肯定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從整個中國來看,大中型企業尤其是有明確的2020年生產和人才計劃的企業,招聘的目標和計劃基本不會有大的改變,但從節奏看,可能已經慢了將近半個月。對於中小型企業,尤其100人規模以下的小型企業影響會較大,他們的招聘可能會推遲將近一個月。

企業對招聘、員工培訓和靈活用工方面的需求在增加

在當前情況下,企業都會考慮放緩或者採用另外一種形式進行春季招聘。

與此同時,有哪些人力資源服務在這個時候需求會增加?排在前三位的需求是招聘類的、員工培訓類的和靈活用工,佔比分別為39%、 36.6%和 28%。從這一點來看,受疫情的影響,招聘依然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事情,企業需要補充人才。只是招聘的形式會發生變化,這就給視頻面試在招聘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次新的機遇。

員工培訓也變得非常重要。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很多老闆都想到人員成本結構的問題,也意識到人越來越貴之後,人的技能提升比起招人更重要,所以對人的培訓關注度增加。

第三個增加的是靈活用工。過去很多企業老闆覺得靈活用工會提升企業成本,畢竟要付服務費。但是如果認真去算管理成本,包括用工風險的話,靈活用工其實是非常划算的。

疫情過後,靈活用工類企業將迎來較大發展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局下,人們對於組織關係、僱傭關係的認知和理解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過去很多企業老闆認為靈活用工會提升企業成本,因為要付服務費。但事實上,靈活用工的服務費遠遠低於企業招聘和人才管理成本。尤其對於中低端或者大面積的標準重複化的工種,靈活用工的成本比企業自己招聘要划算。首先,僱傭招聘團隊是成本;平均招聘一個員工的費用,以及這個員工的工資等都是硬成本,而且客服、銷售這類崗位的流失率高。

另外靈活用工模式的好處還在於組織的彈性和收縮性較高,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新業務的嘗試。

此外,靈活用工還可以很好的避免用工風險。比如經濟環境不好企業想裁員時,如果是自己的僱員,裁員就會帶來很多僱主品牌的損失。但如果用靈活用工的僱傭模式,就非常靈活,不會產生特別大的法律上的員工事件。所以靈活用工是世界範圍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國內,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社保規範化推進,人力成本也在提升。對於組織來說,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成本就變成一個很可怕的事情,通過靈活用工的模式可以很好的管控人力成本。

但是當前很多企業停工的狀態確實會給靈活用工的企業帶來很大現金流的壓力,但熬過這個階段,未來靈活用工會迎來較大的發展。

未來基礎性崗位招聘和技術類人才招聘將在靈活用工賽道爆發

整體而言,如服務業、餐飲業、客服和銷售類業務會是近期最容易看到會爆發的。未來兩年時間技術類的人才外包也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趨勢。

尤其這次疫情過後,技術類人才的需求會井噴,而且技術類人才用工的靈活度會更大。主要原因是:中國社會已經變成一個人與人連接的社會,做各種業務都離不開在線,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在線成為了一個救命稻草,所以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大對於在線流程信息化的投入。

對於很多公司,尤其一些非互聯網企業來說,疫情之後可能就有嘗試線上化的心態。這種嘗試心態會帶來短期招聘技術人員的需求。如果企業想做一個短期信息化的項目,通過6個月或者12個月把這個事情做完,用靈活用工的方式是一個很好地選擇。企業可以在6個月後選擇要不要長期僱傭,對於企業的成本和風險就有非常大的可控性,這是我能看到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