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旗主王爷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够压制军机大臣和珅?

我是一个小书虫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西北发生叛乱,乾隆派遣和珅前往平叛,没想到和珅因为轻敌,刚到前线就打了败仗,郁闷的和珅待着杜小月和莫愁前往兰州城解闷,不曾想一进酒楼就遇到了一个自称金大烟袋的人,两人发生了冲突。

和珅与金大烟袋经过一番斗法之后,金大烟袋撩起了自己的上衣,露出了里面的黄带子,久经官场的和珅一看,黄带子,那可是皇室宗亲的配置。

不过,区区一个黄带子,其实和珅还是不在意的,和珅久居京城,一般有点能量的皇室成员自然认识,看来这个金大烟袋不过是远房的皇族成员了,再加上彼时的和珅权势炙手可热,也不太虚这个金大烟袋。但是金大烟袋很快就透露出自己祖上曾是满洲正红旗的旗主,世袭的铁帽子王,虽然如今王爵丢了,但是旗主的身份是改变不了的。而和珅恰巧就是正红旗出身,面对老主子,不管此时官位再高,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被金大烟袋送到兰州监狱,在马桶旁锁了三天。

这个片段,自然是电视剧中虚构的场景,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到了乾隆时代,八旗旗主的权力基本上被架空的差不多,光剩下一个空壳。而那是的和珅,正是深德乾隆宠爱,身居多个要职,即便是一般的皇子在和珅面前,也不会太嚣张。

不过,要是再往前推一推,即雍正之前,八旗旗主王爷的权力那可是相当大的。

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让自己的子侄担任八旗旗主,这个时候的八旗旗主,对自己所属的旗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这些旗主王爷们还能参政议政,是为八王议政制度,在一定程度瓜分了皇权。

这种八王议政的制度,一直持续雍正时期。雍正继位之时,八阿哥就曾联合一些议政王进行逼宫,差点就把雍正拉下宝座。

经历了逼宫事件之后,雍正深感这些旗主王爷的权力过大,决定消除弱这些王爷的权力。雍正成立了军机处,将八王议政的制度废除。

而从顺治开始,就不断的将皇族直系成员进行分封,将原本集中在旗主手中的佐领(旗的组成单位)不断分散,到了道光时期,旗主手中基本没几个佐领。而且在康熙时期,康熙在每个旗设置了都统,去协助旗主管理八旗,进一步架空了旗主。

经过历代君主的不断削弱,到了乾隆年间,旗主基本没啥实际权力了。

最后,再闲话几句。金大烟袋说自己祖上曾是正红旗旗主,又是世袭的铁帽子王。历史上,正红旗的旗主属于代善一脉,而代善一脉又世袭礼亲王。结合金大烟袋说到的王爵被撸,我们大体上可猜测,金大烟袋应该属于代善之子满达海这一系。


小镇月明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明朝统治的末期,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起义,建立了著名的后金政权。面对庞大的明朝,由于双方的力量悬殊,为了更好的作战。努尔哈赤把部众分为了黄白红蓝4个旗。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步形成了八旗制度。分别是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每个旗都有旗主,这些旗主由于立下了赫赫战功,基本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



按照努尔哈赤事留下了的规矩,国家事务需要由大汗(皇帝)和八位旗主共同商议决定。这就是八王议政制度,这个制度让后来的康熙、雍正等皇帝非常头疼。 为了遏制旗主王爷议政的权力,雍正皇帝建立了军机处,从而架空了八王议政制度。其实早在康熙皇帝时期,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已经开始想办法了。由于清朝入关时间不长,康熙皇帝不敢贸然废黜旗主王爷。但康熙皇帝建立了都统制度,每个旗都有一位都统。都统由皇帝任命,属于从一品的高官。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帝已经开始逐步分割旗主的权力。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都统已经负责各个旗的大部分事务,旗主成了空架子,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权力。而且由于国家进入安宁时期,战争越来越少,一些旗主不一定是王爷,爵位开始慢慢下降。但是,旗主对本旗人的影响没有立刻消失。 按照清朝的规矩,旗主和普通旗人都是世袭的。除非被开除旗籍,否则世世代代都是旗奴,见到旗主以后必须请安。哪怕旗主已经家道中落,而旗奴封侯拜相也必须请安。和珅是乾隆后期的第一权臣,兼任了40多个官职,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和珅是镶红旗的旗奴,而金大烟袋是镶红旗的旗主。见到旗主,和珅不得不下跪请安:“奴才和珅叩见老主子。”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松筠是道光皇帝的宠臣,而且也是军机大臣。松筠的旗主去世以后,旗主家里人立刻给松筠送信,让松筠穿上孝服在大门口迎接客人。松筠虽然非常生气,但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说,进入清朝统治中期以后,旗主的实际权力并不大,但对旗奴仍有很大的印象力。但仅仅对自己的旗奴有用,例如阿桂,如果金大烟袋训斥阿桂,阿桂可以立刻顶回去。因为阿桂是正蓝旗的,镶红旗的旗主管不到。至于刘墉、纪晓岚、王杰等汉臣高官,旗主们无权使用。



