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提辞职会怎么样?想听听各位看法?

时光静好107357331


我认为辞职与疫情没有直接的关系,反而是疫情期间主动辞职还能帮助单位减少开支,只是结合你的情况来看,不能简单的以辞职来看,因为辞职后的一切手续、关系转办直接影响着你后面的就业问题,所以你多次辞职不被同意,不是领导看重你,就是你得罪了领导,领导故意为难你了。

辞职在职场中,不仅仅是一个学问,还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对于想要辞职的人来说,想要顺利辞职,就必须学会:

一、如何才能顺利辞职

1、学会使用辞职报告或辞职信

职场上辞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很多人想辞职不是被人情绑架,就是苦于不被批准,影响离职手续的办理。

所以在辞职时应该明白辞职申请与辞职报告的区别。

辞职申请是劳动者申请辞职,但申请都有批准的过程,其申请的结果最终权也是领导。

辞职信(辞职报告)则是最能明确辞职者要求辞职的真实想法,是辞职者自己主动的选择,所以单位不得阻挠或拖延。

劳动法规定,辞职报告提交30天内,就要办理工作移交手续。这也就是说提交辞职报告30后,辞职者就可以不用来上班了。但一般不建议这么做。

2、和平分手是上策

找一个让领导难以拒绝的理由,以情动之。

二、多次辞职申请不被批准的原因

因为职场上的生存技能是能力,如果你多次提出辞职,都被领导挽留,那肯定你就是你所从事行业内的人才,有一定的能力。领导不放你走,可能是爱才,也可能是单位真的马上离不开你。

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是领导的问题了。

1、可能你的领导控制欲极强。所有事情都必须按照他的心意来,你提出辞职想法的时候,他不高兴,而且她的想法会随心情而改变。

2、领导画饼能力高。他想留下你,不时地说给加薪给奖励,结果春去秋来,什么升职、涨薪一概没有。

3、领导斤斤计较。他就不见得你好,知道你马上有个好的工作,故意为难你!

二、辞职前要想清楚的事

1、最好不要裸辞。

裸辞会产生经济压力、心理负担。对个人的后续会造成很多影响。

如果不得已要裸辞的话,一般建议先给自己确定一个恰当的空窗期,计算好费用,储备好自己辞职后所必备的经费。

2、辞职转行的话要想清楚。

如果你是想转行,那在辞职前,一定要对自我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地,确定自己的竞争力。辞职后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又如何处理。

我的行业是互联网运营,我辞职是理性思考后选择的,因为行业运营门槛不高,竞争力小,还由于我所处的城市是小城市本来会的人就不多。

3、你的年龄、家庭情况允许辞职吗?

辞职时,要考虑自己年龄,家庭情况。如果拖家带口,不建议辞职。

三、什么情况下要辞职

1、重复性劳动,学不到新东西,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

如果你在一个岗位上已经做了很长的时间,工作也基本熟练,但就是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成就感,那就应该及时止损。

舒适区谁都想呆,一劳永逸的事情大家都喜欢,但温水煮青蛙,青蛙的最终结局是死翘翘!

2、所从事的行业走下坡路

选择大于努力,选对行业,会让你的付出换来更多的回报。

3、不喜欢这份工作,甚至讨厌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如果今天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你还愿意去干现在的事情吗?

4、职业天花板低,个人前途渺茫。

在国企,一个萝卜一个坑,拼资历熬年限,周围还隐藏着许多关系户竞争,辞职太困难,前走渺茫。

国企的渠道总监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平调或加塞多了去了。我刚有点盼头,她从外部挖过来一个人直接坐在了我头上,这五年内又看不到希望了。

5、这份工作影响了你的生活

我不喜欢做销售,就是因为每天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经常出差、加班,影响到了我的家庭生活!

