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及信託投資策略簡述

春節期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蔓延,考慮到本次疫情高傳染性、低致死率的特點,國家在戰略上採取犧牲一定的經濟代價,通過延長假期、居家隔離、停工等措施,爭取將疫情控制在2月份,來換取疫情的儘快控制,儘快復工及全面恢復生產。

目前中國面臨經濟下行、金融行業去槓桿、中美貿易爭端等多重壓力,經過2019年的努力中美貿易爭端初步解決,中國經濟底部弱企穩,此次武漢疫情對經濟又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從各種分析評論看,疫情預計大概率在二季度能得到全面的控制,甚至撲滅,短期主要看新藥瑞德西韋的試用效果。疫情撲滅後,對經濟影響多少?未來如何投資?將是高淨值投資者主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從如下三個方面做簡要闡述:

1、疫情對經濟的主要影響;

2、疫情對固定收益集合信託產品的影響;

3、後期選擇哪類信託產品;

一、疫情對經濟的主要影響

因為停工和居家隔離,生產和需求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 其中:房地產、餐飲、旅遊、影視、交通運輸、實體教育培訓等行業短期衝擊巨大;醫藥醫療、電商、在線培訓和辦公、AI等行業受益。

根據2019年的數據,簡單估算春節7天在電影、餐飲零售、旅遊三個領域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還不包括長期停工導致的其他損失。

相比2003年的非典,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更大,但是時間更短:

1、2003年,中國經濟增速高達10%,人口紅利釋放,出口增速高達30%,現在受中美貿易摩擦、人口老齡化和企業用工成本上升、房屋租金成本上升等影響,近幾年經濟一直處於低位運行,保6的壓力非常大,2019年出口增速僅0.5%,接近零增長,且對美出口同比將降低12.5%。

WHO認定此次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與中國有高頻往來的71個國家對中國公民實施入境管制措施,外籍航空公司已基本停航中國;繼各國對中國船舶加強停靠限制之後,印度大幅上調關稅,印尼、俄羅斯暫停進口部分中國商品,越南發出暫緩貨物清關提醒,以上情況將進一步增加短期對外貿易的困難。

2、2019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和53.9%,目前第三產業對我國的經濟支撐較大,但是疫情導致的居家隔離和封鎖對服務業、消費業短期內影響巨大;加上2003年疫情未波及全國,信息透明度有限,實際上對生產的影響有限。本次疫情的防空措施更強、更有力,對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3、本次政府的防控力度和重視程度更強,出手更快,預計對經濟的影響時間大概率短於2003年非典,預計疫情高峰就出現在2月中旬,二季度結束概率較大。

但是做好疫情惡化、形勢更嚴峻和時間更長的準備,具體影響大小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

二、疫情對固定收益集合信託產品的影響;

固定收益類集合信託產品的資金主要用於給企業發放信託貸款,屬於債權性質的金融產品,信託產品的兌付依賴於實際借款的企業到期償還債務,所以疫情對這類信託產品需要從實際借款的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大小去分析,我們融資方所屬行業逐一闡述:

1、房地產類:

受延長假期、停工的影響,房地產項目的拿地、融資、建設、銷售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銷售停滯導致房企回籠資金困難,特別是重災區的項目,因為疫情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這些項目未來的銷售進度可能會更低於預期。

對於重災區內區域性中小房地產企業、資金鍊緊張、靠高速週轉的全國性地產開發商壓力巨大。所以應重點關注中、小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情況、項目銷售情況,業務重心在湖北,特別是武漢的房企應該特別小心一點。

對於全國性特大型房地產企業,因為其體量巨大,業務遍佈全國,應該是要影響其一、二季度的銷售金額,出現企業生死危機的概率較低;

銷售不及預期會導致部分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再融資出現困難,雙重壓力下,可能導致之前到期的債務償還出現問題。

2、政府基建類:

疫情當前,各級政府集中精力防疫工作,除維持政府運轉的必要工作外,其他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所有的資源和資金將優先向防控工作傾斜,其他項目的審批、投融資、建設工作都將推遲。受疫情影響,部分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工作也推遲(比如:湖南、內蒙古等)。

由此可能導致部分貧困區域的財政資金更加緊張,原本有條不紊的項目審批、再融資等工作的推遲,可能會導致部分貧困區域的財政資金調撥效率進一步下降,從而影響金融產品的兌付效率。

從目前我國經濟的構成情況和對外貿易情況看,疫情結束後為了保增長,在外貿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政府可能會加大政策刺激力度,進一步促進投資和消費。

基礎設施投資在我國的投資中佔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同時政府基建還有逆週期刺激經濟的作用,所以疫情接受後,政府可能會在基建上加大投資。

基建離不開政府的投融資平臺,所以這類平臺公司可能會持續受到政府的支持和依賴,處於國家中心城市、大都市圈領域的政府平臺可能在政府資金的支持力度、社會資本的吸引力上會比貧困區和無明顯經濟活力區域的政府投融資平臺好很多。

政信類信託產品涉及的融資方就是政府投融資平臺,所以受疫情影響,部分平困區域的政府平臺可能資金籌措效率上會降低,從而導致部分政信類信託產品延期,但是因政信類產品性質的特殊性,借鑑目前貴州政府債務化解的案例看,基本不會出現投資人本息損失,但是不排除延期的可能性。

3、工商企業類:

這類信託產品涉及的融資方是一般工商企業,和信託行業掛鉤的工商企業一般資產規模較大,往往資產低於50億的企業很難在信託行業拿到融資,近幾年金融環境不好,信託公司基本只和較優秀的上市公司或行業代表性企業合作。

但是從2019年資產管理行業出現的風險事件看,上市公司屬於重災區,主要源於金融行業去槓桿,企業的再融資困難異常,導致再融資跟不上而暴雷。

此次疫情必然對一般的工商企業經營導致更多的困難,金融機構對這類企業可能更加謹慎,所以這類信託產品應謹慎對待。

三、應選擇哪類信託產品

1、房地產類信託產品選擇建議:

中小房地產企業的項目應慎重考慮;儲備和在建項目主要位於重災區的房地產企業最好直接規避;儘量選擇全國排名靠前的房地產企業,然後具體項目最好能滿足:處於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域+有易變現的實物資產抵、質押+全國排名靠前的房地產企業擔保+現金流控制+一票否決權等條件。

2、政信類信託產品選擇建議:

應綜合考慮地方經濟環境、地方政府財政實力、區域再融資環境、地方政府平臺在區域內的重要程度等情況綜合考慮;

從目前信託行業和地方政府合作的情況看,重心業務基本集中在:江、浙、魯、成、渝等區域,作為保守投資者,應在這類區域裡面再優中選優;

3、工商企業類信託產品建議:

目前全球經濟環境較為複雜,這類項目風險係數較難評估,本文暫不闡述;

因為疫情波及全國,加上嚴格的居家隔離,現在的心理恐懼氣氛較為濃厚,但是參考各大證券公司對2003年非典及人類歷史上重大疫情後的經濟發展情況的梳理和投資建議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短期的。

參考國內近20年經歷的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對經濟的影響,都可以分為短、中、長期的影響;短期1-4周影響較重,中期2-6個月取決於季度經濟數據,長期6個月-1年以上取決於基本經濟規律。

本次疫情信息更透明,防控力度空前,預計疫情在本月中旬出現高峰後回落,二季度大概率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加上目前政府可運用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還有足夠的空間,因此疫情不會改變經濟運行趨勢,僅僅是在短期內對市場產生衝擊,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和市場會重回原有的軌道。

在大額投資首選的信託產品的篩選方面,我們不必過於悲觀,也不盲目樂觀,做到適度謹慎,精選項目即可;對保守投資策略而言,優選經濟發達區核心政府平臺類政信產品,應該是當下最佳選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