其实进入清朝统治的末期,八旗制度也在逐步瓦解,旗主和旗奴的关系出现了变化。旗奴不再受制于旗主,旗主反而需要昔日旗奴的照顾。在影视剧中,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高级贵族以外,就连一般的贵族也和普通的富家翁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总结一下旗主的历史,在清朝入关的初期,旗主基本上都是王爷,而且战功赫赫,拥有一定的实权。但从清朝中期开始,旗主不一定能拥有王爵,而且权力被逐步架空。



进入清朝统治后期,旗主仅仅成了名义上的高级贵族。清朝灭亡以后,八旗制度彻底崩溃,旗主丧失了所有的影响力。按照一位军阀的话说“现在,什么王爷、贝勒都没有枪杆子好使。”这句话反应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进入北洋军阀时期以后,清朝贵族的权力陡转之下,就连当年的王爷们也开始谨小慎微的过日子。有的王公贵族甚至开始变卖家当,因为自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要说乾隆皇帝时期的和珅到底有多大的权势,从嘉庆的身上最能体会得到,就在乾隆成为太上皇的三年时间里,嘉庆不知道受到了多大的委屈,所以在乾隆刚死不久,直接就把和珅给斩杀了。但是就在和珅权势最为滔天之时,却依然被八旗的旗主给压制,要知道此时的和珅可是军机大臣呀,为何还干不过一个小小的八旗旗主呢?

也许是满清本身就是个游牧民族的原因吧,在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能更好的控制整个天下,就把规矩二字看的特别重。

毕竟整个满族一共才多少人,要管理整个天下这么多的汉族,所以规矩才是他们的主要手段。

这些所谓的规矩其实也就是奴性手段而已,当时的八旗可是入主中原的主力,为了让这支主力一直压制在所有人的身上。

所以就规定了旗主属于主子,而旗主手下的所有人都是奴才。

当然了很多人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很多所谓的奴才一步步的爬到了高位。

比如说和珅就是如此,虽然在本旗旗主的下面,和珅只是相当于一个奴才的身份,可是人家被乾隆赏识呀,所以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了大清数一数二的实力派人物。

在朝堂之上,哪怕嘉庆皇帝也要看和珅的脸色,毕竟此时的和珅相当于乾隆的传声筒,从某种方面来说代表了乾隆,只要乾隆一天不死,和珅的这张虎皮就能一直这么撑下去。

当然了和珅的权力再大,也要对嘉庆皇帝恭恭敬敬,因为和珅只是一个奴才而已,同样的道理,当和珅遇到自己这一旗的旗主之时,也要对其鞠躬行礼。

因为这就是规矩,就是大清朝能够入主中原时的根本,虽说此时的满族人已经比之前超出了数倍的人口,可是在以亿为单位的汉人面前,只能算个渣渣。

所以这个规矩依然要坚定的实行下去,只要满族的人口数没有超过汉族,这样的规矩就会一直流传到最后。

可能这样说大家不是很好的理解,如果用我们古代的家族制度来形容的话,或许就好理解了。

比如说在古代家族当中,不论族里的子弟们有多大的成就,哪怕在朝中达到了丞相的位置,可是你回到自己的家族当中,依然要给族长行礼,这就是所谓的礼数。

别看和珅在朝中只手遮天,可是当他回到家中的时候,自己依然只是自己这一旗的一员而已,在所谓的旗主制度当中,自己并非旗主,所以依然要给自己这一旗的旗主行礼。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就以为是旗主在压制和珅,其实是大家误会了而已,就好像身为儿子永远要向自己的父亲低头一样,因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

