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江海法院线上庭审“不打烊”2月份安排30余案件开庭


疫情之下,江海法院线上庭审“不打烊”2月份安排30余案件开庭

面对当前疫情,“宅在家,不出门”依然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二个十四天的重要措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江门市江海法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当事人因诉讼产生的人员流动和传染风险,在相继推出网上立案、网上诉讼保全等保障措施后,2月11日,再次推出网上开庭的举措,借助广东诉讼服务网及微信小程序“粤公正”平台进行网上开庭,切实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益。

疫情打乱庭审计划,一拍即合网上开庭

据悉,节前,江海法院立案庭的区素莹法官审判团队安排了30多个案件打算在2月份开庭。眼看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团队成员只好提前到岗,与案件当事人沟通,提前摸查当事人应诉及健康情况。2月5日下午,书记员电话响起,原告江门市永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代理律师主动致电报备了其居住在中山,周边新型肺炎确诊病例较多,且在春节期间有到外省旅游的经历,提出对如期到法院现场开庭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担忧。区法官团队考虑到代理律师要是前来法院开庭,会产生一定感染的风险,如果更改开庭时间,该案又是公告案件,重新公告需要耗费的时间和司法资源过大,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区法官立即与当事人沟通,双方一拍即合,决定通过网上开庭的方式如期开庭。

小细节大用心,“网上开庭+无人记录+庭审直播”三合一进行

为最低限度减少人口密集的情况,决定庭审采用“网上开庭+无人记录+庭审直播”三合一的形式进行。由于江海法院首次尝试网上开庭并且需要兼顾庭审直播,为此,法官助理及书记员马上学习关于网上开庭的教程,通过微信和电话指导当事人注册登录、熟悉网上开庭程序、注意事项,提前让当事人在微信确认同意录音录像替代法庭笔录等,再通过网络沟通和现场调试确保网上庭审可以顺利开展。

2月11日下午4时,原告代理律师早早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穿好律师袍做好开庭准备,书记员透过视频核实其身份。随后,随着主审法官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法庭调查、证据原件核对、法庭询问……所有的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短短30分钟不到,这场同步录音录像、网上直播、无人记录的网上庭审顺利结束。

据江海法院立案庭负责人介绍,为自觉担负起保护当事人身体健康与实现人民群众纠纷化解的双重责任,江海法院借助网上平台开展诉讼“云服务”,2月3日至2月11日期间,江海法院审核通过网上立案93件,通过微信、电话联络等方式接待案件当事人和指引网上立案61次,收到邮寄立案材料33件,网上送达诉讼资料47份,成功电话、微信和网上调解案件13件,网上办理诉讼费缴纳7件,网上开庭2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卢玉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