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大眼


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近日,日本接连向我们捐赠了抗疫的医疗器材。在这些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面,都贴了写有捐赠单位的标签,当然,标签上还有鼓舞我们抗击疫情斗志的口号:

第一批捐赠物资上的口号是“山川异城,日月同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们是在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心是一样的,对于彼此的遭遇感同身受,怎么能不相互救助?很贴切,也很高雅。

出自唐朝日本长屋王子的偈语: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著名的鉴真大师就是被这首佛偈打动,觉得日本的确是“有缘之国”,这才决定东渡弘法。由此开创了一段中日交往的佳话。


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第二批捐赠物资上的口号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服穿?和你一起穿那条战裙。在古代汉语中,“裳”是指下身穿的衣服。引申意思就是同仇敌忾。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是一首先秦诗歌,全文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根据《左传》的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国都郢都,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靠着王宫院墙痛哭,连续七天不吃不喝,哭声日夜不停,秦哀公为申包胥作所感动,答应出兵,并作了这首《无衣》。可以说,《无衣》等于是秦军出征的动员令和誓师辞。这首诗一共分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士兵在出征前互相鼓励的场景,诗中的“袍”是指斗篷,“泽”则是内衣,相当于汗衫,和“裳”的裙裤,组成了三段,同样的意思,但又不至于一再简单重复。并且由此产生了“袍泽”一词,成为战友的代名词。

而且这首诗又衍生出了“与子偕老”这个成语,今天“与子偕老”大都是用在夫妻长相厮守,但本意却是战友之间同生共死的深厚情谊。所以,日本这次用在捐赠物资上,应该说正是运用这首诗所表现的同仇敌忾的原意,用的极妙。


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第三批捐赠物资上的口号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两句诗,第一句是肯定,第二句则是反诘,一正一反,反复致意,恳切感人。这两句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怎么会是身处两地呢? 表达也是虽然身处两地,但心却在一起的情感。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却没有离伤之意,“送君不觉有离伤”,而是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来宽慰即将分别的友人,提现的是体贴感人的友情。和现在的时局倒是很契合。


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由此可见,这三句口号,传递出的支持、鼓励的情感,相当贴切,相当到位,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非常深刻,在这点上,相比之下,我们只会加油,厉害,牛逼,实在是丢尽了中华文化的脸面!

也难怪,日本一直认为自己最完全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衣钵,就从小小的口号上看,也确实让我们很是汗颜了!


送东西就送东西,还留什么诗,这让我们何等羞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