只是满清把这种传统直接给整成了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满清被汉族超越。

其实这也是另一种所谓的虎皮而已,但凡旗主的脑子没有被门给夹住,一般来说不会得罪朝中的重臣,毕竟装一次还行,一直这么装的话,很容易被人打到连母亲也不认识的地步。

所以我们看到的被压制,也只是普通的礼仪而已,如果不是为了大局观,或许和珅连话都不带给自己这一旗的旗说的,毕竟在真正的身份地位当中,所谓的旗主算个什么,和珅分分钟就能让对方直接消失在自己的眼前。


虎头山小妖


这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剧情吧?金大烟袋凭借着自己的八旗旗主身份好好整治了和珅一番。

但是电视剧无法代表历史,特别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样一部虚构历史剧,其情节很多都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乾隆时期的旗主王爷虽然地位超然,但却无法压制军机大臣和珅,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和珅的权力范围

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了统管军政大事的“中枢权力机构”——军机处。

和珅身为乾隆朝的军机大臣,有代君处理大清朝军国政务的特权, 外省官员呈给皇帝的奏事折子必须事先经过军机处的处理才能被皇帝批阅,因此和珅的权力极大,有偷天换日,斗转星移的权力。

除此之外,和珅还曾兼任刑部尚书——管理大清刑法;吏部尚书——管理清朝大小官员;内阁学士——尚书房议事权;内务府总管——管理乾隆的金库;理藩院尚书——管理蒙、藏、回等少数民族的事物;户部尚书——管理大清朝的国库以及各种税务;九门提督——管理京畿的防务问题已经步军衙门和丰台大营。

试问,除乾隆皇帝、孝圣宪皇后这娘俩之外,放眼当时大清朝还能找出任何一个比和珅实际权力大的人吗? 电视剧里纪晓岚根本没资格与和珅叫板。

旗主王爷的没落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时期,旗主王爷的权力、地位几乎除皇帝之外无人可比。

比如清朝历史中著名的旗主王爷多尔衮、多铎、代善等等,这一时期的旗主王爷有军权、政权、议事权甚至有左右大清朝政局的权力,但在顺治皇帝执政时期,为了避免旗主王爷的权力过大,顺治皇帝将八旗旗主的权力大幅度削弱,上三旗加下一旗由皇帝统管,每一位八旗旗主手中的兵力几乎不超过“两旗”。

康熙、雍正两位雄主更是接连打压满八旗旗主手中的权力。满八旗除了设立“旗主”之外,还另设立一位“副旗主”,而副旗主多为汉人。换言之“副旗主”便是皇帝安插在旗主王爷身边的卧底。

到了乾隆朝,八旗旗主们早已经不复当年的雄风,没有乾隆的懿旨,旗主王爷甚至不能随意出京,只能老老实实的蹲在北京城。举个例子,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弟弟弘昼,手中掌握着正白、镶黄二旗,算的上是乾隆朝中最为受宠的亲王,但弘昼的权力依然受到和珅的限制。

正白、镶黄二旗的军饷由户部管理,户部归和珅管;正白、镶黄二旗的人事安排由吏部管理,吏部归和珅管;

最关键的是,和珅身兼八旗都统和各省驻防将军二职,有权利插手正白、镶黄二旗的各项事物。

试问旗主王爷如何压制军机大臣, 不同的朝代,其政治环境也有所不同,如果把军机大臣和珅,放在皇太极执政时期,多尔衮和代善两位旗主王爷能把和珅吊起来揍,但在乾隆执政时期,旗主王爷则无法起到压制和珅的作用。

当然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代善的后人“金大烟袋”让和珅下跪的一幕,这个其实到没什么。

金大烟袋是代善的后裔,代善在八旗入关时便是正红旗的旗主,而和珅的祖上是正红旗的兵丁。按照清朝的规矩来讲,金大烟袋是和珅的老主子,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旗下人见到老主子必须三跪九叩,哪怕老主子当街要饭,旗下人也要 行跪拜礼。所以和珅跪金大烟袋并不吃亏,但是并不代表金大烟袋的权力比和珅大。后面将和珅关到兰州大牢守尿桶的情节,显然有些过分了。

