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證實了人類文明正在經歷一個史詩級的轉折點,對嗎?

六季如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油價共出現過5次暴跌,分別是1985年~1986年的油價暴跌、1997年~1998年的油價暴跌、2008年~2009年的油價暴跌、2014年~2016年的油價暴跌及本次——新冠疫情爆發式蔓延疊加“維也納聯盟”破產引發的油價暴跌。

無獨有偶,在1985~1986年的油價暴跌事件中,沙特同樣放棄“機動生產者”的角色,決定增產,油價應聲大跌。對“石油權力”的爭奪,是油價暴跌歷史真相的核心。對我國而言,從短期看,低油價有利於減少石油進口成本,進而降低用能成本,對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較為有利。長期看,油價暴跌對全球經濟的負面衝擊,有可能影響出口,需值得警惕。

1985年~1986年的油價暴跌。20世紀70年代,受1973年石油禁運、1979年伊朗革命事件等影響,國際油價快速上漲,從1973年的3美元/桶上漲至1979年的30美元/桶。油價飆升刺激了北海與阿拉斯加油田的開採熱潮,OPEC成員國也趁勢提高產能。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世界陷入嚴重的週期性經濟危機,經濟增速大幅下降,石油需求呈負增長。為保油價,以沙特為首的OPEC決定“限產保價”。但此舉導致OPEC市場份額下降,從1979年的47.8%下降至1985年的30.1%。其他OPEC國家暗中增產,大幅度擠壓沙特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在1985年底,沙特決定放棄“機動生產商”的角色,不再限制自己的產量,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從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下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達70%。

1997年~1998年的油價暴跌。1997年7月初,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並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地,導致亞洲多國經濟受到重創。WTI油價從當年11月起迅速走低,從21美元/桶迅速下降至1998年12月的不足11美元/桶,跌幅近50%。

2008年~2009年的油價暴跌。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引發次貸危機,造成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新一輪的世界金融危機,油價隨後出現暴跌。油價從2008年中的最高價147美元/桶跌至年底最低30.3美元/桶。

2014年~2016年的油價暴跌。受美國頁岩革命影響,全球油氣供應急劇增加,OPEC和非OPEC產油國為爭奪市場份額堅持不減產。疊加石油需求增長乏力等因素,2014年全球石油市場陷入嚴重失衡,2014~2016年油價呈連續下降趨勢,WTI價格從2014年的平均93.2美元/桶跌至2016年初最低的26.2美元/桶。

第5次便是當下,2020年3月份正在發生的,油價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跌幅超過40%。能源戰略學解釋:“回顧前4次油價暴跌事件,1986年和2014年兩次下跌主因是富餘產能;1997年、2008年的兩次下跌主因是金融危機,導致需求不足。唯有這一次,是需求和供給不匹配。

歷史是相似的,在2014年~2016年油價暴跌事件中,沙特拒絕“限產保價”的慣性做法,決定維持產量保市場份額。2014年以來的那次暴跌事件尚未遠去,沙特在時任石油大臣阿里·納伊米的帶領下,開足馬力生產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而沙特的石油產量水平從2014年的1150萬桶/日,上升至2016年的1240萬桶/日,淨增90萬桶。

美國在此次戰役中,最大的劣勢莫過於成本較高,但是多品類經濟產業,給予了頁岩氣公司充足的現金流。因此,在短期內美國並不會受到較大的威脅。但是時間久了,頁岩氣公司也會面臨破產的風險。在這場價格戰中,市場份額可能被吞噬的還有一群產油小國,它們只能任由油價暴跌,無法通過增產搶佔市場份額。

歸根到底,就全球石油市場中的供給側而言,沙特擁有無與倫比的“石油權力”,這或許就是其有勇氣與俄羅斯開打價格戰,而且能打持久戰,且並不太在意油價暴跌與暴漲。

所有的歷史都是人類的行為書寫出來的。世界石油史的價格戰與貿易戰必將會持續下去,請大家不必太在意每一次價格的漲與跌。





盛法叔198538958


言重了,國際原油市場即將恢復正常,沙特踢石油場子的後果非常嚴重,被國際資本群毆,滿頭是包。。。中資銀行躺著中槍,投資者死傷無數,不死的也都半死不拉活。。。


金蟬子財經論壇


油價暴跌只是其中一部分,2020年的很多事件都證明史詩級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