四、做好工作交接,“不留后患”

1、辞职交接,除了工作内容交接之外,

预留好足够的交接时间、提前做好工作交接表、和工作伙伴或客户打好招呼、与交接人员熟悉和沟通,这些都能被你的同事和上司看在眼里,使你的离职流程走得更为顺利。

2、你的应得的权利不能落下。

比如:辞职后,最后的工作日是哪天?辞职是否涉及辞退赔偿金?没修完的年假怎么算?离职证明会怎么写?辞职者如何申请失业保险等问题,在辞职前,都要详细地与人办资源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落实。

3、离职前做好礼貌交接,不在于你的工作是不是有人接手,更重要的是,不希望后来人都把错误赖到你头上,说你留了个“烂摊子”。

辞职本身对于老板来说,就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如果老板不允许,只能走正常途径。不过不管你什么时候辞职,最好都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月影说职场


疫情期间,提出辞职,这个还得依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不过,辞职是每一个人的权力,自己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每一个人辞职的理由可能不一样。也许是因为自己早就对现有工作失去信心或者兴趣,也许是因为自己已经找好下家,也许是因为自己想创业,当然,不排除因为疫情影响而选择辞职……针对题主这个问题,个人认为,疫情期间最好不要选择辞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外因

坦白来讲,由于疫情的关系,虽然短期内对于国内的经济产生不了“伤筋动骨”的剧烈影响,但仍然会有一些“皮肉伤”,这仍然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尤其是对一些小微企业而言,他们的生存压力和环境其实比较恶劣。现目前已有一些行业面临裁员、甚至倒闭风险。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中介公司扛不住市场的压力,只能选择关门大吉。如果在大环境、大市场不佳的情况下选择辞职,无疑是把自己丢向“火坑”。如果确实想辞职,先忍一忍吧,可以先利用这个“寒冬”,选择自我升级。待春暖花开之时,再施展才能,闯下一番天地吧!

二、内因

大多数人在这个时期选择辞职,无疑是头脑发热,仅有三分钟热度罢了。如果辞职了,有足够的资本支撑你继续生活,你可以“放肆”一把;但如果你没有资本,请三思。很明显,根据“二八”理论原则,大多数人属于后者。当前,许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还背负着车贷房贷等多重压力,如果辞职了,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如果辞职了,现有的大环境下,工作还好找吗?

所以,疫情期间选择辞职,并不是最佳的时期。

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鬼先生


此时提出辞职,相当于临阵脱逃。

无论你是单位科员,公司员工,还是企业骨干,在此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紧要关头(这是一场救国救民的生死决战),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参与单位作战,为誓死消灭新冠病毒作出应有的贡献!国家兴亡,你我的责任!单位兴亡,我们有责!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放下个人恩怨,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待到病毒清除时,再把辞职报告交。


一犁膏雨


辞职是员工的权利,法律没有规定在疫情期间不能辞职,所以疫情期间辞职不会怎么样,除非身处特殊行业又高居要职。不过不管做什么工作,辞不辞职对自己和家庭会肯定是有影响的。

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

如果是年前都准备辞职了,说明已经对辞职后的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有所考虑,既然到现在还有这个念头,那么可以直接提出离职。因为哪怕面临疫情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这样的境况,还愿意离职,可见自己对这份工作真的是没兴趣,并且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完全没必要再拖延下去,互相耽误。

如果是因为疫情期间公司还强制上班,觉得公司不仁义,想辞职,那就要考虑下实际情况了,比如自己的存款能支撑无业到什么时候,自己的能力在人才市场上有多大的竞争力,失去这份收入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支出,另一半会不会有不同意见等。虽然工作是自己的,但收入是家庭的,责任比自己的情绪要重要。



身处特殊行业又高居要职。

这里的特殊行业是指医疗器械行业以及圈子比较小的行业。如果是这种情况,个人不建议现在离职。高层的从业人员若是名誉受损,那么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下滑很多。

若是医疗器械行业又身居高位,那么现在辞职名誉很容易受损,还会失去公信力,不仅不利于寻找下份工作,还可能影响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因为现在医疗行业所有从业人员都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全国人民的安全提供保障。

若是圈子比较小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离职,可能以后真的很难在这个圈子里生存,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哪怕真的是公司不靠谱你才离职,在这种境况下也会被扭曲成你在公司危难关头临阵脱逃,以后又有哪个老板敢用你,即使用了你,又怎么敢托付要职。



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辞不辞职都不会激起很大的外部效应,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打算。最近有很多企业倒闭,也是直接发信息通知员工。总不能说在疫情期间公司经营不下去,解聘员工就天经地义,而员工主动离职就大逆不道。