不过话说回来,电视剧编剧也没有太夸张,他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当时的和珅主要是没有亮明身份,这才吃了个哑巴亏。如果当时和珅是以和中堂的身份出现,金大烟袋也没法拿他怎样。


白话历史君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集是和珅见到了金大烟袋,这个金大烟袋非常不给和珅面子,和珅也不敢和金大烟袋做对,而和珅当时担任军机大臣以及领侍卫内大臣等很多职位,权倾朝野,但是为什么和珅见了金大烟袋就跟“孙子见了爷爷”一样呢?

一、简述“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女真族人(满族)创造的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政治组织形式。八旗人在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八旗一共分为八个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同时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每一个旗都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政治体制,八旗中各有自己的旗主、大臣、军队、属民以及土地财产。

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三旗的旗主是清朝皇帝,下五旗为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这五旗的旗主均为皇室宗亲来担任旗主,而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不在皇帝和宗室管辖范围(随着时间的发展,皇帝有时也会任命宗室同时管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可以说“三旗合一”)。

二、旗主和所辖旗人之间的关系是“主子”和“奴才”

八旗作为满洲最基本的政治军事制度,在清朝前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这其中旗主是所在旗的最高长官,旗内所有的大臣以及旗人都是旗主的奴仆。

(旗人老照片)

旗人也分属人和包衣,属人指的就是“正身旗人”,一般来说就是自由民身份,包含宗室和功臣,这些人是八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衣指的就是奴仆,有满洲平民犯罪后,属人身份改为包衣,或者是之前满洲人俘虏的其他民族的人,而包衣是专门服务旗主以及旗下各首领的人的一种称谓,虽然在旗里包衣的地位很低,但是包衣一样可以做官,甚至可以位列三公。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他的包衣身份也高,因为封建社会,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可是在下五旗就不是这样了,尽管有包衣做了大官,位列三公,可是见到了旗主或者在籍的主子也得三叩九拜,这是规矩,所以很多包衣终其一生最大的荣誉并非封侯拜相,而是解除包衣籍,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

旗主和属人、包衣的关系就是“主子”和“奴才”,他们之间是有着绝对的尊卑之分的。

三、八旗旗主的权力很大吗?八旗都统又是干什么的?

在早期的清朝,八旗旗主的权力很大,他们参与议政,并且是作为满洲主要的军事力量的而存在,八旗在清早期就是政权的支柱,所以旗主都是功勋显著的宗室人员,他们有着对本旗所有人的支配权和生杀大权,所有旗下人口、财产等都是旗主的私产,这也是皇帝为了拉拢各旗而赋予各旗旗主的极高权力。

可是随着清朝入关之后,皇帝和八旗旗主的亲密关系也就逐渐宣告结束了,皇帝考虑到八旗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统治,为了加强和集中皇权,就设立了“八旗都统衙门”,八旗中每一旗的旗务、军事训练以及民务都由八旗都统管理,八旗都统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官职是从一品,同时在雍正年间还成立了军机处,专门处理军务大事,这样八旗旗主参与议政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总结:

任命八旗都统说明清朝皇帝已经不再仅仅管理上三旗,而是宣布对八旗进行直接管理,此后的旗主,虽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已经没有了实权。

电视剧是作为文学作品而对历史进行演绎的,所以并不可信以为真,和珅的身份应该是属人,属于正身旗人,他见到了金大烟袋,规矩是要有的,那就是三叩九拜,但是要论权力,八旗旗主可不能和和珅相比,换句话说,在朝堂之上八旗旗主要对和珅绝对的尊敬,这是出于公,如果换做是朝堂之下,那么和珅作为旗内人,见到旗主是必须要行礼的。

旗主也不傻,笔者认为真实地历史情况是旗主绝对不可能让和珅当街下跪行礼的,虽说旗内有老规矩,但是和珅位极人臣,手握大权,旗主也不想得罪他,反而还要求和珅办事,怎么可能让他下跪呢。

说句题外话,纪晓岚根本就没有和和珅进行过斗争,第一、乾隆朝跨度61年,二人岁数相差很大,纪晓岚年长和珅25岁;第二、纪晓岚根本不具备同和珅斗争的资本。真正历史上同和珅进行过斗争的大臣阿桂、王杰,而并非纪晓岚。



