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們小時候挨老師打,家長反而幫老師,現在學生捱打,一些家長卻聲討老師?

人生如夢ZjXT1314


首先,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好的,一心一意替學生作想,但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現在的家長是當年的學生,經歷了捱打,記得敢那份屈辱,而當年的學生的家長,父母輩很多都沒上過學,雖愛孩子,但也沒經歷過那份屈辱。


連鎖機構財務經理


我小時候如果挨老師打,家長也是幫我不會幫老師的,但是我沒捱過打,只有一次初中的時候女班主任把我胳膊掐流血了,兩道血道子,家裡非常生氣,準備出材料和各種途徑進行反擊,當時離中考還有20天,我思前想後沒有準備硬剛,於是家裡尊重了我的意見,撤銷了法院的訴訟請求。以上內容全部屬實,時間是2008年的5月。座標北京市門頭溝區。


老黃1863


因為我們80後是被老師打過來的一批人,本人不反對適當體罰,但是當年多少學生是喊冤被罰的!多少老師真是恨鐵不成鋼,多少老師是一己私慾!

貴州省貴陽清鎮市紅楓三小李玉晴教師,作為班主任,教了我6年,畢業至今差不多18年了沒和她聯繫過了,她也許已忘了我是誰,也忘了她當年為人師表時所作的一切:

1.1998年五一前期,我奶奶(93歲)病痛,時日不久,我父親已趕回四川老家,我母親來校幫我請假(請假時間為4月28日)帶我回去見她老人家最後一面,她以學業為重,不予批准。可是4月30日就有所謂的班幹部請假沒來上課,原因是上墳。不要問我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因為仇恨!

二十年後的現在,每每提起這件事,都是淚。

我怪我父親,我都十歲了,居然沒見過還在世的奶奶,連她老人家過世都沒帶我回去,父親的回答是家裡沒錢,你請假就耽誤了學習,老人家去世的時候也給你請假的,但是老師不同意了嘛,爸爸媽媽沒讀過書,就希望你好好讀書,更不敢違背老師的話,我父親哭了。

(沒讀過書代表啥?代表著基本就是窮!)

2.2001年記得她教我們“勞動課”,上課時,她叫我們打開課本,可是當時很多人都沒帶書,她很生氣,但是也沒辦法,她就叫鄰桌的大家相互一起看,我當時是一個人坐,我前排是王峰和王慧,正巧兩人都沒帶書,我把書給他們,讓他們打開,立著放中間然後我們三人一起看,她朗讀課本時走到了我們這裡,揪這我的耳朵說:王峰不要給他看,我說老師:書是我的。她就這樣默默的走了,沒留下一句話來,書還是那本書。

她妄為人師表,這兩件事一直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上,她不配為人師表,叫她一聲老師,我都覺得噁心。

她為人師表時收了多少學生家長的禮?20年來多多少少也聽了許多,沒送禮的學生,被她揪過耳朵打過臉的人是多少?當然並不排除是他們不聽話。

同學聚會,我不去,是因為我看到她就想罵她!


袏拐


教育觀念的變化!

我始終認為,嚴師是出高徒的,嚴厲的教師大概率是可以教出優秀的學生的。

說說我自己的例子吧!

小學三年級前,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因為語文背書被罰站,留學校;數學經常因為考試差,拖後腿,被喊家長。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算盤,我怎麼學都不會,貪玩,經常跑外婆家躲著父母。成績自然倒數。

那時,班主任是位剛畢業的女教師,非常嚴厲。揪眼皮,打手心,拉耳朵,我是沒少捱過。每次背書,教室裡都要站著一大片背不熟的,我自然也在其中。我是既害怕,又逃避。可是,越擔心越會發生,無一倖免。

為了不被處罰,不被喊家長,我開始認真學習。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不要總是被盯著。久而久之,我的學習成績開始提升了。到了四年級,又遇到一位嚴厲的班主任,數學開始突飛猛進到九十多分。

自此,我開始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秋天的胡楊


我是六四年的,對此深有經歷體會。當年確實是這種情況……零幾年我二兒子讀小學四年,和同學玩,被課卓傷了眼角縫了幾針。我一點也沒在乎,反而班主任和校領導反覆打電話我,要求家訪並要向我道歉。多次電話後,我生氣了,罵了他們小題大做!……!