别人的意见只是能做参考,最后拿主意并承担后果的只有自己。所以一定要考虑好以下问题再决定。

经济基础能支持失业到多久,若是中间出现大的意外,有没有应急资金。

个人专业技能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找到一份和现在福利待遇相似或者更优的可能性。

自己的岗位性质,会不会在离职时有损声誉。若是声誉有损,会不会影响未来的职业规划。


职场饭


如果你有充分的准备,想好疫情后做什么那你就可以辞职,如果没有找好下家,那就不要辞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1a873090f31425d993c859d85874bdc\

视频分享王先生


员工提辞职,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单位,一个月到期即可走人,这条不受疫情影响。

综合分析您的问题,其实我觉得你并非真的想离职,而是对于目前的现状不满,或者是工作量大,或者是对待遇不满意,其实自己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要辞职,辞职后出路在哪里,但是也想拼搏一把,若透过辞职,单位给我解决实际问题则会继续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又会迷惘中,这是您辞职可半年多并没有辞职成功的根本原因。

个人建议您,不妨先尝试找一下工作试试,所能找到更好的,按照正常流程离职即可;若不能,现在疫情如此,就业市场并不好,努力工作吧,争取进入领导的法眼,钱途还是有的。


精英人力资源管理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建议你的辞职。如果你上不了班,你提出离职,公司会很高兴,不用赔偿你,还不用支付你的基本工资。

如果你在上班了,体现了你的责任心哥和工作的热情。你提出离职,公司领导应该不会批,毕竟疫情期间到岗不足,正是用人之际,你一定有机遇和更好的发展,所以也不建议你辞职。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发展和机会,你可以考虑跳槽。最后,我还是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不能太唐突。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谢谢!







俗人壹枚小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42d51dd90f848af92f0801e5bf077cb\

祝卡斯


疫情持续,返工在即,企业管理者要怎样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亿万人的人心,疫情爆发正值春节,员工处于假期状态,这很大程度上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们似乎避开了直接责任。但是随着春节法定假期结束,节后返工高峰即将到来;家居建材行业本身又是总部、工厂和终端均为人员密集型的产业,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作为企业老板或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假期及返工后的各种问题,以降低经营风险?

一 应对疫情的正确观念

首先,作为企业管理者,显然,这个时段就要开始紧张的工作了。办公场所虽不能去,但是各位可以在家里指挥公司上下来积极面对严峻的疫情。

在这里,我们要先改变一个观念:不要认为现在是假期,员工没有上班,所以疫情跟公司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一定要坚定这样的观念:员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眼下我们只有两件事情要考虑,第一是员工健康问题,第二才是业务发展问题。如果我们只能做一个选择,一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员工健康!

不是说我们放弃业务,或者说我们对客户不负责任:我想这时候,所有的业务口、所有的客户都会理解我们,都会跟我们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员工的基本健康都不保障了,那还谈什么为客户服务和业务发展?所以,建议各位企业管理者针对目前形势作出预案,并且行动起来。

二 员工健康问题应对

第一批行动全部针对员工健康展开,核心有以下几条:

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由企业老板或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给各位老板和管理者的一个建议是:一定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应对目前的复杂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拍脑门瞎决策!请一个有医学背景或者有医生资源的人在你的应急组织里,多听听专业的意见,根据专业的意见来决定你的下一步!

2、 立即对全员进行统计摸底筛查。怎样摸底呢?我们可以把全部员工分成若干个类别来摸底,包括如下维度:身体状况(是否有感冒症状,是否疑似,是否确诊),目前位置(城市)以及假期结束返回工作场所前的位置变化计划,假期结束以后返回工作地的方式及地点,是否去过湖北,是否去过武汉,是否有病例接触史等等。统计信息一定要准确,要告诉所有的员工,这是为你负责,也是为所有的同事、为整个社会负责。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或者企图隐瞒不报,一旦真的出现了问题,就是害人害己害社会。