鸿涵先生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

别是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每个旗都有旗主,这些旗主由于立下了赫赫战功,基本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按照努尔哈赤事留下了的规矩,国家事务需要由大汗(皇帝)和八位旗主共同商议决定。这就是八王议政制度,这个制度让后来的康熙、雍正等皇帝非常头疼。

八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各旗旗主手中,旗主拥有很大的权力。后来清朝皇帝为了集中皇权,设置了都统这个职位,将原本旗主手中的大部分权力都划归到了都统名下,而都统受皇帝任命,所以八旗的权力实际上全部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和珅是在升任御前大臣后,补镶蓝旗满洲都统。

说白了,前期的八旗旗主不但是是王爷,是皇亲国戚,同时是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实实在在的权利的!

虽说后期权利被剥夺了,但是身份在哪,即便和珅这种已经做到手握实权的八旗都统,但是在清制下,见到自家旗主,你还是奴才,你是要行礼的。

和珅后期如此位高权重,但是祖宗的规矩,他是万万不敢违逆的,如此高高在上权臣,还要向一个已经没落的没有实权的名义上的主子行礼。

真真的就像吃苍蝇一样,很恶心,可不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两份回锅肉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清朝时期,所有的满人都是旗人。源于早期女真人在围猎时候,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久而久之,旗就成了围猎或指挥的最大单位。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分封八旗,分别是

正黄旗:努尔哈赤
镶黄旗:努尔哈赤
正红旗:努尔哈赤次子代善
镶红旗:代善长子岳托
镶蓝旗: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次子阿敏
正蓝旗: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
正白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镶白旗:努尔哈赤长子褚英长子杜度

本来所谓的旗主只是领主的意思,不知是不是学会了腐儒的那一套,清朝搞起了奴才思想那一套,每一旗中,只有旗主是主人,其他都是奴才。不要误会,汉人不是奴才,按照清朝的理解,汉人不能做奴才,因为不是一家人,你要理解成地位不够,我也不说啥。你可以看到,纪晓岚从来见皇帝都说是臣,和珅才能说是奴才。

八旗制度有六个主子,皇帝掌管两黄旗及正白旗,即所谓的上三旗,其他属于下五旗。要说旗主的权利,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因为除了早期领兵作战,顺治以后的八旗,以下五旗为主都在削弱,连继承都是皇帝指定的,不是世袭,没有实职官位。和珅遇到的那个旗主自己都说了,不管政务,只有吃喝玩乐。也是和珅倒霉,遇到的正好是正红旗旗主,要是其他旗的旗主,和珅不鸟他,他也没办法。

其实这很像宗族的制度,族长不当官,一样有权威管理族人,出了这个家族,他的话就没啥用了。就像你当了大官,回家一样要给家族长辈磕头一个道理,见到另外一个家族的族长,完全可以不鸟他。你说他权力大,也仅限于此。顶多再加个皇亲国戚的名头,和珅搞死的皇亲国戚也不少了,起码是不害怕的。


书僮聊历史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设立的满清基本制度,一开始的时候只有红、白、黄、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由此确立了八旗制度。所有满族成员均分编入某一旗下,世代不变!每个旗都是生产、行政和军事为一体的独立组织形式,每一旗的最高长官就是该旗旗主。清初时,旗主权力非常大,基本上也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们的地位仅次于皇帝,而当时的皇帝其实就是最大的旗主。清初的军国大事,皇帝是需要和其他旗主共同商议的,由此也形成了清初“八王议政”的政治体系,当时各旗旗主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常委。

不过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后,皇权和旗权对立越来越明显,清初的各皇帝都在不断的削弱旗主的权力,到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则彻底将帝国的权力核心转移!到了乾隆后期旗主基本已经没有权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但是根据规定,各旗的人民不管是什么地位,见到旗主都必须以下跪扣头的方式来打招呼。但这也仅限于自己所属旗的旗主,对于其他旗的旗主则不用,这也是为什么官大如和珅见到他的旗主也得跪下说句“奴才给老主子请安。”


假如墙有记忆


导读:和珅富可敌国,他和八旗王爷比起来谁权利更大?老龙带您走进历史品味历史!