飛龍十八號


誰小時候被老師打,他的家長還幫老師?我在1988年小學三年級時被老師打了一拳,回家我就帶父母去找學校,老師當面對我道歉,學校扣了他半年工資獎金。雖然最後聽說那位老師因為教學能力強,10年後當了校長。但打孩子就是不對!教育孩子確實要嚴格一些,但粗暴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就是不能提倡!


我不是Ironman


真是一個好問題,我就把我想到的寫下來,可能不全,供大家一看。

第一個原因——鄉土觀念

只講鄉村,城市不熟悉。

70,80,甚至90後幾乎每個村都有小學,或者二三個村共建一個小學。一個鎮上應該有三到七個初中,因學生而異。

農村小學中的老師幾乎會兼任各年紀各課的教師,這是人員不足的原因。另外任課老師基本上是本地人,或者乾脆是本村人。外地任課老師也不會常來,報酬少了。

這就造成一個現象,老師與學生除了師生關係外,絕對還有某種親戚或者鄰居關係。既使家長與老師互相沒見過面,也不礙他是你大姨媽的小姑的大外舅等等等。

這就是我所說的鄉土觀念,中國特有的。要講清楚,費口舌,一個極簡單的表現現象————家長,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做事喜歡找熟人,或者找熟人的熟人。

一旦“找熟人”便意味著他們把你當自己人。

小學老師是你家長的“熟人”,打你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因為這是家長默許的,在家長眼中這個老師是你的長輩,打你是因為你不好,是了為糾正你。至於會不會做出過激傷害,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因為大家是熟人,將來要見面的,“打重了”不好交待。

初高中會在離家遠的地方,但是經過小學的一次篩選,學生會懂事很多,不會亂惹事。

第二個原因——師生觀念

師父如父,這是四個字,也是一種對學生弟子的承諾。

當然這與生父的意義不一樣,比較一下就知道。

西方文化中的老師與中國的老師意義就不一樣。

別人是一個職業,與商人,農民一樣,你給錢我教知識,能不能學會是你自己的事,與我無關。

中國的老師,除了職業屬性外,還有一層長輩屬性,就是家長經常說的”為你好“。

當然,老師們不會肉麻的說這句話,他們會拿棍子在後來打你向前走。

到今天,這種屬性淡了,根本原因是引進了西方那套東西,是好是壞,還難說。

第三個——信息傳遞

古代有好老師,也有壞老師,虐待學生的事件有,但由於信息交流少,不會引進很大的重視。

現在不同,無論在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有這樣一例,全國人民都會知道。

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

少數的例子會被放大無數倍,造成一種假相,影響著家長們的判斷。。

暫時想到就這麼多。有想到再補。


艾洛布


其中一點我認為是捱打的那批長大了,小時候父母向著老師,他心裡會不舒服,然後在以後爆發出來。我原來有個家長,兒子不聽話,他覺得是同學排擠他,老師排擠他。後來我倆熟了,才說出來他最恨的就是當年老師帶著同學排擠他。他怕孩子也受苦。


清玄


我姑姑回憶她高考時候,晚上遇到停電,老師就拿著蠟燭在前面講題,是真誠無私的,沒有補課費,姑姑講述時仍是滿眼感動! 現在都留課後班花錢聽,調個座位幾萬。送老師的都是房子和車子直接過戶(沒聽過?那你肯定是縣城農民)。 心中位置不一樣,結果當然不一樣。


蜘蛛俠吉林


打得?打不得??