3、对敏感的、高危的员工分别建群,密切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敏感的人群包括去过武汉及湖北的、在武汉或湖北但目前身体健康的;高危的员工是有感冒症状或者疑似(以医院诊疗判断为准)的,尤其是有过接触史或正在疫区的。敏感的、高危的员工,必须每天上报体温及身体状况,直至疫情获得控制。

4、设立紧急预案。假如我们有一个员工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确诊了怎么办?身处武汉核心地带的员工生活如何保障?一系列的问题都必须要有预案,任何一种情况出现了,都必须要有专人跟进、处理、反馈信息。一定要考虑到极端情况,比如在做预案的时候模拟一种情况:一个广泛接触过公司其他员工的员工,目前身处武汉重灾区,被确诊感染,但医院没有条件接收其住院治疗,家里不具备隔离条件,怎么办?这就要考量我们如何去积极应对,如何安抚员工、如何提供物资和精神等多重的支持、如何快速响应并排查密切接触者等等。不考虑极端情况,那么真的遇到困难,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5、现在就需要马上采购必须的应急物资,例如口罩、酒精、消毒液、测温枪等等。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员工出现感染迹象时,万一没有这些必须物资,需要公司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为后续正式上班了,办公场所的健康问题做准备。

划重点:立即马上安排行政部或者采购部做这件事情!不要等到假期结束了才想起来大家要回来了!现在就要考虑好,假期结束了怎么办?区域经理、招商经理、主动营销专员需要经常出差的岗位怎样安排工作?远程办公,还是允许大家回到办公场所?总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回办公室,而我们要做好连保洁人员都无法赶回来的准备工作!

6、建立起向全员通报的机制,告诉所有的员工,我们有多少人处于健康状况,多少人疑似,多少人确诊了。即使没有一例疑似或者确诊,也必须要通报,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在积极努力的应对疫情,知道大家都很健康。

划重点:要让信息透明化!不要让小道消息在员工之间流传,让每个人都了解这些关键的、重要的信息,让每个人都知道,公司在卓有成效的、良好的运转着,在关注大家、帮助大家。

7、向大家推送、推荐合适的防治方案。要通过专业人员和官方渠道,甄别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类信息,把有效的、专业的、合适的防治方案、疫情的信息,及时推送给全体员工。目前形势下,谣言比官方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公司员工之间流转着大量无法考证的信息。通过专业人士鉴别的消息,显然不仅仅有助于员工正确应对疫情,也有助于防止各类不实消息的散布。

有了这些举措,公司的员工、经销商、终端店面人员的心态很快恢复正常并趋向于乐观。大家都看到了,作为管理层以及运营后台,我们在有效的运转,积极的应对,且有专业人士在支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能够给每一位出现问题的员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实,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试试,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我们更要在眼下这种非常时刻承担自己的责任,给所有员工一份信心!

三 工作开展问题应对

上面所有的动作,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员工的健康。能够保护住每一个员工的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在目前形势下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员工健康问题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打法,然后我们就需要立即考虑另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种突发情况下,工作怎么开展?

做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厂家,经销商店面遍布全国各地,几百几千员工要吃要喝要干活,但是疫情这么发展,企业下一步怎么办?这不仅仅是咱们家居建材行业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眼下相当大一部分企业都在面临的尖锐问题。在此析牛咨询总结了一些建议供各位企业管理者参考:

1、 返工时间延后。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与公司高层火速沟通,争取在正月十五之后开工,15天的时间是阻断病毒传染的黄金时间。如果不能全部实现,至少可以对部分人员有这样的安排。

关于这一点,部分省份已经发了相关通知,比如,以下是广东省政府下发的通知:

行业内,可以参考一下欧派的做法,欧派在1月27日发布了延长假期的通知:

行业外有些企业,不仅延后返岗上班的时间,还启动了在家办公的机制,这方面可以参考腾讯的做法,以下是腾讯1月26日发出的通知:

可能很多企业觉得远程办公是一件比较难以实现的事,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次疫情后,远程协同办公将成为一种新型办公方式。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尝试。

