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科研團隊集中攻關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等技術 目標:提高確檢速度 降低醫護人員感染

湖南大學科研團隊集中攻關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等技術 目標:提高確檢速度 降低醫護人員感染

湖南大學科研團隊集中攻關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等技術

目標:提高確檢速度 降低醫護人員感染

華聲在線2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餘楚倩)如何實現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簡易檢測,提高確檢速度?怎樣讓機器人參與救護,提高防控效率,降低醫護人員感染?記者今天獲悉,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等牽頭的湖南大學科研團隊正在集中攻關,檢測技術有突破,有望足不出戶便可進行病毒定性檢測。

2月5日,湖南大學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科研工作的指導意見》,號召全校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控現場,並緊急啟動新冠肺炎科研應急專項。由譚蔚泓院士、王耀南院士、蔣健暉教授、李肯立教授等專家牽頭,成立相關團隊,整合優質資源,在病毒致病機理、快速檢測方法、消滅病毒關鍵技術、針對性藥物研製、防護設備研製、大數據疫情信息等方面,進行集中攻關。

目前,譚蔚泓院士團隊主持研發的“家庭簡易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檢測技術與試劑盒”,正在長沙市第一醫院、湘潭市中心醫院等醫院進行臨床檢測。該試劑盒基於環介導恆溫核酸擴增技術,有望讓大家足不出戶便可進行病毒定性檢測。

王耀南院士團隊主持研製的雙臂協作輔助診療機器人、智能消毒與巡檢機器人、配藥檢測機器人等系列醫療救護機器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工作。可輔助或代替醫護人員進行巡檢、消毒、測溫、診療等工作,實現機器人現場網絡遠程視頻監控和數據分析研判等。

蔣健暉教授團隊主要針對醫患、患患接觸,利用交叉感染風險關鍵防控技術,著力穿戴式智能緩釋型氣體消毒等裝備研發。

李肯立教授團隊主要利用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處理生物醫藥大數據,實現抗病毒藥物重定位,促進疫情防控新藥和疫苗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