《八旗》:满清根基,国之柱石

起源:八旗刚开始只是满人的狩猎组织,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他将八旗上升为一种军事社会制度。由他和七位子侄各掌握一旗,实行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做到每个旗主掌管各旗行政、经济及家族组织,以此作为和大明王朝争夺天下资本。





发展:在八旗制度下,清军很好的集结优势兵力,打开了山海关大门,进入中原地区。为了稳固政局,清朝统治者把八旗派到全国各地进行驻防,给与他们很大自主权,这虽然皇太极等人能够把控中原地区,但也让八旗旗主手中的军事力量不断强大。

老龙:八旗王爷是皇室贵族,手握八旗子弟兵,和珅只是文臣之首,再厉害也是臣子!

八旗旗主世袭传承,与皇权关系越来越远

传承:在八旗中,除了正黄、镶黄两旗由清皇帝直接统领外,其他都是世袭制的传承下来,这六旗的旗主从开始与努尔哈赤的兄弟、叔侄关系,到乾隆之后血缘亲疏关系已经远了不少。但八旗参与朝政最终决策的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朝统治者皇权威严、执行力。

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从雍正开始设立军机处,将朝廷中自己心腹纳入国家军事、政治决策体系中来,通过他们把政令颁发出去,从而规避八旗对皇权的干预。在这过程中,军机处的权力越来越大,作为皇权的代言人,在其中任职的官员地位也是水涨创高。

老龙:军机大臣只能传达主子的意见,而八旗王爷是皇帝都有忌惮的人,和珅和他们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

和珅:出身八旗,遇父低一辈

国之根本:雍正帝说过“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这就是说八旗制度在清朝相当于宪法,牢不可破。而和珅为满洲正红旗人,虽然和珅深受乾隆喜爱,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数十个职务,自己的儿子还娶了乾隆的女儿,算得上皇亲国戚,但这些一遇到正红旗的旗主,那么就把和珅打回了原形,作为旗奴他只有下跪请安的份了啊。



老龙:不过根据八旗制度规定,和珅只是受制于正红旗,对其他旗主却不必在乎,不受他们的管辖限制。但八旗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和珅纵然是军机大臣也要退舍三分。

小A说摄影


《八旗》:满清根基,国之柱石

起源:八旗刚开始只是满人的狩猎组织,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他将八旗上升为一种军事社会制度。

由他和七位子侄各掌握一旗,实行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做到每个旗主掌管各旗行政、经济及家族组织,以此作为和大明王朝争夺天下资本。

发展:在八旗制度下,清军很好的集结优势兵力,打开了山海关大门,进入中原地区。为了稳固政局,清朝统治者把八旗派到全国各地进行驻防,给与他们很大自主权,这虽然皇太极等人能够把控中原地区,但也让八旗旗主手中的军事力量不断强大。

老龙:八旗王爷是皇室贵族,手握八旗子弟兵,和珅只是文臣之首,再厉害也是臣子!

八旗旗主世袭传承,与皇权关系越来越远

传承:在八旗中,除了正黄、镶黄两旗由清皇帝直接统领外,其他都是世袭制的传承下来,这六旗的旗主从开始与努尔哈赤的兄弟、叔侄关系,到乾隆之后血缘亲疏关系已经远了不少。

但八旗参与朝政最终决策的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朝统治者皇权威严、执行力。

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从雍正开始设立军机处,将朝廷中自己心腹纳入国家军事、政治决策体系中来,通过他们把政令颁发出去,从而规避八旗对皇权的干预。在这过程中,军机处的权力越来越大,作为皇权的代言人,在其中任职的官员地位也是水涨创高。

军机大臣只能传达主子的意见,而八旗王爷是皇帝都有忌惮的人,和珅和他们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

和珅:出身八旗,遇父低一辈

国之根本:雍正帝说过“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这就是说八旗制度在清朝相当于宪法,牢不可破。

而和珅为满洲正红旗人,虽然和珅深受乾隆喜爱,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数十个职务,自己的儿子还娶了乾隆的女儿,算得上皇亲国戚,但这些一遇到正红旗的旗主,那么就把和珅打回了原形,作为旗奴他只有下跪请安的份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