2、 面试工作形式变化

春节过后,很多企业要开展招聘会、校招宣讲等系列招聘活动,显然在疫情期间,这些形式的招聘工作要停掉了。一些紧急的空缺岗位,简历甄选后,可增设一轮视频面试。如果有视频会议系统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直接用微信的视频聊天功能进行视频面试,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2016年、2017年我们就曾用视频面试的方式帮助客户进行候选人的筛选工作,从面试双方的时间成本、时效性等方面均为不错的选择。视频面试的小建议是,提前配置好耳麦/麦克风及手机支架,或者直接用同屏设备将手机屏幕投屏到大屏幕上,现场感会更好。如果面试官因为疫情原因暂时在不同的城市,也可以用微信的群聊形式进行多人面试。

3、 公司的日常工作

员工返工后,仍要做好防护工作,在办公室需佩戴口罩,并且公司要做好日常消毒安排,特别是高聚集场所,如食堂、会议室、电梯、大堂,车间都需要一定频次的消毒处理,停止使用中央空调或新风设施。需要强调的是,需要大面积减少集体开会,如必须开会,建议一定是小范围会议,会议期间严格佩戴口罩,并且发言人一定要距离其他人员1米以外,防止飞沫传染。会议期间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划重点:这时候,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组”还要组织一系列的事情:如,返工后的防护、检测工具的发放和管理、日常体温监测和登记、食堂及厨师卫生检测、食堂就餐错峰管理、餐具的消毒处理、防护用品的垃圾处理等等。这对员工返工后能否正常开展工作都非常重要,需要提前做好预案。

4、对经销商的远程管理

因为行业特征,几乎所有厂家的经销商都遍布全国,不管是区域管理人员、招商人员还是主动营销支持人员,都需要出差服务经销商。但是从预防疫情角度看,现在要尽可能防止人员流动带给我们的经销商伙伴感染的可能性。

但是,本次疫情对经销商的经营可能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协助经销商进行解决。比如:年前销售的产品,年后要安装了,但因为疫情的影响,安装师尚未到位,怎么办?物流公司延长假期,货物不能及时到位,怎么办?年后的开门红活动如何开展?疫情持续时间长,经销商怎样生存?

针对年后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疫情防控工作组”需要立即开视频会议,商讨解决方案,例如,总部设置专人对终端客户进行回访和安抚;经销商全面开展社群营销,线上宣传及签单的模式;总部加强线上各类商城的建设,协助经销商做更好的线上体验环和成交环节等等。

划重点:解决方案确定后,需及时发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通知,并与区域经理进行视频会议。接下来就需要安排区域经理与经销商进行远程沟通,沟通内容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了解经销商的健康情况并问候,解决经销商的担忧;另一方面,针对开年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安排和交流。

5、苦练内功,预备迎接高涨的需求。

疫情面前,所有人几乎都放弃了其他一切,把关注力、资源,都投放在疫情上。这时候,各类正常的需求、市场,其实是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中的。但疫情不可能永远持续,或许三个月,或许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疫情就可能过去了。到时候,被压抑的需求和市场,会瞬间以更凶猛的态势爆发出来。这时候,谁更有准备、更有能力,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此次疫情恰恰是一次行业洗牌!如果我们毫无准备,疫情过去后,面临喷发的市场,或许我们会发现,更强的对手出现了!

划重点:所以,眼下我们要在保护好自身健康的同时,做好研发、做好知识积累,做好复盘,对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比如,完善企业的知识体系,把之前没时间做的模式升级、经验萃取、知识沉淀做好;将内部人员能力提升、优秀人员储备做好;完善线上商学院,上线更多更时效的课程;完善终端管理手册、销售指导手册、设计指导手册等系列指导手册等等。

6、最后,管理者的思考

我们每一位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深入思考:我们的战略是什么?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的战略有多大的影响?是让我们的战略目标无法企及,还是仅仅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考验与插曲?我们达成目标的时间,是减缓了三个月、五个月,或者最多半年,还是永远无法实现了?相比于我们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目标,这三五个月的时间是否是我们垮掉的借口?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我想,每一位企业的管理者都能够在此次疫情中看得更加清晰、更加坚定,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为员工,为公司,为社会!

愿天佑我中华,愿每一个企业,每一位老板,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在2020年绽放绚丽的光彩!

另:写作不易,希望大家在阅读后给个留言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写作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申音VLOG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50009148b4ca2e62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