兒時淘氣,曾飽嘗老師或者教鞭或者巴掌的滋味,卻從未敢向父母報告過捱打的經歷。“紙裡”往往”包不住火”。父母一旦知曉,撲面而來的會是比老師打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繼續。

曾經不解。家長為什麼與老師“同流合汙”,不愛戴自己親生的兒子?

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似乎懂得了父母的心。

一、我們小時候打得:

我們小時候被打,家長幫老師,源於父母的理念、貧困的家境和當時的社會風氣: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不知城市,那年代農村沒有什麼幼兒園,我們是七八歲光景直接被父親領進小學的。情景歷歷在目,父親緊緊握住老師的手,期待滿滿的祈求老師“這小子野慣了。不聽話您狠揍……”!再後來,母親見到老師,也曾經同樣多次感激老師對兒子的揍並“鼓勵”老師繼續。

我本是地地道道的親生兒子,父母為什麼任由老師“痛苦”兒子稚嫩的軀體?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漸漸明白了父母的理念:他們堅定地認為:嚴是愛,寬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他們堅定地認為: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不僅僅我的父母,那時候的父母大都這樣想。所以,孩子被打,家長心甘情願幫老師。

2、溫飽困擾,父母對老師極端期待

我們兒時,一家人終年在地瓜乾子的王國裡左衝右突,胃裡不乏澱粉,腸中缺少脂肪。能經常喝上玉米粥,曾經是我們兄妹五個的最大奢望。父母終年為一家人的溫飽奔波,無暇顧及孩子成長,將更多的期待寄託在了老師身上。堅定地認為只有打,才能為他們規矩出懂事、上進、更有希望的孩子。

於是,孩子被打,家長幫老師成為常態。

3、社會風氣,推動了我們小時候的捱打

遙想當年,似乎所有家長對老師打孩子都予以支持和讚賞。都認為這是教育的必然,是孩子成長的必經,是好老師的負責,是好家長的合理期待。家長如此,社會亦如此。沒聽說過哪位老師因為打學生受到上級處分。

整個社會,洋溢著對孩子該管則管、該打則打,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輿論氛圍。家長幫老師順理成章。

二、現在的孩子打不得:

時過境遷。現在學生捱打,再也找不到當時的“輝煌”

1、物以稀變“貴”

我們小時候,大都兄妹三五個。養起來誰家都難以精細,尤其對男孩子的養育。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今絕大多數家庭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月亮圍著太陽轉。放在頭上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進化成了”不能碰的“溫室花草”,“進化”成了不能惹的“天之驕子”。

現在的孩子,一旦“金貴”的軀體被老師冒犯,老師自然而然被口誅筆伐,全力聲討。

2、恃寵而變“驕”

我們小時候被粗放“飼養”,皮糙肉厚,捱打習以為常,只當接受了一次大力的“沐浴”且不敢聲張;而今的孩子,哪怕螞蟻踢了一腳,往往也會如外敵入侵大呼小叫,家長則往往不吝辛勞,全力追尋螞蟻行蹤,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孩子進一步嬌貴,漸漸演變成不能摸屁股的“老虎”。

一旦孩子捱打,老師豈能不被口誅筆伐,全力聲討?

3、信任危機

我們小時候,老師們甘於清貧,一門心思“傳道授業解惑”。家長、社會對老師敬若神明。把老師當作智慧的化身,拯救孩子的“天使”。即便老師失手對孩子打得過了,也往好的方面想。

而今,不知是社會風氣玷汙了部分老師還是部分老師玷汙了社會風氣,一些老師變著法有償補課、明示暗示家長送禮、身在課堂身在“錢”、工作時間堂而皇之遊走街市幫襯家庭生意……。

於是,家長一般對老師的舉手投足持懷疑態度,往往去過度審視。

孩子一旦被打,家長也便有了口誅筆伐,全力聲討,發洩不滿的窗口。

應該說明的是:儘管愛心、耐心、責任心是教師應有的品質。但對過分且屢次出格的學生,在適宜場合(保護自尊),把握適宜部位和適宜輕重的簡單“打”一下,不能算是大逆不道。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學生,打得?打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